




文档简介
天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公园声景观声景元素量化主观评价研究 姓名:王丹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技术科学 指导教师:马剑 20070601 中文摘要 在城市公园景观研究与设计如火如荼的现代社会,景观的研究与设计往往在 注重视觉效果的同时经常会忽略听觉感官的作用,声景观设计思想的渗入为其发 展开拓了崭新的一页。 本文首先从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挖掘出古代关于声景的塑造及其思想的运 用,并从古代诗词歌赋中探掘我国由来已久的声音风景的思想。 其次,本文通过对几例城市公园的调查访问,了解到公园中主要存在的声音 环境现状,同时看出,人们对于鸟鸣声、流水声等自然声的好感度远远大于广播 声、交通声等人工声,其中鸟鸣声是被调查公园中普遍认为最令人感到愉悦且与 环境最为协调的声音元素。而且通过声音好感度和协调度评价,了解n - 者之间 的紧密联系。 依据城市公园中关于声音元素调查访问的结果可以为公园声景观的设计提 供参考。而运用声音要素对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需要对设计对象空间的声音 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加强与总体景观的调和,不仅强调对声音的设计和 规划,还重视对声音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评价,重视声音的价值和意义。本文 提出的一些设计方法可以为其提供建议。 最后,也是本文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即声景元素量化的主观评价实验。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声景元素量化的主观评价研究实验。该实验通过被试 者针对城市公园声景观中的声景元素及其不同声级进行相应的主观评价,找出被 试声音元素中适合出现在相应城市公园景观中的种类及其声级,为城市公园的规 划环境设计及声音景观的构造提供技术依据。实验选择无背景声、以交通声为背 景声( 街心公园为例) 、以海浪拍击岩石沙滩声为背景声( 海滨公园为例) 、以流 水声为背景声( 综合性公园为例) ,分别对其单一声音以及添加声景元素后的叠 加声音进行评分和语义微分评价。最终通过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情况 下适合参与设计的声景元素及其量化声级的大小,以期为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设计 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声景观声景元素量化声音类型声级评价 a bs t r a c t i nm o d e ms o c i e t y , 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d e s i g no nu r b a np a r ki sd e v e l o p i n gs of a s t , a n di ta l w a y sf o c u s e so nv i s u a lf a c t o r sm o r et h a na u r a lo n e s t h ei d e ao f s o u n d s c a p e d e s i g no p e n e du pan e ws p a c ef o ri t f i r s to fa l l ,t h i sp a p e rs h o w st h em o d e l i n go fs o u n d s c a p e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s o m e t h o u g h t sa b o u ti tf r o mo u rc l a s s i c a lg a r d e n i n ga r t sa n da n c i e n tp o e m s ,w h i c hh a sb e e n u s e df o ral o n gt i m e s e c o n d l y , t h em a i na c o u s t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s t a t u s h a sb e e nk n o w nb y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v i e w so fs o m eu r b a np a r k s a n di ti sc o n c l u d e dt h a tp e o p l e p r e f e rn a t u r a ls o u n d ss u c ha sb i r d s o n ga n ds o u n do fn m n i n gw a t e r , r a t h e rt h a n a r t i f i c i a ls o u n d sl i k et h es o u n do f b r o a d c a s t i n ga n dt r a f f i c b i r d s o n gi sc o n s i d e r e da s t h em o s td e l i g h t f u la n dh a r m o n i o u ss o u n do fa 1 1 t h r o u g ht h ee v a l u a t i o no nd e l i g h t f u l a n dh a r m o n i o u ss e n s e ,t h e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 mh a sb e e nk n o w n d e p e n d i n go nt h er e s u l t s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v i e w so ns o u n de l e m e n t si n u r b a np a r k s ,s o m er e f e r e n c e sc o u l db ep r o v i d e df o rt h ed e s i g no fu r b a np a r k s o u n d s c a p e w i t hs o u n de l e m e n t si t sn e c e s s a r yf o ru r b a np a r ks o u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t o d e s i g na n dp l a n n i n gr o u n d l yo ns o u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o fd e s i g no b j e c ts p a c e s n o to n l y t h e d e s i g n a n dp l a n n i n ga b o u ts o u n da l e e m p h a s i z e d , b u ta l s o t h e f e e l i n g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t h ev a l u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s o u n dc o u l d a l s ob e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c o u l db ep r o v i d e dt h r o u g ht h ed e s i g n m e t h o d si nt h i sp a p e r f i n a l l y , t h ec o mc o n t e n to ft h ew h o l ep a p e ri st h ee x p e r i m e n to ns u b j 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s o u n d s c a p ee l e m e n t s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h em a i ni n n o v a t i o np o i n ti s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u b j 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s o u n d s c a p ee l e m e n t sa n dt h e i rs o u n dl e v e l s ,w ef o u n dt h e o n e sa d a p t i n gt o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u r b a np a r kl a n d s c a p e a n dt h e nt h et e c h n i c a lb a s e c o u l db eg i v e nf o r t h e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o fu r b a n p a r ks o u n d s c a p e i n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w h a tw ec h o s ea se x a m p l e sc o n t a i n e dt h es c e n ew i t h o u tb a c k g r o u n d s o u n d ,t h es t r e e tp a r kw i t ht r a f f i cs o u n da sb a c k g r o u n ds o u n d ,t h ec o a s t a lp a r kw i t h t h es o u n do fs e aw a v e t o u c h i n g t h eb e a c ha s b a c k g r o u n ds o u n d ,a n d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a r kw i t hr u n n i n gw a t e rs o u n da st h eb a c k g r o u n ds o u n d a tl a s t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t h ee v a l u a t i o nd a t u m , i ti sc o n c l u d e dt h a tt h e s o u n d s c a p ee l e m e n t sa n dt h e i rs o u n dl e v e l sa d a p t i n gt o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u r b a np a r k s o u n d s c a p eh a v eb e e nd r a w n a n di ti sh o p e dt op r o v i d et e c h n i c a lr e f e r e n c e sf o rt h e d e s i g no fu r b a np a r ks o u n d s c a p e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p a r k ,s o u n d s c a p e ,s o u n d s c a p ee l e m e n t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 s o u n dt y p e ,s o u n dl e v e l ,e v a l u a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苤鲞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躲丹丹签字日期砌7 年么月歹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丞盗叁鲎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苤盗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 丹丹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力叼年6 月f 日 签字日期: 月肜日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述 在都市喧哗的现代社会,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自然之景已经离人们越来越 远。我们在为人类建设个美丽的风景的同时,必然逃脱不了视觉与听觉的协同 作用,因此将声音变成道风景便成为景观设计师不可忽视的责任。 然而,长久戮来,城市中景观豹研究与设诗,大多奉霉亍视觉至上的原剐,把 注意力集中在其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材料质感以及色彩构成等视觉和使用功能 方藤,磅究大逶过视觉感知对环境的审美体验,却忽视了听觉等对景观品质的感 知与体验。对于只有视觉因素的景观来说,这是一个无声的视觉审美,它是寂静 的,好比是一张照片或一部无声电影,无法给人以真实的动态效果。幽于人对环 境的审美体验是视觉感知和听觉惑知协同完成的,缺少了听觉,只有视觉,景瘸 的美学意境便是不完整的。 吉诗有云:“蝉臻林愈静,岛鸣壹更燃”,正是瓣嗓、鸟噶这种声音嚣素的存 在,才使得人们处于景观之中,更能体会到自然之感。 1 1 声景观的概念及范畴 1 1 1 声景观的概念 声景观一词来源予l a n d s c a p e ( 景观) 的类推,将声音的元素引入到了景观 的概念之中。我们常说的景观,即l a n d s c a p e ,是视觉的景观,借其构成,由s o u n d ( 声) 和s c a p e ( 景) 组成的s o t m d s c a p e 则是听觉的景观,是声音的风景。 声景蕊研究领域大多普遍认为,最晕的s o u n d s c a p e 概念是壹如拿大作睦家、 音乐教育家1 l m u r r a ys c h a f e r 在2 0 世纪6 0 年代末7 0 年代初提出的。起初是指t h e m u s i co f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 环境中的音乐) ,即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 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c n 。 从声景观的概念来看,声音并非一个简单的物理量,而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文 化内涵的。它不仅包含声压级、频谱分析、混响时闻等物理特性,还带有社会性、 历史性、环境性等意义,并根据人的个体差异,附加有不同价值和文化的含义。 由个别声音元素组合形成整体的声景蕊,英构成要豢应包含蠢然声、人工声、生 活声和联想声。声音蕴涵于整个景观环境之中,人们对其主观感受会由于环境氛 围的差异面大不相同,也会随着照身的喜好或情绪波动面大相径庭。声景观促使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概遽 人们从整个嚣境中两号量从某个单个声音元素的角度看待听到的声音,将其视为一 种听觉感受的风景。 根据声音的特色及其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声景观中的声音元素划分为: 基调音、信号音和标志音,也称背景音、情报音和演出音。 所谓基调音,即背最音,是作为某一声音环境中的背景而存在的,可能是风 声、水声、鸟呜声或者交通噪声等。铡如,在波涛滋涌的海边,基诿音就是海浪 声;在喧嚣的都市街道,基调音可能就是吵杂的生活声了。 所谓信号音,即情报音,具鸯信号的功能,能给入以听觉上的提示作用以引 起注意。如,警报声、汽笛声、上课铃声等等。 所谓标志音,即演出音,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也是象征着某一地域或时代 麴代表性声音。需要运爝声音素誊孝达到空阚需要斡声音效果。例如,瀑布、钟声、 传统的活动声等等。 1 1 2 声景观的范畴 声景观概念自提出至现在已经几十年,对其研究的学科领域层出不穷,交叉 学科范围不断扩大。其研究可以涉及声学、美学、建筑学、生态学、交流学、设 计、人类地理学、城市规划、语言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技术等等诸多 程关领域。 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从人、声音、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相关传统学科 的比较来界定声景学的范畴。研究范畴一,在传统景观学的人对环境的视觉审美 中,如何考虑声音,包括自然声音和人文声音( 具有人文含义的声音) 及其听觉 感知的作用和影响,它涉及到视觉景观与“在场”声音在审美上配合和协同关系 的研究,进而在景观规划和设计巾进行声景的规划和设计。范畴二,研究人与声 音的关系在环境的影响,且主要是人以审美目的倾听时,“在场”环境的影响。 范畴三,歇文化的、社会的、历史静角度,帮入文黝角度研究联境中的声音,:并 对具有丰富历史和地域文化内涵的声音“声景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和记 录。其中伴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的声景遗产的保护最为重要。 豢教授认为,声景学应是从审美的角度和入文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研 究人对环境景观观看时,在场声音及其听觉感知的作用;研究人在倾听声音时, 在场环境及其视觉感镪鹩作甭;研究伴蓬巍然琢境帮入文环境存在的声景遗产的 保护、留存和记录【7 1 。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 1 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 2 1 国外声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加拿大作曲家r m u r r a ys c h a f e r 在2 0 世纪6 0 年代末7 0 年代初将声景观概念 提出后,加拿大便开始了声景观工程的研究工作。r m u r r a ys c h a f e r 教授在温哥 华成立了一个以教育和研究为主的“世界声景计划( w o r l ds o u n d s c a p ep r o j e c t ) ” 组织,简称w s p ,开始了声景观的研究。研究最初,主要目的是试图描绘环境中 噪声污染的情况,但是通过对声音的分析发现,除了负面的噪声影响外,环境中 还存在一些具有正面价值的声音,例如自然声音、文化声音等,即所谓的“环境 中的音乐( t h em u s i co f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 ”。研究目的也逐渐转向理解人们自觉 感知声环境的方式以及探讨协调整体声景观的可能性。随后,w s p 着手于研究当 时加拿大的声音景观环境,对一些地区的声音效果进行调研、采集和记录,对声 音及声音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后,出版了介绍声景研究情况的温哥华的声景( t h e v a n c o u v e rs o u n d s c a p e ) 一书。随后出版的五个村庄的声景( f i v ev i l l a g e s o u n d s c a p e s ) ) ) 及欧洲声音日记( e u r o p e a ns o u n dd i a r y ) ) 将声景观的范畴从 自然声与人工声延伸到记忆声、联想声、文化声、社会声等,成为了声景观研究 的经典之作。2 0 世纪9 0 年代,w s p 收集了3 0 0 多种声音,保存并建立了模拟声 效数据库【3 5 j 。 声景观的概念自提出后,通过五个村庄的声景( f i v e v i l l a g es o u n d s c a p e s ) ) ) 和欧洲声音日记( e u r o p e a ns o u n dd i a r y ) ) 的出版,在欧洲得到了推广。 法国声音风景的发展经历由对抗噪声开始,研究交通噪声的消减、噪声带来 的健康问题和经济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随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由噪 声的理论过渡到声音环境的问题,用景观的形式和定性的形式来描绘声音世界;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从考察单一不适到考察整体背景,研究噪声的交流功 能、各种声音行为中的感觉角色、声音感觉中各种象征的角色和社会规则的角色、 等;从九十年代至今,研究发展到追求城市声音质量的层次上,“声音意向”和 “声音空间”等新概念在实践中被发展。根据法国c r e s s o n 和c s t b 实验室 2 0 0 2 2 0 0 5 年的各种研究报告和实验室通讯,可知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主题主要 包括: 城市声音环境的客观再现和社会学再现 从理论到可操作性的声音环境和项目实践 居民对城市声音环境的集体回忆 为了建筑和城市规划项目中的声音环境构思以及方法论的更新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 美国对于声景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自然声景观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加 以保护、维持和恢复,美国的许多国家公园都确定了公园自然声景观的保护计划。 自然声景观,包括了保护区内自然发生的各种声音,比如风吹过树林的声音、鸟 叫、虫鸣以及伴随着黑夜的安静。自然声是公园环境中固有的成分,它们与视觉 景色、自然和历史的物体以及野生生物一样是国家公园所要保护的对象。声景观 保护研究者认为,声音环境是公园里的游客所关,1 1 , 的事情,游客希望听到的是在 自然环境中应有的声音,而不应是被人类的活动所掩盖和模糊的声景,噪声会影 响游客的情绪p 5 1 。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系康健教授在英国负责了欧盟“文化遗产和明日的城 市”研究计划中的“重新发现城市领域和开放空间”的研究项目,并对欧洲1 4 个城市广场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和测量研究。 声景观的研究工作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日本学者将s o u n d s c a p e 称为 “音风景,从自然科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研究侧面研究声音环境,建 立新的声音意识。 1 9 8 5 年,日本进行了第一个较完全意义上的声景观研究项目东京神田 声景观工程。 1 9 9 3 年,在东京声景观学会和关西音响学会的努力下,成立了日本声景观 研究学会。1 9 9 9 年该学会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声景观学的专业杂志一一 s o u n d s c a p e 。目前日本声景观学会的会员已经发展到4 0 0 人左右,比其他所有国 家的总和还多,是世界声景观界最大的组织【6 】。进行了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声景源 调查,并评选出公众认为需要保护的1 0 0 个声景【2 j 。 1 9 9 6 年日本环境厅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日本声音风景1 0 0 选”,从应募 的7 3 8 件声景观中,评选了包括生物、自然现象、生活文化、记忆联想等类型 的1 0 0 处全国各地的声景观;在一些城市,也开展过类似的评选,如“长崎的声 音风景名胜2 0 选”,“名古屋的声音名胜1 6 选”,“山形的声景观1 2 选”等,都 是极具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历史生活内涵的声景观【5 1 。此种活动,从声景观的角 度来挖掘城市的总体印象,并对保护地域特有的声音文化和地域声景观总体印象 产生积极意义。 1 9 9 7 年,日本福冈市制定了“福冈市环境基本规划”,有一章专门论述了舒 适优美的声景观内容。具体包括:福网市声音风景1 0 0 选的制定,声景观地图的 制作,地域特色的声景观的保护,声音探险等有关声景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 地方特色的声景观设计和制作等。1 9 9 8 年,日本大阪市政府制定了“提高都市 的魅力,声音环境的设计”的方针,具体规划设计了道路的声音空间,盲人用信 号灯的提示音,铁路广播声,铁路警笛声,广场声环境,公共厕所的提示音等声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概述 环境。开始从地方政府或毅划部门着手,恕声景观的要素在城审或区域豹整体飙 划中加以充分考虑。 国际上,关于声景观的研究经过了大约2 0 年的缓慢发展,到1 9 9 3 年,世界 声景观研讨会正式召开,并在会上成立了世界声景观研究学会。目前,在世界范 围内,该机构共发展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 个附属学会。 1 2 2 国内声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中国对于声景观进行的研究是在近些年开始豹。 最早进行声景观研究的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 李国棋,对予声景观中音响的相关内容以及声音数据库的建立等进行过相关研 究。李国棋在j 艺京联合大学组建了福记音晌研究室,自2 0 年开始进行有关声 景观方面的研究,完成了“s o u n d s c 印r 声音景观的研究与应用”、“北京联合 大学校园声景设计磅究”、“红楼梦孛麓声景”等课题,并编制了声效数据摩 建立了“福记声音博物馆“ 。 浙江大学建筑系葛坚教授曾以日本佐贺林市森林公园为例开展城市公园声 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提出声景观的理念、公园声景观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等, 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城市开放空间声景观的构成要素,解析声景观空间分区 及其特征,提炼正负零设计手法,为声景躐各要素及空闻构成进行全蘸设诗提供 依据。 溃华大学秦佑国教授对声景学豹范畴进行了爨定,对开展声景研究具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邰惠鑫博士生在柳孝图教授的指导下开展过城市居住区 声景研究。苁声景观的角度研究城市住区的声环境阕题,探讨城市往区声景观的 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以及现代城市住区的声景特色和居民对住区声景的期望, 著初步建立了描述和评价佳区声景的基本体系。 我国台湾地区早在1 9 9 0 年代就开始进行有关声景观的研究工作。台湾成功 大学建筑研究所在台南地区进行了有关声景观及绿色声环境的研究,范围涉及居 住区、校园等;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俊秀先生主持的“环境音研究:新 竹市音景调查分析“ 研究项目,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新竹市声景进行了调查研 究,薪竹市菸在1 9 9 9 年7 莠举行了市民投票,选窦了“新竹十大音景”,成为露 前台湾地区声景意识最为普及的城市之一f 3 5 1 。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 1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从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声景观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领域 的诸多方面,各类相关的研究课题也层出不穷。与其相关的各领域专家,均试图 从其自身科研范畴对声景观进行解释及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声景观的研究 工作还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本文力图从城市公园的角度着手,对声景观的声 景元素的量化进行相关研究。 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角色,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城市 公园是城市中人们休闲娱乐、进行户外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其对人们产生的影 响不光是从视觉的角度,还包括听觉的范畴。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声环境现状进行调研,找出公园中存在的主要的 声音元素,人们对其喜好程度以及期望出现的声音,并将其作为构成声音景观的 主要元素,为声景观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在对城市公园声景观的声景元素进行量化评价的实验中,通过被试者对不同 声级不同类型的声音进行主观评价,找出被试声音元素中适合出现在相应城市公 园景观中的种类及其声级,为城市公园的规划环境设计及声音景观的构造提供技 术依据。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古韵探寻 第二章古韵探寻 从我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中,可以发现,我国关于声音及景观协同作用的关 注其实由来已久。 2 1 园林与公园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或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叠山理 水,结合观赏花木的栽植、观赏动物的豢养以及建筑的配设,从而构成一个供人 们游赏、休憩和居住的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追求 至美生活方式的一种物质载体。通俗地讲,园林乃是造在人间凡尘的一种天堂, 集中体现了人们追求最高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愿望。瞄】 在中国古籍里,园林根据不同性质也称作园、圃、苑、园亭、庭园、园池、 山池、池馆、山庄等。 目前学术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尚无定论。依据篆体“圜”字理解的含义为:“口” 表示围墙( 人工构筑物) :“土”表示地形变化;“口“ 是井口,代表水体;“衣” 表示树木的枝权。可以看出,在限定的范围中,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 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 2 6 1 现代人的园林观念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内涵扩大了,变得十分宽泛,它不仅 为游憩之处,亦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以及恢复人体身心疲劳之功效。故其含 义除包含古典园林外,也泛指公园、游园、花园、游憩绿化带及各种城市绿地, 郊区游憩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天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等所有风景游览区 己修养胜地,也都被列入园林范畴。这与英美各国的园林观念相当接近,英美将 园林称为g a r d e n ,p a r k ,l a n d s c a p e ,即花园、公园、景观等。事实上,它们的性 质并不完全一样。 “园林”这一观念,既有古今之别,也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园林指在一定的 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 栽植和建筑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狭义的园林观 念,则是专指传统古典园林。它具有广义“园林“ 的基本内涵,但又有独特的艺 术个性,即对一定的地段范围的选择和对该地段环境的改造,必须通过整体的艺 术构思规划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和工程技术完成的,因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环境具有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古韵探寻 审美意义。【2 7 】 统观传统园林,不论是东方体系还是西方体系,服务对象均为社会上流贵族、 帝王将相、富豪等,使用者的范围仅在“个人、少数人”。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 到来,社会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城市自身和城市居民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传 统园林的使用者便由“个人、私家”转变为“大众”,功能也逐渐向公众使用来 转化。老年人要锻炼身体,少年儿童要进行户外游戏活动,中青年要社交,不同 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其有着不同的功能需要,这种功能的复 合性便是园林大众化导致的,与其本身的规模大小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园林便 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公园。 2 2 园林造景中的声景观 虽然,声景观的概念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加拿大人提出,但是在我国, 关于声景观意境的关注其实可以追溯至古。 2 2 1 诗词歌赋 对于我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声景,从古典诗词歌赋的描写中可见一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这首公认的千古绝唱,给人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是寒山寺 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 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 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这静夜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表现 了夜的深沉和清寂,给予人的印象就特别强烈,使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 的感受,也仅在不言之中了。这“夜半钟声”应是诗眼,也是景眼。 许多景致名称的由来亦与其声音风景密切相关。 例如,“留听阁”取自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取自“芭蕉 叶上潇萧雨,梦里独闻碎玉声”;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建筑群,则是由于近 有古松,远有岩壑,风入松林而发出瑟瑟的涛声而得名:另有诗句“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等。又如南京燕子矶弘济寺对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册 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上虚下实,声色交织,动静结合,造成清空的意境。 再如,“峡琴轩”是清帝弹琴弄笛、欣赏音乐的地方,而真正取意则是松涛 和水声、阵阵松涛和湖水拍岸之声交相呼应,形成了优美的旋律。“峡琴轩因 此得名。这里主要是靠风吹树、水而产生的声音来突出表现造园艺术在听觉上产 生的艺术效果。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古韵探寻 2 2 。2 古典园林审美艺术 中国园林作为中国风景美的种人工载体,其审美元素大致包含有形象美、 色彩美、音响美与节奏韵律美四种,其中,音响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自然界的万籁之声,可通过不同方式,借来为景所用,以构成园林风景中的 “小夜曲”、“轻音乐”。瑟瑟松涛、戛戛竹韵、瀑布轰鸣、山泉丁冬、幽林鸟语、 古刹梵音、雨打芭蕉、夜间虫唱,构成风景区一曲曲和谐美妙的轻音乐,使其频 添勃勃生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是吴均笔下描绘的音响美。“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 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锤锺铮铮,金铁皆鸣。”是欧阳修笔下描绘的 音响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 辛弃疾笔下描绘的音响美。 自然界中的千万种音响,或清新,或悠远,或激越,或苍凉,此种天然交响 曲是音乐家难以尽仿、诗人墨客难以尽描的。在园林风景中,为满足游人听觉美 的需要,聪明的造园家通过种种构造设施,或外借我用,或自造再现。为了“风 起松涛”,要多种松柏;为了“竹戛玉音”,要多栽竹;为了“雨打芭蕉”,要广 植芭蕉;为了“残荷听雨声”,要多栽荷花;为了“柳浪闻莺”,要多种柳树;为 了“莺啭乔木”,要多种高大树木;为了“夹镜鸣琴”,要让溪流成有源之活水, 等等。以此创造自然声发出的环境,诱导发声。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句古诗正说明了园林风景中音响美扮演的 重要角色。 园林风景中的形象美、色彩美,主要诉诸于视觉,故可既有看绘画似的视觉 美,又有听音乐似的听觉美,还有综合性的韵律美。古代有位旅行家说过:“身 并于云,耳属于泉目光于林,手缁于碑,足涉于坪,鼻慧于空香,而思虑冲于高 深。”只有调动人的一切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综合发挥传 递信息的作用,深刻地体验、联想,才能获得园林风景高层次美的全面享受。这 和游赏者文化艺术素养水平的高低也有密切关系。 2 2 3 古典园林造景艺术 在园林的造景方法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有关声景制造的关注。 ( 1 ) 理水造景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古韵探寻 圆明固曾构造了两个水 景区以获听水体流动的音乐 声:一日“夹镜鸣琴”,“取李 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 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 泓,画栏侧影旁崖悬瀑水, 冲激石罅,铮琮自鸣,犹识成 连遗响。”乾隆皇帝特写调 寄水仙子诗词赞道;。垂丝 风里木兰船,拍拍飞凫破渚 烟。临渊无意渔人羡,空明水 与天。琴心莫说当年,移情远, 不在弦,付与成莲弋如图2 - i ) 。 二日“坐石临流”,“仄润中潭 泉奔汇,奇石峭列,为坻为碡, 为屿为奥。激波分注潺潺鸣 濑,可以漱齿,可以泛觞,作 亭据胜,泠然山水清音”( 如 图2 2 ) 。 ( 2 ) 花木造景 花木的物理属性美从其 美学角度讲,大致包括色彩 美、姿态美、香味美、声响美 和光影美五个方面。 不同的花木种群在风、 雨、雪的作用下,能发出不同 的声响;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 的叶片相撞相摩,也会发出不 同的声响。这类声响,有的萧 瑟优美有的汹涌澎湃,具有 图2 1 圆明园夹镜呜琴( 仿御制圆明园图咏) 图2 2 哑明园坐石临流( 仿撕制圆明园圈咏) 不同的韵味从而产生音乐感。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特别是忠心脏病者,若在 竹林内静坐,萧瑟之声有镇静解热作用。 要使花木产生音乐声响,应该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叶片经大自然的风雨雪作 用,互相撞击后能发出优美声响的树种,而且要有较多的种植数量。这样才能产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古韵探寻 生较佳的声响效果。 以松为例,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听松”之嗜。凝神而听,松声确有不少音乐 情趣,而且孤松、对松、群松、小松、大松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会发出千万种不 同的音乐声响。微风吹东小松的音响美,好似一种舒缓的轻音乐;而大风吹高松 的音响美,则好似音乐族中的高音美。对于对植的双松,白居易在松声中描 述:“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萧寥发为声,半夜 明月前。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一闻涤炎暑,再听破魂烦。谁知兹檐下,满 耳不为喧。” 许多花木景观可以利用风吹、雨打花木枝叶,以听天籁清音。古人在造园时, 有意识地通过在亭阁等建筑旁栽种荷花、芭蕉等花木,借雨滴淅沥的音乐声响, 创造景观。苏州拙政园筑有留听阁、听雨轩,均为此故。 ( 3 ) 动物造景 动物的物理属性美,大致有色彩美、姿态美和音乐美三种。 中国园林中畜养的动物以及野生的鸟雀,往往以其呜叫声的音乐美感而为人 们所喜爱。正如陈溟子花镜中所说:“鼎沸笙歌,不若枝头娇鸟;候调鹦鹉, 何如燕语莺鸣? 2 5 j 由此可见,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无不渗透着诸多关于声音景观营造的 思想,为优美的风景描绘添加声音的一笔。中国古典园林声音风景的塑造相比于 西方乃至现今社会声景观的研究更注重于情感的表达,声境心境情境与景致相结 合的表现手法,以达到景境情的完美表达。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公园声音环浚现状调查 第三章城市公园声音环境现状调查 3 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范畴 3 1 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功能 城市公园,是在城市市区内,主要由市政投资建设,市、区政府相应部门管 理的,有较完善的设旌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开放空闯。它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 的、其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作为 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它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 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城市公园具有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功能。 首先,城帑公园是城市的起詹空闽,作为城市鼹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 活动空间、活动设旌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城市 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是城市公园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同 时,城市公园容纳着城市居民的大量户矫活动,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帮科研教 育的基地。 其次,城市公蟊由于具有大瑟积公共歼敖空闻,不仅是城市居民乎基豹聚集 活动场所,同时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其有很大的保安功能。城市公 园可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大公园还可作为救援直升飞机 的降落场地、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入员的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灾民的 临时住所和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同时城市公因可作为预留城市用地,为建 设来来城市公共设施之用。并具有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震,促进城市旅游业 发展的经济功能。 再者,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在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有效地维持城市的 生态平衡的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作为城市中最具自然特性的场所,城市 公园往往具有水体和大量的绿化,是城市的绿色软质景观,它和城市的其他如道 路、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城市景观得以软佬。作为城市的主 要景观,其在美化城市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糨互冲突的她使用、降低人邂密度、繁铡过度 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 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公园声音环境现状调查 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2 4 】 3 1 2 城市公园的范畴及分类 根据建设部城建司1 9 9 4 年印发的全国城市公园情况表和有关资料的反映, 中国现有的公园的类型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状公 园、儿童公园、少年公园、青年公园、老年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专类植物园、 森林公园、盆景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名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文 化公园、体育公园、雕塑公园、交通公园、科学公园、国防公园、游乐公园、主 题公园等等。【2 4 】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对现代城市公园类型构成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 生活发展的需要,将我国公园的分类系统拟建如下表3 1 所示: 表3 1 中国公园分类系统 公园类型 , 公园内容及特征 保护公园国家公园原国家级风景区 省立自然公园原省级风景区 自然公园 市立自然公园原市级风景区和郊野公园 城市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居住区内的中心绿地或组团游园 居住区基干公园邻里公园几个邻里单位之间形成的公园 社区公园一定规模的社区范围内建立的公园 区级综合性公园为一个行政区居民服务的公园 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提供体育运动设施 城市基干公园区级运动公园 和活动场所的公园 市级综合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公园 线型公园滨水绿带、林荫大道等线型绿化地带 以开发、利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为基 专类公园风景名胜公园 本任务的游憩绿地 植物园 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的展览性公共绿地 动物园集中饲养、展览和研究动物的公共绿地 历史名园 具有历史价值的著名园林 把各种主题色彩的景观和娱乐设施建造 主题公园 在一起的娱乐场所 天津大学顶j 学位沦卫第三章城市公园声音环境现状调齑 是介绍或展览科技、文化等方面成就的 博览会公园 公园绿化环境 咀雕塑为主题,是室外雕蠼的一种特殊 雕塑公园 展示形式 域市广场 城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 蒋韩登周以森林为主题于主体的岔共绿地 从以上公园的分类来看,除去保护公园和自然公园,便是城市公园。 其中,城市基干公园与居住区基干公园可视为城市居民工作学习之余的户外 休闲主要场所。 城市基干公园分类中的市、区级综合性公园是内容丰富、设施齐全,适合 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面积不小于5 万甜。所谓市级 综台性公园和区级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服务范围的大小、公周面积作为分类依 据。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划分市、区级城市公园的等级界线也有所差别。通常市 级公园服务半径约2 - 3 k i n 步行约3 0 - 5 0 分钟可达,乘坐交通工约1 0 - 2 0 分钟可达。 区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1 15 k n a ,步行约1 5 2 5 分钟可达。乘坐交通工具约1 0 1 5 分钟可达。l j ” 与城市基干公园相比居住区基干公园面积通常小于5 万酊。通常由几个小 区共享,步行1 5 分钟以内可咀到达。 3 2 城市公园声环境现状调查实例分析 依据城市公园的分类特点,我们可以选取 几倒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公园,进行实 地调研,对其进行声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为城 市公园的声景观研究及设计提供依据。 在上午8 :0 0 - 9 :0 0 、中午】1 :0 0 】3 j0 0 、 下午1 5 :0 0 一1 6 :0 0 、晚上1 9 :0 0 - 2 0 :0 0 的时间 段内,分别对所选公园实例进行物理声学特性 测量并对游园者进行关于声环境现状意见的 问卷调查。选取进行调研的公园有:天津市人 民公园和长虹公园( 综合性公园) ,威海外滩 公园( 海滨公园) ,颐和园( 历史名园) 。 图3 - 1 毛主席题字的“人民公园” 天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地市公园声音环境现状调查 3 2 1 人民公园 天津市人民公园位于天津市河西区 东北部,总面积1 42 1 公顷,其中水域面 积33 公顷,是一个综合性公园。前身是 律门富豪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花园,名 为“荣园”,造园属于江南园林风格, 始建于清同治二年( 1 8 6 3 年) 。解放后, 李氏后裔李歧美把荣园献给国家。人民 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全面规划改造,1 9 5 1 年7 , 0 1 日正式开放,更名为人民公园。 1 9 5 4 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园名, 这是毛主席为我国公园的惟一题字。 人民公园的规划布局分为东、南、 西、北、中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加工协议书合同
- 电视买卖合同
- 公积金贷款合同编号
- 山西劳动合同有几份
- 孩子家教服务合同
- 租房水电费合同协议书
- 手机维修协议合同
- 奶茶合同解约协议
- 煤矿合同到期补偿协议
- 免责协议模板合同
- GB/T 4857.22-1998包装运输包装件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量化投资-统计套利
- GB/T 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
- GB/T 23842-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通用方法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GB/T 11047-2008纺织品织物勾丝性能评定钉锤法
- GB 18245-2000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特种陶瓷介绍课件
- 有机物污染(环境化学)课件
- 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样本
- 绘制轴承座三视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