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文】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_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pdf_第1页
【精品论文】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_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pdf_第2页
【精品论文】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_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pdf_第3页
【精品论文】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_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pdf_第4页
【精品论文】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_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 2007 - 08 - 14;修订日期: 2008 - 05 - 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0)资助。 作者简介:黄震方(1963 - ) ,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开发及旅游规划研究。e - mail: zhfh263. net 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 黄震方,袁林旺,葛军连,顾秋实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界定和评价可为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把旅游环境承载力纳入到资源 环境 社会经济这一复合系统中,给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分析了其构成体系,构建了兼顾三个维度的旅游环境 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打分的结果,运用准主成份等方法进行了权重分析,并以江苏海滨为例,用模糊 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江苏海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得出了合理的结果,表明本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 的科学性、 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关 键 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 - 0690(2008) 04 - 0578 - 07 旅游活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 坏,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 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研 究旅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承 载力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手段之一。因此,对其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 义和应用价值。 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组成体 系 1. 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lagage在1963年首先提出旅游容量的概 念 1 , 1964年,wagar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指一个 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 量 2 。楚义芳认为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 ,是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 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域社会容量的统称 3 ;随着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入,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逐 渐兴起。edward inskeep指出旅游环境承载力一 是指旅游业的最大现实接待能力,另一是指环境的 可承受极限 4 。o reilly认为 5 ,旅游环境承载量 不能仅仅理解为旅游目的地可容纳的最大游客量, 还应考虑目的地居民没有感到不良影响和不会导 致旅游业衰退两个方面,并指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 自然环境容量、 经济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崔 凤军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指“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 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明显有害变化的前 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 (包括游客密度、 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发展强 度)” 6 。此外 ,诸多学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 探讨与实证研究 724 。上述研究尽管涉及了多个 侧面,但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确切含义及其现实判 据,尚未取得共识。 多数学者在概念上将旅游环境容量等同于旅 游环境承载力,但由于旅游环境容量更多地着眼于 环境对游客的承载数量,强调对游客人数的控制, 而旅游环境承载力着眼于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 能力,强调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因而两者在概念上 有所不同。在资源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作为“ 数据 游戏 ” 的“ 环境容量 ”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 美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 提出lac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即 “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 ”,强调以游憩体验管理概念 为出发点,着眼点主要放在控制环境影响方面,只 有在非直接(管理游客)的方法行不通时,再来控 制游客人数 25 。由此可见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 念更符合lac理论的思想,也更具有科学性和合 理性。 第28卷第4期 2 0 0 8年0 8月 地 理 科 学 scienti a geograph ica si n ica vol. 28 no. 4 aug . , 2 0 0 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旅游地的环境生态系统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 节的能力,但人类活动等外力的协迫干扰有可能超 过系统的可调节能力或可承载能力范围,从而导致 旅游环境的恶化和系统平衡的破坏。人类旅游活 动必须限制在旅游环境生态系统的弹性范围内,不 应超越旅游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值。笔者将旅 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一定范围的旅游地在确保旅 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生 态系统的自我维持、 自我调节能力、 旅游资源与旅 游环境的供给能力及其可接受的旅游活动与其他 社会经济活动的改变极限。 1. 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组成体系 一般概念上环境承载力多从自然、 环境角度分 析,本文将旅游环境承载力纳入资源 环境 社会 经济这一复合系统中进行分析。总体而言,旅游环 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基本涵 义,一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旅游资源环境 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支持部 分;二是出生态系统内与旅游相关的社会经济子系 统的发展能力,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压力部分。旅 游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根据不同的旅游环境要素内容 划分的各承载分量值的大小,其组成体系见图1。 图1 旅游环境承载力组成体系 fig . 1 composition system for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具体而言,旅游环境承载力应侧重于资源、 生 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承载分量的研究: (1)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时间、 一定范围内,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的 各种资源的供给能力以及所能支持的旅游经济规 模和可持续容纳的游客极限。影响因素主要有水 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不仅决定 于资源的丰富程度,而且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包 括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和对资源的利用 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土地资源要素中可供开发 的旅游用地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决定了旅游区的空 间承载能力。 (2)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 一定的旅游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 生态系统弹性限度内,生态环境子系统所能容纳的 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旅游经济规模和可持续 容纳的游客极限。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 水体、 土 壤、 自然灾害和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承载力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标准、 环境容量和人类的生产活 动方式,在不能改变环境标准和环境容量时,最有 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量 来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3)社会经济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是指一 定时间、 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人们的 心理因素所决定的旅游经济规模能接纳的游客极 限。影响因素包括经济与设施状况,旅游者心理, 当地对旅游者的接纳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等。 其中经济与设施状况决定了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者心理因素决定了旅游心理容量,当地接纳程 度决定了旅游地域社会容量(当地居民可以容忍 的旅游者数量)。 2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旅游开发规模达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时 会有外在的表现。从游客角度表现为满意度的下 降,从旅游活动自身的角度表现为旅游活动的顺利 开展存在障碍,从旅游的大环境分析是旅游环境质 量的下降。因此,建立科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 标体系,有助于有效评价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和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 展。 2. 1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除遵循科学 性、 可操作性、 层次性、 完备性和动态性原则外,指 标选取还必须充分考虑旅游环境的特点及承载体 与载体之间互动反馈方式、 强度、 后效与相互替代 等特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指标体系(表 1) 。 进而对旅游学、 生态学、 地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 9754期 黄震方等: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进行了问卷调查,借鉴层次分析法常用的等级标度 进行赋值,获得权重分析评判集: v = 9 (非常重 要) , 7 (重要) , 5 (一般重要) , 3 (不重要) , 1 (很不 重要 ) 。并应用准主成份分析法 26 和主观经验判 断法 27 进行权重分析。 表1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table 1 weights i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目标 层 制 约 层 (b 层) 权重 方法1方法2 内容 要 素 层 (c 层) 权重 方法1方法2 内容 指 标 层 (d 层) 权重 方法1方法2 内容 游 环 境 承 载 力 综 合 评 价 指 数 a 0. 3400. 340 资源类指标 (b1) 0. 3440. 344 资源数量 (c1) 0. 2730. 270水资源供给能力与水体面积 0. 2770. 275植被覆盖率与多样性 0. 2280. 230土地与旅游用地面积 0. 2220. 225旅游资源种类与规模 0. 3360. 338 资源等级 (c2) 0. 2820. 279水体景观质量 0. 2380. 237物种珍稀度 0. 2120. 216土地生产能力 0. 2680. 268旅游资源等级及知名度 0. 3200. 318 资源价值及 赋承状况 (c3) 0. 3520. 353观赏游憩价值 0. 3000. 301科教文化价值 0. 3480. 346资源聚集度与组合条件 0. 3850. 382 生态环境指标 (b2) 0. 3580. 359 生态环境质量 (c4) 0. 2090. 209大气质量 0. 1980. 198气候条件 0. 1880. 190环境噪音 0. 2210. 220水体质量 0. 1830. 183土地污染指数 0. 3000. 300 环境稳定性 (c5) 0. 5490. 549景观与环境稳定性 0. 4510. 451自然灾害频度 0. 3420. 341 污染治理 (c6) 0. 3110. 314废气处理率 0. 3470. 346废水处理率 0. 3420. 340固体废弃物处理率 0. 2750. 278 社会经济类指标 (b3) 0. 3200. 319 经济与设施 (c7) 0. 5270. 526旅游接待设施 0. 4730. 474经济发达程度 0. 3330. 333 旅游者心理与 当地接纳程度 (c8) 0. 2840. 281感受满意度 0. 2610. 260拥挤度 0. 2550. 255进入便利度 0. 1990. 204社会开放程度与文化习俗 0. 3470. 348 发展潜力 (c9) 0. 2880. 288经济与旅游投资潜力 0. 3660. 366生态补偿潜力 0. 3470. 346科技与管理潜力 方法1为主成份分析法;方法2为主观经验判断法 2. 2 指标体系权重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在较高层次上 (b 层和c层)所获得的权重相当接近,在指标层 (d 层)上有些指标的权重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目前缺 少大量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的情况下,尚无法确定哪 种方法获得的权重更为合理。因此本文通过对上 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权进行了平均。指标体系各层 权重子集如下: f (a)= 0.3396 0. 3839 0.2765 f (b1)= 0.3443 0.3368 0.3189 f (b2)= 0.3587 0.2998 0.3415 f (b3)= 0.3191 0.3332 0.3476 f (c1)= 0.2715 0.2756 0.2294 0.2235 f (c2)= 0.2802 0.2374 0.2140 0.2684 f (c3)= 0.3526 0.3005 0.3469 f (c4)= 0.2091 0.1981 0.1891 0.2205 0.1832 f (c5)= 0.5491 0.4509 f (c6)= 0.3124 0.3465 0.3412 f (c7)= 0.5266 0.4734 f (c8)= 0.2824 0.2608 0.2551 0.2017 f (c9)= 0.2877 0.3659 0.3465 085 地 理 科 学 28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从上述权重分析结果可知,在制约层中生态 环境类指标权重最大、 旅游资源类次之,而社会经 济类权重最小。表明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 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环境的质量、 稳定性和 污染治理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显著,从而影响 了旅游者的体验效果。 3 江苏海滨旅游环境承载力模糊综 合评价 3. 1 海滨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因子的赋分标准 确定评价因子的赋分标准是评价旅游地环境 承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关于环境质量 和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及旅游环境评价的研究成 果制定以下的赋分标准(表 2) 。 3. 2 江苏海滨旅游环境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运用模糊数学原理,从多 个因素对被评判事物隶属等级情况进行分析和评 价的方法。是对强制打分法和对常规多指标分析 方法的改进,对被评事物的变化作区间上的划分, 并进行对于各等级的隶属度分析,对复杂事物的描 述更为深入和客观。根据前文确定的指标权重体 系,基于江苏省旅游资源调查成果、 江苏省社会经 济统计年鉴、 江苏省旅游年鉴、 专家评价等数据,采 用模糊评判方法进行分析,获得江苏海滨区9个旅 游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判结果,并计算了结 构优良度(表 3) 。 表2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因子的赋分标准 table 2 grade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components for touris 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评价因子 各评价因子的等级标准 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 水资源供给能力 与水体面积 水资源丰富,水面 50 km2 水资源较丰富,水面 5025 km2 水资源一般,水面 2510 km2 水资源较少,水面 101 km2 水资源缺乏,水面 1 km2 植被覆盖率与多 样性 植被覆盖率 90% , 物种极为丰富(高等 植物1 500或高等 动物300) 植被覆盖率71% 90% ,物种丰富(高 等植物1 2011 500 或高等动物201 300) 植被覆盖率51% 70% ,物 种 较 丰 富 (高 等 植 物901 1200或 高 等 动 物 101 200) 植被覆盖率31% 50% ,物种较少(高 等植物301600或 高等动物51 100) 植被覆盖率 30% , 物种少(高等植物 300或高等动物 50) 土地与旅游用地 面积 土 地 广 阔( 100 km2 ) , 旅游用地面 积很大 土地面积较大 (51 100 km2 ) , 旅游用地 面积较大 土地面积中等 (26 50 km2 ) , 旅游用地 面积中等 土地面积较小 (6 25 km2 ) , 旅游用地 面积较小 土地 面 积 小(5 km2 ) , 旅游用地面 积小 旅游资源种类与 规模 资源实体体量巨大, 基本类型超过40种 资源实体体量大,基 本类型3140种 资源实体体量较大, 基本类型2130种 资源实体体量中等 或较小,基本类型 1120种 资源实体体量小,基 本类型 10种 水体景观质量 造型优美而奇特,水 质清澈,流量充沛, 色彩绚烂,岸线曲折 造型优美,水质 清 洁,流量较充沛,色 彩变化,岸线流畅 造型较好,水质 较 清,夏 秋季流量 较 丰,有一定色彩和岸 线变化 造型和水质一般,流 量有时不能保证,色 彩单调,岸线一般 造型不美,水质 较 差,流量经常不能保 证,色彩不美,岸线 较差 物种珍稀度有大量珍稀物种珍稀物种较多有一定珍稀物种珍稀物种较少珍稀物种很少或没有 土地生产能力 土地质量高,生产能 力强 土地质量较高,生产 能力较强 土地质量一般,生产 能力中等 土地质量较差,生产 能力较低土地质量 差,生产能力低 旅游资源等级及 知名度 五级旅游资源,世界 知名 四级旅游资源,全国 知名 三级旅游资源,省内 知名 二级旅游资源,地市 知名 一级或未获等级旅 游资源,县级知名 观赏游憩价值观赏游憩价值很高观赏游憩价值高观赏游憩价值较高观赏游憩价值一般观赏游憩价值较小 科教文化价值 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或科学价 值,或其中一类价值 具世界意义 具有很高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或科学价 值,或其中一类价值 具全国意义 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或科学价 值,或其中一类价值 具省级意义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或科学价 值,或其中一类价 值具市级意义 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或科学价值低,或 其中一类价值具县 级意义 1854期 黄震方等: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资源聚集度与组 合条件 资源聚集度很高,组 合极佳 资源聚集度高,组合 好 资源聚集度较高,组 合较好 资源聚集度较低,组 合一般 资源聚集度低,组合 差 大气质量国家一级标准国家二级标准国家三级标准大气污染较严重大气污染严重 气候条件 气候极佳,舒适期 270天/年 气候好,舒适期241 270天/年 气候较好,舒适 期 201240天/年 气候 较差,舒 适 期 151200天/年 气候较差,舒适期 150天/年 环境噪音30 /db3135 /db3640 /db4145/db46/db 水体质量国标 类水标准国标 类水标准国标 类水标准国标 类水标准国标 类水标准 土地污染指数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一级标准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二级标准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三级标准 土壤中度污染土壤污染严重 景观与环境稳定 性 景观与环境非常稳 定,保持原来形态与 结构 景观与环境稳定,基 本保持原来形态与 结构 景观与环境较稳定, 基本保持原有结构, 形态发生少量变化 景观与环境不够稳 定,原来形态与结构 均发生少量变化 景观与环境不稳定, 原来形态与结构均 发生较大变化 自然灾害成频度15次/年 废气处理率100%96%99%91%95%85%90%95%满意度86%95%满意度76%85%满意度66%75%满意度 65% 拥挤度200人/hm2 进入便利度 可进入性很强,便利 度很高 可进入性强,便利度 高 可进入性较强,便利 度较高 可进入性一般,便利 度较差 可进入性差,便利度 差 社会开放程度与 文化习俗 社会开放度高,文化 特色强,影响大 社会开放度较高,文 化特色较强,影响较 大 社会开放度、 文化特 色、 影响一般 社会开放度较低,文 化特色较弱,影响较 小 社会开放度低,文化 特色不强,影响小 经济与旅游投资 潜力 投资环境好,投资潜 力大 投资环境较好,投资 潜力较大 投资环境和投资潜 力一般 投资环境较差,投资 潜力较小 投资环境差,投资潜 力小 生态补偿潜力 生态补偿潜力大,保 护费用投入达10% 以上 生态补偿潜力较大, 保护费用投入达到 8%10% 生态补偿潜力一般, 保护费用投入达到 5%7% 生态补偿潜力较小, 保护费用投入达到 2%4% 生态补偿潜力较小, 保护费用投入在2% 以下 科技与管理潜力 科技含量高,管理潜 力大 科技含量较高,管理 潜力较大 科技含量与管理潜 力一般 科技含量较低,管理 潜力较小 科技含量低,管理潜 力小 表3 旅游环境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table 5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ouris 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旅游区所属城市 结构优良度 (a1 +a2) 优异 (a 1) 良好 (a 2) 一般 (a 3) 差 (a 4) 很差 (a 5) 锦屏山-海州湾连云港市0. 8010. 1270. 6740. 1990. 0000. 000 花果山连云港市0. 8810. 2330. 6480. 1190. 0000. 000 东西连岛连云港市0. 6650. 1450. 5200. 3350. 0000. 000 丹顶鹤保护区盐城市0. 6120. 1960. 4250. 1780. 1550. 046 麋鹿保护区盐城市0. 5830. 1060. 4770. 2160. 1550. 046 辐射沙洲盐城市0. 3590. 0790. 2800. 3200. 2670. 054 圆陀角南通市0. 3880. 0190. 3690. 5740. 0380. 000 狼山南通市0. 7600. 2730. 4870. 2400. 0000. 000 如东海上迪斯科南通市0. 4780. 0570. 4210. 4480. 0740. 000 285 地 理 科 学 28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由上述评价结果可知,锦屏山-海州湾、 花果 山的结构优良度在0. 8以上,海州湾渔场为中国八 大渔场之一,水生动植物丰富;花果山为国家 aaaa级景区;狼山风景区、 东西连岛、 丹顶鹤保护 区、 麋鹿保护区次之,狼山风景区地属南通市,国家 aaaa级景区,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森林覆盖 率高。丹顶鹤保护区与麋鹿保护区是世界重点湿 地保护区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湿地生 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特征。上述景区旅游开发强 度仍未超出旅游环境承载极限,仍然具有较大的发 展潜力;而辐射沙洲、 圆陀角和如东海上迪斯科旅 游环境承载力等级为一般,因而要加强生态环境建 设和开发规划的管理与控制,并通过完善旅游配套 服务设施来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4 结论与讨论 目前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构成、 评价指 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上尚存不足。本文基于资源 环境 社会经济这一复合系统来界定旅游环境承 载力,构建了兼顾三个维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指标体系,运用准主成份等方法进行了权重分析。 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对江苏海滨9个生态旅游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较合 理。表明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普 适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地评价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旅游开发 的前提。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美、 景观独特、 资源 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是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 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为地方政府依据可持续 发展的政策,确定与资源、 环境和社会经济相适宜 的旅游开发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江苏海滨 区9个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判结果与实际情 况吻合,旅游环境承载力优良度良好的景区在生态 旅游开发中应排在优先位置,作为重点进行建设。 由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涉及的因素众多,包括了 资源、 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本文提出的指 标体系吸收了相关指标体系的优点,但如何更科学 的选择确定评价因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联合运用了准主份分析 法、 主观经验判断法等方法确定权重,但其合理性 仍需大量实际样本数据进行佐证。而对滨海型旅 游地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的演变机制及演化态 势的评价,尚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 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 .地理 研究, 1996, 15 (4) : 9296. 2 wagar j a.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m . washington dc: society ofamerican foresters , 1964, 123. 3 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4 edward inskeep.touris m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2 able developmentapproachm . new york: van nostrart ren2 hold, 1999. 5 oreiillya m.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and issues j .touris m management, 1986: 245258. 6 崔凤军.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 研究j .地理研究, 1997, 16 (4) : 4755. 7 stankey george h. limits ofacceptable change: a new frame2 work for managing the bob marshall w ildness complex j . westernw ildlands , 1984 , 10 (3) : 33 - 37. 8 perdue r ,long p t , allenl. resident support for tourism de2 velopment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1990, 17 : 586 599. 9 kreg lindberg, stephen mccool, george stankey .rethingking carrying capacity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 (2) : 461465. 10 papageorgiou k, brotherton i . a management planning frame2 work based on ecological,perceptual and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y: the case studyofvikos - aoosnational park, greece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anagement, 1999, 56 : 271 284. 11 alexis saveriades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2 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 (2) : 147156. 12 tony prato. modeling carrying capacity fornational parksj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 : 321331. 13 fernando j , garrig s simn.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touris m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hengistburyheadj . tourism man2 agement, 2004, 25 : 275283. 14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 j .城市规划, 1983, (3) : 4653. 1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j .地 理科学进展,1998. 17 (1) : 8691 17文传浩,杨桂华,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21 (4) : 365368 18明庆忠,李 宏.试论旅游环境容量的新概念体系j .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9 (5) : 5257. 19李天元.关于旅游承载力理论应用问题的思考 j .南开管 3854期 黄震方等: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评论, 2001, (3) : 6569. 20卢 松,陆 林.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 .地域研究与开 发, 2005. 24 (6) : 3943. 21俞穆清,朱颜明,田 卫.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 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地理科学, 1999, 19 (2) : 189192. 22杨兆萍,张小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以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0, 20 (5) : 450 455. 23林 岚,赵 清,赵淑玲.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实施途径与 案例研究j .地理科学, 2005, 25 (4) : 501507. 24左 伟,王 桥,王文杰.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