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皮肤肿瘤课件_1_第1页
第20章 皮肤肿瘤课件_1_第2页
第20章 皮肤肿瘤课件_1_第3页
第20章 皮肤肿瘤课件_1_第4页
第20章 皮肤肿瘤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章 皮肤肿瘤 学习目标 .说出色素痣的分类,简述临床表现及治 疗原则。 .描述三种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瘢 痕疙瘩的治疗 .记住老年疣的临床表现。 4.简述基底细胞上皮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原 则 第1节 色素痣 色素痣又称痣细胞痣或黑素细胞痣,是黑 素细胞的良性肿瘤,在人类中最常见 一、病因 色素痣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发育畸形 所致。有关痣细胞的来源,目前存在二种 学说。一是认为它们来自上皮细胞,系基 底细胞的一种功能性变形,另一种学说则 认为痣细胞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 二、临床表现 (一)交界痣 以掌跖及外阴部最多见。常见于2岁以后, 亦可出生即有。痣细胞位于表皮下与真皮 交界处,皮损为约0.11.0cm大小的浅褐色 到暗褐色斑,表面平滑或稍隆起于皮肤, 其上无毛发生长,少数可恶变。 (二)皮内痣 好发于头颈部,多见于成人,是最常见的 色素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内,皮损形状不 一,呈半球形隆起,有蒂或乳头瘤状,颜 色褐色至深黑色不等,亦有无色素者,表 面常有毛发,一般不发生恶变。 (三)混合痣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痣细胞同时存在于 表皮和真皮,外观似交界痣,但大多略高 出皮面,少数呈乳头状,颜色较深,呈黄 褐或褐色,表面可有毛发。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较易诊断,必要时可 行组织病理检查。但有时需与雀斑、恶性 黑色素瘤。 四、防治 一般不需治疗,对发生在磨擦部位的痣、交界痣 、出现恶变征兆的痣应给予治疗。依据情况酌情 选用如下方法: 1.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适用于较小而浅表的交界痔 ,但诊断需有把握。 2.液氮冷冻治疗 适应证同上。 3.手术治疗 安全彻底,为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 法有病灶切除,扩大切除。切下标本送病理切片 。有恶变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位于四肢者行截 肢术。 第2节 血管瘤 血管瘤是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的 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本节 着重讨论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 状血管瘤三种先天性皮肤血管瘤。 一、鲜红斑痣 (一)临床表现 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为先 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所致。生后不久即出现 ,皮损多为淡红色或紫红色斑片,形状不 规则,表面平滑,压之可退色,亦可呈结 节状或疣状增生。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皮 损扩大,颜色加深。可分两型:中位型 鲜红斑痣侧位型鲜红斑痣。 (二)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对于小面积的,可用激光 治疗,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磷或90锶贴 敷效果较好。 二、草莓状血管瘤 (一)临床表现 又称单纯性血管瘤或毛细血管瘤,为皮内毛细血 管扩张增生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致。常在生后1 2个月出现,皮损初为紫红或鲜红色粟米至绿豆 大半球状丘疹,在36个月内逐渐增大,到12 岁长到最大,表面呈桑椹状或柔软分叶状,形如 草莓,边界清楚,压之不退色,以后开始退化, 约90%的患儿在10岁之前可自然消退,消退后遗 留瘢痕。 (二)治疗 本型血管瘤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因此可 等待其自然消退。对于生长迅速且易受外 伤发生出血或位于重要器官附近如眼周、 外阴部者,可采取X线放射、冷冻、激光、 同位素32P或90Sr治疗。亦可口服皮质激素治 疗。 三、海绵状血管瘤 (一)临床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由真皮及皮下组织中静脉毛 细血管扩张增生所致。常在出生时或出生 后不久发生,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紫 红色或深紫色半球状皮内或皮下结节,扁 平隆起或分叶状,触之柔软似海绵,压之 变平退色,去压后又复隆起及恢复原色。 少数可自行消退,一般不会恶变。 (二)治疗 本型血管瘤治疗上基本同草莓状血管瘤, 此外可选用硬化剂注射、手术治疗。 第3节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 而形成的新生物,又称“瘢痕瘤”,是皮肤的 良性肿瘤。它的发生多与遗传、种族及机 体本身的特异性素质有关。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成人,本病好发于胸骨部,其次为 肩胛、背部和四肢,常继发于皮肤感染、 外伤和手术创口。皮损初期为粉红色坚实 丘疹或斑丘疹,继而产生圆形、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瘢痕,蟹足样向四周扩张。表面 光滑发亮,其上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树枝状 增生,但无毛发生长。病程经过缓慢,常 持续存在,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 二、治疗 可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疗法: 1切除病灶后创面植皮再给予局部放射治疗。 2对于病程在半年之内的患者,应用X线或镭锭 进行治疗。 3对于数目少、体积小的皮损,用确炎舒松及 1%普鲁卡因各12ml作瘢痕疙瘩内注射 4局部外用疗法 0.05%维甲酸霜外用;肤疾宁贴 膏连续外贴。 第4节 老年疣 老年疣又称脂溢性角化病或基底细胞乳头 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良性表皮疣状增生 性肿瘤。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日晒、慢 性炎症性刺激有关。部分患者有明显家族 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一、临床表现 男女均可患病,主要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如颜面、胸背等处。常多 发,少数单发。早期损害为正常肤色或浅褐色斑 片,表面光滑,孤立散在分布。以后皮损缓慢增 大、变厚,形成境界清楚的疣状或乳头瘤状损害 ,表面稍变粗糙,其上覆有薄层油腻性鳞屑,故 又称脂溢性角化病。无自愈倾向,但极少恶变。 组织病理学上分角化过度型、棘层肥厚型、腺样 型(网状型)三型,以角化过度型常见。 二、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对年龄小有碍美容或患 者要求治疗时,可用5%氟尿嘧啶软膏或 0.1%维A酸软膏外用,每日2次,可使皮损 逐渐消退。此外尚可应用液氮冷冻或二氧 化碳激光治疗,较大的或疑有恶变者应手 术切除送组织病理检查。 第5节 基底细胞上皮瘤 基底细胞上皮瘤又称基底细胞癌,是皮肤 癌的一种,为皮肤表皮基底层或皮肤附属 器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极 少发生转移。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光 曝晒、过量放射线照射、接触焦油类物质 、皮肤良性疾患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暴露部位,特 别是颜面部。皮损多单发,典型损害为具 有珍珠样边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性斑块 或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逐渐 扩大,出现糜烂、溃疡、结痂等,并侵蚀 邻近骨组织。临床常分为以下几型: (一)结节溃疡型 最常见,开始为有蜡样光泽的坚硬小结节 ,质硬,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缓慢 增大,中央出现溃疡和结痂,绕以珍珠状 向内卷曲的隆起边缘,也称侵蚀性溃疡。 (二)色素型 与结节溃疡型相似,结节较平而浅,表面 有色素沉着,呈暗棕色或黑褐色,易误诊 为恶性黑色素瘤。 (三)浅表型 多发于躯干,特别是背部和胸部,皮损为 轻度浸润性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边缘 稍隆起,呈线样或堤样珍珠状边缘,表面 可见浅表性小溃疡和结痂,并有少量鳞屑 ,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类似银屑病或脂 溢性皮炎 (四)限局性硬斑病样型 罕见,表现为浅黄色蜡样光泽的硬性斑块 ,边缘不清,类似限局性硬皮病。一般表 皮完整,后期可出现溃疡。 二、组织病理 瘤细胞团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由基底 样细胞组成,细胞核大,卵圆形,胞质少 ,境界不清,但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染 色质均一致,无间变。边缘细胞呈栅栏状 排列,瘤细胞团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并形 成裂隙。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不难。 四、治疗 1手术疗法 适用于各期基底细胞上皮瘤 。手术切除应包括肿瘤边缘12cm的正常 组织,若有邻近骨组织侵蚀者,亦应予彻 底切除。癌肿切除后,一般可作局部皮肤 拉拢缝合,如创面过大过深则可采用皮瓣 移植术,即时或作晚期修复和再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