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幻灯片课件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幻灯片课件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幻灯片课件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幻灯片课件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 喻元凤 * * 1 1 绪论 一 医学心理学概况 二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三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DateDate 2 2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n定义、范围、性质 n相关学科 DateDate 3 3 医学心理学是综合国内外多种 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 论、知识和技术,根据我国医 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 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 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 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 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 题。 定义: DateDate 4 4 n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 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n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千变万化 ,但概括起来分为两个方面: n一是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 程;意志行为过程)。 n二是人格特征(个性心理)包括个 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 ;自我意 识 等。 n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 或疾病之间关系的学科。 DateDate 5 5 范围 一、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二、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 三、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 用规律 四、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 规律; 五、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 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DateDate 6 6 性质 n交叉学科 n基础学科 n应用学科 DateDate 7 7 相关学科 一、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主要研究大脑与心理 活动的关系。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 现象的生理机制。 DateDate 8 8 二、心理生理学 研究心理或生理变化的关系,研究心 理刺激条件下生理功能的改变,研究放 松训练或生物反馈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DateDate 9 9 三、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解决心理学临 床问题,如心理评估、心理诊断和 心理治疗等。咨询心理学对正常人 处理婚姻、家庭、教育、职业等心 理学问题进行帮助。对心身疾病、 神经症和恢复期精神病人就诊断、 护理和康复问题进行指导。 DateDate1010 四、心身医学和心理生理医学 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病机理、诊 断、治疗和预防,研究生理、心理和社 会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的健康和疾病 的影响。 DateDate1111 五、行为医学 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的行为科学 和生物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并将这 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 诊断、治疗和康复。 DateDate1212 六、心理健康和健康心理学 研究良好心理状态的保持和预防心理疾 病等问题。 DateDate1313 七、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 n 康复心理学研究伤残、慢性病病 人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促 使他们适应社会和生活,降低残废 程度。 n缺陷心理学研究心理和生理缺陷者 的心理学问题。 DateDate1414 八、护理心理学 研究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 九、变态心理学 研究病理心理现象的种类、原因、规 律和机制等问题。 DateDate1515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 n西方医学和生物医学模式 n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n医学心理学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DateDate1616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n方法学的特殊性 n基本研究方法 n若干研究方法 DateDate1717 方法学的特殊性 n主要特点: n一、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n二、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n三、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n量化方法: 描述、序量化、间接定量、直接定量 DateDate1818 基本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二、调查法: 访谈法、问卷法。 三、心理测量法: 四、试验法: 试验室试验 、现场试验。 DateDate1919 若干研究方式 n个案研究 n临床试验研究 n心理生物学研究 n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 DateDate2020 第一章 主要理论 一 、行为学习理论 二、 精神分析理论 三 、认知理论 四 、人本主义理论 五 、心理生物学理论 六、 其它有关的理论 DateDate2121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n行为学习理论 n经典条件发射理论 n操作条件理论 n内脏操作条件 n示范作用 n行为学习理论述评 DateDate2222 行为的概念 n狭义的概念(行为指可直接观察的部分 ) n广义的行为概念(外在的行为反映和内 脏活动) n行为学习理论 (正常和病态的行为可 以通过学习形成) DateDate2323 经典条件放射 n实验与解释 n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n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特点: 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促 进作用,使该行为固定下来。 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 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 与之相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 效果。 消退: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 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 失。 DateDate2424 操作条件反射 一 实验与解释 二 操作条件放射的意义 三 操作条件放射的类型 正强化: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 刺激增 加,使该行为增强。 负强化: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 刺激减少,使该行为增强。 消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 少,使行为反应减弱。 惩罚: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 ,使行为反应减弱。 DateDate2525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食物奖励 心率下降 心率下降固定 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学会有意识 的控制内脏活动。 生物反馈技术和松弛训练等原理 与内脏学习有关。 DateDate2626 示范作用 属于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对 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 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其过程是 :1 注意阶段 2 保持阶段 3 行动阶段 4 强化阶段 DateDate2727 行为学习理论的述评 人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是成长过程中长 期形成的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可以通过 强化的作用而固定下来。 某些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 得性行为”的结果。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许多恐怖症就是 由于这类学习过程而形成的。某些内 脏功能的异常及相当多的病态体征也 可以是错误的习得性行为。 混和学习模型将认知和行为学习理论 结合 DateDate2828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 意识 无意识 前意识 (二)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正常与异常行为的最基 本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心理障碍的病因 是潜意识内心理冲突的结果和防御机制的 失败。 DateDate2929 第三节 认知理论 一、认知理论的内容 认知是一种心理功能,包括内容和形式 两方面,前者指认知活动所涉及的特殊事件 ,后者指认知活动的内在结构。 DateDate3030 认知同其他生理适应活动一样,具有同化 (assimilation)和顺应( accommodation)两个互补的方面。 同化可理解为个体以自己现有的、 能获得的或喜欢的思考方式去解释外部 事物,并吸收成为自己的经验。 顺应可理解为个体发现了外部事物 性质不同而注意到不同事物间的关系, 并试图理解关系结构的属性。 DateDate3131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以Neisser1967年出版认知心理学 一书为标志,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 的又一个分支,3年后美国首先创立了认 知心理学杂志。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对信 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还受到了 沟通理论、心理语言学、记忆研究、电脑 科学和认知发展研究的影响和推动。 DateDate3232 (二)认知的主要特点: 1、认知的多维性:事物只有一个,但从 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认识或看法。 个体认知的产生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 面性。要真正认清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必须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和多维性。 DateDate3333 2、认知的相对性: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 对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事物有好坏之 分,时间有昼夜之分。 DateDate3434 3、认知的联想性: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仅 是感知觉的活动,而是包括了思维、想 象等心理过程,同时也与人的智力及其 既往经验有关。由于认知具有联想性的 特点,因此个体的认知并不真实地反映 客观事实,其中包含了想象和思维成分 ,而且渗入了情感因素。 DateDate3535 4、认知的发展性:由于认知活动与一个人 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处社会文化 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人的认知功能有 其历史性或发展性的特点。由于认知具 有发展性的特点,因此通过适当的教育 和知识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 者不良的认知。 DateDate3636 5、认知的先占性:人的认知过程会发生“ 先入为主”的想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 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认知的先占性。 DateDate3737 6、认知的整合性:所谓整合,就是个体最 终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知或认识 ,往往是整合了有关感知、记忆、思维 、理解、判断等心理过程之后获得的。 一般正常成人因为认知整合性特点会经 常自我修正一些认知错误和偏见,学会 自我调节。 DateDate3838 (三)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1、沙赫特的情绪两要素观点:生理唤醒产 生了认知的解释;认知活动用以区分情 绪。有些情况下,认知先于生理唤醒, 在另一些情况下,唤醒可能先出现,然 后才去寻求认知解释。 由于情绪的生理唤醒是模糊不清的, 几种不同的情绪可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理 唤醒,所以,认知对心理唤醒进行标志 ,决定能产生哪一种情绪。 DateDate3939 n2、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n阿诺德认为情绪是个体对事件进行直觉 评价的结果。在个体感受到某种情绪之 前,事件必须先为个体感知,作出好或 坏的评价。直觉评价具有主观的和生理 的两种成分,并受到以往记忆经验的影 响,这就是再评价过程。阿诺德的理论 又经后人进一步强调,认为每种情绪反 应都是一种特定种类的认知或评价的功 能,并进一步将情绪反应系统分为三个 子系统,即输入变量、评价和反应形式 (包括认知、生理和操作性反应三种) 。 DateDate4040 (四)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认知理论 1埃里斯的ABC理论 2贝克的认知理论(认知歪曲5种形式: 主观臆断、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过度 引伸、夸大或缩小。) DateDate4141 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一 、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 实现需要。 奥尔德弗(ERG)的理论 :生存的需要(E)、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成长的需 要 (三)罗杰斯的自我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述评 DateDate4242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一 心理生物学研究历史 美国生理学家Cannon WB提出了紧急反映概 念和机体内平衡理论 前苏联生理学家Pavlov IP提出了皮层内脏的 相关学说 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 H 总结了一般适应综合 症,创立了著名的 应缴学说 Hess W首先利用了电刺激方法发现了下丘脑 的情绪中枢 Wolff提出了精神因素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DateDate4343 二、心理生物学研究现状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说和心理神经免疫学等学科 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生物学的研究 脑对应缴的调节主要通过: 1激活脑干蓝斑核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而释 放儿茶酚胺 2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而增加糖皮质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脑内的许多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5-HT、谷氨 酸、乙酰胆碱等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现代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可从微观和宏观两 个方面进行。 DateDate4444 第二章 人的心理 第一节 心理的脑基础 一 心理是脑的功能 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 与心理功能 一级区又称透射区或初级区 二级区又称透射联合区或单通道联合区 三级区叫重叠区或多通道联合区 DateDate4545 n一级区,称投射区,又称为初级皮质区, 包括额叶中央前回的运动中枢、顶叶中央 后回的躯体感觉区、枕叶的视觉中枢和颞 上回的听觉中枢。 n一级区的机能具有模式特异性或专门发送 运动指令,或专门接受相应感觉器传入的 信息,在皮层局部有明确的定位,与皮层 觉醒状态的保持也有关。 n一级区损害时可致相应的感觉丧失,或瘫 痪。 DateDate4646 n二级区:也叫单峰形皮质区。二级区由短 纤维神经细胞组成,不向远处传递,属投 射一联络结构,存在于各一级区之上。 n在大脑后部的二级区,对一级区传来的信 息进行综合、知觉和认识,实施感觉,经 验加工和贮存。 DateDate4747 n二级区受到损害时,对感觉到的信息不能 综合成完整的形象,因而出现相应知觉障 碍,表现为各种失认症。 n在大脑前部,二级区与皮层下的向下投射 的组织结构联系,是形成维体外系的组成 部分,以保持机体活动的指向性和协调性 。这一区域受损害可无瘫痪,但运动的熟 练程度被破坏,使动作缓慢、不平衡。 DateDate4848 n三级区:也叫超级皮质区。主要位于大脑 后部和前部。在大脑后部位于顶、枕、颞 各二级区之间,即顶枕颞叠区。 这里集中各二级区和边缘皮层区的信息, 广泛交流,传递、进行整合,形成精确、 协调的知觉,但模式特性消失。 DateDate4949 n三级皮质区遭受损害时,感觉性仍完好,而 对完整信息理解困难,致定向、逻辑障碍, 表现失认,遗忘、地域性概念与记忆障碍等 。 DateDate5050 n在大脑前部的三级皮质区,位于前额叶, 同时接受内外部信息,其功能与目的性指 向活动的最高整合形式有关,涉及语言、 记忆、智力、人格与意识等,实现随意活 动,但不直接支配肌肉活动。 n受到损害时的病态,包括行为刻板、重复 动作、计划性与主动识记差,发生人格方 面改变,或出现失语、失算、失用等症。 DateDate5151 二 、脑的基本机能系统与不对 称性 (一)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 1、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状态的系统 2 、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系统 3、心理活动和行为调控的系统 4 、三个机能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二)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左半球具有言语机能的优势,主管高级心理 机能如说话、阅读、书写、计算和左右辨 认等 右半球除具有感觉和运动机能外主管情绪、 音乐绘画、空间知觉等整体形象等功能DateDate5252 第二节 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一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人的社会化 DateDate5353 一、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能动反映 n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n(1)预见性与目的性:人的心理不仅反映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实情景,还能反映事 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还能推知过去 与未来,能总结经验规划未来,预料未来 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预见性是人通过语 言反映客观事物时,能获得新的特点及其 关系与变化,从而产生有计划、有目的的 意志行为,具有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心理特 征。 DateDate5454 n(2)创造性与自觉性:人的心理不仅能 认识世界,也能主动地利用自己的力量与 智慧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改 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认识能力。也能 创造世界上自然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 则是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DateDate5555 n(3)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心理是客观 现实的反映,就心理的内容来讲,它是由 客观事物决定的,但这一反映过程是通过 具体事物进行的,并受到个人的经验和个 性心理特征的制约,它产生于特定个人身 上,故从形式上讲心理活动又是主观的。 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于同一过程之 中,决定了人的自觉意识,反映了心理活 动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 的,而是积极有主观能动的作用。 DateDate5656 二、人的社会性 n人除具有生物属性(自然性)外,更显著 的特征是社会性,个人离不开社会而生存 。人类的社会生存条件和交往关系,对人 的心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心 理除受生物规律的制约外,更主要的是多 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无论是古埃及人为 地造从小与人世隔绝而长大的孩子,还是 世界上已发现的几十例从小由野兽抚育长 大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心理得 不到正常的发展,表现言语能力基本丧失 ,感觉畸形发展,情绪贫乏,动作迟钝或 失调,不愿与人交往,智力低下。 DateDate5757 n由此可知,人类社会生活是心理产 生的必要条件,人的心理随着社会 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特定 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DateDate5858 第三节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 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 理活动。 DateDate5959 一 感知觉 (一)概念: 感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在人脑的反映。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DateDate6060 (二)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2 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 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DateDate6161 3 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 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 4 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人的感受性有巨大 的潜力 DateDate6262 (三) 知觉的基本特性 1 、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在一定时间里, 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 象,它周围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由不同属性 各个部分组成的客观事物时,依据以往 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 3 、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 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4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改变以 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Date Date6363 n(四)感觉、知觉的类别 n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大类。 n外部感觉:视、听、味、皮肤。 n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 n由于感觉与知觉在实践活动中总是统一在一 起的,所以知觉的种类可以某种感觉占主导 进行分类,如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等。 DateDate6464 n知觉分类: n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n1、空间知觉:即是物体形状、大小、远近 、方位等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空间 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空 间知觉是多个感官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DateDate6565 n2、时间知觉:自然界周期性变化向人们 提供了时间知觉的信息。如太阳升落,月 亮圆缺,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都为人们 判断时间提供了参数,因此,时间知觉是 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认识。 DateDate6666 n3、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移动位置和速 度等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例如:当物体 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时,物体在视网膜上 成像大小的变化向例如提供了物体“逼近”或 “远去”的信息。 DateDate6767 二 记忆 (一)概述: 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 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 n2.记忆的分类 na按记忆的内容分 n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具体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 忆。 n逻辑记忆:以慨念、判断、推理及问题解决为内容 的记忆。 n运动记忆:以个体操作过的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 n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 DateDate6868 nb.按信息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分 n瞬时记忆:在刺激停止后在感觉系统存留 时间只有.252秒的记忆。 n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间之间的记 忆,信息存留时间5秒-5分,如外语口译 者主要依赖这种记忆。 n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深加工在大脑中长 期存储的记忆。可保持一段时间,有的终 身保持。 DateDate6969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n1、识记:是个体获得经验而记住事物的 过程,也是信息在大脑中编码的过程。 n识记的种类 n有意识记:有目的、有计划、有意志努力 参加的识记。 n无意记忆:无目的、无计划、无需意志努 力参加的识记。 n机械识记:依据材料的外在联系所进行的 识记。 n意义识记: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 识记。 DateDate7070 n二者联系: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迅 速、持久,但机械识记对获取经验 很重要,有意义的材料在理解的基 础上也需机械识记的参与。 DateDate7171 n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n1)目的性:目的、任务明确,识记效果好。 n2)实践性、独立性:如一事能成为操作或智慧活 动的对象则识记效果好。 n3)理解程度:对材料的深入了解。 n4)材料的数量:材料数量增加,识记的百分比下 降,二者成反比关系。 n5)材料的性质:直观、生动、形象的材料易识记 。 n6)信息加工深度:经大脑主动加工、整理、编码 、存储的信息易识记。 n7)注意力、情绪:注意集中、情绪佳易识记。 DateDate7272 n2、保持:即输入的信息牢固的存储 在大脑里。 n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表现 在两个方面: n 量 减少消失 保持 n 质 更简要、细节少、易混淆消 失 n质与量的变化表现在与保持相对的 遗忘状态中。 DateDate7373 n3、再认与再现 再认:信息提取的一种形式,指过去经验 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 再现:又称再生或回忆,是信息提取的另 一种形式,是指人们过去经验的事物在 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按有无目的分为:有意回忆与无意回 忆。 n有意回忆是指有回忆任务而自觉回忆。 n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既往经验不由 自主地重现的现象。 DateDate7474 n追忆是回忆的特殊形式,它是有意志努力 参与并凭借中介物回忆的过程。 n追忆的基础是联想,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 事的过程叫联想。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在头脑存储的经验也是以网络形式互相 联系。所以,一看到阴云密布就想到下雨 ,一提到某同学就想到他的音容笑貌。 DateDate7575 n(三) 遗忘:识记的内容不能及时正确地 再认识与回忆的过程。遗忘可分为四种类 型: n不完全遗忘:能再认识不能回忆。 n完全遗忘:不能再认识不能回忆。 n暂时遗忘:一时不能再认识不能回忆。 n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识不能回忆。 n德国心理学家Ebbinghaus研究发现,记忆 初期遗忘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 的减少,遗忘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 水平上。 DateDate7676 (四)记忆的生理学基础 1、记忆是由大脑的多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人类的学习需要颞叶参与,颞叶中对记忆储存 特别重要的结构是海马。海马似乎是长时记 忆的暂时储存场所,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 期数周数月的加工,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皮质 有关部位作更长时间储存,这些信息再通过 前额叶皮层的记忆活动表达出来。 2、条件反射理论和实验动物模型:巴甫洛夫 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 件反射的巩固过程。 DateDate7777 3、胆碱能神经系统是支配记忆过程的主要神 经系统: 经大量研究初步明确 (1)凡减弱胆碱能神经活动的因素,如服用 抗胆碱能药物都明显减弱记忆。 (2)凡增强胆碱能神经活动的药物可增强记 忆如服用胆碱、卵磷脂、人参等。 (3)主要记忆中枢如海马、颞叶、额叶的胆 碱能神经元含量都最丰富,记忆障碍病人 脑组织分析都伴有胆碱能神经元损伤。 DateDate7878 4、长时程增强电位(LTP)是引起突触处可 塑性形态变化的关键 生理、神经心理学家认为LTP是记忆过程 的电生理学标志,是记忆研究的第一次突 破。 突触可塑性变化是长时记忆的化学基础, 即记忆痕迹,识记都编码在RNA的碱基内 ,都编码在蛋白质分子上,正如遗传信息 编码在DNA碱基上储存突触处以被提取, 这是记忆研究的第二次突破。 DateDate7979 5、NOS参与学习记忆过程,是记忆机制研究的 第三次突破 根据是: (1)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决定神经元内钙 的浓度。 (2)抑制NOS的因素便抑制长时程增强电位( LTP),凡促进NOS活性的物资都加强LTP。 (3)LTP、cGMP(第二信使)和突触形态学可 塑性变化三者密切相关,并与长时记忆相关。 DateDate8080 (五)改善记忆的方法 1 集中注意、增强记忆 2 及时复习 3 反馈 4 背诵 5 过度学习 6 记住要点 7 采用分散识记 8 采用意义识记 9 不要把性质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 10多样化的复习 DateDate8181 三 思 维 (一)思维:它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过程的 主要特征。 间接性表现在人们借助于其它事物为媒介间 接地认识事物。概括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事物共同本质特征概括性认识。二 是对各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二)思维的过程: 思维过程是指人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 DateDate8282 n分析是指事物的整个分解为个别的部分或 区分为不同的特征。 n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多个部分或不同的特征 组合成整体。 n比较就是不同事物或事物不同的特征在人 脑中进行比较、对比,以确定其差异。 n抽象就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本 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 n概括就是根据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去 认识同一类的所有事物。 DateDate8383 n(三)思维的分类 n1.按思维的方式分 na.动作思维:边动作,边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 支柱,依赖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从个体心理 发展看,13岁幼儿的思维方式就是动作思维。 nb.形象思维:思维的动作依赖具体的形象和已有 的表象解释问题。艺术家、文学家和设计师更多 地运用形象思维,儿童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 形象思维。 nc.抽象思维:即依赖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 题。如临床上遇见一偏瘫患者,查无器质性改变 ,有经验的医生立即考虑可能是癔症转换型。 DateDate8484 n2.按思维的指向分 na.求同思维:又称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提 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唯一正确 的答案。治疗肿瘤的方法很多,有化疗, 放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通过分析, 肺癌早期治疗的唯一选择是手术治疗。 nb.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想反,又称发散 性思维,是依据提供的信息向不同的方向 扩散,去探索符合条件的答案,如学生用 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数学题。 DateDate8585 n3.按思维的独立性分 na.习惯性思维(分常规思维和惰性思维): n常规思维是指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程序化思维。 n惰性思维是不经过深入思考就自动的作出答案, nb.创造性思维:有创造的想象参加,在头脑中重 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新 的答案。 n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的重大发明是在“突然间 ”实现的,这就是“灵感”,灵感也是辛勤思考的结 晶。 DateDate8686 n(四)思维的共同特征 n1.思维的联想性:思维是按联想的规律出 现的。 n2.思维的目的性:人们思考、解决问题, 就要指向一定目标,这种指向性必然是出 自自己的意愿。 n3.思维的具体性:思维以感知、感觉为基 础,一个思维只能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的 具体内容才是真实的。 DateDate8787 n4.思维的实际性:一个正常的思维应该具 有实际的效用性和切实可行的可能性。 n5.思维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思维和一切 事物是否正确或是否为病态的唯一客观的 标准。 n6.思维的逻辑性:思维在结构上和形式上 有它的逻辑规律,这样,才能被人们理解 ,彼此才能正确交流。 DateDate8888 n(五)影响思维活动的心理因素 n1.定势: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已定 的心理准备状态。 n2.功能固着:即人们把某种功能牢固地赋予 某一物体上。 n3.迁移:是指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影响另一些 问题的解决能力。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 DateDate8989 n4.动机:是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面对问题 ,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机,思维活动就无法 开展。 n5.个性:解决问题的效率常常受个性因素的 影响。个性中智慧因素、自信心、灵活性 、创造精神、毅力都会影响思维的活动。 DateDate9090 n 四、想象 n(一)想象的一般概念 n想象:是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n表象: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叫表 象。 n想象是以表象为基础发展新的形象,是人 们特有的心理活动,想象虽然是表象的素 材,但又不是表象的直接再现,而是对大 脑中存储的许多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 编码、重新制作新形象的过程。 DateDate9191 想象已摆脱了具体的情景的约束,它 可以在个人心灵空间自由翱翔,使人们从许 多角度去认识事物,从而开拓新思路,激发 创造性。人类有了想象才能发明创造和科技 进步,才能创造更多千古绝唱的文学艺术。 想象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 用皮温生物反馈仪作治疗,想象凉、皮温读 数下降,想象热、皮温读数上升。 DateDate9292 n(二)想象的种类 n 依据有无目的,可把想象分为两类: n1.无意想象:即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 生想象,极端的例子是做梦。以前认为做梦 影响大脑休息,而今研究适当做梦,不影响 大脑休息,可保证人体心灵健康,恢复大脑 细胞,有助于学习记忆,有利于消极情绪发 泄和心理平衡,有助于发明创造,门捷列夫 旧事在梦中得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序。 DateDate9393 n2.有意想象:即是有目的、自觉产生的想 象。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 na.再造想象:通过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形 成新形象,比如通过听、看小说、电视积 累的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 已有的表象,再造新形象。 n b.创造想象:不依赖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 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如一切发 明创造、科技进步都是创造形象的结果。 DateDate9494 n想象与现实分离即为幻想,是想象 的特殊形式,脱离现实不远的一种 形式是白日梦,人们用以逃避焦虑 和挫折,如与现实相距太远,坚持 与事实不符或相反的想法,而且用 解释和证实来加以矫正的,那就是 妄想,这是病态的想象。 DateDate9595 五 注 意 (一)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性 和集中性的过程 注意具有多种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对活动进行调 节与监督 DateDate9696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n注意的发生是有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每当人体内、外环境出现新异刺激时,机 体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 新异刺激,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这 种反射巴甫洛夫称为“定向反射”。 n人在注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 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 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这里 具有适度的兴奋,能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 而完善的反映,这就是注意。 DateDate9797 n当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 时,由于负诱导,皮层其它区域处于相对抑 制状态,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负诱导越强 ,注意就愈集中。 n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皮层和机体保持觉醒状 态。额叶有提高皮层觉醒水平的作用,在有 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丘脑等部位的活动 控制着注意的转移及注意对象的选择。如果 这些部位损害则造成注意的破坏,严重时, 对周围的一切完全丧失注意。 DateDate9898 (三)注意的种类 注意分为 1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就是外界事物引起的不由自 主的注意。 2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 的注意。随意注意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比较耗费 精力。 3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的注意):这是在随意注意后 出现的注意。这种注意服从于一定任务,相似于随 意注意,从无需意志参与来说类似不随意注意。随 意后注意关键是有对事物感兴趣。 DateDate9999 (四)注意的基本品质 1 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 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长时期地集中于某一 客体或某个活动,称为注意的稳定性。维 持注意的稳定性就必须克服分心。 3 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 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叫注意的分 配。 DateDate100100 注意的转移: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 个对象上则为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与分 心是不同的,注意的转移是有目的地主动 转移,而分心则是注意溜到无关的事物上 。 5.注意的紧张性:在紧张注意的情况下一个 人会完全沉湎于所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 到周围所发生的其它事物。越是紧张地加 强注意,注意的范围越小。长时间的、高 度紧张的注意就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就会 趋向分散。 DateDate101101 第四节 情感过程 一 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或人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人的态度及内心体验 。 需要是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人对某事物 产生情绪和情感,需要在里面起中介作用。 凡是符合人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积极的 或正性情绪与情感;凡是不符合人需要的事 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或负性的情绪和情感。 DateDate102102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区别: 情绪 情感 情景性冲动性短暂性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n 外部表现为主 内心体验为主 n 多与个人需要有关 多与社会需要有关 n联系:在实践中二者相统一,即情感要靠情绪来 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感,二者总是难 以分开。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是指多种情绪与情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可表现为向、背两个方 面。如情绪的紧张与放松,两极性也是相辅相成 的,情感的爱与恨,没有爱就无所谓恨。 DateDate103103 n(四)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na.面部表情:是情绪在面部肌肉活动上的表现。 n高兴、愉快时:肌肉舒展,眉梢上扬,嘴角上翘 。 n悲哀、痛哭时:双眉紧锁,双目无光,泪水汪汪 ,嘴角下撇。 n惊恐时:僵硬发呆,面色苍白,双眼发直。 nb.身段表情:又称动作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 愤怒时暴跳如雷,摩拳擦掌;悔恨时,捶胸顿足 ;失望时,垂头丧气;焦虑时,坐立不安。 nc.言语表情:主要反应在语言的声调、速度上。 喜悦时,说话语调高、速度快;愤怒时,声音高 ,颤抖、沙哑;悲哀时,声音低,痛哭。 DateDate104104 n(五)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n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可以引起呼吸、循环 、消化和分泌腺体(如汗腺、泪腺)与内 分泌腺体(如肾上腺、胰腺、甲状腺)第 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同时还引起肌肉组织 和代谢方面的变化。 n人在惊恐状态下,呼吸会加快,在狂喜与 悲痛时呼吸会出现痉挛现象,有人在研究 中记录了不同情绪下的呼吸次数: DateDate105105 n 情绪 呼吸 n消极悲伤时 9次/分 n高兴时 17次/分 n思考问题时 20次/分 n愤怒时 40次/分 n恐惧时 64次/分 DateDate106106 n在某种情绪状态下,除呼吸外,心血管系 统变化最明显,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血管舒张或收缩等。 n人在惊恐中皮肤电反应明显。为测定人的 情绪反应常用多导生理仪来记录人的呼吸 、心跳、血压、皮肤电反应等,如测谎仪 。 DateDate107107 (六) 情绪和情感类别 n1.按情绪的性质分 na.快乐:指需要满足后产生的正性情绪。 分满意、愉快、欢喜、狂喜等,快乐的程 度取决于满足的程度。 nb.悲哀:指热爱对象的丧失与盼望目标的 幻灭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 于失去对象的价值,同时也取决于个体的 意识趋向和人格特征。分失望、遗憾、难 过、悲伤、哀痛等。 DateDate108108 nc愤怒:是指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自己的愿 望,受到挫伤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取决于违 背愿望的程度,同时也受人格特征的影响,其程 度分为:不满意、厌恶、愠怒、恼怒、愤怒、大 怒、狂怒等。 nd恐惧:指面临险境而无力驾驭或突如其来的刺 激而毫无防备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分惊奇、害怕 、惊骇、恐怖等。 n上述四种基本情绪还可派生出许多复杂情绪,如 与感觉有关,可体验到疼痛、痛苦、烦恼、愉快 等。与自我评价有关,可体验到骄傲、羞愧、内 疚、自卑等。与他人有关,可体验到喜欢、接纳 、拒绝、同情、冷漠、爱与恨等。 DateDate109109 n2.按情绪状态分 na.心境:是比较持久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通俗理解是人们所说的心情。心境并不指 向某人某事,而是对人和事物都撒上情绪 的色彩。当心境愉快时,人们喜笑颜开, 当心境不佳时,则神色沮丧。引起心境的 原因多种多样,如健康、事业、环境、人 际关系等,人的心境是积极还是消极,与 他的人格有关。 DateDate110110 nb.激情:是暴发性、短暂的、强烈的情绪 状态。如暴怒、恐怖、绝望、狂喜等。 n正常人久别重逢的狂喜,称为“生理性激情” 。 n癫痫、脑外伤等器质性疾病者出现暴怒乃 至杀人,则称为“病理性激情”,病理性激情 常常伴有意识模糊。 n生理性激情爆发时还伴有鲜明的生理反应 和外部表现,如狂喜时手舞足蹈,大怒时 暴跳如雷,悲痛时大哭,恐怖时颤抖,激 情时有意识范围缩小,理智降低,易说过 头话,做过头事,甚至杀人毁物等。另外 ,激情也有积极的一面,如路见不平,拔 刀相助等。 DateDate111111 nc.应激:是出乎意料的事件所引起的极度 紧张的情绪状态。 n在应激的刹那间,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 应,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极为紧张。关 键时刻,有人可以急中生智,当机立断, 集中全部精力应付突变,从而化险为夷; 有些则手足无措,目瞪口呆。 n应激的现代概念已扩展,凡是能引起人们 情绪紧张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应激源,应激 状态往往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DateDate112112 n3.高级情感体验分类 na.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评价人和事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n为社会伦理道德情感,如尊老爱幼,爱国主 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职业道德感。 nb.理智感:主要是表现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 中,是为探求真理,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 产生的情感体验。如科学家为揭示某一科学 事实而如醉如痴,鞠躬尽瘁,这就是高尚的 理智感的表现。 nc.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某一事 物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又分自然美、社 会美及艺术美等。如诗人对桂林山水美感的 抒发:“桂林山水甲天下”。 DateDate113113 第五节 意志过程 一、概述: 1、什么是意志?意志是自觉的调节行为,努 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行为是有动机、目的的行动。 目的是行动所指向的目标。 动机是直接推动意志行为的力量。 意向是人的本能活动,如食欲、性欲等。 DateDate114114 n2.意志的特征 na.明确的目的性:人在活动前活动的结果已作为 观念呈现在头脑中,这个结果就是人行为所指向 的目标。目的性是意志的灵魂和灯塔,指引着意 志行动的航程。 nb.意志行动必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n随意动作: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动作,如写字; n不随意动作:不通过主观意志控制的动作。 n不随意动作为本能行为,如手触到火上缩回。 nc.意志行动必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真正的意志行 动必须是随意动作伴随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 。 DateDate115115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 (一)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 动机斗争与目的确定 a.动机斗争:人的需要可在同一时间有两种甚 至多种需要的满足,但现实中同时满足多种 需要是很少的,只能选择某一需要,动机是 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选择就构成了 复杂的、尖锐的动机斗争。 动机斗争的基本类型如下: DateDate116116 n双趋冲突:指同时存在两种渴望满足的需要 ,它与激发起来的动机相等,必须做出选择 。如同学毕业后又想当基础部的教师,又想 当医生。 n双避冲突:是指有两个需要避开的刺激,但 只有接受其一,才能避开其二。如患儿要么 打针,要么吃药。 n趋避冲突:指同一事物既好而趋之,又恶而 避之,即常说的“矛盾心情”。比如明知抽烟 有害,但又喜欢抽。 DateDate117117 nb.目的的明确:目的是意志行为的趋向的 目标。人的行动目的都是经过复杂的动机 斗争确立的,几个目标的吸引力越接近, 动机斗争就越激烈,最终目的的确立就越 困难。 nc.方法的选择:达到目的的途径与方法, 还需要通过动机斗争选择最佳的方法。方 法选择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制约,又受道德 品质的影响。道德高尚的人决不会为达到 目的而不择手段,多是选择对自己有利对 他人无害的方法。 DateDate118118 (二)执行决定阶段 是将目的付诸实现的过程。能否将目标 实现就体现了意志力的强弱。意志强弱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坚持既定的目标,防止新动机,新目的,新 方法的引诱和干扰; b.在意志行动中受到挫折是经常发生的,意 志坚强者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强; c.在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既 定方案,又要随着客观情况发展,及时调 整计划,坚持正确的,调整不适应的,灵 活并非意志弱,固执并非意志坚强。 DateDate119119 三、意志品质 在人的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意 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 性和自制性。 DateDate120120 六 个 性 一、 个性概述 (一)概念: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 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二) 特征 1 稳定性和可变性:个性是在长时间的社会实 践中在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经常 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正是这 种稳定性才能把一个人与另一人从心理面 貌上区别开来。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个 性也会变化。 DateDate121121 2 独特性和共同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 的,人的个性表现极端个别化。这种独 特性受生理活动、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 ,也和所接触的不同环境刺激有关。在 一个群体、一个阶级或一个民族又具有 共同的典型的个性特征。 3 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由许多心理特征 组成的,这些成分或特性是错综复杂地 交互联系、交互制约而组成的整体。个 性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多侧面性 ,并有低级与高级、主要与次要、主导 与从属之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种 整体性首先表现为个性内在的统一,使 人的内心世界、动机和行为之间保持和 谐一致。 DateDate122122 4 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个性既有生 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