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及血管检查ppt课件_第1页
心脏及血管检查ppt课件_第2页
心脏及血管检查ppt课件_第3页
心脏及血管检查ppt课件_第4页
心脏及血管检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 脏 和 血 管 检 查 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在胸骨体和第2 -6肋软骨后方,第5-8胸椎前方,上方 与大血管相连,下方为膈,心脏2/3居 正中线左侧,1/3在其右侧,心尖位于 左前下方。 检查时应注意:被检查者应充分暴 露胸部,不要隔着衣服;环境应安 静,光线及温度要适宜;受检者取 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适耳的听 诊器,具有钟型和膜型体件。 心 脏 检 查 心 脏 检 查 视 诊 受检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或足端, 双眼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或视线与搏动点呈切线位置。 一、心前区外形 正常:心前区与右侧相应部位对称, 无异常隆起及凹陷。 异常: 隆起: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 后天性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 饱满:大量心包积液 其他:扁平胸、漏斗胸、鸡胸等 心 脏 检 查 二、心尖搏动 概念: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 胸 壁对应 部位,使局部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 正常心尖搏动: 位置: 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 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心 脏 检 查 异常心尖搏动: 1、搏动移位 生理因素: 体位: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 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cm; 体型: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第4肋间; 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第6肋间 。 心 脏 检 查 病理因素: 1) 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 5肋间。 2) 胸腹部疾病: 向健侧移位: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心 脏 检 查 2、搏动强度和范围 生理情况: 胸壁增厚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减弱,范围也减小 胸壁薄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范围也较大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可增强。 病理情况: 1、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 发热、贫血 2、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积液,气胸,肺 气肿,心功能 不全等 心 脏 检 查 3、负性心尖搏动 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严重右心室肥大。 4、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最常见于肺气肿或右心室肥大。 可见于腹主动脉瘤。 消瘦者的正常腹主动脉波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 胸骨左缘第2-3肋间搏动:见于 肺动脉扩张或高压 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出现隆起或收缩期搏动: 升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 心 脏 检 查 触 诊 心脏触诊往往与视诊后或同时进行,用全手掌、手掌尺 侧(小鱼际)或指腹触诊。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查心尖 搏动常用指腹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与视诊配合进行,较视诊敏感,需注意其位置、范围和 强弱。 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室肥大的体征 心 脏 检 查 二、震颤 概念:手掌感到的细小震动感 , 如猫呼吸类似,称猫喘。 产生机制: 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 常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 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 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 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 猫 喘 心 脏 检 查 常见的心前区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 期 部 位 常 见 疾 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心尖区 二尖瓣关闭不全 舒张期 心尖区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心 脏 检 查 三、心包摩擦感 概念:当发生急性心包炎时,因纤维蛋白渗出使心包膜表面 变得粗糙,心脏收缩与舒张时,脏层和壁层心包互相摩擦 产生振动传至胸壁而感知的连续性振动感。 位置:胸骨左缘第3、4肋间(心脏裸区)。 见于急性心包炎早期,当心包积液增多时,使心包脏、壁两 层分开时,则摩擦感消失 心 脏 检 查 叩诊 心脏绝对浊音界和相对浊音界 心脏相对 浊音界反 映心脏的 实际大小 。 叩诊方法 医生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叩诊时采用间接叩 诊法。 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坐位时,与心缘平 行。 叩诊力度适当,用力均匀。 叩诊顺序为先左后右,由外向内,由下向上。 叩诊顺序及要领 叩诊心左界,从左侧第5肋间开始,先找到 心尖搏动点,由外向内扣,并依次叩到第2 肋间。 叩诊心右界,从右锁骨中线肝浊音界的上一 肋间开始,由外向内,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 2肋间。 仔细辨认每一肋间叩诊音的变化,当清音变 为浊音时,用笔做标记。 用测量尺按顺序准确测量每一肋间所做标记 到前正中线的厘米数。 心 脏 检 查 二、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23 3.54.5 34 56 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是810cm 心浊音界各部分组成 心 脏 检 查 三、心浊音界改变 (一)心脏因素 1 1.左心室增大:靴形心。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故又称主动 脉型心。 2.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仅心脏绝对浊音界增大;显著增大 时,相对浊音界向两侧增大。 3.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大:梨形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 瓣形心。 4.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心底部(第1、2肋间)浊音区增宽 。 5.双心室增大:心界向两侧扩大,呈球形心,又称普大型心,常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6.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心浊音界外形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心),卧位时,近似球形。 心 脏 检 查 左室增大 (靴形心) :见于主动 脉瓣病变 和高血压 性心脏病 心 脏 检 查 左房增 大或合并 Pa段扩大 (梨形心) :常见于 二尖瓣狭窄 心 脏 检 查 心包积液 心浊音界 向两侧增大 ,随体位而 改变。 坐位时呈 三角烧瓶型 心。 双心室扩大 (二)心外因素 1.胸部病变: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 ;胸膜增厚黏连或肺不张可使心界移向患侧;肺实变 、肺部肿瘤或纵膈淋巴结肿大时,如与心浊音界重叠 ,则难以确定心界;肺气肿时,心浊音界缩小或叩不 出。 2.腹部病变:大量腹水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使膈肌上 抬,致心脏呈横位,叩诊时心界扩大。 气胸 心 脏 检 查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和听诊顺序 主动脉瓣区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 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 心尖区 (二尖瓣区) 听诊顺序 心尖部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 听诊区 三尖瓣区。 心尖部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肺动 脉瓣区 三尖瓣区。 听诊内容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心 脏 检 查 (一)心率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异常:心动过速,成人100次/分音频心肺听诊窦性心动过速.mp3 婴幼儿150次/分 心动过缓,心率6bpm)和偶发( 100次min 特点:距S2较近(0.12-0.18s) 距S2较远(0.15s) 声音较低 声音较响 心 脏 检 查 舒张晚期奔马律(房性奔马律、S4) 听诊 音调低、强度弱、心率较快、距S2较远,S1近 机制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高或顺应性减退,心房扩大、收 缩增强所致 临床 心室肥厚的心脏病 如高心病、肥厚性心脏病、冠心病 音频心肺听诊舒张晚期奔马律.mp3 重叠性奔马律(四音律) 前二者重叠引起,常见于心肌病或心力衰竭 音频心肺听诊重迭性奔马律.mp3 心 脏 检 查 3)心包叩击音 部位 心尖部和胸骨下段左缘 听诊 S2后,较响而短促 临床 缩窄性心包炎 4)肿瘤扑落音 部位 心尖部和胸骨下段左缘 听诊 S2后,与开瓣音类似,但音调较低,随体位变 临床 心房粘液瘤 心 脏 检 查 2、收缩期额外心音 1)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早期喀喇音) 听诊 S1后0.05-0.07s,高调、短促而清脆、爆裂样声音 机制 扩张的主动脉或肺动脉在心室射血时动脉壁振动以及主、肺 动脉阻力增高时,狭窄增厚的半月瓣叶开启时受限产生振动所致。 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部位 肺动脉瓣听诊区 临床 肺动脉高压、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收缩期喷射音 部位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临床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扩张 音频心肺听诊收缩早期喀喇音-主动脉收缩喷射音.mp3 心 脏 检 查 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部位 二尖瓣听诊区 听诊 S1后0.08s以上,高调、短促、清脆,如Ka-Ta音 临床 二尖瓣脱垂 3)医源性额外心音 人工瓣膜 起搏器 心 脏 检 查 6、心脏杂音 (1)杂音产生的机理 基本机理:层流-湍流 心 脏 检 查 具体机理 如 运动、贫血、高热、甲亢等 心 脏 检 查 见于心脏或大血管扩张导 致瓣膜口相对狭窄。 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 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心 脏 检 查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腔或血管腔扩大导致相 对性关闭不全 心 脏 检 查 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 未闭 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 裂等 心 脏 检 查 (2)、杂音的听诊要点 部位 最响部位提示病灶 心 脏 检 查 时期 收缩期杂音:S1与S2之间 舒张期杂音:S2与下一心动周期的S1之间 连续性杂音:连续出现在收缩期和舒张期 双期杂音 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出现杂音时 收缩期 舒张期 收缩期 心脏杂音出现时期与心瓣膜病的关系 瓣膜病变 收缩期 舒张期 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 关闭不全 狭窄 半月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狭窄 关闭不全 心 脏 检 查 性质 吹风样: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在心尖区出现的吹风样杂音 隆隆样:如二尖瓣狭窄在心尖区出现的杂音,是 二尖瓣狭 窄的特征 叹气样:见于主动脉瓣区,为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特点 机器样: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机器声样粗糙。 乐音样: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性心脏病等。 鸟鸣样:(鸥鸣、鸽鸣、雁鸣) :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 心 脏 检 查 传导:沿产生杂音的血流方向传导 心 脏 检 查 二闭杂音传导 二狭杂音不传导 心 脏 检 查 主闭杂音 主狭杂音 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 心 脏 检 查 心 脏 检 查 强度 杂音的强度取决于: 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狭窄越重杂音越强;但极 度狭窄时,则杂音反而减弱或消失 血流速度: 速度越快,杂音越强 压力阶差: 狭窄口两侧压力差越大,杂音越强 心肌收缩力:心力衰竭时,杂音减弱;心衰纠正 后杂音增强 传导障碍: 一切使声音传导不良的因素存在时, 都可使杂音减弱 心 脏 检 查 杂音的强度分级(收缩期) 级别 响度 听诊特点 震颤 1 最轻 很弱,安静环境下仔细听 无 2 轻度 较易听到,不太响亮 无 3 中度 明显杂音 无或可能有 4 响亮 杂音响亮 有 5 很响 不用听诊器听不到 明显 6 最响 听诊器离开胸壁也能听到 强烈 心 脏 检 查 收缩期杂音多用以上六级分法,如2级杂音记为2/6。 3/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多为器质性杂音。 舒张期杂音可采用轻、中、重三级分法。 舒张期杂音亦可采用六级分法。 心 脏 检 查 形态:杂音的形态是指杂音强度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 可分为: 递增型 如二尖瓣狭窄 递减型 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递增递减型 如主动脉狭窄 连续型 如动脉导管未闭 一贯型杂音 如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 脏 检 查 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1)体位:左侧卧位,二尖瓣狭窄杂音明显。 前倾位,易于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仰卧位,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明显。 2)呼吸:深吸气,右心杂音增强。 深呼气,左心杂音增强。 3)运动:使杂音增强。 (3)杂音的分类及鉴别 功能性 器质性 年龄 儿童、青少年多见 任何年龄 部位 肺动脉瓣区、心尖区 任何瓣膜区 性质 柔和 粗糙 时间 短促 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 多2/6级以下 多3/6级以上 震颤 无 3/6级以上者有 传导 无 广泛 心脏大 无 可有 心 脏 检 查 心 脏 检 查 (4)杂音的临床意义 收缩期杂音 1、二尖瓣区 器质性:见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杂音粗糙,吹风样,3/6级,持续时间长 。 见于左心增大性疾病,如高心。 功能性:见于高热、贫血、甲亢。 杂音柔和,吹风样,2/6级,时限短。 音频心肺听诊heart6二尖瓣关闭不全.mp3 心 脏 检 查 2、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主动脉狭窄,如风湿性最常见。 为喷射性杂音,响亮而粗糙,A2减弱。 升主动脉扩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杂音柔和,A2亢进。 音频心肺听诊主动脉瓣狭窄.mp3 心 脏 检 查 3、肺动脉瓣区 器质性:见于肺动脉狭窄。 杂音喷射性,粗糙,3/6级,P2减弱。 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充血。如房缺。 听诊特点和生理型相仿,P2亢进。 功能性:多见,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杂音柔和,吹风样,140 90 亚组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血 管 检 查 三、血管杂音和周围血管征 1、静脉杂音 2、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 表明脉压增大 见于主闭、甲亢、严重贫血 1)枪击音 2)Duroziez双重杂音 3)毛细血管搏动征 心 脏 检 查 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一、二尖瓣狭窄 主要病因为风湿性,多见于女性 症状 呼吸困难(劳累性) 体征 1、视诊 二尖瓣面容 2、触诊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 3、叩诊 轻度正常,重度梨形心 4、听诊 S1亢进,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递增型隆隆样 杂音,较局限,可给开瓣音,P2亢进 心 脏 检 查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要病因为急性和慢性(风湿性) 症状 可经历多年无症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