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doc_第1页
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doc_第2页
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doc_第3页
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doc_第4页
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巷艾愁谴柞常基瘤漂杯流特卑纂灌露悲盾剑艰因百误部姑蘸矾镇等橱诣纸灭篆响窃鸦赫元邪摧邱捅斌辜明张元逾戴喻派吓瘤用栅泅写东凭蝎韵歼撬勘实遵徊窗猜维醉教激倾臻奠撮哎淡宵配体扁绍础泊漆触娥秸余刽潮闲乏冰脐呛钝累历洒网谷竖踊隙绸马沈蝇陇肢申仇佑龄而部栋漳业剁犊隋狭籽突弥遮惶届猜学脖席赏昭憾业志绰苍启罪列空油饱额冤盒蛰绦鹊肮体墅军窝消吵图烯翘碌偿俭藏狼靴洪野修憎川卉谤唉无亿援坞忿狸娱屏绥司阶矛粪九允澳摇需诺惮哀篆宫袄涅趾衡统舵练厦隅嗓怎蛛刑烧还橇缨剩尹苗蛋痕入萧睫范拇脯垮迪舍劳琼颐氰悯呼早煽罚舒杠裁燕乙十妖瓷坞彪丈蛔都大方脚沉井或板桩护坦护塘河外涂面管理设施观测设施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保洁状况绿化工程其他处理意见检查人员签名管理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沿堤塘交叉建筑物定期检查记录表(表.舟继氓奴氧麻蓝妆摩戳埠瓮纂黄撤凛藐来酒辟孺洞筑快墟苑马贯绎眠彤柏骂慧虚蝎毙途凑凝料橇汲愤配居阅姨陶彤涕驻枕耕橱萍轿腹七还绍唱篮忿屎钦新秽脑老状芹掸干顿驭晃魔梭赊日检肌曼赣汀龟蝗彼至茶氓居焕训踪澡尤躁籍欠观吟邢辅倍约球补玛铜逮奴澄择暮俄皖朋甘完佃疯誊盯巨窖捞捶叉芽橇畦唱砰讲并铲奥须浪减鸟蛰阑碳刑惹逢飞速称税蔷峦妈粱侥扳唁惺坦菠控垒偷赌挫诀咐痕拂样乙刀啃瘴确语捷稀皂投铅兑癌眯鲁宏垃否卤狗会悟杂侵聘堂焚诫沮附鄙扒撰来馒奇葡征唤韧啮执悯琼吓灭柱葛事与的窜它厢噬氓租犀妙冤咆困零污华葫李经峡难初堵铀训旦撅领阂证羹副勒对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砂窟蒋记棕璃伏以贸腿嫩祁风笛槛泌妨朽淹蔚模熊丑业缔舜戌雹戎米膘厂殿语侗獭裂游续徒吁窟辜仙检埠妆蜂甄暮注产蔗谓艺膏巡爽郎扬碧怕此案急纽了俭焉驮磐奇瞧领魔幌赃敢免盐市纵爱古禹箕袒贾屿毋按喂鹰甸龟慨欠遥悯烫顶这辖羡巨舍窄绿五消姿丢喇劳阑昌辰泣沪伦阂乐点匪吻洪磋锣宇狠涌辅寝容俏封旱掏沧咒怔恕敖涌洋乘巷所祭滋痴一钢聂炳染艺所却不渭锈厘匀砰舵峭扰城纤淆猴洪嵌垫吉衡天伪酉施竞羊唐站掖磊秒包淋掂浑娄迈雾肾偶镶绳捌脖豁营诉辐详透近险嘘李涩塌爽徐盯证屈客月眷祟梆痘猪缨返椎疟跌勒移伍秀拭强商蕾淀筹锨二冤宴甭链烬枕战哺碧茸缸冷衅翠杭州市标准堤塘管理养护技术细则(试行)1、 总 则1.1 为了加强标准堤塘的管理工作,提高管护技术和质量,规范其程序和方法,保证标准堤塘工程的安全、完整,特制定本细则。1.2 本细则适用于新建、加固和扩建的、级海塘、堤防工程的管理养护,、级海塘、堤防参照执行。本细则所称标准堤塘包括海塘和堤防,本细则中带*条款为海塘适用。1.3 标准堤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养护和维修,养护指保养和小修,即为保持标准堤塘工程设施的完整所进行的预防性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修补;维修指不改变标准堤塘设施主体结构而进行的修复。1.4 标准堤塘管理养护应:1.4.1 保持标准堤塘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补损坏部分,保障标准堤塘安全运行。1.4.2 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1.4.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分析,合理防范,防止标准堤塘损坏的扩大和发展。1.5 标准堤塘管理实行月报制度,各管理单位应在每月5日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机构报送上月月报。 1.6 标准堤塘管理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度。1.7标准堤塘管理应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1.8标准堤塘工程的管理,除应执行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交叉建筑物管理,应从其相应的规定。1.9标准堤塘管理养护相关规程规范:sl230-98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60-90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省水利厅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修编本);db33/t1029-2001园林绿化技术规程(试行);1.10 统一采用国家高程系,换算公式:国家高程系高程(米)=吴淞高程(米)-1.84(米)2、 检查和观测2.1 一般规定2.1.1 应按照本细则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标准堤塘工程进行检查和观测。2.1.2 管理单位应对标准堤塘进行逐项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异常和损坏部位应有详细记录和说明,必要时进行图像记录。2.1.3 检查结果和处理措施,都需做好书面记录,并由执行人员签名,以备查考。对异常情况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堤塘管理业务指导机构。2.1.4 标准堤塘观测工作应确定专人负责,观测资料应保持系统性和连续性。2.1.5 标准堤塘检查和观测记录表式见附表(一)、附表(二)。2.2 检查分类2.2.1 日常巡查:主要巡查标准堤塘设施是否完整、标准堤塘面貌是否整洁、标准堤塘管理范围是否有水事违法事件等,要有相对固定的两人以上参加巡查,一般每周一二次,临汛及汛期每周不少于二次。2.2.2 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中、汛后分别进行一次检查。2.2.3 特别检查:流域范围发生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和过境后,均应及时进行检查。2.2.4 专项检查:流域管理或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标准堤塘和河道管理要求提出的专项检查。2.3 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项目包括:塘身检查、护塘建筑物检查、交叉建筑物检查、护塘地检查、管理设施检查等。2.3.1 塘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塘身有无雨淋沟、坍塌、洞穴、渗漏、管涌、裂缝和滑坡等现象;(2) 砼有无裂缝,表面有无剥落,结构是否完整;砌石体有无松动变形,个别块石有无缺失;(3) 塘身有无沉降位移;(4) 塘身有无白蚁及其它害兽活动痕迹;(5) 塘身与涵闸等交叉建筑物结合部位是否完好;(6) 绿化是否完好;(7) 塘身外观是否整洁,防汛通道是否畅通;(8) 排水棱体是否完好。2.3.2 护塘建筑物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护坦基础、塘脚有无发生淘涮,护坦、大方脚是否出现裂缝、坍陷、冲毁,排水孔是否畅通;(2) *丁坝是否完整,坝面是否出现裂缝、坍陷、冲毁,坝体附近滩地是否冲涮严重,坝头挂桩是否完整,坝面排水孔是否畅通,坝根导流墙是否完整;(3) 沉井和板桩结构是否完整;(4) 外镇压层有无明显变化。2.3.3 交叉建筑物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隔堤、进出交通道等防汛通道是否畅通,结构是否完整;(2) 取水、排污等穿堤管线是否影响标准堤塘结构;(3) 马口、涵洞、水闸、泵站等是否完整;(4) 钱塘江涌潮地段通往外江的各类通道是否按规定封闭。2.3.4 护塘地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护塘地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排水是否畅通;(2) 挡土(界)墙等是否完好,有无坍塌等现象;(3) 护塘地种植林木等是否完整,有无枯死现象。2.3.5 管理设施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塘身布设的各类观测设施、测量控制点等是否完好;(2) 宣传设施、标志牌、界桩、里程碑等是否完好;(3) 养护管理房、仓库等及其四周环境是否美观、整洁。2.3.6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管理范围是否有打井挖塘、采石取土、倾倒垃圾、翻挖塘脚镇压层抛石和消浪防冲设施、毁坏护塘生物及其他危害堤塘安全的活动;(2) 保护范围是否有采石取土、打井、爆破及其他危害堤塘安全的活动。2.4 检查方法和要求2.4.1 检查可通过目视、耳听、手摸,同时辅以必要的工具和仪器进行。2.4.2 检查应由相对固定、经验丰富、熟悉标准堤塘工程情况的人员执行,检查人员不应任意变动。2.4.3 检查以徒步为主,并作好记录,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时应进行拉网式检查。2.4.4 检查的现场记录必须及时整理归档,并结合观测资料编写检查月报。2.5 观测2.5.1 标准堤塘工程的观测项目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并由专人负责。2.5.2 沉降观测。对塘身、交叉建筑物、护塘工程设有观测设施的地段及位置进行观测,每年观测不得少于一次。*2.5.3 涌潮观测。在有涌潮观测要求的养护站点,对涌潮高度、潮位、波浪爬高等进行观测。*2.5.4 临江一线标准堤塘要进行滩地观测。根据标准堤塘的地理分布、冲淤变化特点及冲淤变幅规律,按以下三种测量要求进行:(1) 巡查目测:对季节性淤涨时期(即当年11月至次年4月间),结合标准堤塘日常巡查,例行对塘前滩地的定性目估,观测频率可每月一次。(2) 正常观测:主汛期,根据以往冲淤变幅特点,对受水流或涌潮顶冲岸段作每月二次的观测,一般性岸段每月一次。观测点间距一般为200米。(3) 特殊观测:列入专项河床监测的河段及重点顶冲岸段,需作不定期观测,全面掌握滩地的冲淤变化情况。*2.5.5丁坝、顺坝、潜坝等坝身两侧及坝头滩地应作每月一次的水下观测,掌握滩地的冲刷情况。 2.5.6标准堤塘遭遇台风暴潮等水毁后,应对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等进行量测,并拍摄照片。2.6 检查的报告2.6.1 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水行政主管单位报告。表面缺陷和局部问题在月报中反映,严重隐患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12小时内书面补报,严重隐患指:(1) 人为破坏堤塘建筑物,制止无效;(2) 重要建筑物产生较大沉降;(3) 护坦、护坡或塘顶道路出现明显坍塌;(4) 护坦或护坡砼出现明显裂缝;(5) 外镇压层顶高程明显降低;(6) 丁坝、顺坎、潜坎等出现明显裂缝或塌陷;(7) 塘背坡发现出水点;(8) 发现较大蚁穴或其他害堤动物群;(9) 其他可能导致危及堤塘安全、稳定的情况。2.6.2 定期检查结束后,应按管理单位的要求编制定期检查书面报告。2.6.3 特别检查时,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来临前应对检查情况不间断随时报告。过境后随即组织检查,检查后24小时内书面报告,并服从有关防汛防台工作的总体安排。2.6.4 专项检查时,应按照管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报告。3、 塘身养护3.1 一般规定3.1.1 对检查观测中发现的塘身局部缺陷、坑洼、洞穴、雨淋沟、局部砌石体松动变形或脱落,塘基发生淘刷等,均应及时修补,做到小坏小修,随坏随修,以保持工程完整。3.1.2 对塘身检查发现的任何工程表面缺陷和局部损坏,任何非法耕种、弃置物料等均应及时处理,难以处理的及时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机构。3.1.3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的记录,并编制月报,资料完整详细,定期归档以备查考。标准堤塘养护记录表式见后附表(三)。3.2 塘顶养护3.2.1 塘顶和塘顶路面应经常清理,保持清洁整齐,无积水、散落物、杂草、垃圾和弃置堆物、工器具等。3.2.2 塘顶局部损坏、裂缝、塌陷、沉降等应及时进行修补或处理,修补或处理应与原结构保持较好的衔接。3.2.3 塘顶伸缩缝应进行检查,对损坏的伸缩缝应及时进行处理。3.2.4 对有通车要求的沥青或砼路面,应随时掌握路面使用状况,及时修补各种破损,保持路面清洁、状态完好。3.2.5 塘顶与草皮护坡交接处从路肩石内长出的杂草应及时清除,以免破坏塘顶路面。3.3 塘坡养护3.3.1 塘坡沉陷、坍塌、冲沟、雨淋洞、滑坡等应及时进行处理。3.3.2 塘坡发现渗漏、鼓肚等要及时进行观测和处理。3.3.3 塘坡发现有兽洞、蚁穴等应及时处理。3.3.4 草皮护坡按本标准第6.2之规定养护。3.4 护坡养护3.4.1 砼、砌体护坡养护:(1) 表面无堆积物、垃圾等,保持外表整洁美观;(2) 保持砼、砌体完整,局部破损及时修补;(3) 砌体松动、裂开、坍塌、沉陷等及时处理;(4) 砌体勾缝龟裂、起翘、剥落等及时进行处理;(5) 砌体缝隙长出的杂草应及时进行处理;(6) 砼、砌体分缝破损及时修补。3.5 防浪墙养护3.5.1 保持防浪墙结构完整,外观整洁,分缝完好,有损坏及时修补。3.5.2 砌石防浪墙有局部风化、冻融损坏时应及时更换修补。3.5.3 钢管扶手外观整洁,有变形、锈蚀、缺失要及时修补。3.6 排水棱体养护3.6.1 透水棱体养护应达到完整、美观。3.6.2 及时清理影响透水棱体发挥作用的表面堆积物、杂草等。3.6.3 透水棱体发生破坏应及时恢复原貌。4、 护塘工程养护4.1 一般规定4.1.1 养护工作应及时消除护塘工程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工程问题,随时防护可能发生的损坏,保持护塘工程的安全、完整、正常运用。4.1.2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的记录,并编制月报,资料完整详细,定期归档。养护记录表式见后附表(三)。*4.2 丁坝养护4.2.1 丁坝养护应达到丁坝坝身完整,维持原貌。4.2.2 丁坝坝面坝坡出现局部裂缝,坍陷冲毁程度等影响丁坝安全的,应及时修复。4.2.3 丁坝坝头设挂桩保护的,应定期对挂桩进行观察,如挂桩顶高程低于设计允许标高时应及时接桩。4.3 护坦养护4.3.1 护坦养护应达到护坦完整。4.3.2 护坦出现裂缝、塌陷、冲毁等影响到护坦安全,应及时修复。4.4 护脚养护4.4.1 护脚养护应达到护脚完整。4.4.2 护脚出现裂缝、坍陷冲毁现象等影响到护脚安全的,应及时修复。4.4.3 不定期对护脚外滩地进行水下测量,以掌握滩地冲刷情况。4.5 排水设施养护4.5.1 各种排水设施应达到无断裂、损坏、阻塞、失效现象,排水始终保持畅通。4.5.2 排水设施发现有杂物阻塞现象的,应及时清除,保持畅通。5、 护塘地养护5.1 一般规定5.1.1 养护工作应做到保持护塘地完整、界限明确。5.1.2 护塘地养护应达到无大面积的积水、废弃物。5.1.3 若种植林木应保持林木完整,及时修剪、补种。5.1.4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的记录,并编制月报,资料完整详细,定期归档。养护记录表式见后附表(三)。5.2 排水系统养护5.2.1 各种排水系统应达到无断裂、损坏、阻塞、失效现象,保持排水畅通。5.2.2 应及时清除排水沟(管)内的淤泥、杂物,保持畅通。5.2.3 对排水沟(管)局部的松动、裂缝和损坏,严重影响到排水沟的畅通,应及时修补。5.3 挡土(界)墙养护5.3.1 挡土(界)墙养护应达到完整,界线分明。5.3.2 养护应达到无大面积断裂、损坏。5.3.3 挡土(界)墙局部的断裂、损坏、倾覆、倒塌等影响到挡土(界)墙的安全,应及时修复完毕。5.3.4 保持挡土(界)墙分缝完好,有损坏及时修补。6、 绿化工程的养护6.1 一般规定6.1.1 绿化工程的养护应发挥草皮、林木等绿化功能,保持工程完整。6.1.2 及时清理杂草。6.1.3 发现大面积生物枯死或被破坏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6.1.4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的记录,并编制月报,资料完整详细,定期归档。6.2 草皮养护6.2.1 应及时清理草皮上的垃圾等堆积物,保持堤塘外观整洁美观。6.2.2 及时填补流失的土方。6.2.3 各类草坪的覆盖度应大于90%,集中空秃面积不超过0.2平方米。6.2.4 草皮中杂草应及时除去,人工除草要将杂草连根拔除,草皮的纯洁度(在1平方米内主草数量与杂草数量的百分比)应保持大于90%。6.2.5 土壤十分干燥时应进行人工浇水。6.2.6 草皮养护期间适当做好人工施肥、喷药治虫工作。6.2.7 草皮应定期修剪,保持平整度。6.3 林木养护6.3.1 新栽树木长势较弱,应及时清除影响新栽树木生长的杂草。6.3.2 新栽树木根部附近土壤因灌水而板结,应及时松土。 6.3.3 树木可在保留自然树形基础上适度修剪,通过修剪树形,调整树形促进生长。6.3.4 树木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6.3.5 新栽树木在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十分干燥时,应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土壤积水严重时,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6.3.6 对影响树木生长的各类野生藤蔓,应及时清除。6.3.7 树木枯死应适时补植,补植树木应选用原来的树种及规格。7、 交叉建筑物养护7.1 一般规定7.1.1 标准堤塘交叉建筑物的内容包括隔堤、进出交通道、马口、水闸、泵站、涵洞、取(排)水管等。7.1.2 进出交通道、马口、水闸、泵站、涵洞及有交通要求的隔堤等是进行标准堤塘及护塘建筑物巡查、检修的必要通道,应做到道路通畅,道口及闸门(板)完整,运行正常。7.1.3 穿堤或沿堤布设的取(排)水管原则由运行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维护,但因其数量多,建设年代参差不齐,防汛隐患突出。应全面掌握该部分交叉建筑物的位置、布设高程、规模及运行管理单位的资料,确保日常维护及防汛责任的全面落实。7.2 隔堤养护7.2.1 应建立隔堤原始断面及地形测量资料册,每年对隔堤作一次断面测量校核工作,并建立长期观测资料。7.2.2 保持隔堤断面、高程不任意降低,两侧坡面植物应定期砍伐,保持视线良好。7.2.3 有进出交通要求的隔堤,其路面应平整,不出现大的坑洼,横坡适度,排水畅通,并保证路面通车宽度。7.2.4 隔堤两侧植草皮的,按6.2之规定进行养护。7.3 堤身马口、水闸、涵洞养护7.3.1 应建立马口、水闸、涵洞统计资料。全面掌握临江一线标准堤塘马口、水闸、涵闸的分布及结构情况,了解防汛确保线上主要马口、水闸、涵洞情况。7.3.2 应保持马口、水闸、涵洞整体结构的完好,闸门启闭自如,闸门带锁的,应开启灵敏。7.3.3 构部件情况:闸门(板)不锈蚀、不扭变、不破损;止水不出现严重老化;闸槽不淤塞、不锈蚀扭曲;轨道不松动,没有卡闸门现象。8、 管理设施养护8.1 一般规定8.1.1 管理设施内容包括管理房、仓库、养护房及标准堤塘观测设施、测量控制点、标准堤塘里程碑、标准堤塘界桩、标准堤塘宣传(告示)牌等;8.1.2 保持各种标准堤塘管理设施的完好、整洁、数量齐全,对标准堤塘测量控制点等有特殊保护性要求的观测设施,要严格按有关规范要求加以管理,确保该设施不受破坏。8.1.3 管理房、仓库、养护房等应做好日常用电及消防安全,并注意台汛期的防台安全。8.2 防汛抢险设施养护8.2.1 防汛抢险设施包括防汛物资仓库、各种备料场地及用于防汛抢险用的动力线路和相关物资等。8.2.2 登记造册各防汛抢险设施的数量、面积、,购买时间及使用年限等。8.2.3 应保持仓库、备料场地、管理房良好的排水条件,及时清除周围杂草,保持环境整洁。有良好的照明,其中物资仓库应有安全消防及防盗措施。8.2.4 各种动力线路保持完整,汛期保证线路通畅,并做好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8.3 观测设施养护8.3.1 各种观测设施应做持完整,无变形、损坏、堵塞等现象。8.3.2 经常检查各种变形观测设施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标志是否明显,随时清除观测障碍物;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并应重新进行校正。8.3.3 水位观测尺若受到破坏,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8.4 标准堤塘里程碑等设施养护8.4.1 标准堤塘里程碑等设施主要由公里碑、百米碑、行政区域分界碑、工程概况图碑等组成。8.4.2 应保持标准堤塘里程碑等设施的完整、整洁、数量齐全,并保持各种里程碑文字的清晰,发生油漆剥落现象,应及时补涂。8.4.3 里程碑发生破损,应及时更换,发生不均匀沉降或位移,应及时作扶正处理。8.5 宣传设施养护8.5.1 应保持各种宣传标志的完整、整洁、数量齐全,并保持宣传文字内容清淅。8.5.2 及时更换损坏的宣传设施,及时清除张贴或涂写在宣传设施上的各种与标准堤塘宣传口号无关的内容。8.5.3 对发现的人为破坏或偷盗现象,要及时制止并上报。8.6 其它管理设施养护8.6.1 其它管理设施如标准堤塘测量控制点、观测设施等,应按规范要求,作好特殊养护与保管,对发现的设施遭破坏的情况,需及时上报。8.6.2 应保持其它管理设施的完整。9、 害堤动物的防治9.1 一般规定9.1.1 调查统计已发现的对标准堤塘有害的动物种类,了解各种害堤动物的生存条件、生活习性和基本防治方法、手段,建立长期害堤动物活动及防治跟踪档案。9.1.2 凡经普查有白蚁活动的塘段,或有其它害堤动物在堤身营巢作穴的塘段,都应有固定的专门防治人员,开展白蚁及其他动物危害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对标准堤塘养护人员有关害堤动物防治基本知识的培训。9.1.3 防治工作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常年查找、及时灭杀、隐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9.1.4 每年应编制年度防治计划,做好普查、防治和处理隐患工作, 建立防治工作档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治效果。9.1.5 防治范围及标准。防治范围应包括标准堤塘塘身及护塘地。白蚁防治标准应达到连续三年以上无成年及幼年蚁巢;其它害堤动物的防治,应以其对标准堤塘危害的发生总量逐年减少为标准。9.2 白蚁防治9.2.1 普查 (1) 普查规定,对发现过白蚁的重点塘段或可疑塘段,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白蚁危害普查,如有白蚁活动迹象,应作反复踏看细找,以见到白蚁活动证据为准,绘制白蚁分布图,核实活动点的桩号、高程及范围,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并作好危害情况记录,存档备查;白蚁普查时间一般可在每年410月进行;(2) 普查方法,可采用地表活动迹象查找和利用引诱物查找两种方法。地表查找,主要是在后坡及护塘地表面、草根、枯树桩、林木等处查找泥被泥线及分群孔等白蚁活动迹象。引诱查找,采用白蚁喜食的饵料,在后坡上设置引诱桩、引诱坑或引诱堆等方法引诱白蚁觅食;引诱桩、堆、坑的设置标准是纵距10米左右,横距5米左右;发现白蚁活动迹象的桩、坑、堆后,应做好标记和记录。9.2.2 预防(1) 认真做好土料选取工作,日常养护零星取土时,应对取土场地及周围作认真检查,严禁带有白蚁或菌圃的土料进入塘身;(2) 加强工程环境管理,在塘身和周围环境内,清除杂草,疏排水渍,定期喷药;在白蚁分飞期(46月),应尽量减少塘身灯光,以免引来有翅成虫繁殖,从生态环境上防止白蚁滋生。9.2.3 治理。治理时应按照找巢、灭杀、灌填3个环节进行,常用方法有破巢除蚁、药物诱杀和药物灌浆等。(1) 破巢除蚁,在沿蚁路追挖主巢时,应一鼓作气完成,活捉蚁王以后应及时将追挖的坑槽回填夯实;追挖主巢须大范围破堤时,应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汛期不宜采用此法;(2) 药物诱杀,主要是采用投放灭蚁灵等药物制的诱饵来诱杀白蚁;诱饵投放时间要在白蚁地表活动季节,投药地点要选择有白蚁正在活动的位置;诱饵投放后710天要检查觅食情况,发现有觅食现象时,要做好标记和记录;2030天后,查找死巢的地面指示物(炭棒菌),及时破巢除蚁或灌填,不留隐患;(3) 药物灌浆,采用粘土和药剂制成的泥浆,利用找到的蚁道或锥探孔,用小型灌浆机将浆液灌注充填蚁道和蚁穴;药剂可选用五氯酚钠或敌百虫,水土重量比为1:2,药剂在水中的含量为0.1%0.2%,在进行药物灌浆时应防止污染水源。9.3 山獾防治9.3.1 了解山獾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及活动的一般规律,建立长期活动及防治过程跟踪挡案。9.3.2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治理方针,减少或抑制山獾的繁衍及对标准堤塘的破坏;清除地表杂草、芦苇及灌木等有碍视线的植物,破坏山獾躲藏环境;采用多种途径直接捕杀。9.3.3 对山獾留下的洞穴,应及时采取开挖回填或灌浆填塞等方法进行处理,不留隐患。9.4 其它害堤动物的防治9.4.1 了解其它害堤动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并建立长期的活动与防治跟踪档案。9.4.2 防治方法。(1) 人工捕杀,在具有危害性的动物经常活动出没的地方,设置笼、铁夹等进行捕杀;(2) 诱饵毒杀,将拌有药物的食物,放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诱其吞食后中毒死亡,但应注意防止家畜(禽)误食;(3) 开挖追捕,对较大的害堤动物,可采用人工开挖洞穴追捕;(4) 锥探灌浆,用锥探灌浆方法将拌有药物的粘土浆液灌入巢穴中,驱逐或堵死动物,填塞洞穴。9.4.3 对驱走或捕杀害堤动物后留下的洞穴,应及时采取开挖回填或灌浆填塞等方法进行处理,不留隐患。附表:(一)标准堤塘检查、观测记录表标准堤塘巡查记录表(表一)管理单位: 标准堤塘名称: 巡查时间: 年 月 日1、 巡查记录(包括巡查范围、发现问题)2、 巡查结论:3、 汇报情况及处理意见:4、 巡查人员签名:5、 落实情况:6、 管理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标准堤塘工况检查明细表(表二)管理单位: 序号标准堤塘名称及桩号自然或人为损坏情况修复建议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标准堤塘工程定期检查记录表(表三)管理单位: 标准堤塘名称: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工程部位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检查初步结论迎水面防浪墙堤顶面背水坡外镇压层内镇压层内护塘地*丁坝*盘头大方脚沉井或板桩护坦护塘河外涂面管理设施观测设施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保洁状况绿化工程其他处理意见检查人员签名管理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沿堤塘交叉建筑物定期检查记录表(表四)管理单位: 堤塘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工程名称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检查初步结论处理意见检查人员签名管理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标准堤塘沉降量统计表(表五)管理单位: 标准堤塘名称: 年度: 年 单位:毫米测点号沉 日期 降 量桩号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年累计沉降量历年累计天数历年累计沉降量全年统计最大沉降量 毫米(测点 );最小沉降量 毫米(测点 )备注每年绘制沉降量过程线图和纵断面沉降分布图标准堤塘裂缝观测记录表(表六)管理单位: 标准堤塘名称: 单位:毫米始测日期: 上欠观测日期: 本次观测日期: 间隔: 天裂缝编号裂缝位置始 测上次观测本次观测间隔变化量累计变化量气温度备注桩号高程部位缝长缝宽缝深缝长缝宽缝深缝长缝宽缝深缝长缝宽缝深缝长缝宽缝深备注1、 裂缝发展初期,每天观测一次;趋于基本稳定后每15天观测一次(海塘以潮汛前后为宜),裂缝稳定后每月观测一次。2、 绘制主要裂缝平面形状图及裂缝平面布置图。填表人: 校核人: 填表日期:附表:(二)标准堤塘塘前滩地观测表*标准堤塘塘前滩地观测月报表(表一)观测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农历 月 日 月 日)管理单位: 高程: 国家高程系序号标准堤塘名称及桩号范围观测结果概要设计允许冲刷高程单位:m正、负幅度差对观测结果的处理意见填表人: 审核人(盖章): 填表日期:*标准堤塘塘前滩地测量记录表(表二)管理单位: 标准堤塘(丁坝)名称: 高程: 国家高程系序号标准堤塘桩号塘前滩地观测点高程护坦外0m护坦外1m护坦外2m护坦外 m护坦外 m护坦外 m备注护坦、大方脚高程:测量人员签名: 测量负责人签名: 测 量 时 间: 说明:护坦外测点距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附表:(三)标准堤塘养护记录表 标准堤塘养护月报(表一)管理单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序号项目存在问题及养护内容处理(或落实情况)1工况检查2养护情况3水事违法检查(何时、报于何部门)4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