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医大师李振华国医大师李振华 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应用体会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应用体会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华荣 2015-12月 郑州 2 3 4 5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n(一)中医思想的理论基础 n “医源于易”易经天人合一,阴阳哲理。 n形成过程:实际问题产生直觉象思维观察 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般概念和经验 再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升华成系 统、全面的理论体系。 n理论核心:整体观、对立统一观、恒动观、辨 证观、取类比象等。治疗观点阴平阳密,和 谐。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n天人合一 n阴阳五行 n脏腑经络 n五运六气 n中药四气五味 n升降浮沉 n归经 6 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 n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说:“脾旺四季不受 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又说:“善治病者,唯在 调理脾胃。”国医大师李振华继承内经、仲景、东 垣脾胃学思想,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不仅充分认 识到脾胃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并逐步 掌握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规律。提出脾胃病 的学术思想。 n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病,疗效卓著。悬壶济世60 余载,教书育人50春秋,被誉为当代“脾胃病国手 ”2009年被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9 10 四诊合参,诊病重视望舌诊脉 n辨证依据源于通过四诊对病情的综合分析。 n“有诸内,必形诸外”。 n中医诊病,必须四诊合参,缺一不可。 11 12 四诊合参,诊病重视望舌诊脉 舌体、舌质、舌苔的不同变化是辨证的基础 舌体胖大甚至边边有齿齿痕脾气虚程度 舌质质淡或红红脾胃寒热热 舌苔黄腻腻或白腻腻脾胃寒湿或湿热热 舌苔厚腻腻粗糙脾胃湿盛 舌边边或舌尖的偏红红肝火心火 13 四诊合参,诊病重视望舌诊脉 舌体胖大、舌苔正常能食不能消 舌体胖大、舌质质淡、苔薄白脾胃虚寒 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腻 脾胃气虚、阳虚 寒湿阻滞 舌体胖大、舌质质淡、苔腻腻脾虚湿阻 舌体胖大、舌苔黄腻腻湿热蕴结热蕴结 14 15 16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十个方面 17 18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n脾主运化,源于脾气(阳)。 n脾失健运,主要是脾气虚,甚则脾阳虚。 n如脾失健运,饮食停积于胃而成本虚标实 证。 n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内伤脾胃 ,必波及各脏,即所谓“脾通四脏”。 19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n水湿阻滞、湿热蕴结非脾实,本于脾虚。 n脾虚失其健运,生湿,湿停则易阻滞气机 ,气有余可生热,故湿热蕴结。 n其本在脾虚,湿热为标实。 20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n脾无阴虚,胃有阴虚。 n脾为阴之至阴,喜燥而恶湿。其运化水谷 之精微依靠脾气、脾阳。 n燥为阳,湿属阴,脾喜燥而恶湿阳常 不足,湿(阴)常有余,故无阴虚。 21 2、治胃必实脾,健脾必和胃 n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致胃实 ;胃腐熟无力,失于和降,亦致脾虚。 n因而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 n如脾虚为主,当补重于消。如以胃实为主 ,治在消重于补。临证分清病机,根据主 次,随证治之。 22 3、胃阴虚证,用药以轻灵甘凉 n脾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胃喜滋润,阳 明燥土得阴自安,阴虚又可产生热燥。 n健胃之药,多芳香燥湿而伤阴;用滋阴之 药又多腻胃而影响食欲。 23 3、胃阴虚证,用药以轻灵甘凉 n胃阴伤之虚证,药量宜轻,大则不易吸 收。 n虚实夹杂多变,故用药以灵活,以适病 机。 n甘宜入脾,但以甘平为主,不宜燥而伤 阴。 n凉可清热,不宜药寒而燥湿伤阴。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n 李老认为,人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与其他脏 腑相互依存,五脏六腑皆禀受脾胃之营养运化 ,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因而脾胃的病变必然影 响他脏腑,其他脏腑阴阳之失调也必然影响脾 胃。而在诸脏腑中,肝脏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 切。如情志伤肝,肝郁气滞,失其疏泄条达, 横逆脾胃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即所谓木郁克 土;如饮食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胃虚弱,湿阻 中焦,肝气失其正常的疏泄条达,均可导致肝 脾失调或肝胃不和,即土壅木郁。 24 25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n如饮食所伤,脾虚湿停,或胃失和降,阻滞气 机,升降失常,可影响肝气疏泄条达。即土壅 木郁 n肝郁气机不畅,横逆脾胃,可影响脾胃气机升 降。即所谓木郁克土 n故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脏。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n脾常虚 n肝易郁 n胃常滞 n脾宜健 n肝宜疏 n胃宜和 26 依据三个脏器偏盛、偏虚 及其病理演变,随证治之 27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n治疗可以香砂六君子汤加茴香、乌药。一取走 中焦,入脾胃以舒畅气机;二取入肝经,舒达 肝气,使肝木不郁。 n肝为刚脏,宜柔不宜刚,疏肝之药,不可过 燥。常配以芍甘汤加乌药、郁金之类,以柔肝 之体,缓肝之急,疏达肝气,且无伤阴之弊。 n通过疏肝,达到健脾益胃。 5、对肝肾阴虚,并有脾胃气虚的证治 n健脾燥湿之药易伤阴。 n滋阴养肝之药多滋腻助湿,易伤脾气。 n如脾、肾双方用药都兼顾,则药性矛盾,不仅 效果缓慢,如药量稍重一方,就会出现对方病 情不适甚至出现副作用。 28 5、对肝肾阴虚,并有脾胃气虚的证治 n宜先调理脾胃,脾健则津液气血生化有源,促 使肝肾之阴复。 n待脾胃得健饮食好转,宜逐步酌加养阴之品。 n健脾胃之药以淡渗、轻灵、平和为要。 n养阴之药亦不宜过用滋腻。 n注意用药平稳,宜有方有守,药量宜轻。 29 6、对湿热缠绵互结证治 n湿热缠绵互结是本虚标实,寒热矛盾交错之 证。 n在治法上祛湿当以温药和之,以助脾运而化湿 ,但温药则助热;清热宜苦寒燥湿清热,但药 性寒凉则易损伤脾气或脾阳。 n叶天士“湿热缠绵,病难速已。” 30 6、对湿热缠绵互结证治 n宜先用苦寒燥湿清热之品,如大黄、黄芩、栀 子、茵陈等。 n但苦寒清热之药,应热清大半即止,切不可太 过,过则苦寒易损伤脾气(脾阳),使湿邪加 重。 n热减大半应及时用健脾利湿之品,以治其本虚 。同时佐以疏肝理气的药物,气行则湿行,湿 去则热无所存。 31 32 7、脾胃病之证治 n脾虚是脾胃病之基础,脾胃病在病理上, 肝、脾、胃密切相连。在用药上李老寻找 了历代不少有关治肝、脾、胃有机方药, 如四苓散、五苓散、平胃散、胃苓汤、参 苓白术散、香砂和中汤、香砂养胃汤、四 逆汤、理中汤、桂附理中汤、苓桂术甘 汤、黄芪建中汤、保和丸、健脾丸、二陈 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等 等,这些方药在治疗上多偏于治肝、脾、 胃一方或两方为病者,确有疗效,但缺乏 照顾到治肝、脾、胃三方之药物。 7、脾胃病之证治 n唯发现清代汪昂所著医方集解中香砂六 君子汤,药品虽八味,但照顾肝、脾、胃较全 面。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为主 ;陈皮、半夏、砂仁除湿和胃;砂仁、陈皮配 香附疏肝理气。清代名医陈修园对香砂六君子 汤的评价说:“百病皆依此方而收功。”李老亦 认为香砂六君子汤药味虽然不多,但非常符合 脾胃病在治疗上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 疗原则。 33 7、脾胃病之证治 n多年来李老在治疗慢性脾胃病中,根据脾、胃 、肝之虚、实、寒、热的程度不同,以此方为 基础加减化裁,增加了疏肝的药物如枳壳、郁 金;以及协调肝脾的桂枝、白芍。创立了香砂 温中汤。本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陈皮 ,半夏,香附,砂仁,川朴,枳壳,郁金,桂 枝,白芍,木香,甘草。以下简称此方为基础 方。 34 7、脾胃病之证治 n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化裁,创立香砂温中汤: n陈皮、半夏、茯苓、砂仁、厚朴消食和胃 n香附、枳壳、郁金疏肝解郁理气 n白术、茯苓配桂枝、白芍、木香、甘草健脾 理中,调和气血 35 7、脾胃病之证治 n脾胃病据统计90%以上都为脾胃气虚,但 在发作之时,多偏于肝胃不和或气滞血瘀 ,或气郁化热,或饮食所伤之虚实证。 n故本基础方之制定以通为主,以补为次。 先以调理肝、脾、胃,使气血调和,诸证 缓解,后再加重益气健脾,以达巩固。药 量宜轻不宜重。 36 手稿: 37 8、治脾胃病用药宜消补兼施 n慢性脾胃病多本虚标实证。 n纯补则不易见效而留邪,纯攻又易伤正,有时 虽见一时之效,正气损伤更容易反复发作。 n故在治疗上,应根据虚、实之偏重,有所侧重 ,消补兼施为法。 38 8、治脾胃病用药宜消补兼施 n行补、通补为原则。不可大剂峻补、壅补。在 补药之中,宜酌加理气和胃之品,调畅气机, 使补而不壅,通而不耗。有言到“补脾不如健 脾,健脾不如运脾”,健运脾土,土生万物。 n同时,脾胃病多为慢性病,患病多是中老年人 ,因年过四十,脏器功能日渐退化。故在药物 剂量上,应注意轻、灵为宜。 39 9、温清并用重在掌握病机 n脏燥之为病,多由情志不畅,思想抑郁,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心肝火盛。同时木 郁克土,肝脾不调,痰火内扰心神所致。 n在治疗上以疏肝理脾,清化痰火法。 n自拟清心豁痰汤。 40 9、温清并用重在掌握病机 n自拟清心豁痰汤 n白术10g 茯苓15g 橘红10g 旱半夏10g n香附10g 郁金10g 川朴10g 砂仁6g n栀子10g 节菖蒲10g 炒枣仁15g 檀香10g n珍珠母25g 元胡10g 莲子心5g 龙齿15g n合欢皮15g 琥珀3g 朱砂1.5g 西茴10g n甘草3g 41 42 9、温清并用重在掌握病机 43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杜绝生痰之源 橘红、旱半夏豁痰降逆 香附、郁金、小茴香、乌 药、檀香、元胡 疏肝理气活血,使气行湿行 ,郁解热散 郁金、节菖蒲透窍和中 川朴、砂仁理气健脾 栀子、莲子心清心除烦 琥珀、朱砂、炒枣仁、合欢 皮、珍珠母 安神宁志,镇惊平肝 甘草调和诸药 10、健脾通阳疏肝法用治肥胖症 n嗜酒肥甘,过食膏粱厚味等,造成脾虚,失其 健运,导致水谷之精微物质输布排泄失常,痰 湿凝聚致病。 n治疗上关键在于健脾祛湿,通阳利水,使脾运 化恢复,痰湿得以排泄则肥胖自减。 n疏肝不仅可恢复肝的疏泄功能,还可以避免肝 木克伐脾土,以利脾气恢复,同时气行则湿行 ,湿去则湿热无所存。 44 10、健脾通阳疏肝法用治肥胖症 n由于肥胖多湿多痰,痰湿为阴邪。故仍以香砂 温中汤为基础方。 n去白芍重用桂枝以醒脾阳,助膀胱之气化,以 利痰湿。 n重用泽泻、茯苓、猪苓、玉米须、生薏苡仁以 利水健脾。 45 46 健脾疏肝和胃药物分类 n脾胃病涉及脾、胃、肝三个脏器,根据三者的 不同病理及药品的性味归经,李老将常用药物 分类如下: n健脾利湿: n1) 淡渗利湿健脾:云苓、薏苡仁、泽泻、莲 子肉、山药、大腹皮、猪苓、玉米须等。 n2) 苦温辛温健脾燥湿:白术、苍术、太子 参、人参等。 47 健脾疏肝和胃药物分类 n3) 大辛大温而化寒湿:桂枝、干姜、附 子、高良姜、吴茱萸、花椒等。 n4) 芳香化浊祛湿:藿香、白豆蔻、佛手、 佩兰、厚朴花、丁香、佛手花、玫瑰花 等。 n苦寒清热燥湿: n黄连、大黄、黄芩、龙胆草、黄柏、栀 子、川木通、茵陈、板蓝根、知母等。 48 健脾疏肝和胃药物分类 n疏肝理气活血: n香附、郁金、枳壳、乌药、小茴香、 青皮、川楝子、甘松、沉香、木香、 柿蒂、香苑、莪术、元胡、三棱、桃 仁、川芎、丹参、灵脂、刘寄奴、赤 芍等。 49 健脾疏肝和胃药物分类 n和胃降逆: n陈皮、半夏、砂仁、川朴、焦三仙、 鸡内金等。 n以上药物,根据脾、胃、肝病理虚、 实、寒、热程度之不同及其兼证,酌 配于香砂六君子汤内。 50 心悟与应用 n跟师李老学习十数年,结合自身多年的临 床实践深刻领悟到,脾胃学说不是单纯治 疗脾胃病的学说,而是以脾胃为中心,从 脾通四脏,脾胃为枢纽,脾胃为元气之本 的观点出发,辨证论治全身各系统疾病的 学说。以健脾舒肝,以调和肝脾,调和脏 腑气血阴阳之和谐为主要治疗原则,因而 在内科脾胃病、肺系及脑系等疾病中有广 泛的应用。 51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1 复发性口疮医案 ) n从肝脾胃失调论治复发性口疮 n(原载中国在中医药报。2011年2月2日(春节 ) 52 n卢某,女,46岁,会计,81577657,初诊 :2010年11月9日 n主诉:口疮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1年 n中医诊断:口疮(木郁克土) n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n治法: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1 复发性口疮医案) 53 n处方:香砂温中汤合左金丸化裁 n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 10g,砂仁5g(后下),木香10g(后下) ,刘寄奴15g,佛手15g,小茴香10g,乌 药15g,海螵蛸15g,黄连5g,吴茱萸3g, 枳壳15g,郁金15g甘草5g。6剂,水煎 服。 n二诊:2010年11月16日。口疮缓解,乏力 ,大便稀溏症状较前减轻,舌淡胖大,苔 薄白,脉弦细。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服6 剂。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复发性口疮医案 ) 54 n健脾疏肝化痰法治疗梅核气案 n原载中国在中医药报。2011年1月31日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2 梅核气医案 ) 55 n该病虽发于咽喉,却与脏腑失调有关,咽 部异物感为标,肝脾失调为发病之本,气 滞痰凝咽喉为其病机关键。其病因病机主 要是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于胃,胃 失和降,聚湿生痰,肝胃之气失其疏泄和 降而上逆,痰随气升,痰凝气滞于咽喉而 发病。亦有饮食劳倦或忧愁思虑伤及脾胃 ,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痰湿 阻滞,土壅木郁,痰气循经上逆,交阻于 咽喉而发病者。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梅核气医案 ) 56 n肖某,女,45岁,36498465,初诊:2010 年10月19日 n主诉:咽干,咽部灼热3年。 n中医诊断:梅核气(脾虚肝郁,气滞痰凝 咽喉) n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 后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梅核气医案 ) 57 n治法:健脾疏肝,降气化痰,清利咽喉 n处方: n紫苏子10g,射干10g,木香10g,桔梗10g ,胆南星10g,甘草5g,白术10g,厚朴 10g,橘红10g,云苓5g,陈皮10g,蝉蜕 5g,法半夏10g。5剂,水煎服。 n医嘱: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厚味之品, 保持心情舒畅。 n2011年1月2日回访咽部不适未复发。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梅核气医案 ) 58 n慢性慢性咳嗽,宣肺降气为要 n原载中国在中医药报。2011年1月29日 李振华脾胃思想临床应用举例 (3 慢性咳嗽医案 ) n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镜中心护理查房
- 开个化妆舞会课件
- 服装行业年度进度分析表
- 精油肩颈护理的功效与用法
- 《现代推销技术》第一章
- 营造高绩效团队什么是团队
- 南宁学院《文化项目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科技学院《作物栽培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上海市六十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武威八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2025版
- 社会行政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险查勘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运维面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大学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招聘真题2024
- 第三单元7.美丽乡村 课件 -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煤矿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程 - 知识产权
- 2025年仓储物流改进与合作伙伴协议
-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7课《会转的玩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