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_第1页
医学课件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_第2页
医学课件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_第3页
医学课件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_第4页
医学课件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護護理訓練課程 開顱手術後病患急性期之護理 主講人:歐李美智 護理長 大綱 壹、開顱手術後常見之問題 貳、腦部監測 參、意識評估 肆、顱內壓上升的處理 伍、開顱手術後急性期的護理 壹、開顱手術後常見之問題 出血(延遲性出血、傷口出血) 顱內壓升高 癲癇(局部、全身性、癲癇重積狀態) 意識改變 腦水腫 水腦症 神經加護概念 1970年以來: l 顱內壓控制 25 mmHg 預後不良 l 顱內壓的處理 限水 ( Fluid restriction ) 高張利尿劑 ( Mannitol、Glycerol ) 過度換氣 ( Hyperventilation ) 類固醇 ( Steroid ) 近年來: l 腦缺血的預防 顱內壓的控制 提升腦灌流壓 降低腦部代謝避免腦缺血 CPP=MAP-ICP 貳、腦部監測 一、神經學檢查及生理監測 昏迷指數 (GCS)、瞳孔、肌肉張力 生理監測:體溫、心跳、呼吸、血壓、血氧飽和 度(SaO2) 、中心靜脈壓(CVP)、潮氣 末二氧化碳(End Tital CO2) 二、顱內壓監測 (ICP monitor) 壓力感應:硬腦腦膜上、硬腦膜下、腦室、腦實質內 CPP = MAP ICP CPP :70 mmHg 五、腦部氧飽和度 ( Brain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 ) 監測大腦皮質血氧飽和度 (靜脈) 可早期發現大腦半球病變 六、神經性生理監測 ( Neurophysiology monit- oring) 1.腦波(EEG):持續監測可提供早期腦缺血訊號 CBF至16 22ml/100g/min 慢波 CBF至11 19ml/100g/min 振波變小 CBF至10ml/100g/min 腦波停止 2.誘發電位( EP ):(SSEP) 監測腦皮質下病變(腦缺血) CBF16ml/100g/min 皮質誘發電位振幅減少50% CBF12ml/100g/min 則振幅消失 三、頸顱杜卜勒超音波 ( Transcranial Dpppler; TCD ) 監測動脈平均流速 ( mean velocity;MV )、 動脈指數( pulstaility index ;PI ) 大小、波型改變 判別腦血流高低、血管痙攣、腦死 PI = ( VMAX-VMIN ) / VMean=0.7-0.9 PI 阻力大 四、頸靜脈竇氧氣飽和度 (Jugular bulb oxygen staturation;SjVO2 ) 監測腦部代謝情況 SjVO2 : 55% 75% SjVO2 48小時發生視力模糊,複視,視 野、視力 4.頭暈:IICP 蜘蛛膜與迷路間之周圍淋巴管造成 5.生命徵象、意識變化: 動脈壓:IICP 延髓血管收縮中心受刺激 全身周 圍血管收縮 導致動脈壓 ICP MAP 腦組織缺血 BP 心跳變慢:血管運動中樞缺氧 迷走N.對心臟刺激增加 心跳變慢 (40 50 次/分) 呼吸異常: 大腦半球潮氏呼吸 (Cheyne-strokes Resp) 橋腦上段快速呼吸 (Central neurogenic Resp) 橋腦中段閉氣性呼吸 (Apeneustic Breathing) 6.體溫:下視丘受壓迫 7.意識改變: 天幕上疝脫症候群 ( Supratentorial Heriation syndrome ) 中央疝脫症候群:大腦半球腫塊 早期即意識改變 鉤疝脫症候群:顳葉或或側面大腦外病變 為第三對 腦N.受壓迫,早期意識未改變 天幕下疝脫症候群( Subtentorial Herniation syndrome) 昏迷、呼吸異常、運動改變、瞳孔變化 橋腦下段叢聚性呼吸 (Cluster Breathing) 延 腦 失調性呼吸 (Ataxic Breathing) 伍、顱內壓上升的處理: 避免顱內壓升高的基本原則 降低顱內壓前應注意事項 1.CCP 維持 70 mmHg ,體液應為正常容積狀態 2.CVP 維持6 15 mmHg ,體液維持等張液(isotonic crystalloid) 或膠狀液(colloid),勿用低張溶液 血管內滲透壓過低水分滲入腦組織 腦水腫 3.PaO2 39C 易使腦缺血 神經元死亡) 1.一線療法: 腦脊髓液引流( CSF drainage) : 腦室引流( Ventriculostomy ):有效,缺點少,75cc/8hrs 鎮靜劑、Sedation、神經肌肉阻斷劑(Neuromuscular blocked) midazoiam propofol atracurium、pancuronium、vecuronium 注意呼吸、血壓 神經肌肉阻斷劑需與鎮靜劑合併使用: ICP 320Osm/L 避免腎衰竭) 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 : PCO2 (30 35 mmHg) 腦血管收縮 ICP ( PCO2 70 mmHg ,ICP 40 mmHg) 低溫療法(hyperthemia): 24 96小時內體溫降至30 34C ,再以每8小0.3C 回溫至37C,腦代謝,ICP,血中乳酸值 顱骨減壓術: 能有效降低顱內壓(60%),腦血流(頭部外傷,大面積梗塞) 伍、開顱手術後急性期之護理 1.密切觀察意識狀態及生命徵象 l 密切監測 Glasgrow coma scale l 密切監測生命徵象 l 密切觀察是否躁動不安、抽搐現象 l 若有顱內壓監視器則密切觀察並維持功能正常 2.維持並促進呼吸道通暢 l 維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分泌物(頭部外傷、開顱手術後減 少由鼻孔抽吸) l 定期翻身並做胸部扣擊(Chest care) l 需要時使用鼻腔或口腔人工氣道或氣管內管 l 必要時依醫囑使用呼吸器 l 監測血中氧氣、二氧化碳分壓濃度 l 若疑似頸椎受傷,應適當固定頸部,勿讓病患頸部過度伸張 3.密切注意並記錄輸入、輸出量 l 注意是否有水電解質不平衡現象 l 注意是否有尿崩症現象 4.維持足夠營養 l 評估腸胃功能 l 評估病患營養需求 l 提供適當營養途徑 l 注意進食之姿勢 5.傷口照護 l 維持密閉系統 l 觀察傷口是否滲液,如有注意滲液之性狀、色、量 l 傷口三天後或依醫囑換藥 l 5 7天或依醫囑拆線 6.注意耳、鼻、頭部敷料有無CSF滲出 l 若有時用75%酒棉枝消毒局部用無菌棉球置放鼻孔或耳部 外面 l 注意腦室引流管之通暢及合宜之引流 7.維持合宜之功能性位置 l 抬高床頭約30 45以促腦部靜回流至心臟內且降低腹部 器官壓迫橫膈 l 頭部外傷或手術後病患避免睡患側 l 意識不清病患以側臥及半坐臥式以免吸入性肺炎或利口鼻 分泌物引流 8.維持排尿、排便功能 l 評估排尿、排便功能 l 提供適當的刺激方法 l 發展適當的排空膀胱模式及規則排便習慣(膀胱訓練) l 勿使病患用力解便可使用軟便劑或小量灌腸以利大便通暢 9.保護皮膚黏膜的完整性,維持清潔及舒適感 l 避免局部受壓 l 協助肢體適當的之托 l 協助翻身 l 保護眼睛避免,眼角膜受損 l 維持會陰清潔 l 注意口鼻腔之護理 10.保護病患避免傷害 l 保持環境安靜 l 接觸病患避免突然的舉動,應先給予解釋,動作緩和 l 給予病患時間反應,儘管其反應遲鈍、緩慢 l 不安之病患予圍床欄以免受傷 l 避免約束,需要時可約束胸部使病患能活動四肢。因約束 造成不安使顱內壓上升,必要時採拳擊包紮 l 床護墊使用 l 若病患有抽搐時,應先準備壓舌板,以防發作時咬到舌頭 發作時應: (1)頭轉一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