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1章 ppt课件_第1页
认知心理学1章 ppt课件_第2页
认知心理学1章 ppt课件_第3页
认知心理学1章 ppt课件_第4页
认知心理学1章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授课人:王 荣 sep_ Date1 Date2 参考书 John Best著, 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2000 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 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希庭译, 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0 John R. Anderso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2000. R.J.Sternberg.Cognitive Psychology.1999 Date3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4 本章主要内容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Date5 第一节第一节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研究取向(research approach)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研究 精神分析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Date6 n 心理学的三种分析水平 神经水平 具体的或物质的层次:大脑 用神经术语来描述神经过程和事件:具体的神经元 抽象水平 认知层次:认知系统 用抽象的术语描述发生在神经层次上的事件:判定, 参与,贮存,提取 心理水平 “经验的”层次:心理 心理(mind)当作意识(consciousness)或觉察( awareness) Date7 三个层次都如描述的那样真实且独立存在, 即使其内容是关于“同一件事”也是如此。 分析的心理心理层次 分析的认知认知层次 分析的神经神经层次 Date8 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知 情 意 知识的获得、储存和应用 Date9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信息加工观点为核 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之为信息加工 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 Date10 思考几个问题思考几个问题 u 为什么我们会对有些人、事、物的记忆 特别深刻?有些又忘得很快? Date11 u 人家说:眼见为凭。请问:车祸目击 者的说法是否100正确,足以采信? Date12 u 会下棋的高手和初学者,他们记忆棋 子和思索下棋步骤的方式有何差别? Date13 u 人类怎么学会语言的?或是语言的习 得是天生能力吗?语言会不会影响一个 人的思考方式? u 可不可以造出和人脑一样聪明的机器人 ,让他们具有人工智能(AI)? Date14 u 如果情绪和理智打架,哪边会占上风 ?我们的心情和感受如何影响我们对信 息的判断? Date15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对象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Date16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人作为信息加工系统,与一般的计算机有着一 样结构。人通过感受器获得外界的信息,通过 效应器把信息传给外部的世界,人的大脑是加 工器和记忆器的结合体,信息在此被进行加工 和贮存。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Newell如果两 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 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Date25 研究举例 Sternberg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 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测试项目 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的相对 频率 Date26 三、开窗实验 (open window) 直接直接地测量每个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Date27 研究举例 实验结果表明: 在进行字母转换加工时,经历了三个加工阶段: 编码, 转换, 贮存。 字母转换 实验 Date28 反应时研究的要求与局限 速度-正确率 权衡 问题 系列加工 与 平行加工 问题 Date29 四、出声思考 德国心理学家(Duncker)1945年 Newell和Simon发展, 问题解决 使被试的信息加工过程由内潜性变为外显 性 用于分析慢速、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 被试使用外部的言语进行思维 主试通过速记或录音等方式记录被试所有 的言语,以供分析使用 Date30 五、计算机模拟 基本思路 争论 Date31 减法反应时实验 相加因素法实验 “开窗”实验 出声思考 计算机模拟 Date32 第四节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一、兴起 1950年代 Neisser 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 (一)内部原因 行为主义的失败 华生和格式塔心理学对冯特观念的反批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语言学 社会需要 Date33 二、影响 (一)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 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二)对研究范式的影响 在多层次基础上,而不应在同一水平或层次上 (三)对相邻学科的影响 Date34 第五节第五节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 一、关于人与计算机 Norman认为,与机器相比,人脑这一信息加 工系统要多出调节系统和情绪系统,它们对认知 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Date35 二、关于加工方式 系列加工/平行加工 数字加工/模拟加工 Date36 三、冷认知/热认知 热认知热认知 hot cognitionhot cognition 冷认知冷认知 cold cognitioncold cognition Date37 冷冷/ / 热认知热认知 受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影响,各领域的研究 包括社会认知研究出现了如是特点:忽视情感动机 在认知中的作用,“冷”(cold)认知的研究占据主 导地位;把人当作一个孤立的信息加工器,忽视社 会背景的作用(朱新秤,2000)。同时,研究者们 在认知判断、社会认知和社会判断的研究中发现了 一系列偏差,也日益认同“诸如注意、知觉、认知和 记忆等基本心理过程从来都不是作为编码或贮存数 据的中性事件(neutral events)而发生的,而是富 有动机和情感色彩的过程”之主张(Bartlett, 1932) 。随之,心理学家们越来越深入地研究动机和情感 心理,强调动机与情感作用及其与认知关系的热认 知(hot cognition)思潮,成为今日心理科学进步的 趋势。 Date38 Abelson和Rosenberg(1958)在态度模型中 首先使用了“热”认知(hot cognition)的术语 ,指带有情感或态度成分的认知。对社会知 识的表征、推理和提取之类相对是智力( intellectual)、信息驱动的过程属于“冷”认知 (cold cognition),“热”认知指更富动机性 、情感载荷(affect-laden)的过程(Kunda ,1999)。在认知革命的早期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