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doc_第1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doc_第2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doc_第3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doc_第4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煤炭运销集团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 明 书二一三年八月xx煤炭运销集团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说 明 书工程编号:c1351建设规模:0.90mt/a总 裁:总工程师:院长:院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二一三年八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7第三章 井田开拓19第一节 井田境界与资源/储量19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1第三节 井田开拓22第四节 井 筒31第五节 井底硐室34第四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39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39第二节 辅助运输设备40第三节 大巷煤炭运输设备选型45第四节 矿车53第五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54第一节 采煤方法54第二节 采区布置55第三节 巷道掘进及机械化59第六章 通风与安全62第二节 矿井通风62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76第四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83第七章 矿井主要设备93第一节 提升设备93第二节 通风设备96第三节 排水设备99第四节 压缩空气设备110第八章 地面生产系统111第二节 煤的加工111第三节 地面生产系统115第四节 辅助设施117第九章 地面运输119第一节 概述119第二节 场外公路120第十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123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126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28第四节 绿化及美化129第五节 场内运输129第六节 矿井地面其他场地布置130第七节 防洪及排涝130第八节 矿井建设用地131第十一章 供配电系统133第二节 电力负荷133第三节 输变电139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144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148第六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154第七节 通 信161第十二章 地面建筑164第二节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164第三节 行政、公共建筑175第十三章 给水排水182第一节 给 水182第二节 排水188第三节 室内给排水193第四节 水量平衡193第五节 消防及洒水194第十四章 供暖、通风与空调197第一节 采暖与通风197第二节 井筒防冻197第三节 锅炉房198第四节 室外热力管网200第十八章 建井工期207第一节 建井工期207第十九章 技术经济208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效率208第二节 建设项目资金概算及经济评价213第三节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4附录:一、设计单位变更说明;二、设计委托书;三、矿方承诺书;四、设计单位承诺书; 五、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11217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六、xx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安一字2011581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七、xx省环境保护厅函复关于同意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开展有关前期工作的函;八、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2559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九、xx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11】776号文关于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十、晋煤咨评地字(2011)63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联合会审意见书;十一、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88号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十二、临煤审发201133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开采2#、10#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十三、临煤评瓦字(2011)11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评审意见书;十四、临汾市煤炭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100809-mr- l0186、 l0187);十五、临汾市煤炭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100809-mb-l0185); 十六、xx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分公司临供电发展函201128号关于回复xx煤炭运销集团临汾有限责任公司尧都、汾西十一座煤矿最终供电方案意向的函及供电协议;十七、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预征土地情况说明;十八、煤矿应急救援协议书;十九、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二十、采矿许可证;二十一、取水许可证及协议;二十二、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村庄搬迁规划及搬迁协议;二十三、矿长资格证及安全培训证书;二十四、洗选合同;二十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批复。附件一、投资概算书;二、机电设备清册;232附图目录顺序图纸名称图号比例备注12煤开拓方式平面图c1351-109-011:10000210(9+10)煤开拓方式平面图c1351-109-021:100003开拓方式i-i剖面图c1351-109-031:50004+1040m主水平井底车场平面图c1351-121-021:10005+1114m辅助水平井底车场平面图c1351-121-011:10006巷道断面图册断面图c1351-122-001:507井下运输系统图平面图c1351-124-01示意82煤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c1351-163-011:50009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i-i剖面图c1351-163-021:50001010(9+10)煤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c1351-163-031:500011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面图c1351-163-041:200012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面图c1351-163-051:2000132煤工作面二十年开采计划图c1351-164-011:100001410(9+10)煤工作面二十年开采计划图c1351-164-021:1000015井巷工程量表c1351-165-0116矿井通风系统容易时期示意图c1351-171-01示意17矿井通风系统困难时期示意图c1351-171-02示意18矿井通风系统容易时期网络图c1351-171-03示意19矿井通风系统困难时期网络图c1351-171-04示意20灌浆系统示意图c1351-176-01示意21井巷工程施工进度图c1351-186-01示意22井下供电系统图一c1351-213-01示意23井下供电系统图二c1351-213-02示意24井下供电系统图三c1351-213-03示意25井下供电系统图四c1351-213-04示意26井下供电系统图五c1351-213-05示意27井下供电系统图六c1351-213-06示意282煤井下压缩空气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c1351-217-011:50002910(9+10)煤井下压缩空气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c1351-217-021:50003035kv变电所35kv一次系统图c1351-253-01示意3135kv变电所10kv一次系统图(一)c1351-253-02示意3235kv变电所10kv一次系统图(二)c1351-253-03示意3335kv变电所10kv一次系统图(三)c1351-253-04示意3435kv变电所0.38kv一次系统图(一)c1351-253-05示意3535kv变电所0.38kv一次系统图(二)c1351-253-06示意3635/10 kv变电所总平面布置图c1351-253-071:10037地面系统配电系统图(1)c1351-261-011:10038地面系统配电系统图(2)c1351-261-021:10039矿井通信系统图c1351-262-01示意40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图c1351-263-01示意41矿井综合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图c1351-264-01示意4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c1351-274-01示意43主井井口房机械设备布置c1351-411-001:10044矿井修理间设备布置图c1351-431-001:10045无轨胶轮车库总图c1351-436-001:10046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c1351-447-011:100047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c1351-490-011:500048行政办公楼一层平面图c1351-653-011:10049行政办公楼二层平面图c1351-653-021:10050行政办公楼三层平面图c1351-653-031:10051行政办公楼四层平面图c1351-653-041:10052行政办公楼五层平面图c1351-653-051:10053行政办公楼屋顶平面图c1351-653-061:10054行政办公楼1-11立面图c1351-653-071:10055行政办公楼a-d立面图,1-1剖面图c1351-653-081:10056联合建筑一层平面图c1351-654-011:10057联合建筑二层平面图c1351-654-021:10058联合建筑三层平面图c1351-654-031:10059联合建筑四层平面图c1351-654-041:10060联合建筑1-11立面图c1351-654-051:10061职工食堂一层平面图c1351-703-011:10062职工食堂二层平面图c1351-703-021:10063职工食堂三层平面图c1351-703-031:100641-13立面图,13-1立面图c1351-703-041:10065g-a立面图,a-g立面图c1351-703-051:100661-1剖面图,2-2剖面图c1351-703-061:10067锅炉房设备布置平面图c1351-838-011:6068锅炉房剖面图一c1351-838-021:5069锅炉房剖面图二c1351-838-031:50702煤采区井下消防洒水平面图c1351-845-011:57110(9+10)煤采区井下消防洒水平面图c1351-845-021:572数质量流程图c1351-2200-01示意73设备联系图c1351-2201-01示意74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平面图c1351-2202-011:10075主井井口房至筛分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栈桥布置图c1351-2202-021:20076筛分破碎车间至1号转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布置图c1351-2202-031:200771号转载点至原煤仓带式输送机栈桥布置图c1351-2202-041:20078地面生产系统(1号转载点布置图)平、剖面图c1351-2202-051:10079地面生产系统(原煤仓布置图)平面图c1351-2218-011:20080地面生产系统(原煤仓布置图)剖面图c1351-2218-021:20081地面生产系统(筛分破碎车间)平面图c1351-2208-011:10082地面生产系统(筛分破碎车间)剖面图c1351-2208-021:10083地面生产系统(筛分破碎车间)剖面图c1351-2208-031:10084低压配电系统图 0.4kv i段母线系统图c1351-2510-01示意85低压配电系统图 0.4kv ii段母线系统图c1351-2510-02示意地质附图及原设计开拓开采等附图见原设计文件。前 言一、原初步设计审批概况及现场施工进度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临汾市城西北约45km处,腰子沟-杨树洼-谢家河-柿子凹-范家山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尧都区河底乡管辖。依据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下发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8号),以xx煤炭运销集团为企业主体,整合原朱砂沟煤炭有限公司、原尧都后庄煤矿有限公司、原十亩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和原昕宏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名称为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18.2841km2,批准开采2、10(9+10)煤层。兼并重组后生产能力为0.90mt/a。2012年11月23日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整合后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162,有效期为2012年11月23日至2014年11月23日。2011年1月xx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三队编制完成了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xx省煤炭工业厅于2011年5月13日以晋煤规发2011776号文予以批复。2011年8月25日,xx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1217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了由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12月1日,xx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一字2011581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批复了由济南院编制完成的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2年5月15日,xx省环境保护厅函复关于同意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开展有关前期工作的函。2012年5月31日,xx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559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批准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建设。批复本矿井开工日期为2012年6月28日,但由于多种原因截止2013年4月下旬矿井只完成部分施工准备工作,尚未开展其它建设工作。二、变更初步设计的原因本次初步设计变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矿方的建设指导思想发生改变,提出尽量利用井下2煤已形成的系统,根据xx煤炭运销集团临汾公司对当地所属煤矿煤炭加工的整体规划,调整地面生产系统,确定本矿地面暂设筛分破碎系统并预留选煤厂位置。2原设计确定的4个井筒功能分散,两个场地管理和联系不便,增加供电、供水、通路费用。3.原设计井下初期开采范围内煤层倾角为25,不适宜采用蓄电池机车作为沿煤层布置的辅助运输方式。综上所述,为满足矿井施工建设需要,简化生产系统,保证矿井兼并重组建成后能够早日达产并稳步连续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受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公司委托,依据矿方提供的实际建设资料,我公司编制了xx省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本设计变更批复后,矿井竣工验收时,充分结合本设计变更进行验收。三、变更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1、设计变更委托书;2、xx省煤炭工业厅制定的xx省煤矿建设标准晋煤办基发2012505号文件等;3、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文件;4、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88号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5、xx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三地质队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1年1月);6、xx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11】776号文关于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7、晋煤咨评地字(2011)63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联合会审意见书;8、临煤审发201133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开采2#、10#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9、临煤评瓦字(2011)11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评审意见书;10、临汾市煤炭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100809-mr-l0186、 l0187);11、临汾市煤炭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100809-mb-l0185);12、2011年8月,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11217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13、2011年12月,xx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安一字2011581号文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14、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2011年1月);15、矿方提供的相关资料;16、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17、煤矿安全规程(2011);18、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等。四、变更设计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及xx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充分体现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及产业政策,结合本矿的资源和条件,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建成规模合理、安全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高、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矿井。五、主要设计变更内容矿井初步设计变更情况和设计调整内容如下表一所示:表一 初步设计变更对照表类别序号项目原初步设计本次初设变更原因开拓开采和通风负压、安全1工业场地选择朱砂沟主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朱砂沟工业场地将风井移至朱砂沟工业场地,简化井筒设置,集中管理场地;采用无轨胶轮车作为矿井辅助运输后设置6缓坡副斜井2井筒新掘主斜井:倾角为17,净宽4.0m,净高3.8m,净断面13.5m2,井筒内设置照明、动力、通讯、信号电缆、洒水管、压风管,设台阶、扶手,落底标高+1040m,装备一条胶带输送机,带宽1000mm,主要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并兼做安全出口。副斜井:为原朱砂沟煤矿主斜井刷大后利用,倾角为22,净宽3.4m,净高2.83m(新掘段3.3m),净断面8.810.0m2,井筒内设置通讯、信号电缆、照明电缆、洒水管、排水管,单钩提升,设台阶、扶手,落底标高+1040m,装备jk-2.52/20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一台,主要担负全矿井材料、设备、矸石提升任务,兼作进风和安全出口。新掘回风立井:净直径5m,净断面积19.6m2,设梯子间,落底标高+1040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安全出口。行人斜井:为原朱砂沟煤矿副斜井刷大后利用,倾角为25,净宽2.8m,净高2.9m,净断面积7.3m2,设台阶、扶手,落底标高+1040m,井筒内设置照明电缆、洒水管等,装备架空乘人装置,主要担负全矿井人员运送任务,兼作进风和安全出口。主斜井:原设计副斜井(朱砂沟矿井主斜井延深),倾角22,落底标高+1040m,利用井口至标高+1091.916m处原有的主斜井,其为三心拱断面料石砌筑,+1091.916m+1040.000m为延深井筒,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3.4m,净高3.3m,净断面10.0m2。内设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砌筑台阶,安装扶手,敷设排水管、压风管、洒水管及供电、通讯、信号电缆,担负全矿煤炭提升任务,并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安全出口。新掘副斜井: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倾角6,落底标高+1040m,净宽5.0m(井筒内设会车及错车硐室),净高4.2m,净断面18.32m2;行驶各类无轨胶轮车。担负全矿井人员、材料、设备、矸石等辅助提升任务,并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原设计行人斜井(朱砂沟矿井副斜井)扩刷延深,倾角25,落底标高+1040m,利用井口至标高+1101.015m处原副斜井进行扩刷,+1101.015m+1040.000m处为延深井筒,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净宽5.6m,净高4.5m,净断面21.83m2。设台阶扶手,作为矿井回风井和安全出口。其余井筒按“六条标准”及时关闭。3开拓大巷布置主、副斜井见2号煤层后沿煤层南北向布置一组大巷。在井田中部向西布置一组集中下山,集中下山下部标高+1030m,沿f177断层布置一组+1030m水平大巷,利用该组集中下山及水平大巷开拓井田西部2号煤层资源。在井田北部钻孔zk101附近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三采区巷道,开拓井田东部的2号煤层资源。在2号煤层下部重叠2号煤层开拓大巷位置布置10(9+10)煤层开拓大巷,西部10(9+10)号煤层利用一组下山进行开拓,下山下部标高+960m,井田北部向东开拓巷道标高+1040m。2号煤层设辅助水平,利用2煤已有系统及巷道,标高为+1114m,缓坡副斜井在+1114m标高处向北折返进入2煤。2号煤层刷扩原有一组南北向布置煤层巷道,新增辅助运输大巷,在井田中部向西布置一组集中下山,集中下山下部标高+1030m,沿f177断层布置一组+1030m水平大巷,利用该组集中下山及水平大巷开拓井田西部2号煤层资源。在井田北部钻孔zk101附近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三采区巷道,开拓井田东部的2号煤层资源。在2号煤层下部重叠2号煤层开拓大巷位置布置10(9+10)煤层开拓大巷,西部10(9+10)号煤层利用一组下山进行开拓,下山下部标高+960m,井田北部向东开拓巷道标高+1040m。2煤、10(9+10)煤大巷布置基本采用原设计,根据三条井筒的相对位置调整主运、辅运、回风大巷的相对位置4开采水平以+1040m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2号煤层设+1130m辅助水平。以+1040m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2号煤层设+1114m辅助水平。利用原有2煤系统5井下主要硐室井底煤仓、井下主排水泵房、主变电所、水仓、井下爆破材料库、井下消防材料库、蓄电池机车充电检修硐室、等候室、医疗室、工具备品保管室、永久避难硐室。井下主排水泵房、主变电所、水仓、井下消防材料库、等候室、医疗室、工具备品保管室、井底永久避难硐室;10煤设置工作面煤仓,2煤利用原改造有煤仓。根据辅助运输系统及爆破材料需求量等调整井下硐室6采区布置2煤设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年产30万吨;10(9+10)设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年产60万吨,两层煤配采达产。采用原设计两层煤配采达产方案,顺槽采用单巷“u”型布置。减少顺槽掘进工程量和护巷煤柱量井巷工程量矿井投产时井下需完成井巷工程量共计14860.76m,掘进体积201669.42m3,万吨掘进率为165.12m/万t。矿井投产时井下需完成井巷工程量共计23174m,掘进体积354620m3,万吨掘进率257.5m/万t。缓坡副斜井工程量较大、形成完整采区7掘进两个综掘,两个普掘;采掘比2:4两个综掘,两个普掘;采掘比2:4。掘进工作面设备型号基本无变化。采用原设计,掘进工作面设置位置作调整8井下运输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投产时井下共布置2条带式输送机,其中2号煤层和10(9+10)号煤层各布置一条;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机车和架空乘人器、无极绳连续牵引装置;主运输仍采用带式输送机,投产时井下两层煤各布置1条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采用无轨胶轮车为辅助运输方式9通风瓦斯预测不变;计算矿井总进风量125m3/s,其中主斜井进风量40m3/s,副斜井进风量55 m3/s,行人斜井进风30m3/s,回风立井回风量125 m3/s;计算负压为容易时期:1375.7pa;困难时期:2302.3pa。容易时期通风等积孔为4.0m2,困难时等积孔为3.2m2,属通风小阻力中等矿井。瓦斯预测不变;根据变更后的开拓巷道、采区巷道布置和断面,以及无轨胶轮车型号和数量,对矿井需风量进行重新计算,总风量为150m3/s;其中主斜井进风量30m3/s,副斜井进风量120 m3/s,回风斜井回风量150 m3/s;计算负压为容易时期:1440.4pa;困难时期:1870.6 pa。等积孔容易时期4.7m2,困难时期4.1m2,属通风小阻力中等矿井。由于原设计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机车运输,变更后辅助运输方式更改为无轨胶轮车运输,需增加尾气稀释配风量,增加了一个停掘不停风掘进工作面,调整部分硐室,因此需要对矿井风量、通风容易时期负压、通风困难时期负压进行重新计算。10防灭火采用预防性灌浆、喷洒阻化剂和均压等措施,防止自然发火。采用原设计确定的灌浆防灭火为主的方式,并以氮气防灭火为辅。采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操作简便的氮气防灭火系统。主要设备变化1主斜井提升设备选用带宽为1000mm,带速v=2.0m/s;选用1台yb2315m4型 功率p=160kw 电压660v的电动机;减速机型号m3rsf70-40型(带冷却风扇)1台;液力偶合器型号:yotcx500,传递功率160kw 1台;选择低速轴盘式制动器,型号kzp-1400/2yz80,1台;选择一台dsn90型逆止器1台;采用重锤拉紧装置。选用带宽为1000mm,带速v=2.0m/s;选用1台ybbp4003-4型功率p=250kw 电压10kv的电动机,变频软启动驱动方式;盘式制动器型号kpz1200/2x160型;自控液压拉紧装置zyj500j(zly01200); dsn130型逆止器;减速器m3psf70(1fan),i=40。主斜井倾角由17调整为22,主斜井胶带重新选型2副斜井提升设备副斜井采用jk-2.52/20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一台,配450kw 660v 590r/min高速交流变频电动机。其滚筒宽度为2m,钢丝绳最大静张力90kn。副斜井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方式改用无轨胶轮车,进一步提高矿井辅助运输效率,简化辅助运输系统环节,以实现地面至井下的连续化。3通风设备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通风设备选用两台fbcdz no.28/2355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设备选用两台fbcdz -10-30b/2355型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根据新风量、负压重新计算选型4排水设备主排水泵房选用md155-308型耐磨多级离心泵3台,配10kv 、1480r/min、 200kw防爆电动机,排水管路为1945无缝钢管2趟,经副斜井至地面。主排水泵房选用md155-307型耐磨多级离心泵3台,配660v 、1480r/min、 160kw防爆电动机,排水管路1945无缝钢管2趟,经主斜井至地面。增加bq275268/7-320/w-s型潜水电泵两台,配专用电机(660v、180kw、1470r/min),排水管路为1945无缝钢管1趟,经主斜井至地面。2煤采区泵房选用2台qks140-60-45潜水泵,10(9+10)煤采区泵房选用2台qks200-90-100潜水泵。现设计的矿井水处理站标高比主斜井锁口标高低,因此无需再增加排水高度,且原设计所选的泵工况点吸程较低(原设计建议增加升压泵),而现设计的泵工况点吸程较高,无需增加升压泵。因本矿井为资源整合矿井,存在采空区积水,为了矿井安全,在主排水泵房附近增设强排水泵,矿井突水时或正常排水系统受淹后,由地面直接供电和控制的强排水泵经与水仓相连的井巷、管子道、主斜井内管路排至地面。在一采区、五采区北部有一段下山巷道,需设置采区泵房排水。5压缩空气设备风动工具和压风设备均无变化风动工具和压风设备均无变化,只是投产时井下巷道长度相比原设计有所增加根据现设计的采掘布置调整管线长度等。地面生产系统变化1煤的加工采用动筛排矸工艺,备用一套手选排矸工艺暂设筛分破碎车间,但预留建设选煤厂的可能根据本矿区总体规划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本矿井暂不建选煤厂,而是与矿井同步建设原煤储装运系统,原煤外运到集团公司和盛群矿选煤厂进行洗选2主井生产系统原设计主斜井倾角17,主斜井井底设煤仓,综合确定主斜井提升运输能力为q=250t/h。本次设计矿井原煤生产能力按0.9mt/a,利用原主斜井筒,倾角22,+1040m水平设工作面煤仓,+1114m辅助水平利用2煤原有煤仓,综合确定主斜井提升运输能力为q=250t/h。主斜井井筒倾角发生变化3副井生产系统利用原有主斜井井筒担任副井,倾角22,采用斜井单钩串车提升方式。副井为新建缓坡斜井,倾角=6,采用无轨胶轮车直接上下井。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4矸石系统建井期间矸石量29.4万m3;生产期间矸石年产量为9.9万t/a。建井期间矸石量为35.5万m3;生产期间矸石年产量为9.9万t/a。移交时井巷工程量增加,移交后一致地面运输1进场道路原设计:煤炭采用公路外输。运煤道路:1、厂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2、场外公路0.92km,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10.5m;3、路面结构:上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厚度4cm;下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厚度6cm,30cm厚二灰碎石基层,20cm厚12%的石灰土底基层;4、进场公路征地面积2.8 hm2变更后的设计:前期本矿井煤炭采用公路外运。1、厂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2、场外公路3.2km,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3、路面结构:上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厚度4cm;下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厚度6cm,25cm厚二灰碎石基层,25cm厚12%的石灰土底基层。4、进场公路征地面积9.8 hm2本矿井南侧2.3km的和盛煤矿与本矿合建群矿选煤厂,和盛选煤厂煤炭经洗选后,公路外运。前期本矿井煤炭采用公路外运。矿井现有进场公路等级较低,难以满足矿井建成后要求,同时道路周围山体陡峭,地形复杂,若修筑太宽,投资较大,后期若从和盛选煤厂运输,投资浪费较大。本次设计对进场道路技术参数已作优化修改。原初设进场公路改造0.92km,经现场实际考察,改造距离较短,难以满足矿井技术改造后要求。本次设计进场道路改造长度增长。根据井下开拓,风井场地位于工业场地内,无需新修风井公路。利用现有道路,无需新修地面炸药库公路。2风井公路风井公路长0.32km无需新修风井公路3地面炸药库公路地面炸药库公路0.3km无需新修地面炸药库公路地面总平面布置变化1主、副井场地原设计场区内共布置三条斜井,即行人斜井利用原回风斜井,副斜井利用原混合提升井,在副斜井东南侧新建主斜井。场区布置按功能由西北向东南、自高而低共分为三个区,即矿井办公生活区、辅助生产仓库区及煤炭生产储运区。1、矿井办公生活区:位于场地西北部地势较高处。可利用的地面已有设施主要有行政办公楼和单身宿舍。新建设施主要为食堂、单身宿舍和35kv变电所。该区为全矿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中心,处于西北部地势最高处,居高临下,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2、辅助生产仓库区:位于场地的中北部。行人斜井利用原回风斜井,承担着人员的上下井任务,副斜井利用原混合提升井,承担着材料、设备及矸石的上下井任务。其主要地面设施有采区楼与矿灯房、浴室、更衣室的联合建筑、副斜井井口房、提升机房、压风机房、矿井维修车间与设备周转库的联合建筑、材料库棚与消防材料库的联合建筑、翻矸机房等。这些设施大都与副斜井井口联系密切,因此设计本着运输便捷、工艺管路短顺、窄轨铺设方便的原则,集中联合布置在其南侧。日用生活泵房设在行政办公楼的西北侧地势较高处;矿井水处理站设置在场地的东南侧,污水处理站位于原煤仓的东北侧,锅炉房位于动筛车间的东北侧。3、煤炭生产储运区:基本位于场地的东南部,主斜井为新建井筒。以主斜井为核心,承担着原煤的提升、加工、储存及外运的任务。其主要设施为主斜井驱动间与转载点联合建筑、动筛车间、动筛矸石仓、动筛精煤仓、原煤仓(2个)、各种带式输送机栈桥、地磅房、岗亭及运煤门等。4、场内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窄轨运输为辅5、竖向设计: 共划分为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设计平场标高控制在+1225.50m左右,利用原有建筑为办公楼、四栋宿舍、食堂等设施,主要布置有生活水泵房、行人斜井、副斜井、矿灯房及浴室更衣室联合建筑、矿井维修车间及设备周转库、材料库棚、压风机房、翻矸机房等设施;第二个台阶,设计平场标高控制在+1219.00+1220.00m左右,主要布置副井提升机房及动筛车间等设施;第三个台阶,设计平场标高控制在+1216.70左右,矸石仓、精煤仓、原煤仓、锅炉房、矿井水处理站及生活污水处理站等设施。矿井工业场地总挖方量约6.00万m3,总填方量约4.00万m3。6、场内排水:道路一侧设有石砌带盖板矩型雨水沟,雨水顺平场坡度,通过盖板泄水孔,汇集至沟内,然后排至场外公路边沟。7、工业场地围墙内总占地面积:4.394hm2;风井工业场地新征地面积:0.8 hm2。变更后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实测地形情况,调整了井口位置和功能,将场地重新进行功能划分,场区内共布置三条斜井,即主斜井利用原混合提升井;回风斜井利用原回风斜井,适当扩刷断面;在主斜井东侧新打一副斜井。场地分为三个区,即:煤炭生产储运区、辅助生产区和矿井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就近布置。1、矿井办公生活区:原有生活区建筑物5层办公楼保留,其余全部拆除。原有办公楼改为单身宿舍;新建一栋办公楼位于场地西北部;与原有办公楼相对位置新建一栋单身宿舍,两栋单身宿舍与办公楼成u型布置;u型空间中部布置绿化广场。食堂位于新建单身宿舍西部。原有办公楼南侧布置停车场。 2、辅助生产区:位于场地的中部。新建副斜井承担着人员、材料、设备及矸石的上下井任务,其主要地面设施有:机修车间及综采设备库的联合建筑、材料库与消防材料库的联合建筑、无轨胶轮车库、空气加热室等。副斜井井口周围为加固场地;区队办公楼、矿灯房、浴室、更衣室的联合建筑位于副斜井东南处。3、煤炭生产储运区:主斜井为原有井筒。以主斜井为核心,承担着原煤的提升、储存及外运的任务。煤炭生产储运区贯穿整个场地。其主要设施为主斜井井口房、筛分破碎车间、一号转载点、产品煤仓(3个)、带式输送机栈桥、煤质化验集控室、销售煤样室、配电室库等。预留主厂房、浓缩车间、主厂房到产品仓带式输送机栈桥、矸石仓和二号转载点等。4、公用设施:通风机房布置在回风斜井西侧的荒沟内; 35kv变电站布置在工业场地西北侧;井下消防洒水水池布置在原有生活水池位置,对其进行改造后使用;黄泥灌浆站布置在井下消防洒水水池南侧;加油站布置在进场入口东北侧,位置较独立,运输便利;井下水处理站布置在加油站南侧;空压机房靠近主斜井,便于管路从主井下井;锅炉房布置在煤质化验集控室南侧;锅炉房南侧从北至南依次布置日用消防泵房间、消防水池、救护队及其训练场地;污水处理站布置在场地最南端。5、增加救护队和训练场地;无轨胶轮车加油站,回风井场地和黄泥灌浆站,副井井口周围增加材料堆存场地,预留选煤厂位置6、场内运输:汽车、无轨胶轮车运输7、竖向设计:共划分为四个台阶,回风斜井、通风机房和配电室所在位置为第一台阶,标高为+1226.2+1231.0m,场地西北部办公生活区(副斜井、原煤仓西北)尽量利用原有场地地坪,为第二台阶,标高为+1222+1124.0m;区队办公楼联合建筑、辅助生产区、筛分破碎车间、加油站、井下水处理站、预留的主厂房为第三平台,标高为+1214.5+1219m;场地南侧沟内建筑物为第四平台,标高为+1200+1204.5m。平台间采用挡土墙进行支挡。矿井工业场地总挖方量约14.9万m3,总填方量约15.6万m3。8、场内排水:原河底朱砂沟煤矿业主已在场内沿道路设置了暗泄洪沟。设计工业场地外围设截水沟,挖方边坡坡底和挡土墙墙底设排水明沟。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对称梯形沟;一般明沟采用矩形沟;办公楼北侧、通风机房西侧设置涵洞;联合建筑下面改造200m涵洞位置;工业场地东南侧设置排水明渠。9、本矿的原煤运至和盛群矿选煤厂进行洗选的可能10、工业场地围墙内总占地面积:7.20hm2;矿井工业场地包括边坡、场外排洪沟等总占地面积:11.50hm2(不用新征地)。原设计共设4个井筒,2处场地。经分析认为,原设计虽已利用原有2个井筒,但井筒个数较多,井筒的作用分散,改造后的原副斜井只设架空人车及进风。副斜井采用单钩绞车提升,作为提升量大且物料繁多的环节,不仅提升能力受限而且到底后转运环节多,不利管理。回风立井另设场地,需增加购地、供电、道路、供水、通讯等投资,不利于生产集中管理。为充分发挥井筒的功能,节省投资利于生产管理。本次优化采用斜井开拓,利用改造原主、副斜井筒,新建缓坡副斜井,以三个井筒(同一工业场地内)开拓。优化方案充分发挥井筒功能,而且新建缓坡副斜井通过无轨胶轮车运输可实现井上下“一条龙”运输。原设计地面生产系统工艺采用动筛双系统,预留洗煤厂。在矿区总体规划中本矿与井田南部的和盛煤矿合建群矿选煤厂,本矿的原煤运至和盛群矿选煤厂进行洗选;在本矿井场地上预留了选煤厂位置,根据后期市场发展需要可以在本矿井建设选煤厂。因此本次设计地面生产系统暂不建选煤厂,预留选煤位置,与矿井同步建设原煤储装运系统。鉴于井筒位置、数量、功能定位发生改变,地面生产系统工艺发生改变,工业场地功能分区也必将发生变化,单体建筑布置发生相应调整。场地功能增加,建筑设施增加,占地面积、填挖方量相应变化。2回风立井场地位于矿井工业场地北部约900m处,有围墙与周围相隔,有道路与外界相通,安全可靠。其主要设施为通风机房、防火灌浆站、门卫室和大门等。风井工业场地用地面积为0.80hm2。结合井下开采开拓,回风井利用原回风斜井,适当扩刷断面;通风机房布置在工业场地西北侧山沟内,主要设施有通风机房及配电室等。为满足防洪要求,在通风机房西侧布置暗涵泄洪。防火灌浆站位于井下消防洒水池南侧。供配电1供电负荷无功补偿3000kvar后:35kv母线有功功率: 4932.1kw35kv母线无功功率: 1101.0kvar35kv母线视在功率: 5053.5kva功率因数: 0.998全年电耗:1914.04104kwh吨煤电耗: 21.27kwh/t无功补偿2400kvar后:35kv母线有功功率: 5488kw35kv母线无功功率: 1712kvar35kv母线视在功率: 5749kva功率因数: 0.95全年电耗:2183.11104kwh吨煤电耗: 24.26kwh/t 根据设备变化、预留选煤厂负荷等调整2地面35kv主变电所主变压器室内布置主变压器室外布置便于通风散热地面建筑1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新增建筑面积:10185m2新增建筑体积:75832m3栈桥水平长:218m;新增建筑面积:13868m2新增建筑体积:115542m3栈桥水平长:311.8m水池体积4440m3;根据调整后的劳动定员以及地面布置调整2行政、公共建筑物新增建筑物总建筑面积:8475m2建筑体积:33727m3新建行政、生活福利建筑总面积:16165m2。建筑总体积:57820m3。给排水1给水最高日生活、生产消防用水量为2473.6m3/d。其中,生活用水量为369m3/d,采用地下水;地面生产系统用水、井下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为1430 m3/d,采用处理后的矿井排水;动筛车间补水、绿化用水、道路洒水、防火灌浆用水等为674.6m3/d,采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不足部分采用处理后的矿井水补充。工业场地总用水量为3914.7m3/d(不计消防补充水量为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