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xx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论文研究过程中不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如若出现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名): 日 期: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摘 要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在监管部门引导和大力帮助下,中国理财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银行理财业务也受到新闻媒体和投资者广泛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理财市场空前的繁荣。为引导投资者树立健康、正确的投资理念,进一步推动银行理财市场的长远发展,需要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深入的研究。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个人理财意识也在觉醒和增强,这为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基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使得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客户需要的是非标准化的综合性需求和一揽子金融服务。要满足对公客户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是现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着战略性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还未成熟,外资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具有悠久而丰富的经验,与其相比我国确实在一些方面客观存在一些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运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找到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和发展的途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分析目前国内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找到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上的差距,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回顾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剖析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比分析进行铺垫。第三部分,通过介绍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当前有代表性的国外理财业务市场下理财业务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格局,使我们对成熟的银行理财业务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认清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供了参考标准。第四部分,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比分析,形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得到启示。第五部分,在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一些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建设的建议。第六部分,提出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展望。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中外比较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ervicesabstract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is defined as financial planner collected the customers income, assets, liabilities and other data, listened the hope and demands of customers, to develop a portfolio, savings plans,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measures, inheritance and other financial strategies for customers, help them maximize the value.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d, in the regulatory guidance and strong help,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bank financial business has also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news media and investors, many financial products launched, financial markets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to guide investors to establish a healthy and correct investment philosophy, further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bank financial markets, we need conduct depth study of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personal finance is also awakening of consciousness and enhancements, it i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so that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ies has also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change, what the customers need is non-standardized comprehensive needs and packa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meet the financial needs of corporate customers, commercial banks mus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nowadays,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rofi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lays a strategic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e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yet ripe, foreign banks in the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has a long and rich experience,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there are some relatively large gap in some respects. therefor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that how to use related theory of commercial bank financing business and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find 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e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ing financial business development, analysis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blems of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our aim is to find the gaps in the banking 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d propose some idea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in idea, methods and mea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in financial servic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econd part,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of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alysi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business and pave the way for the following analyze differences in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ign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curr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foreign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 under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it is not only allows us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ure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bu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standard to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ing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problems. the fourth part,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banking financial busin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get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in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btain inspiration. the fifth part, based on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issues of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offer some banking finance business-building advi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the six part, proposed banking financial outlook in future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services foreign comparative目 录摘要abstract第1 章 绪 论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2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2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1.3 研究思路与方法5第2章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62.1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趋势62.1.1 个人理财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72.1.2 对公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82.1.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排名92.1.4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102.1.5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趋势122.2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132.2.1 理财市场不规范132.2.2 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经营理念尚未完全转变132.2.3 缺乏专业人才142.2.4 理财产品营销不规范,售后服务不到位142.2.5 电子化水平偏低15第3章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及经验借鉴163.1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163.2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经验借鉴173.2.1 英国商业银行公司理财业务现状及经验借鉴以渣打银行为例173.2.2 澳洲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经验借鉴18第4章 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比分析214.1 宏观外部环境的对比分析214.2 经营理念和业务重点对比分析224.3 人员培养和营销服务模式对比分析254.4 技术支持对比分析264.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及防范26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295.1 研究结论295.2 对策建议305.2.1 完善理财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305.2.2 加强理财产品和业务的创新315.2.3 加强国民理财理念的培养325.2.4 加强客户市场细分和品牌服务建设325.2.5 规范理财产品营销,提高产品透明度335.2.6 注重专业人员培养、提供个性化服务345.2.7 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加强风险管理控制34第6章 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展望35参 考 文 献36谢 辞37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1 章 绪 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理财规划,随后被世界各国模仿学习,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业。随着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影响下,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在经历着高速的发展,尤其在2003年以后,我国居民财富性收入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居民理财的需求已经成为人们在新时期下新的需求,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理财方法、理财工具越来越频繁地穿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甚至已经进入全民理财的时代。尤其是在当前不断攀升的高通胀和连续负利率的大背景下,人们也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财产“蒸发”、“缩水”的越来越快。因此,如何应对通胀压力、规避风险,如何对其所有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保值乃至增值,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理财变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这其中就蕴含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人已经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让传统的储蓄手段失去了为资本保值增值的意义,也因此,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2005年11月1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实施了有关个人理财业务的两部法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建立起规范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依据。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开放,这么大块诱人的蛋糕吸引了许多外资银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在2007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正式展开角逐,各显本领。毕竟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早已推行的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的产品、服务、操作和管理也相对成熟,发展迅速并且创新不断。而我国理财业务起步较晚,基础性业务并不扎实,却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十分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提高我国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质量,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综上所述,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前沿的发展思想和方法手段,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相关领域的特殊政策,找到适合我国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和方法,进而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通过业务合作、人才和信息的交流,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局面。理财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在业务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在与国内的国外商业银行竞争时有能力抗衡,形成新的竞争局面,共同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在与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抓住市场机遇,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其次,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准则,这对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要在遵循国际银行管理准则和行业监管的情况下,推动完善国内商业的管理监督条例和实施细则,维持银行业的稳定,推动金融行业的规范化。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理财业务源于西方,外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自然是比较优异的,也因此促进了大量关于理财业务的理论研究。美国罗斯、威斯特菲尔德和乔丹所著公司理财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完整而有力的观念重新构建了公司理财学的基本框架。全书紧密结合理财实践的需要,精选了公司理财的基本概念与观念、财务报表与长期财务计划、未来现金流量估价、资本预算、风险与报酬、资本成本与长期财务政策、短期财务计划与管理、国际公司理财等方面的核心内容。作者以平实的语言,配以丰富的案例,系统、扼要、有效地传达了公司理财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和实务技能,其中也包括金融市场和公司,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美国维克托霍尔曼和杰利s诺森布鲁门著的个人理财计划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私人和专业理财经理的理财计划工具。该书详细论述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在个人理财这一过程中,作者将个人或者家庭的所有财务事务比如投资、储蓄计划、保险、退休计划、所得税计划、遗产计划等等当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单独考虑每项事务,根据个人的整体理财目标和计划来综合地考虑各种理财工具(比如股票、债券、寿险、基金、房地产、信托),并以大量实例、图表、计划、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构建这些理财工具的组合,从而建设并保护读者及其的家庭的长期财务未来。该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个人理财的原理及运用,对个人一生的理财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加拿大夸克霍和克里罗宾逊著的个人理财策划一书建立了一个综合、系统的基本理财原理的框架,进而开发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或全权负责一项个人理财业务。它的着眼点是提供理财的理论基础,并由此拓展成合理的规划。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预算、目标设定、风险管理、所得税、保险、债务管理、投资原则和实践、退休计划等财务的基本原理。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价值,对我们系统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框架,吸收弱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经验都有借鉴意义,无疑它将有助于加快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步伐。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我国学术界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产生到发展至今,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关于这方面创新性研究成果并不多。国外对理财业务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目前来说,国内的研究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很多著作大都是翻译过来的,或是通过借鉴国外的发展情况对我国的同类业务提出建议和展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具有指导作用。(1)理财业务的介绍个人理财业务起源于20实际80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以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满足个人的财务需求。此后,在金融的创新浪潮推动下,发达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从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和对私业务并重发展,个人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全球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黄祝华在个人理财一文中初步介绍了个人理财的概念。个人理财对于消费者,就是意味着:制定理财目标,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资产分配,选择投资品种并不断进行绩效管理,实现个人资产最优和收益最大。事实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财务规划过程”,而不是只购买一个理财产品。总之,可以把个人理财归结为三个方面:提供理财规划建议;提供个人理财产品;提供绩效管理。李国峰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是指商业银行以个人客户的理财需求为中心,充分运用银行的资源和优势,为个人客户确定理财目标、实施理财计划和提高理财效率而提供的一系列多功能、专业化、综合化服务。其中重点分析了花旗银行等5家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6家欧洲银行、恒生银行等多家港台地区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7家我国大陆地区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所采取的经营策略。对公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客户或者客户群的经营服务需求,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式。银行联合信息网中转型动力: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创新一文详细讲述了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同时探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进一步的发展方向。(2)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与对发展趋势的判断近几年我国国内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居民财富膨胀,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导致了个人理财业务变成国内商业银行争夺的市场,进而推动了国内理财市场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至今,个人理财的品种增加,理财手段也变得丰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银行理财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丁中华指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现状: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各类理财产品不断推出;我国财产持有者对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增强。戴涛指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特点:起步晚、不成熟、潜力大,并且呈现出三大趋势:服务追求层次性、理财更趋人性化、品牌凸显差异化。丛瑞彤结合国内工商银行分析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2011年中国理财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呈现出银行产品短期化趋势的特点。与日益增长的个人理财需求相比,企业的理财需求也愈发强烈。由资金管理网资料内容显示,对于暂时闲置的资金,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一存了事,而是希望通过购买银行对公理财产品获取比同期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为适应市场需求,多家银行竞相推出各具特色的对公理财产品。虽然商业对公理财利润空间大,但是风险并存。李新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意义,并提出了商业银行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策略和建议。(3)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业务发展缓慢,专业人才匮乏,巨大的市场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利润。吕雪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三个特点:一是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差异化的个性服务较少;二是理财产品的风险配置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对称;三是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明显。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参考依据。张寒梅在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策略探讨一文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仍只占较小比重,并从商业银行和客户两个角度阐述了制约的因素,并同时指出如何突破。于雷鸣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文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有潜在的金融风险;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缺乏较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还从两方面分析了制约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居民现代金融意识不强,理财资金运用渠道狭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和其他机构分流理财业务。内部因素包括理财品种不丰富,缺乏专业人才,信息系统不健全。这些从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自开办以来还一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姚晓青在揭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 分析了导致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进而探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4)国外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借鉴王亦工认为,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要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步伐;做好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调整理财产品设计方向,保持低风险原则。李晓红结合美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总结美国个人理财业务有科学的客户分层和服务产品的市场定位,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措施,完善的客户信息和客户关系管理机制,服务内容多样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等可以为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借鉴的地方,得到要明确市场定位,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等启示。陈刚燚借鉴澳大利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其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组织形式与理财人才、技术支持、理财产品与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得到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杨林枫在银行理财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立足于本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兼顾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活动具有直接指导意义。(5)对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探讨在既定的贷存比和贷款规模无法突破之下,商业银行息差盈利渠道无法发挥更大作用,而依靠理财收入来提高银行利润水平不约而同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这一方面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和理财收入大幅增长,理财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另一方面银行在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不断突破监管红线,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银行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讨一文选择了来自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中国农业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三篇文章进行深入探讨,抛砖引玉,共谋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发展。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刘星指出,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要区分客户不同生命周期的理财需求,区分不同客户的理财偏好,不仅要为客户考虑财富的积累与增值,还要考虑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同时提升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冯雅博在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提出,为了迎接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个人银行业务领域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保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业银行。在重视开展中间业务,要由追求市场扩张型向注重价值创造型转变,使银行在服务上有竞争力,在营销方式上,要由以营销产品为主向满足客户需要为主转变。在服务体系上,要由同质化向差别化转变,提供差别化服务。徐冰莹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指出,要明确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略定位,细分理财市场,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注重品牌的塑造,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专业化才人的培养。孙建坤还提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可以从理财资金运作范围、理财营销、理财风险管理、客户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本文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研究,从目前全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作为时间节点进行横向分析,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分析。(2)本文通过具体阐述与对比分析,从总体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再通过与国内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并参考借鉴。(3)本文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财业务的基础理论和我国理财业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第2章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2.1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趋势20世界70年代末以来,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各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不乏金融服务业。银行业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融资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持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上客户逐渐增加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普益财富统计,2011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2441款,相比2010 年增长97.0%,发行规模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1%。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虽然全年发行总量增速不及2011年,但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多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超过结算、银行卡、咨询顾问费等手续费收入的增幅,成为拉动中间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图2-12004年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资料来源:普益财富同快速成长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国内公司理财发展步伐还稍显缓慢。据不完全统计,公司理财市场的销售额尚不足私人理财市场的一半。由于对公业务的高成长性,越来越多的银行正把业务触角伸向公司理财市场。未来公司财富管理的方向应由简单的产品服务向顾问式综合服务全面迈进。目前国内某些银行也有较好的对公业务品牌,但都偏向于产品本身,综合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实,先进的公司理财模式应树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局财富观,如银行需从资金规模、风险、投资回报率、周期、投资对象、币种等更多维度为客户设计个性化产品,并由专业的理财团队严格执行,帮助企业实现财富的立方式增值。2.1.1 个人理财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1)市场需求从我国居民个人财富增长的速度看, 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现实的需求和成长的土壤。按照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做的一个调查结果, 74 % 的家庭需要个人理财服务, 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理财顾问来咨询,4 l% 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如下表:表2-1 2009年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单位:元)年份2009201020112012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前n年-1)/年数*100%2009-20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1717519109218102456514.3%农村居民纯收入(人民币元)515359196977791717.9%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由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到2012年的24565元,短短4年时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390元,年均增长率14.3%,增长速度非常快。由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到2012年的7917元4年时间增加了2764元,年均增长率17.9%,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少家庭具有可观的储蓄。同时,随着与城镇联系的增多,这一群体的理财意识也在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转型而来,具有大量的农村与郊区客户,将来是银行理财业务的新生力量。 自2007年发展至今,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3万亿规模,但这还远远不及中国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的市场规模,2013年私人银行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70万,人均持有资产约3100万元,共持有可投资产22万亿元。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预测中国未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财富的格局在改变,相应的居民个人财富也会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已经跻身世界富豪的行列。中国正在崛起,财富的累积势必会产生增值保值的需求,因而为理财业务留下了无限空间,它也必将成为个人业务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高端客户资产增值保值的意愿强烈,但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因此对商业银行相关的信息、人才、知识等尤为需要,希望商业银行能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服务。所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产品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为四类: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信托类、结构性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表2-2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1.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3.结构性理财产品4.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按收益特征划分1.1保证收益类按收益特征划分3.1保证收益类按收益特征划分4.1保证收益类1.2保本浮动收益类3.2保本浮动收益类4.2保本浮动收益类1.3非保本浮动收益类3.3非保本浮动收益类4.3非保本浮动收益类2.信托类理财产品按挂钩标的划分3.4挂钩利率类按境外资金运作方式划分4.4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货币市场基金按收益特征划分2.1保证收益类3.5挂钩汇率类4.5股票及股票型基金2.2保本浮动收益类3.6挂钩信用类4.6结构性票据2.3非保本浮动收益类3.7挂钩股票类4.7其他类按信托资金投向划分2.4信贷资产类3.8挂钩商品类5.其他理财产品2.5资本市场类3.9挂钩基金类按收益特征划分5.1保证收益类2.6其他类3.10其他类5.2保本浮动收益类5.3非保本浮动收益类资料来源:普益财富2.1.2 对公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1)收益与风险并存开展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就整个银行系统来说,会导致部分存款转化为理财资金,负债规模有所减少,表外业务资产比重上升,银行的盈利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资产运用中贷款比重过大的盈利模式,提高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这对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模式,扩展盈利渠道意义重大。但同时,存款的市场格局及规模有可能发生变化,人民币对公理财产品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存款利率的法定上限,将迅速分流在银行的现有存款,银行低成本资金的比重也会减少,银行经营和竞争的压力日渐增大,银行的经营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这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对公理财业务对银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培养自己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用先进的理财业务系统支持业务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战略重点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培养理财分析师和财务顾问的步伐。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公理财业务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对公理财业务作为发展中间业务的最重要方向之一,因为理财业务不仅能够很好地连结传统业务,更好地发挥银行的专业能力和渠道优势,同时能为银行带来可观的收入,增强对周边业务的辐射力,势必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的主要手段。(2)商业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意义首先,发展对公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金融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可以通过发展对公理财业务增加服务项目,从而起到优化资产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竞争力、谋求更大发展的手段。其次,发展对公理财业务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商业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和建成“一流的批发银行、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的发展意愿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实现对公业务转型。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监管部门一方面对银行的自身经营、盈利和风险防范等诸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鼓励银行逐步走向综合化经营。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新兴金融机构市场中抢占先机,加快对公理财业务发展的步伐。第三,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严峻考验。在新增贷款总量不断调控、大客户资金逐渐实现集中管理、客户直接融资比例增加等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利润来源,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是银行对公业务的首要课题。包括多种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对公理财业务,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营收益,正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2.1.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排名2013年第1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得出各大商业银行在各项理财能力中的排名,如下表:表2-3 2013年第1季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排名种类名次综合理财能力理财产品发行能力银行理财收益能力收益实现能力理财服务丰富性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规范性银行理财风险控制能力1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东莞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2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交通银行3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4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5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6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包商银行恒丰银行建设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中信银行7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江苏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东莞银行8中信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9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龙江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晋商银行10浦发银行浦发银行泉州银行晋商银行光大银行德阳银行青岛银行资料来源:普益财富2.1.4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1)发行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第1季度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继续升温,共发行9335款,较上年度同期增长幅度近70%,较上季度小幅下降6.64%。新发的9335款理财产品由109家银行供给,除股份制银行发行量有所减少,其余银行的发行量均有所增加。图2-2 2011年以来各季度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变化趋势资料来源:普益财富其中,6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634款,环比增长2.61%;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3229款,环比增长21.78%;63家城市商业银行发行2772款,环比增长8.03%;20家农村金融机构发行409款;8家外资银行共发行产品291款,环比增幅7.78%。图2-3 2013年第1季度各性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资料来源:普益财富(2)产品期限灵活,投资领域丰富总体上各期限产品的发行量均在增长,但随着银监会叫停银行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超短期理财产品逐渐没了踪影,进而被各银行发行的各种期限的开放式滚动理财产品所代替,此类产品也因灵活的投资期限以及不错的投资收益受到投资者的喜爱,超短期理财产品也逐渐淡出了投资者的眼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半年,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为663款,远远低于2011年3250款的发行量,这其中也多为银行发行的开放式滚动理财产品。随着产品收益率的一路走低,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数知识点总结
- 玉溪螺旋换热器施工方案
- 建筑楼顶拆除方案范本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西方翻译流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财经大学《版面设计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学内容和数据流程》课件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中国建筑史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基础食品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精粹课件资源库》课件
- 林业种植工作总结
- 巡察培训课件村级
- 何威新书《吵出好婚姻》一场重构亲密关系冒险之旅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 JGJ362-2016 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
- 红砖砌墙施工方案范本
- 自费药品知情同意书
-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硬笔书法考试专用纸-(123级)
- 上海校外培训退费标准文件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