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5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5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5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5层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东方学院毕 业设 计设计题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楼设计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学 部 建筑工程工学部 答辩日期 2013 年04月14日 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评语(一)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建筑工程总成绩毕业设计题目: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楼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成绩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学部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学部公章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评语(二)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建筑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楼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评语(三)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毕业设计题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楼评阅教师评语评阅教师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楼 摘 要本工程为哈尔滨市一多层教学楼,按使用功能将建筑分为五层。楼房标高18.6m,总建筑面积4271.4945m2。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其中,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荷载作用,即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柱、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梁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关键词:框架结构;地震作用;内力;设计;配筋abstract this engineering is anoffice buildingof many layers in dongying city .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the construct consists of five layers. the building is 28.2 meters in height and the total floor area is 4000m2.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s adopted in this engineering. the design includes determination ofstructure calculating diagram;calculation of load;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ofinternalforce;reinforcement for beams and columns; the design of slab,stairandbasement;the drawing of structural working plan. dead loa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areconsidered. the design of beams is based on plastic analysis. slab stair and strip foundation areselected in this design. in the seismic design,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strong shear and weak bending, strong joint week member” is obeyed. and the cross-sectio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onstruction.keywords:frame; action of earthquake; internal force; design; reinforcement目 录前 言1第1章 结构设计说明21.1 工程概况1.2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3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1.4变形缝的设置1.5构件初估1.6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1.7荷载计算1.8侧移计算及控制1.9内力计算及组合1.10基础设计1.11施工材料1.12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说明第2章 设计计算书112.1设计原始资料2.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3荷载计算2.4地震作用计算2.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6风荷载计算2.7内力组合2.8截面设计2.9楼板设计2.10楼梯设计2.11基础设计2.12纵向连续梁设计结 论76参考文献77致 谢78前 言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较轻;计算理论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目前在多高层房屋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缺点是:侧移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如非填充墙、建筑装饰等)破坏较严重。因此,采用框架结构时应控制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抗震要求、结构构件的变形以及施工的方便性等问题。为了使设计能够满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我们需要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需要充分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本次毕业设计系统、全面地帮助我们对四年来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复习与巩固,使我们对结构设计的宏观理解上了一个层次,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更加熟练,独立钻研与动手能力得到强化。本设计共包含九个部分,分别为:设计资料、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梁柱截面设计、板结构设计、楼梯结构设计以及基础结构设计。由于个人水平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老师与同学的批评指正。第一章结构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教学楼,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2500-5000m2,4-5层。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五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黑龙江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1.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混凝土结构(上、下)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基础工程 同济大学出版社4 建筑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5 结构力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6 地基与基础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7 工程结构抗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科学出版社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 砌体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 中国电力出版社24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5 土建工程图与autocad 科学出版社26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7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四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按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执行.全部图纸尺寸除标高以米为单位外均以毫米为单位。本工程结构图中所注标高均为结构标高。1.3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梁,柱通过节点连接组成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墙体只给围护和隔断作用。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食品、化工等多层厂房和住宅、办公、商业、旅馆等民用建筑。因此这次设计的成集中学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结构布置不同,框架结构可以分为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纵横向承重三种布置方案。本次设计的教学楼采用横向承重方案,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楼板为预制板时应沿横向布置,楼板为现浇板时,一般需设置次梁将荷载传至横向框架。横向框架还要承受横向的水平风载和地震荷载。在房屋的纵向则设置连系梁与横向框架连接,这些联系梁与柱实际上形成了纵向框架,承受平行于房屋纵向的水平风荷载和地震荷载。1.4变形缝的设置在结构总体布置中,为了降低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和体型复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可以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将结构分成若干独立的单元。当房屋既需要设沉降缝,又需要设伸缩缝,沉降缝可以兼做伸缩缝,两缝合并设置。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的房屋,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均应该符合防震缝的要求,并进可能做到三缝合一。1.5 构件初估1.5.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选定柱截面尺寸为500 mm500mm1.5.2 梁尺寸确定 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该工程框架为纵横向承重,根据梁跨度可初步确定框架梁300mm600mm1.5.3 楼板厚度 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130mm。1.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1.6.1 基本假定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1.6.2 计算简图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计算体系,计算简图如后面所述。1.7荷载计算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结构自重可由构件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使用荷载(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1.8 侧移计算及控制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近似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分别为1:650,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比不宜超过1/550的限值。1.9 内力计算及组合1.9.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首先根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将竖向荷载传递给每榀框架。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计算各敞口单元的内力,然后在将各敞口单元的内力进行叠加;连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进行调幅,按两端固定进行计算。1.9.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利用d值法计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水平力,然后将作用在每一层上的水平力按照该榀框架各柱的刚度比进行分配,算出各柱的剪力,再求出柱端的弯矩,利用节点平衡求出梁端弯矩。1.9.3 内力组合第一:荷载组合。荷载组合简化如下:(1)恒荷载+活荷载、(2)恒荷载+风荷载、(3)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4)恒荷载+地震荷载+活荷载。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框架梁柱应进行组合的层一般为顶上二层,底层,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有改变层及体系反弯点所在层。框架梁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为:支座截面,mmax,vmax,跨中截面,mmax。框架柱控制截面为每层上、下截面,每截面组合:mmax及相应的n、v,nmax及相应m、v,nmin及相应m、v。1.10 基础设计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设计时应根据地质资料,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与施工条件,通过经济条件比较,选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施工简便的地基基础方案。根据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施工等因素,优先选用整体性较好的独立基础。1.11 施工材料第一: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箍筋为级钢,fy=210n/m,主筋为级钢,fy=300n/m。第二:柱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35mm,板为15mm。第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第四: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第五:墙体外墙及疏散楼梯间采用240厚蒸压灰砂砖。第六:当门窗洞宽1000mm时,应采用钢筋砖过梁,两端伸入支座370并弯直钩;门窗洞宽1000mm时,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1.12 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说明第一:本工程上部楼板设计时未考虑较大施工堆载(均布),当外荷载达到3.0kn/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予以保护。第二:本工程女儿墙压顶圈梁为240mm120mm,内配48,f6250,构造柱为240mm240mm,内配410,6250,间隔不大于2000mm第三;施工缝接缝应认真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杂物,洗净湿润,在刷2度纯水泥浆后,用高一级的水泥沙浆接头,再浇筑混凝土。第四:未详尽说明处,按相关规范执行。第二章设计计算书2.1 设计原始资料(1).冬季主导风向东北平均风速2.6 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2.6 m/s,最大风速23.7 m/s。(2).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3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3).最大积雪厚度0.32m,基本雪压so=0.4kn/m2,基本风压wo=0.4 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m。(4).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5).地质条件序号岩石名称厚度fak(mpa)1耕土1.1-2黏土2.82503黏土9.41102.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其各层建筑平面剖面示意图如建筑设计图,主体结构5层,层高均为3.6m。填充墙面采用240 mm厚的灰砂砖砌筑,门为木门,窗为铝合金窗,门窗洞口尺寸见门窗表。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30mm,梁载面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8估算,由此估算的梁载面尺寸见表1,表中还给出柱板的砱强度等级。c30(fc=14.3n/mm2,ft=1.43n/mm2)表2-1 梁截面尺寸层次砼强度横梁(bh)纵梁(bh)ab跨bc跨cd跨1-5c30300600250500300600250500柱载面尺寸可根据式n=fgen acn/unfc估算表2查得该框架结构在30m以下,抚震得级为三级,其轴压比值un=0.9表2-2 抗震等级分类结构类型烈 度6789 框架结构 高度/m 30 30 30 30 30 30 25 框架五四三三二二一 剧场、体育等三二一一表2-3 轴压比限值结构类型 抗 震 等 级一二三框架结构0.70.80.9柱截面尺寸:柱截面高度可取h=(1/15-1/20)h,h为层高;柱截面高度可取b=(1-2/3)h,并按下述方法进行初步估算。a) 框架柱承受竖向荷载为主时,可先按负荷面积估算出柱轴力,再按轴心受压柱验算。考虑到弯矩影响,适当将柱轴力乘以1.2-1.4的放大系数。b)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为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需要限制柱的轴压比,柱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c) 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大于4。根据上述规定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统一取500500mm。基础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基础+距离室外地平0.5,室内外高差为0.45,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5层柱高度即为层高3.6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h1=4.2 +0.45+0.5=4.95m。2.3 荷载计算2.3.1 恒载标准值计算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 :黑j01-2005 12/7 40厚c20细石砼内配直径4间距150双向钢筋 0.8 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0.02x20=0.4kn/m2 70厚水泥防水珍珠岩块或沥青珍珠岩保温层 0.07x10=0.7 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x20=0.4 kn/m2100 厚结构层 0.1x25=2.5 kn/m212厚板底抹灰 0.012x20=2.5 kn/m2合 计 4.82kn/m2楼面: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打底)0.65kn/m2130厚钢筋砼板 250.13=3.25 kn/m212厚水泥沙浆0.01220=2.5 kn/m2 合 计 4.14 kn/m2梁自重:边跨梁 bxh=300600mm梁自重 250.3(0.6-0.13)=3.75kn/m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0.012(0.6-0.13)2+0.0120.3200.312kn/m 合计 4.062kn/m2中间跨梁 bxh=250500mm梁自重 250.25(0.5-0.13)=3.00kn/m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0.012(0.5-0.13)2+0.0120.25200.26kn/m 合计 3.26kn/m2柱自重:bxh=500500mm柱自重 250.500.50=6.25kn/m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 0.0120.504200.48kn/m 合计 6.73kn/m外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240灰砂砖) 18(3.9-0.5-1.8)0.24=6.48kn/m铝合金门窗 0.351.8 =0.63kn/m水泥粉刷外墙面 0.36(3.60-1.80)=0.756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3.60-1.80)=0.756kn/m合计 8.622kn/m2底层:纵墙(240灰砂砖) 18(4.85-1.80-0.50-0.40)0.24=9.288kn/m铝合金门窗 0.351.8=0.63kn/m釉面砖外墙面 0.5(4.35-1.80-0.50)=1.025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756kn/m合计 11.70kn/m内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240灰砂砖) 18(3.90-0.50)0.24=14.688kn/m水泥粉刷墙面0.36(3.90-0.5)2.00=2.448kn/m合计 17.136kn/m2底层:纵墙(240灰砂砖) 18(4.85-0.50-0.40)0.24=17.06kn/m水泥粉刷墙面 0.363.902=2.808kn/m合计 19.87kn/m2.3.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第一:面和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荷载规范查得:上人屋面 2.0楼面:教室 2.0走道 2.5第二:雪荷载 0.4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大值。2.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本次设计的教学楼纵向柱距为4.50m,横梁跨度为6.90m,单区格板为4.50m6.90m。l1/l2=1.5t1=0.502s,则取为0fi=(1-n)各层横向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见表82.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i分别按式和()k计算计算过程见表9,表中还计算了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i/hi由表9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1层,其值为1/59091/550满足式eeh的要求,其中/h=1/550由表查得。2.4.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采用改进的反弯点法。框架柱端剪刀及等矩分别按式vij= 计算,其中dij取自表dij取自表5,层间剪刀取自表7,各柱反弯点高度比y按式y=yn+y1+y2+y3确度,各修正值见表10,各层柱剪力计算见表9。表2-10 柱剪力计算层次 a轴柱b轴柱c轴柱d轴柱第五层 同a轴 同b轴第四层 同a轴 同b轴层次 a轴柱b轴柱c轴柱 d轴柱第二层同a轴 同b轴第一层 同a轴 同b轴表2-11 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层次a轴柱b轴柱 c轴柱 d轴柱第五层 同a轴 同b轴第四层 同a轴 同b轴第三层 同a轴 同b轴第二层 同a轴 同b轴层次a轴柱b轴柱 c轴柱 d轴柱第一层 同a轴 同b轴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发别按下式计算:vb=(mb1+ mb2)/l,ni=2.5 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一般可采用近似法,有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和迭代法。当框架为少层少跨时,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较为理想。这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除活荷载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这样求得的框架内力,梁跨中弯距较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法求得的弯局偏低,但当活载占总荷载的比例较小时,其影响很小.若活荷载占总荷载的比例较大时,可在截面配筋时,将跨中弯距乘以1.11.2的较大系数。框架横梁均布恒荷载、活荷载可从前面荷载计算中查得。具体数值见图10。其中框架柱的相对线刚度除底层柱之外其于各层乘以0.9。由于柱纵向集中荷载的作用,对柱产生偏心。在恒荷载和活荷载的作用下的偏心矩如图12,13所示。2.5.1 梁柱端的弯矩计算 梁端柱端弯矩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计算步骤为:(1) 将原框架分为5个敞口单元,除底层柱外的其于各层柱的相对线刚度乘以0.9。(2)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每一个敞口单元的杆端弯矩,底层柱的传递系数为0.5,其余各层柱的传递系数为1/3。将分层法所得到的弯矩图叠加,并将节点不平衡弯矩进行再分配。 梁端固定弯矩计算:恒载:屋面: 楼面: 活载:屋面: 屋面: 分层法计算见图2-14、2-15、2-16。图2-14 顶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图2-15 三-二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图2-16 底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竖向均布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方法同上,结果见图2-18、2-19、2-20、2-21。图2-18顶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图2-19五-二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 图2-20底层弯矩分配及弯矩图 对节点不平衡弯矩进行再次分配,以恒荷载作用下五层左上节点为例:图2-22 弯矩二次分配图 其余各节点弯矩分配见图中数据。活荷载作用下中间节点弯矩相差不大,不在分配。 本设计中梁端弯矩的调幅系数取0.8。调幅结果表14。2.5.2 梁端剪力和轴力计算 梁端剪力 柱轴力 2.6 风荷载计算 本设计地区基本风压为,所设计的建筑地处农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地区考虑风压体型系数迎风面为0.8,背风面为0.5。由于房屋的高度不大,风振系数都取为1.0。b为6.3m。风荷载作用下各层的风荷载标准值及柱剪力如图23所示各层作用风荷载值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21。表2-21 各层的风荷载标准值离地高度(m)16051.161.01.30.43.918108312151.061.01.30.43.93.91354 续表21离地 高度8251.01.01.30.43.93.912774.351.01.01.30.44.353.913512.7内力组合荷载组合时考虑四种荷载组合形式:(1)恒荷载+活荷载、(2)恒荷载+活荷载、(3)恒荷载。具体组合见表:表2-22 横梁内力组合表 层次位置内力荷载类型内力组合恒活地震1.2+1.41.35+1.01.2(+0.5)1.35v24.245.5136.8038.23-32.5686.55跨中84.1221.02130.37134.58109.27117.83-9.33-2.89-15.24-15.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