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贵州省贵阳三十七中贵州省贵阳三十七中 2012015 5-201-2016 6 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救护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尽快拉开闸刀开关 B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C用竹竿或木棍将人与火线拨开 D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钳断火线 2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保护电路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 ) A灯 L1变亮,灯 L2变暗 B灯 L2变亮,灯 L1亮度不变 C灯 L1和 L2均变暗 D灯 L1亮度变化,灯 L2亮度不变 4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两表示数都变大 B两表示数都变小 C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5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 S 后,发现 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 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 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断路 C电流表烧坏了 D灯 L1断路 2 6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线如图所示如 果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并,则关于 R串、R并的 IU 图线所 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B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C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D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7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不变,当闭合 S、S1,断开 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R3两端的 电压为电源的电压的一半;当闭合 S、S2,断开 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已知 I1:I2=3:2,则 R1与 R2的比值为( ) A1:2 B1:1 C1:3 D3:2 8如图 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3V 保持不变开关 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移至 b 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由图象得到信息错误的是( ) A通过 R0的电流跟 R0两端的电压成反比关系 B通过 R0的电流跟 R0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C定值电阻 R0的阻值是 5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025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9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在图中正确的握笔方法是_(填“甲”或“乙”); 若按正确的握法,发现氖管发光,则笔尖金属体接触的是_线 10把电阻 R1=25,R2=55 串联起来,总电阻大小是_现在有一位修理师傅想 给一种电子玩具更换电阻,需要一只 75 的电阻,但他手边的电阻器材是 300、100、40、35、10 和 5,因此他可以选用_ 和_ 的电阻 _联起来使用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 V1、V2和 V3分别测量的是_、_和_两端的 电压;如果 V1和 V3表示数分别为 6V、4V,那么,V2表的示数是_ 3 12在串联电路中,若 R1:R2=2:1,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R1和 R2两端 的电压之比为_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 R1和 R2的电流之比为_,R1和 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3V 保持不变,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 0.1A断开电路 后,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 S1、S2均闭合,电流表示数为 0.15A,则 R1的 电阻是_,R2的电阻是_ 三三. .简答题简答题 14电可以为我们服务,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它也可能对人造成危害,请指出图中有哪些 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 15在家庭电路中,洗衣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家 用电器的插头和插座大多采用带有接地线的三线的? 16为什么开灯瞬间,灯丝容易断? 四作图四作图 17在图中完成家庭电路的连接(要示: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18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图,且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减小并根据所连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电路图 19请将如图所示的电路元件按要求连接,并画出电路图具体要求:三节干电池串联, 灯 L1、L2并联,电流表 A1测灯 L1的电流,电流表 A2测灯 L1、L2的电流之和,开关 S1接在 干路上,开关 S2只控制 L2,滑动变阻器只控制 L2支路,连线时不准交叉 五五.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2020 题题 8 8 分,分,2121、2222 每题每题 6 6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20小明和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4 (1)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a)可知,电表甲应是_表,电表乙是_表 (2)该实验的原理是_,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了两电表的示数 如图(b),计算出被测电阻 R=_ (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 够可靠,原因是_ (4)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_ 21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_(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 0.5A 时电压表示数如 图乙所示,其值为_V 实验次数 12345 电压 U/V 1.01.52.03.0 电流 I/A 0.20.30.40.50.6 (4)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22为了测量电阻 R 的阻值,某同学连接实验器材的线路如图所示,请指出连接线路中的 三个错误及其纠正的做法: (1)_; (2)_; (3)_ 六六.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2525 题题 6 6 分,分,2626 题题 6 6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 40;开关 S 闭合后,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5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3A求: (1)通过 R2的电流; 5 (2)电源电压; (3)R2的电阻值 24如图所示是小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的电子秤的示意图托盘、弹簧上端和金属滑 片 P 固定在一起,定值电阻 R0=5,ab 是一根长为 5cm 的均匀电阻丝,电阻 R=20,电 源电压 U=3V,电流表量程为 00.6A(弹簧的电阻不计,P 与 R 间摩擦不计,g 取 10N/kg)求: (1)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 P 处于 R 最上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为多少? (2)已知该弹簧压缩的长度L 与所受压力 F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关 S 闭合后,当电流 表指针指在 0.2A 处时,托盘中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L/cm00.511.522.533.544.55 F/N05101520253035404550 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救护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尽快拉开闸刀开关 B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C用竹竿或木棍将人与火线拨开 D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钳断火线 【考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分析】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抢救 【解答】解:尽快拉开闸刀开关、用竹竿或木棍将人与火线拨开、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 钳断火线,都是符合安全用电的措施,而人也是导体,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则救人的 人也会触电 故选 B 【点评】遇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人,要首先切断电源,然后 进行抢救 2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保护电路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电阻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跟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两端 的电压无关 (2)“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和被测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滑片处于最大阻 值处,电源电压不变,电流中的电流最小,起到保护作用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 入电路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根据 U=IR 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 【解答】解:A、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 U=IR,电阻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 A 选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 7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故 B 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 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 C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被测电阻阻值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过程中三者没有发生变化, 电阻的阻值不变,故 D 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知道在不同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不同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的电流,改变被测电 阻的电压和保护电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 ) A灯 L1变亮,灯 L2变暗 B灯 L2变亮,灯 L1亮度不变 C灯 L1和 L2均变暗 D灯 L1亮度变化,灯 L2亮度不变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 L2串联后与 L1并联,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阻减小,则可知 L2所在支路上的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灯泡中电流的变化; 由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 L1灯泡两端电压不变,故可知 L1亮度不变 【解答】解:因两支路并联,故 L1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故灯泡 L1亮度不变; 而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因滑动变阻器与灯泡 L2两端的电压 不变,故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 L2的电流增大;故 L2灯变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注意掌握电路动态分析的方 法 4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8 A两表示数都变大 B两表示数都变小 C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 (2)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电路总 电阻如何变化; (3)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电流如何变化,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总电流,电压 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 R总变小; (3)电源电压 U 不变,电路电阻 R 变小,由 I=知电路电流 I 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4)定值电阻 R 阻值不变,电路电流 I 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R=IR 变大,则电压表 示数变大 综上分析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选 A 【点评】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是一道中档题;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知道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灵活应用欧姆定律是正 确解题的关键 5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 S 后,发现 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 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 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断路 C电流表烧坏了 D灯 L1断路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两灯都不亮,不可能是一灯短路, 故障只能是断路 9 【解答】解: A 如果 L1短路,灯泡 L2发光;电压表测 L1两端电压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如果 L2断路,两灯泡都不亮;电压表也处于断路状态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如果电流表烧坏了,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 L1断路,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电流表通过的电流非常小,示 数接近于零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电压表有示数(一般等于电源电压),说明与之并联 的导体发生断路或串联的导体发生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之并联的导体发生短路或 串联的导体发生断路 6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线如图所示如 果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并,则关于 R串、R并的 IU 图线所 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B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C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D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分析】由于是确定关于 R串、R并的 IU 图线的所在区域,而区域是以定值电阻 R1、R2, 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线来划分的,所以了解 R1、R2、R串、R并之间的大小关系 是此题的突破口 【解答】解: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R串比每一个串联的分电阻都要大,根据并联电 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R并比每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在这四个电阻值中,R串最 大,R并最小,所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通过 R串的电流最小,故它的 IU 图 线在 I 区;通过 R并的电流最大,故它的 IU 图线在 III 区 综上分析,故选 D 【点评】做关于图象的题目时,首先要弄清楚图象中横纵坐标的物理含义 10 7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不变,当闭合 S、S1,断开 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R3两端的 电压为电源的电压的一半;当闭合 S、S2,断开 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已知 I1:I2=3:2,则 R1与 R2的比值为( ) A1:2 B1:1 C1:3 D3:2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分析】画出当闭合 S、S1,断开 S2时的等效电路图(R1和 R3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 压关系知道 R1和 R3的关系(R1=R3),得出;画出当闭合 S、S2,断开 S1时的等效电路图 (R2和 R3串联),得出再由两种情况下的电流关系求出 R1和 R2的关系 【解答】解:(1)当闭合 S、S1,断开 S2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R3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的电压的一半 U1=U3= R1=R3,此时: (2)当闭合 S、S2,断开 S1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I1:I2=3:2 即: =3:2 R1:R2=1:2 故选 A 【点评】本题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使用是基础,画等效电路图确认连接方式及 电路组成是关键,属于难题 8如图 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3V 保持不变开关 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移至 b 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由图象得到信息错误的是( ) 11 A通过 R0的电流跟 R0两端的电压成反比关系 B通过 R0的电流跟 R0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C定值电阻 R0的阻值是 5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025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电 压和电流,根据 R=即可求出电阻 【解答】解:A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图象是正比例函数,所以通过 R0的电流与 R0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故 A 错,B 正确; C、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电阻 R0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为 3V 时,即电源电压全 部加在定值电阻 R0上,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时电路中电流为 0.6A,则 R0=5;故 C 正 确; D、因为电源电压 3V 保持不变当电压表示数为最小值 0.5V 时,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全部 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 R 与定值电阻 R0串联,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0.1A, 则电路中的总阻值 R总=30,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得:R=R总R0=305=25;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 025,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会判断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并会从中获取信息, 同时能灵活应用欧姆定律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9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在图中正确的握笔方法是 甲 (填“甲”或“乙”); 若按正确的握法,发现氖管发光,则笔尖金属体接触的是 火 线 【考点】测电笔的使用 【分析】使用测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 是接触的是火线 12 【解答】解:在使用测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用笔 尖接触导线,当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则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当氖管不亮时,说明接触的是 零线,由图可知甲的握笔方法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甲;火 【点评】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当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不亮时, 说明接触的是零线 10把电阻 R1=25,R2=55 串联起来,总电阻大小是 80 现在有一位修理师傅想 给一种电子玩具更换电阻,需要一只 75 的电阻,但他手边的电阻器材是 300、100、40、35、10 和 5,因此他可以选用 35(100) 和 40(300) 的电阻 串(并) 联起来使用 【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分析】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 【解答】解:(1)把电阻 R1=25,R2=55 串联起来,总电阻大小是 R串 =R1+R2=25+55=80, 如果要得到 75 的电阻,既可以把所给电阻串联,也可以通过并联方式获得,方法如下: (2)因为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所以可以选择 40 和 35 的 电阻串联,总阻值 R=40+35=75; 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可以选择 100 和 300 的电阻 并联,总电阻=+,解得 R并=75; 故答案为:80;35(100);40(300);串 【点评】串联电路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所以阻值增大,并联电路相当于增加了电阻 的横截面积,所以阻值减小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 V1、V2和 V3分别测量的是 电源 、 L1 和 L2 两端 的电压;如果 V1和 V3表示数分别为 6V、4V,那么,V2表的示数是 2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3 【分析】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连接进行分析;再根 据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分析三个电压表示数的关系 【解答】解:因为该电路是串联电路,V2并联在 L1两端,所以 V2测量 L1两端的电压;而 V3与 L2并联,所以 V3测量 L2两端的电压;V1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 V1测量电源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等于 L1两端的电压与 L2两端 的电压之和,即 U1=U2+U3,故 U2=U1U3=6V4V=2V 故答案为:电源;L1;L2;2V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连接方式的识别、电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2在串联电路中,若 R1:R2=2:1,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1:1 ,R1和 R2两 端的电压之比为 2:1 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 R1和 R2的电流之比为 1:2 ,R1和 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1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 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分析】利用两电阻串联和并联时的电流、电压关系分析 【解答】解:当 R1、R2串联时,I1:I2=1:1,U1:U2=R1:R2=2:1 当 R1、R2并联时,U1:U2=1:1,I1:I2=R2:R1=1:2 故答案为:1:1,2:1,1:2,1:1 【点评】两电阻串联,除电流相等外,电压、电功率、电功都与电阻成正比;两电阻并联, 除电压相等外,电流、电功率、电功都与电阻成反比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3V 保持不变,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 0.1A断开电路 后,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 S1、S2均闭合,电流表示数为 0.15A,则 R1的 电阻是 20 ,R2的电阻是 10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当 S1闭合、S2断开,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 的串联表示出电源的电压; 14 当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开关 S1、S2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 R1支路的 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联立等式即可求出两电阻的阻值 【解答】解:当 S1闭合、S2断开,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则电源的电压 U=I(R1+R2)=0.1A(R1+R2)=3V 当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开关 S1、S2均闭合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则电源的电压 U=I1R1=0.15AR1=3V 由两式可得:R1=20,R2=10 故答案为:20;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 闭合、断开和电表互换后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 三三. .简答题简答题 14电可以为我们服务,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它也可能对人造成危害,请指出图中有哪些 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不用湿手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3)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切断电源; (4)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5)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6)下雷雨时,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 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健; (7)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学生在寝室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 (8)不在架着电揽、电线的下面放风筝和进行球类活动 【解答】解:图中从左往右分析,属于不注意安全用电的现象是: (1)小孩在室外输电线上取风筝; 15 (2)电视机电源插头处破损; (3)电线放在地毯下面; (4)用湿手去拔电源插头; (5)通电的电线浸在水中; (6)电吹风正在加热通电的导线 【点评】注意留心生活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现象 15在家庭电路中,洗衣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家 用电器的插头和插座大多采用带有接地线的三线的?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家庭电路中的连接形式,知道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 是并联的 (2)掌握三孔插座的作用,就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止漏电事故 【解答】答:(1)家庭电路中洗衣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是并联的 (2)家用电器的插头和插座大多采用带有接地线的三线,是因为插座的接地线和大地相连, 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不致造成触电事故(或金属外 壳带电,电流流入大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知道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同时 考查了三孔插座的作用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平时要多加积累 16为什么开灯瞬间,灯丝容易断?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电压一定时,由电功率公式 P=可知,电阻越小 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丝越容易断,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答: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越低灯丝电阻越小;由电功率公式 P=可 知,U 一定,R 越小,灯泡实际功率 P 越大,因此通电瞬间,灯丝实际功率较大,远大于灯 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灯丝容易烧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知道灯泡功率越大,灯丝越容易烧断、知道温度 越低灯丝电阻越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16 四作图四作图 17在图中完成家庭电路的连接(要示: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 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 (1)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通过保险丝接火线,如图所示: (2)对于灯和开关:火线进开关,再接入灯泡的顶端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 如图所示: 【点评】在家庭电路中,安装各个元件,不但考虑各元件能使用,更要考虑使用的安全 性 18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图,且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减小并根据所连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电路图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分析】由题先将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开关连成串联电路,由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示数减小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即可 【解答】解: 由题意,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开关,到电源负极,滑动变 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因为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所以应将变阻器的 A 接线柱接入电路,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因为电源由四节干电池组成,即电源电 压 6V,所以两电表都使用大量程,根据实物连接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连接电路的能力: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再从电源的一极开 始连起,先串后并,且在连接时开关的状态是断开的 17 19请将如图所示的电路元件按要求连接,并画出电路图具体要求:三节干电池串联, 灯 L1、L2并联,电流表 A1测灯 L1的电流,电流表 A2测灯 L1、L2的电流之和,开关 S1接在 干路上,开关 S2只控制 L2,滑动变阻器只控制 L2支路,连线时不准交叉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分析】由题知两灯连接方式以及开关作用,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灯泡串联,由此先连 接元件最多的支路,再把另一支路并联在前一支路两端,并由此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 由题知,L1、L2并联,A1测 L1的电流,应与之串联,A2测灯 L1、L2的电流之和,应放在干 路上,开关 S1接在干路上,开关 S2在 L2,滑动变阻器只控制 L2支路,应与之串联,并且 一上一下接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S1A2S2L2变阻器电源负极,再把 L1和 A1串联起来并联到 L2支路的两端根据实物连接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根据题目要求来设计电路图和实物图的作图题是常考的题型,要根据题意明确电 路的连接方式,要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五五.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2020 题题 8 8 分,分,2121、2222 每题每题 6 6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20小明和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a)可知,电表甲应是 电压 表,电表乙是 电流 表 (2)该实验的原理是 R= ,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了两电表的示数 如图(b),计算出被测电阻 R= 10 (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 够可靠,原因是 测量次数太少,误差太大 (4)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 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测 几组数据,取平均值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表的连接方式进行判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 中 18 (2)实验原理:R=; 在进行读数时,首先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读数,将数据代入公式 R= 中便可得出结果 (3)(4)在测量导体的电阻时,只测一组数据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测几次 求平均值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分别计算 出电阻值,然后求平均值 【解答】解:(1)由图 a 知,电压表与 R 并联,电流表与 R 串联在电路中,所以甲是电压 表,乙是电流表 (2)实验原理:R=; 由图 b 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所以其示数为 0.24A;电压表的量 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 由 I=得,R=10 (3)只测一组数据,这样误差比较大,所以数据不够准确 (4)要减小误差,应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所以应该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测几组数据, 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1)电压表;电流表(2)R=;10;(3)测量次数太少,误差太大;(4)移 动滑动变阻器,多测几组数据,取平均值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及其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电阻的计 算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些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在做题时要细心 21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 0.5A 时电压表示数如 图乙所示,其值为 2.5 V 实验次数 12345 19 电压 U/V 1.01.52.03.0 电流 I/A 0.20.30.40.50.6 (4)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分析】(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最大说明此时电阻丝完全接入电路; (2)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变 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的串联在电路中,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 大,只要把左下方接线柱与开关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2)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由欧姆定律 I=可知,在电源电压 U 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 大 (3)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4)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不变,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几倍,相应的电流增 大几倍, 故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 (2)变大; (3)2.5; (4)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和电压表的读数、电路动态的分析、利用控制 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关键是知道滑片远离下方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反之变小 20 22为了测量电阻 R 的阻值,某同学连接实验器材的线路如图所示,请指出连接线路中的 三个错误及其纠正的做法: (1) 滑动变阻器连错改 A 接 C ; (2)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错调换接线柱接线 ; (3) 电流表正接线柱连线接错改接 F 为 E 点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的原则进行分析; 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所测电压 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等; 根据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解答】解:因为滑动变阻器应该符合“一上一下”的原则接线,所以滑动变阻器连 错改 A 接 C 因为应该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