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冰铜水淬及运输 编号:致:鑫铜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 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专项施工方案 承包商(章): 项 目 经 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意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铜陵有色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冰铜水淬及运输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国十五冶铜陵有色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2011年10月20日目 录1 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23、施工部署23.1 施工组织机构23.2 劳动力计划33.3 机械设备和施工用料33.4 施工工序和工期43.5 施工平面布置44、施工方法54.1 冰铜水淬池54.1.1、测量放线54.1.2、土方开挖54.1.3、边坡支护64.1.4、基坑排水64.1.5、土方回填64.2 柱和81#皮带廊基础65、质量保证措施76、安全保证措施77 应急预案97.1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97.2应急事件和处理办法10附1 土坡稳定性计算书11附图:基坑开挖图15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冰铜水淬及运输的基础开挖、支护、回填工程。具体包括冰铜水淬池、柱基础、81#皮带廊承台。冰铜水淬及运输的轴线和轴线为熔炼主厂房的轴线和轴线。北边为冰铜及吹炼渣水淬循环水-浓密池,东边为已施工完的烟囱支架基础。平面位置见下图。0.000为绝对标高17.200,地面标高为16.500m,即-0.700。冰铜水淬池为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23.050*13.025m,基底标高为-4.6m,深3.9m。柱、支墩为独立基础,部分基底标高为-3.6m(深2.9m),-3.1m(深2.4m)。81#皮带廊基础为桩承台,承台垫层底标高为-3.1m(深2.4m),-2.1m(深1.4m)。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有关要求,对本工程的突发开挖编制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根据武汉勘测设计院和中勘的勘测报告的相关内容,本工程区域地下水位稳定在-5.000m。第1层素填土,标高-0.7-3.26m,第5-1层卵石土,标高-3.26-12.47m。土质相关参数见表1.1。表1-1 粉质粘土相关参数表土层名称第1层素填土第5-1层卵石土初见地下水-5m-5m承载力特征值(kpa)120kpa280土层厚度2.56m9.21m粘聚力(kpa)109内摩擦角18282、编制依据建筑蓝图勘测报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施工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见表3.1.1。表3.1.1施工组织机构3.2 劳动力计划主要劳动力为:测量放线工,电工、瓦工、司机等,具体人数见下表.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 种人 数备注1测量、放线工42电工23瓦工64普工65机械工26司机(自卸汽车)67合计263.3 机械设备和施工用料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有反铲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打夯机等。施工用料为钢管,防水塑料篷布等用于临边防护和边坡防护。具体投入见下表。机械设备、施工用料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反产挖掘机1m辆22装载机5t辆23自卸汽车10t辆64平板振动夯1.5kw台45潜水泵台86全站仪日本台17水准仪台台台19钢卷尺50m把210铁锹把1011电缆线bx-3*10mm+2*6mmm10012钢管48*3.5mmm700临边防护13防水塑料篷布0.5mm厚m800用于边坡防护和防雨14编织袋个50装土3.4 施工工序和工期施工工序如下:测量放线放坡开挖边坡支护基础施工土方回填基坑开挖、支护、回填时间为10天。绝对工期见下表。序号名称日期(天)1放坡开挖52边坡支护23土方回填33.5 施工平面布置冰铜水淬及运输南边为主厂房,北边为冰铜及吹炼渣水淬循环水-浓密池。东边已施工完的烟囱支架。临时用水、用电从熔炼主厂房西边接入,平面图布置见下图。4、施工方法4.1 冰铜水淬池4.1.1、测量放线利用熔西和i2两点,在本区域东北定出控制点,根据此控制点,放出开挖范围,并撒石灰作标记。控制点的做法见冰铜水淬及运输基础施工方案。4.1.2、土方开挖1、基坑采用放坡的方式开挖,根据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要求,放坡比例为1:0.67。基底挖宽900mm:600mm的工作面,300mm的排水沟。坡度按边坡稳定性验算计算详见附件1,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本工程边坡稳定性系数去1.2。2、基础开挖方向由南向北,自卸汽车从北边出土。利用北边连接到1#路上的临时路,将土方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因场地受限制,现场无堆土点,需将所有土方外运,待基础施工完后,再运土回填。采用反产挖掘机挖土,距离基底20cm时,采用人工挖土。边坡采用人工修整,严禁用挖机修整。基底开挖完后,立即报业主。请业主、监理、地勘、设计到现场检查基底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防止基底被扰动。如若不符合要求,则另行觉得开挖面和开挖深度。4.1.3、边坡支护1、临边围护距离边坡2m范围,用钢管(48*3.5mm)搭设栏杆围护,围栏高1.2m,竖向搭设2道钢管,水平间距4.5m支一根竖向杆和一根斜撑。围栏表面刷红白相间油漆。围栏上挂安全“警示牌”2、边坡防护基础施工周期长,为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刷和滑坡,边坡用0.5mm厚塑料雨篷布覆盖,边挖边覆盖。坡顶雨布用装土的编织袋压实固定在坡顶,编织袋间距1.5m-2m一个,坡底雨布覆盖到排水沟,方便雨水直接流到排水沟。在雨天派专人观察边坡情况,防止雨布被掀开,基坑被冲刷破坏。4.1.4、基坑排水1、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2边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水从集水井抽到6#路的排水沟。截水沟断面尺寸600*600,距基坑边缘3m,集水井尺寸为1500*1500*1500。截水沟和集水井做法为m10砂浆砌灰砂砖,内壁和底面抹20mm厚水泥砂浆。2、排水沟地下水在-5m下,基坑内无地下水。为防止雨水影响施工,在基底四周设置排水沟,设置2个集水井,用水泵抽到6#路边的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300*300,集水井尺寸为1500*1500*1500。截水沟、排水沟、集水井做法为m10砂浆砌灰砂砖,内壁和底部抹20mm厚水泥砂浆。所有集水井采用50单级离心清水泵不间断抽水,保证集水井内没有水。若集水井数量不够,则再增加。4.1.5、土方回填基础工程验收完毕后开始土方回填。采用5-1碎石土回填,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厚300mm,采用夯土机夯实。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4.2 柱和81#皮带廊基础土方开挖和支护方法同冰铜水淬池一样。因受场地限制,柱基础土方也需外运。皮带廊承台的土方则除留回填土外,其余外运。5、质量保证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各部门相互配合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见下表5.1。表5.1 质量保证体系1、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人员掌握技术要点和难点,保证施工质量。2、严格控制开挖尺寸、放坡坡度,严禁随意更改,如必须修改时需经业主、监理确认,履行相关手续后执行;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边坡、基底斜坡必须由人工修理,局部基槽必须为人工开挖。6、安全保证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见下表6.1。表6.1 安全保证体系1、施工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里。2、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水文情况与本方案不符,须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后继续施工。3、严格控制开挖尺寸、放坡坡度,严禁随意更改,如必须修改时需经业主、监理确认,履行相关手续后执行。4、如开挖过程中地质情况与地勘、设计不符,需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与业主,讨论确定修改方案后施工。5、基坑周边的围护栏杆按要求进行搭设,且悬挂“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照明。6、基坑排水设施必须按本方案规定执行。集水井进行不间断抽水,保证集水井内、排水沟内没有水。7、雨季期间,派专人监控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措施,保证抽水正常,边坡防护正常。8、基础施工期间基坑应设专人看守,确保不自坑顶向下抛掷物件,同时对基坑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9、坑边严禁堆土或其他重物,以防边坡失稳。10、危险源控制措施基坑施工过程中主要下列危险源,具体见下表危险源和控制措施序号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的后果预防/控制措施责任人1机械伤害机械倾翻、伤人对所有进场机械的司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所有机械在使用前需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秦明汉:138665016292边坡失稳滑坡,影响地下和地上建筑物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放坡,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派专人进行基坑位移监测。基坑边严禁堆载杨承:139559137133抛物、人员坠落伤人严禁向基坑内抛物体。基坑开挖过程中,及进行临边围护,悬挂“警示牌”吕又良:137318757354触电伤人由专业电工对所有线路进行检修,尤其是抽水的线路,谨防露电谢小东:136556263767 应急预案7.1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本项目部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名单和联系方式见下表。组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姓 名职 务联系方式备 注李凤翔组 体负责张志东副组员、物质准备与调配苏金华组 术准备与处理贾 坤组 术监督、组织抢险杨 承组 术负责郭昌远组 织落实吕又良组 急安全组织与落实邵发清组 质准备刘玉林组 机(救援车)陈方张组 务(救援资金)7.2应急事件和处理办法1、边坡失稳滑坡1、边坡坡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坡度施工,边开挖边铺防水雨布,安排专人对边坡进行监控,做好记录。2、基坑四周截水沟、集水井严格按照方案施工,阻止雨水流入基坑。3、基坑内排水沟、集水井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及时排水。4、修复塌方或滑坡的边坡前,先在坡脚外做临时支护,再按安全坡度放坡修复边坡,并做好护坡工作。2、坑底出现流砂;1、停止开挖基坑。2、回填土方或石块压住流砂。3、分析原因,制定进一步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阻止流砂的发生。3、 其他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刻监督基坑情况,如发生事故,值班人员应立即与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在第一时间及时控制事态。2、工程施工前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设备。加强应急设备管理、保养,明确专人(应急物资设备专管员)负责。确保危险期正常使用。应急物资设备严禁挪作它用。附1 土坡稳定性计算书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 杨文渊 编著 人民教同出版社、地基与基础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用力。一、参数信息: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考虑地下水位影响;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4.300;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4.300;放坡参数: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0 3.90 2.62 0.10 0.00荷载参数: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m) 宽度(m) 1 满布 0.00 0.00 0.00土层参数: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m) 坑壁土的重度(kn/m3)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 内聚力c(kpa) 计算类型 饱容重(kn/m3) 1 填土 2.56 18.50 18.00 10.00 20.00 2 卵石 9.21 21.00 28.00 9.00 20.00二、计算原理: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