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设计与分析 摘要 动压式滑动轴承是轴承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在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液体动压径向滑动是其中的重要一类,本文以径向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以雷诺方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为理论基础,对滑动轴承在处于液体动压的工况情况进行理论分析。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旨在结合滑动轴承的工作特点和性能,合理的优化轴承的结构形式,对轴承的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图纸对轴承结构进行分析优化,利用相关公式对性能进行计算与分析,对整个轴承进行优化设计。关键字:滑动轴承;雷诺方程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目录第一章1绪论41.1本课题的选定51.2滑动轴承制造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5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工作思路6(一)主要内容6(二)本课题基本工作思路6第二章2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总体设计方案6 2.1滑动轴承6 (一)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结构6 2.2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8 (一)液体动压油膜的形成理论.8 (二)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8 (三)油楔承载机理11 2.3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基本原理11 (一)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的建立过程11 (二)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能力12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参数选择16 (四)径向滑动轴承的供油结构18第三章 3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实例计算20 3.1主要技术指标20 3.2选择轴承材料和结构20 3.3润滑剂和润滑方法的选择21 3.4性能计算21 (一)承载能力计算21 (二)层流校核22 (三)功耗计算22 (四)热平衡计算23 (五)安全度计算23第四章4三维建模 4.1三维建模依据23 4.2三维建模的基本图形24 4.3三维建模的步骤24总结25参考文献25致谢27附件外文翻译文献第一章1绪论 滑动轴承在机械制造、大型电站、钢铁联合企业以及化工联合企业等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其寿命和工作可靠性越来越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研究新的轴承材料及结构,以适应轴承的工作特点及其负荷指标不断提高的要求;二是深入地研究发生在轴承内部的各种工作状态,从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轴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运作。这就涉及研究研究诸如流体动压润滑轴承中的润滑油膜的压力分布、最小油膜厚度、润滑膜的刚度等若干方面的问题。轴承是轴系中的重要部件,其功用一是支承轴及轴上零件并保证轴的旋转精度,二是减小转动轴与其固定支承之间的摩擦与磨损。因此,轴承既要有小的摩擦阻力,又要有一定的强度。 轴承分为两大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有很多优点,例如: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商品化,使用维护简单,互换性好等,故各工业部门应用广泛。滑动轴承在一般情况下摩擦损耗较大,使用维护较复杂,因而应用较少。因此,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都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宜先选用滚动轴承。尽管如此,但是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滑动轴承就显示出它的优异性能。因而在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内燃机、大型电机中多采用滑动轴承。此外,在低速而带有冲击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机、滚筒清砂机、破碎机等也常采用滑动轴承。两者相比,普通滑动轴承又具有比滚动轴承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对冲击和振动敏感性小等优点。这些优点使滑动轴承成功地应用于机床主轴轴承,大型汽轮机轴承,内燃机曲轴轴承。轧钢机轴承以及简单机械的轴承。 随着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大量机械设备的速度和功率日益提高,工况日趋复杂,而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件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滑动轴承油膜中的滑油流动过程完全符合流体动力学的普遍规律,在 1886 年 reynolds 运用流体动力学的定律,分析润滑剂在间隙中的流动,从而求得了表示轴承中压力分布的基本微分方程即雷诺方程,它成为今天滑动轴承理论计算的基础。但用传统数学方法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只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刁能获得精确的解析解。由于这种困难很长一段时间滑动轴承还是按照 pv常数p:轴承的平均压强,v:轴承两配合部分的相对滑动速度,常数:轴承副材料所确定经验数这种老方法双曲线法确定尺寸参数。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相似或结构相同的滑动轴承用这种计算方法并结合轴承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来确定轴承尺寸一直还是成功的。但随着新型或特殊结构的滑动轴承出现以及设计中对轴承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经验数据就不再适合了。最近二十几年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其计算速度及计算能力迅速增长,许多传统数学方法难以求解的问题用计算机求解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求解雷诺方程也就成为可能 。1.1本课题的选定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机械零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完整,人们的需求越大,对物质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轴承作为一个机械零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支撑旋转零件(转轴、心轴)的装置通称为轴承。条件不同,轴承的分类也不同:按其承载方向的不同,轴承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按轴承工作时的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根据其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流体动力润滑轴承(简称动压轴承)和流体静力润滑轴承(简称静压轴承)。 和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抗压性好,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寿命长等优点,它广泛用于内燃机、轧钢机、大型电机及仪表、雷达、天文望远镜等方面。在动压轴承中,随着工作条件和润滑性能的变化,其滑动表面间的摩擦状态亦有所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状态:不完全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完全液体摩擦是滑动轴承工作的最理想状况。对那些重要且高速旋转的机器,应确保轴承在完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这类轴承常称为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因此我这次的设计选择液体摩擦。轴承上的反作用力与轴心线垂直的轴承称为径向轴承;轴承上的反作用力与轴心线方向一致的轴承称为推力轴承。推力滑动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轴承联合才可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综上所述,我选择的设计是: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1.2滑动轴承制造和生产的技术的发展现状 滑动轴承作为回转轴支承元件在机械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噪音较低。如果能够保证充分的液体润滑,使得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则还可以大大减少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甚至消除磨损。另外,润滑油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川,这对提高轴承运转的稳定性和运转精度都是十分有益的。滑动轴承的种类繁多,按轴承受力方向可分为径向滑动轴承、止推滑动轴承、径向止推滑动轴承按轴承所用的润滑剂来分可分为液体润滑滑动轴承、气体润滑滑动轴承、脂润滑滑动轴承和固体润滑滑动轴承,其中液体润滑滑动轴承又可分为油润滑滑动轴承、水润滑滑动轴承及磁流体润滑滑动轴承按轴承轴瓦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滑动轴承、非金属滑动轴承和多孔质滑动轴承等等。流体润滑滑动轴承又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流体静压润滑滑动轴承和流体动静压混合滑动轴承 121。流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有着长久的历史,它的应用研究己超过 10 年,其应用范围也是上述各种滑动轴承中最广泛的。流体动压润滑,就是依靠被润滑的一对固体摩擦面间的相对运动,使介于固体摩擦面间的流体润滑膜内产生压力,以承受外载荷而免除固体相互接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阻力和保护固体摩擦表面的作用。自从 b.tower 在其著名实验中发现了动压现象,继由0.renyolds 分析了动压润滑的机理并导出了描述润滑膜压力分布的微分方程,即著名的雷诺方程,遂奠定了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原始基础。此外,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中还有其它的一些方程,如: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润滑剂的状态方程粘度和密度方程、表面的弹性方程、以及能量方程等。当然应用最广的还是雷诺方程及其在各种具体条件下的变形形式,以及它们的求解。由于这些理论的建立使得滑动轴承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促进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工作思路(一)主要内容 根据所给技术指标对某型汽轮机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进行设计计算以及性能分析。(二)本课题的基本工作思路 1.在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基本原理和雷诺方程的基础上设计滑动轴承。 2.计算内容包括:几何参数,安全度等方面 3.关键理论和技术:流体动力的基本方程 摩擦定律 雷诺方程第二章2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总体设计方案2.1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课程。机械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对实际工程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中具有创新思维。滑动轴承章节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又占到了很重要的部分。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大,回转精度高,表面能形成润滑膜将运动副分开,减少了磨损,滑动摩擦力也可大大降低,并且润滑膜具有抗冲击作用,因此,在工程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1.1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结构 按受载荷方向不同,滑动轴承可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止推滑动轴承。 1径向滑动轴承 径向滑动轴承用于承受径向载荷。图21所示为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图 2 -2所示为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可方便更换及调整间隙,因而应用广泛。图2-1整体式滑动轴承图2-2剖分式滑动轴承 2.止推滑动轴承 止推滑动轴承用来承受轴向载荷。按轴颈支承面的形式不同,分为实心式、空心式、环形式三种。当轴旋转时,实心止推轴颈由于端面上不同半径处的线速度不相等,因而使端面中心部的磨损很小,而边缘的磨损却很大,结果造成轴颈端面中心处应力集中。实际结构中多数采用空心轴颈,可使其端面上压力的分布明显改善,并有利于储存润滑油。2.2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一)液体动压油膜形成的原理图2-3动压油膜形成原理图 液体动压油膜形成原理是利用摩擦副表面的相对运动,将液体带进摩擦表面之间,形成压力油膜,将摩擦表面隔开,如图 2-3 所示。两个互相倾斜的平板,在它们之间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当 ab 以速度 v 向左移动,而 cd 保持静止时,液体在此楔形间隙中作层流流动。当各流层的速度分布规律为直线时,由于进口间隙大于出口间隙,则进口流量必大于出口流量但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楔形间隙内形成油压,迫使大口的进油速度减小,小口的出油速度增大,从而使流经各截面的液体流量相等。同时,楔形油膜产生的内压将与外载荷相平衡。(二)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是液体动压润滑基本方程,是研究流体动力润滑的基础。它是根据粘性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作了一些假设条件后简化而得的。图2-4液体单元压力分析 如图 2-4 所示,两平板被润滑油隔开,设板 a 以速度 v、沿 x 方向滑动,另一平板 b 静止不动,设平板正方向尺寸为无穷大流体沿 z 方向无流动,从油层中取出长、宽、高分别为 dx、dy、dz 的单元体进行力平衡分析。单元体沿x方向受四个力,两侧向压力:p,p+px+dx上下面剪切应力为:,(+ydy)由x方向的力平衡条件,得pdydz+dydz-(p+pxdx)dydz-+ydxdy=0化简得:px=-y (2-1)根据牛顿粘性流体定律,=-nuy代人(2-1)得 px=n2uy2积分后得 u=12npxy2+c1y+c2 (2-2)当 y=0时,u=v(油层随移动件移动);y=h(h 为单元体处油膜厚度)时,u=0(油层随静止件不动)。根据上述条件则可以得到积分常数 c1 , c2 。积分常数:c1=-h2npxh-vh ; c2=v代人式(2-2)得 u=vh-yh-yh-y2npx (2-3)由式(2-3)可见,油层的速度u由两部分组成,式中前一项表示速度沿y成线性分布,直接由剪切流引起;第二项表示速度沿y成抛物线分布,是由油压沿x方向变化而引起的。不计侧漏,润滑沿x方向通过任一截面单位宽度的流量为设在p=pmax处油膜厚度为h0(即px=0时,h=h0),在该截面处的流量为 qx=v2h0由于连续流动时流量不变,故得 化简得 px=6nvh-h0h3 (2-4)式(2-4)为一维雷诺流体动力润滑方程。对式(2-4)中x取偏导数可得 xh3npx=6nvhx若再考虑润滑油沿z方向的流动,则 xh3npx+zh3npz=6nvhx (2-6)式(2-6)为二维雷诺流体动力润滑方程式流体动力润滑轴承的基本公式。(三)油楔承载机理 由式 px=6nvh-h0h3 可看出油压变化与润滑油的粘度、表面摩擦速度和油膜厚度的变化有关,利用该式可求出油膜中各点的压力p,全部油膜压力之和即为油膜的承载能力。 油膜必须呈收敛楔形,才能使油楔内各处油压都大于入口和出口处的压力,产生正压力以支承外载。 所以形成液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1. 相对运动两表面必须形成一个收敛楔形;2. 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vs,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从大口流进,小口流出;3. 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粘度,且供油充分。2.3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基本原理(一)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的建立过程 径向滑动轴承的轴颈与轴孔间必须留有间隙,当轴颈静止时,轴 颈处于轴承孔的最低位置,并与轴瓦接触。此时,两表面间自然形成收敛的楔形空间。当轴颈开始转动时,速度极低,带入轴承间隙中的油量较少,这时轴瓦对轴颈摩擦力的方 向与轴颈表面圆周速度方向相反,迫使轴颈在摩擦力作用下沿孔壁向右爬升(图 b)。随着 转速的增大,轴颈表面的圆周速度增大,带入楔形空间的油量也逐渐加多。这时,右侧楔 形油膜产生了一定的动压力,将轴颈向左浮起。当轴颈达到稳定运转时,轴颈便稳定在一 定的偏心位置上(图 c)。这时,轴承处于流体动力润滑状态,油膜产生的动压力与外载荷 f 相平衡。此时,由于轴承内的摩擦阻力仅为液体的内阻力,故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值。 图2-5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形成过程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形成过程经历起动、不稳定运转、稳定运转三个阶段。 起始时n=0,轴颈与轴承孔在最下方位置接触1、 起动时,由于速度低,轴颈与孔壁金属直接接触,在摩擦力作用下,轴颈沿孔内壁向右上方爬开.2、 不稳定运转阶段,随转速上升,进入油楔腔内油逐渐增多,形成压力油膜,把轴颈浮起推向左下方。(由图b图c)3、 稳定运转阶段(图d):油压与外载f平衡时,轴颈部稳定在某一位置上运转。转速越高,轴颈中心稳定位置愈靠近轴孔中心。(但当两心重合时,油楔消失,失去承载能力)(二)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能力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如图2-6所示。基本参数:o-轴颈中心,o1-轴承中心,起始位置f与oo1重合,轴颈直径d,轴承孔直径d根据以上基本参数可以直接计算出:直径间隙:=d-d半径间隙:=r-r=2=(d-d)2相对间隙:偏心距: e=oo1偏心率: =e以oo1为极轴,对应油膜厚度h,h0为pmax处油膜厚度,0为pmax处的压力角,1、2为压力油膜起始角和终止角,其大小与轴承包角有关。在aoo1中,根据余玄定理可得略去高阶微量e2sin2,再引入半径间隙=r-r,并两端开方得 +r=h+r-ecos整理得任意位置时油膜厚度为压力最大处pmax的油膜厚度当=时,油膜最小厚度为hmin把上式在1到2的区间内积分,就得出在轴承单位宽度上的油膜承载力,即为了求出油膜的承载能力,理论上只需将py乘以轴承宽度b即可。但在实际轴承中,由于油可能从轴承的两个端面流出,故必须考虑端泄的影响。这时,压力沿轴承宽度的变化成抛物线分布,而且其油膜压力也比无限宽轴承的压力低(图27),所以乘以系数c1对py进行修正,c的值取决与宽度比b/d和偏心率的大小。这样,在角和距轴承中线为z处的油膜压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py=pyc1-2zb2 图2-7 不同宽径比时沿轴承周向和轴向的压力分布因此,对有限宽轴承,油膜的总承载能力为f=-b2+b2pydz通过上式可得 承载量系数cp于是可得 式中cp为一个无量纲的量,称为承载量系数,为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粘度,pas;b为轴承宽度,m;f为外载荷,n;v为轴颈圆周速度,m/s。cp的积分非常困难,因而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作成相应的线图或表格供设计应用。在给定边界条件时,cp是轴颈在轴承中位置的函数,其值取决于轴承的包角(入油口和出油口所包轴颈的夹角),相对偏心率和宽径比b/d。当轴承的包角(=120,180或360)给定时,经过一系列的换算,cp可表示为: cp,bd若轴承是在非承载区内进行无压力供油,且设液体动压力是在轴颈与轴承衬的180度的弧内产生时,则不同和b/d的承载量系数cp值见表2-1。 表2-1 有限宽度轴承的承载量系数 cpcp是轴颈在轴承中位置的函数cp取决于轴承包角 ,编心率和宽径比l/d(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参数选择影响滑动轴承油膜压力的因素很多,根据液体动压润滑理论,影响压力分布的参数主要有轴承宽径比、相对间隙、油槽开设形式、径向载荷、润滑油主轴转速等。1.宽径比bd一般轴承的宽径比b/d在0.31.5范围内。宽径比小,有利于提高运转稳定性,增大端泄漏量以降低温升。但轴承宽度减小,轴承承载力也随之降低。高速重载轴承温升高,由于温升高,宽径比宜取小值,使t减小;低速重载轴承,需要对轴有较大支承刚性,宽径比宜取大值;高速轻载轴承,转速小高,温升大,如对轴承刚性无过高要求,可取小值;需要对轴有较大支承刚性的机床轴承,宜取较大值。一般机器常用的b/d值为:汽轮机b/d=0.31;电动机、发电机、离心泵,齿轮变速器b/d=6.01.5;机床、拖拉机b/d=0.81.2;轧钢机b/d=0.60.9。2相对间隙 相对间隙主要根据载荷和速度选取。速度愈高,值应愈大,楔形空间增加,带入油量增加,易于形成动力润滑;载荷愈大,值应愈小,使减小,提高承载力。minh此外,直径大、宽径比小,调心性能好,加工精度高时,值取小值,反之取大值。一般轴承,按转速取值的经验公式为: n604910319式中n为轴颈转速r/min。一般机器中常用的值为:汽轮机、电动机、齿轮减速器0.0010.002;轧钢机、铁路车辆0.00020.0015;机床、内燃机0.00020.00125;鼓风机、离心泵0.0010.003。3.轴承的转速 转速是影响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的参数之一。4粘度 这是轴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功耗和轴承温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粘度和平均温度密切相关,轴承工作时,油膜各处温度是不同的,通常认为轴承温度等于油膜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的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粘度的大小。平均温度过低,则油的粘度较大,算出的承载能力偏高;反之,则承载能力偏低。设计时,可先假定轴承平均温度,(一般取tm=5075)初选粘度,进行初步设计计算。最后再通过热平衡计算来验算轴承入口油温ti是否在3540之间,否则应重新选择粘度再作计算。对于一般轴承,也可按轴颈转速n(r/min)先初估油的动力粘度n,即 n=n60-1310-76 由式(47)计算相应的运动粘度v, 选定平均油温tm,参照表41选定全损耗系统用油的牌号。然后查图49,重新确定tm时的运动粘度tm及动力粘度tm。最后再验算入口油温。(四)径向滑动轴承的供油结构在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中,充足的供油量是产生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向轴瓦内供油最常用的结构要素是油孔和油槽。油槽主要有两种形式,轴向油槽和周向油槽。油孔和轴向油槽可以设计一个或两个。轴向油槽为与直线平行的直线形油槽,其深度比轴承半径间隙大很多,它能够使润滑油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轴瓦宽度上,适用于载荷方向不变或变化不大,轴瓦比较宽的场合;周向油槽为环形槽,它能够使润滑油迅速分布到轴瓦的整个圆周,适用于载荷方向变化超过180度,甚至载荷旋转的场合。当轴瓦较窄,可以不开设油槽,只设置供油孔。油槽的开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轴向油槽单轴向油槽的位置最好在最大油膜厚度处,但是,因为偏为角载荷、转和转向变化,所以只有在稳定工况下最大油膜厚度的位置方向稳定。为此常把单轴向油槽设在载荷方向的反方向,该位置与最大油膜位置比较接近,没有很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单轴向油槽供油的轴承,轴颈只能按指定方向选择,如图2-8所示。图2-8 单轴向油槽2. 双轴向油槽双轴向油槽或油孔一般设在垂直于载荷方向的直径上,这种轴承只能允许轴颈正反转。通常轴向油槽应较轴承宽度稍短,以便在轴瓦两端流出封油面,防止润滑油从端部大量流失,如图2-9所示。图2-9 双轴向油槽3. 周向油槽周向油槽一般设在沿宽度方向轴瓦中央的圆周上,有全周油槽和半周槽。周向油槽适用于载荷方向变化范围超过180度的场合,它常设在轴承宽度中部,把轴承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当宽度相同时,设在周向油槽轴承的承载能力低于设在轴向油槽的轴承,如图2-10所示。 图2-10 周向油槽对轴承载荷能力的影响第三章3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实例计算 已知轴承载荷径向载荷为80000n,电机额定转速1000r/min,轴瓦处轴径180mm,进油温度45度,润滑油为hu-22,直接润滑。3.1主要技术指标径向载荷:f=80000n 轴径=180mm 转速:n=1000r/min3.2选择轴承材料和结构1. 选择轴承宽径比根据汽轮机轴承常用的宽径比范围,取宽径比为1。2计算轴承宽度 b=(b/d)d=10.18m=0.18m3.计算轴颈圆周速度 v=dn60x100=x180x10060x100=9.42m/s4. 计算轴承压力p和pv值 p=fdb=8000000.18x0.18=2.47mpa pv=2.47x9.42mpa.m/s=23.27pa.m/s3.3润滑剂和润滑方法的选择 1. 选定润滑油牌号参照表选定机械油hu22 2.初步估算润滑油动力粘度 n=n60-131076=0.027pa.s 3.选定平均油温,现选平均油温tm=50 4. 选定润滑油牌号参照表选定hu22 v50=20mm2/s n50=v=900x18x10-6pa.s=0.0225pa.s 5.采用直接润滑方式3.4.性能计算(一)承载能力计算1.相对间隙 =n6049103190.001255取=0.001252.计算轴转速 =2n60=2xx100060=104.67rad/s3.承载系数cp=f22nvb=1.654偏心率选择 查表机械设计手册得=0.66(二)层流校核 1.半径间隙 =r=0.00125x0.182=112.5x10-6m 2.计算临界雷诺数 ret=41.31=1168 3.轴承雷诺数 re=vn=296.7 由296.71168.故满足层流条件 4.选取流量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qv=0.076 5.轴承润滑油体积流量 qv=d3qv=0.00125x0.183x104.67x0.76=58.0x10-6m3/s(三)功耗计算 1选取摩擦系数特性:查机械设计手册,得=2.3 2计算摩擦系数 =2.3x0.00125=0.0028 3计算摩擦功耗 p=fv=0.0028x800000x9.42=2166w(四)热平衡计算 1.热温升计算 计算得t=14.742 2. 进油温度 由已知得t1=45 3.出油温度 t2=tm+t2=57.38 由上所知,均符合要求。(五)安全度计算 1.最小油膜厚度 hmin=d21-=36m 2.轴颈表面粗糙度:rz1=1.6m 3.轴瓦表面粗糙度:rz2=3.2m 4.安全度计算: 得s=7.5 s是考虑到表面几何形状不标准和零件变形而保留的安全度,一般取s2所以:s=7.52,保证动力润滑。 第四章4.三维建模4.1三维建模依据 根据轴承轴瓦基本要求,计算得出相关尺寸。确定轴瓦轴径大小,轴瓦厚度,轴承座基本尺寸。依据尺寸利用proe进行三维绘图。4.2三维建模的基本图形从零件图看出本图包括轴瓦图,轴承座图,以及螺栓这些基本零件。装配好这些基本零件,保持文件,确定装配图为三维建模的基本图形。4.3三维建模的步骤1.保存为滑动轴承的三维实体模型图 利用三维画图软件,将装配图转换成cad格式2.保留相关图形 关闭相关图层或者删除多余的线。相关图层或者删除多余的线。3.修改图形 将各部分按绘制独自地封闭图形为原则进行绘制。孔的部分只绘制以中心线为旋转轴线的一半封闭图形,删除直径等不需要的线段。4拉伸创建 选定基本视图,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拉伸“按钮”,或者输入;完成基本命令后拉伸创建。5.合并和切除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先选择大圆柱体,按回车键后,选择小圆柱体,回车生成孔造型,6. 合并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并集”按钮,将相关图形合并为一个整体。7. 合并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并集”按钮,将镜像实体合并成一个整体。8. 边圆角。总结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不仅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丰富了大脑,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开拓了视野,认识了将来电子的发展方向,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毕业设计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次作业,他既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开端,毕业设计是我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能够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综和性作业,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做毕业设计是老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其次,毕业设计的指导是老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毕业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毕业设计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职员岗位工作方案支配2025年
- 2025年女生节创意活动方案
- 2025年疫情防控措施应急方案
- 2025年销售部工作方案书演讲稿
- 《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课件 项目四 报警显示器的制作
- 2025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方案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
- 2025年电子声光控灯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G《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 2025年甘蔗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WMS仓库管理系统采购协议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模调查报告2025-2030年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