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_社交礼仪.ppt_第1页
中西方_社交礼仪.ppt_第2页
中西方_社交礼仪.ppt_第3页
中西方_社交礼仪.ppt_第4页
中西方_社交礼仪.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文化与礼仪 第六章 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活动中 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 地行为规范。东方人与西方人有着不同 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社会交往活 动中遵循各自不同的社交礼仪。随着中 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中 国加入wto 以后,我们和外国人打交 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解一些西方人生 活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与外国 人沟通,也避免在各种场合里做出不和 宜的举动,使自己或对方尴尬。 一、招呼语和告别语的差异 问候语和告别语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 常语言交际中,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 在的语言现象,因而人们对它们习以 为常。 这种看似简单、且已模式化了的言语 交际形式富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问候语 在西方,除非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 不喜欢相互表现得很亲昵。 英语问候语的内容具有中性特点,多 以谈论天气或其他与个人没有直接关 系的事物。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 两类: !第一,谈天气,因为这显然 不存在干涉别人隐私的问题 。 !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 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 以说“最近好吗?”,初次 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 ”之类的客套话。 英语中不宜问候交谈的话题 初次见面或不是十分熟识的朋友尽 量避免一些由于文化差异容易引起 的误会的话题,以免不经意冒犯对 方。 1、忌谈隐私 2、避免争论性话题 3、避免询问衣服价格 4、切忌恭维高龄 中国人一般高度重视社会关系亲热, 在 相互问候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 关心。 中国人见面时, 往往关心地问对方: “吃了吗”或客气地询问: “你到哪里 去”、“你在忙什么呢”,以此体现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中国人的问候语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 发展中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特征,内容 经历了从“无恙乎”“吃”“寒暄” 的变化过程。 “恙”指疾病灾祸,这种问候语始于上古时期 ,反映了那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 春秋时期直至汉魏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 低下,政府横征暴敛,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原 因,时有饥荒,在物质生活难以保证的情况下 ,“吃”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吃了吗 ”也就作为问候形式盛行起来。 “寒暄”作为问候是在汉魏以后,人们见面也 就问寒问暖以示关心,后以此作为问候。 汉语问候语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人注 重衣食住行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意识 的印记,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及其意义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传统 的人文情感关怀和人本主义思想。 总之,问候他人时,无论在中英哪 一种文化中都要注意避免采用一些 不合常规的内容,即令人不快的内 容、打探隐私的内容和易被误解的 内容。 (二)告别语 在中国,客人告辞的时候,不会只说“ 再见”,而是显得程序复杂。 告辞由客人提出,一边说告辞一边起身 ,主人可表示挽留,主人在客人离去时 常对客人说“慢走”“路上小心”。 如主人希望表现等更殷勤一些,会陪客 人一起走,一直把客人送到楼下、大门 外、街尽头或者车站,看着客人离去主 人才转身离开。 如果是在和病人告别,中国人更是体贴 备至,常说“早点休息”“多喝开水” 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西方人要简洁得多。 他们在告别时通常会从自己的角 度出发,告知主人离开的原因, 往往一句“拜拜”就够了。 如果是看望病人,他们会说“多 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 等。 二、称谓的差异 称呼, 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 间所采用的称谓语。 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 既反映着自身 的教养, 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 从 中还表明了双方的亲疏关系。 一个得体的称呼, 会给对方印象良好, 为 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 否则, 不恰当或错 误的称呼, 可能会令对方心里不悦,影响 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 尤其要注意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礼仪。 (一)中英文化中姓名的差异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 文化, 表现在姓名方面, 西方人的姓名 同中国人的姓名有以下主要不同点: 1、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反映了 中国“重家族,轻个人”的价值观念 。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名在 前表示了对个人的尊重,家族的名字 被置于末尾实际上暗含他们对家族的 态度。 2、中国妇女结婚后,其姓名不变。中国 封建社会女子婚后要把丈夫的姓冠在自 己的姓前面,现在这种习惯已经没有了 。在西方, 妇女结婚后, 则把父姓改为夫 姓, 而保留自己的原名。 3、中国人对起名是颇有讲究的, 西方人 起名的清规戒律就少多了。 中国传统的“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 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 ”的价值观使得英汉语言在称谓语方面 出现明显的差异。 (二)中国人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历来很重视称谓,古今称谓 词典收录了中国人人际称谓约一万 多条。 有学者将称谓语分为姓名称谓、亲属 称谓、社交称谓等七大类。 1、社交称谓 (1)称职务:中国自古以来在人际交往 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称呼行 政职务是最为常用,以表示交往双方身 份有别、敬意有加。 (2)称职业:如老师、律师、医生、护 士等,也可在职业前加上姓氏。 (3)称姓名:对朋友、同学、同事比较 随便,可以直呼其名,这种随便显得关 系更为亲密,关系越亲密越不用尊称。 也可以只称姓氏,前面冠以“老”或“ 小”。 2、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主要是用来称呼家庭或家族中亲属成 员的。 在中国封建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 ,多则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聚居在一起,人员 之间关系复杂,亲属之间称谓词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分类精细。 尔雅释亲解释家族称谓约100种,赵元 任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chinese terms of address)一书中列举了种亲属称呼 语114种,每种称呼语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 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 中国人讲究称呼得体,就是指称呼者应该严格 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 ”的原则。 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多能把其身份表明得 一目了然: 辈分(父辈: 伯、叔、舅;同辈:兄、弟、姐、 妹) 父系或母系(如姑、姨)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 年龄的大小(如姐、妹) 血亲或姻亲(如哥、嫂、妹、妹夫) 还可以在这些称谓前添加表顺序的数词。 这些称谓不仅可以把长幼、亲疏分得明明白白, 且性别也很清楚。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是重男轻女的。 父亲的兄弟有伯伯、叔叔之分,而父 亲的姐妹却只有一个称呼姑姑 女子婚后所生的子女被娘家人称为“ 外孙(女)”、“外甥(女)” 。 在儒家的伦理秩序中,晚辈往往不允许 称呼长辈的名字,即“称尊长,勿呼名 ”(弟子规) ,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 养,不懂规矩,这是长幼有序思想的一 个表现。 亲属称谓语在社会交往中用于称呼非亲属 在汉语中,称呼邻里乡亲或相识的人时 ,彼此间虽无亲属关系,可晚辈或年幼 者却经常使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长辈或 年长者。 晚辈或年幼者遇上年长者或长辈打招呼 时,一般会根据对方的辈份、年龄及性别, 使用“对方的姓+ 相应的亲属称谓语” 的称谓来称呼对方。 对陌生人打招呼时,也常使用亲属称谓 词语。 中国人的这种称呼方式与中国数千年来 有聚族而居的传统,崇尚大家庭的浓重 观念有关。 而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的 社交场合,英美非亲属成员之间很少用 亲属称谓互相称呼对方。 敬称和谦称 在社会交往中,中国人往往遵循“贬己 尊人”的原则,对自身的才能、作用总 是有意贬抑、不愿外露,即自谦,却喜 欢故意抬高对方,即“贬己扬人”,以 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敬。 “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在语言上,就 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几乎涉及对方 的都用敬称,涉及自己的都用谦称,以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以及甘居人下的谦恭 精神。大部分敬称和谦称互相对应,且 数量都十分可观。” “家”、“舍”表示谦虚,“令”表示尊敬。这种敬语 及谦称现在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在日常会 话中有被淘汰的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 英语里有敬称,很少有谦称。 (三)英语的称呼规范 1、 mr. 、mrs. 、miss 、ms. 适用于一般的男子和女子。 2、 sir 、madam 是对地位较高、年龄较长者的一种尊称。使 用时,也可以不带姓名。 3、 excellency 是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的尊称。 4、在英语国家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加上 姓来称呼,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 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可以称呼他们的 头衔。外国人一般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 5、 在美国,人们常把直呼自己的名字,视 为一种亲切的表示。 汉英称谓语的区别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体系严密,分类精细, 语义明晰,数量众多。它是世界上最复杂 也是最精确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其主要 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 系的区分极为细腻,充分体现了“上下有 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观念。 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要简单、笼统的多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核心家庭。在家 庭内部,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 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家庭以外,亲属 称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主要是以辈分为 区分的依据。 此表从血亲和姻 亲的角度对英汉 语三代以内的亲 属称谓进行对照 ,同时又根据关 系的亲疏将血缘 亲属关系分为四 层。 三、赞美和致谢的差异 (一)赞美和反应 在英语国家,赞美常常被作为交谈 的引子,西方人喜欢赞美别人,对 人的感谢和赞美不离口,当然,他 们也喜欢被称赞。 赞美的内容主要是个人的外表、新 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 现等。 面对赞美时,中西方的应答方式表现出 极大的差异。 西方人在面对表扬或赞美时,他们的应 答方式往往是“肯定式”或“互酬式” ,即肯定自己确实不错或夸赞他人更好 ,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愉悦。 而中国人面对赞美常常表现为“否定式 ”或“谦虚式”。在听到他人对自己赞 美时,尽管内心很喜欢这样的赞扬,但 是大都习惯贬低自己或拒绝称赞。 (二)致谢频繁致谢见外吗? “thank you”是西方文化里使用频率 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这两个字几乎可 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 母与子女、兄弟姊妹、夫妻这种具有亲 密关系的人之间也不例外,这不是客气 ,而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致谢语的使用频率上,中国社会要大 大地低于西方社会,中国人在亲人之间 或亲密的人之间多不言谢,一般只有在 别人提供了重要且有效的帮助时,才会 说“谢谢”。 四、握手和介绍礼仪的差异 握手礼在所有礼节中是最为普遍的,它 几乎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握手礼表现出 的最大区别在于出手顺序的不同。 西方文化倡导“女士优先”,是否握手的主 动权在于女性,所以握手礼的顺序是女士 先伸手。 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对于女性的要求更多 的是内敛和含蓄,所以男性处于主动的状 态。 中国人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 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 表示尊敬。 介绍是指从中沟通,使双方建立起关系。这 在社会交往场合是常用的一种礼节。 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介绍礼节表现出的 最大差异是介绍秩序的不同: 在中国相当多的时候,人们在介绍时,往往 是先介绍职位高的后介绍职位低的,先介绍 年长的后介绍年轻的,先介绍男性后介绍女 性,体现了领导、年长者以及男性的社会地 位。 而在西方社会,介绍的秩序是:先介绍男性 后介绍女性,先介绍职位低的后介绍职位高 的,先介绍年轻的后介绍年长的,将尊重放 在后面介绍,体现了尊重的“优先知情权” 。 五、邀约的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需 要,经常需要对一定的交往对象发出约 请,邀请对方出席某项活动,或是前来 作客,这类性质的活动被称为邀约,在 日常生活中,邀约也被称为邀请。 在西方,邀约一般相当诚恳,邀请别人 赴宴,参加社交活动时,最重要是双方 协商对于彼此都方便的时间安排要充分 尊重,所以涉及的时间则是双方协商的 结果。 而在中国文化中,请别人参加某项活动 往往是给别人面子,被邀请看作是一种 荣誉,因此时间主要由主人来定,而且 在交往过程中双方尽量说些客套话,协 商程度低。 在西方国家,拜访前,要事先电话 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 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 而在中国无需预约,好友同事之间 串门很随便,随时都有来访或是随 时拜访他人。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 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更 是无需郑重其事地事前联系征得别 人的同意,中国人对突然拜访会感 到惊喜。 在西方,上门做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与约 定时间到主人家,主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 接待你,早到使得主人忙乱不堪,反而失 礼。 上门做客最好带一点小礼物,可以是给女 主人的一束鲜花,也可以是一瓶酒或者是 给小孩子的小礼物等等,但一般不会是昂 贵的礼物,太昂贵的礼物会让主人为难。 做客是不宜久留。 而在中国如果是上门做客,客人有时会提 前几个小时到主人家,女士会帮一帮女主 人准备饭菜,男士们则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饭后可能还要聊一聊天,拉拉家常。 六、迎客和待客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 ,这是我 国迎送客人的传统礼仪。 如果事先知道有客人来访,要提前打 扫门庭,以迎佳宾,并备好茶具、烟 具、饮料等,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条 件,准备好水果、糖、咖啡等,客人 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 客人来到家中,主人要热情接待。 客人进屋后,首先请客人落座,然 后敬茶、递烟、端出糖果,端茶送 糖果时要用双手。 西方的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 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 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 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面对中国主 人不断加茶,往往不知所措。 英美人招待客人用餐只需三四道拿手菜 点就可以了。按英美人的传统,请朋友 来家里吃饭是要和朋友一起分享他们的 日常生活,并不是越丰盛越好。 整个用餐 气氛自在而有随和,象是在自己家里吃 饭一样。 而在中国,情形就不一样了,动辄高朋 满座,佳肴满桌。在用餐过程中,主人 喜欢劝客人多进餐,甚至替客人夹菜劝 酒,这样才能表明主人的热情和诚意。 七、女士优先 英国在中世纪时将救助弱者尤其是爱护女 性尊为“骑士精神”。几百年来,西方的 传统一直是以照顾女性和尊重女性为交际 礼仪的要求。在现代各种交际场合都遵循 的“女士优先”的原则。 “男尊女卑” 一直在中国传统社会习俗中 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给中国人留下了 极深的烙印,往在很多场合女士都不可能 像西方的女性那样得到的尊重。 八、左右尊卑的差异 左与右,原本是人们用以表示方位的名 词,即以人所设定的位置为中心,左与 右的位置相对而言。 尊上位是各种礼仪活动中的一个原则, 所谓上位是一场活动中最重要、最尊贵 的位置。 我国传统的做法是“以左为尊”,国际 通行的做法是“以右为尊”。 (一)西方文化:以右为尊 西方文化以右为尊,“以右 为尊”现在已成为一种国际 礼仪惯例,被广泛用在商务 活动中。 (二)中国文化:以左为尊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逐渐赋予左与 右以丰富的社会性内容,形成了尚 左或尚右的观念,成为用以反映社 会中人或事物的上下、尊卑、高低 、轻重差别的一种方式。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 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 于各种礼仪之中。 在等级森严的先秦时代,人们把左与右的 概念与等级制度相联系,用尚左或尚右的 观念作为表示人与人之间政治和社会地位 高低的一种方式,进而又引申扩大到社会 其他领域,用以表示对某种事物重视与否 的一种方式。 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 ,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 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 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 凶事尚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 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 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 功,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 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 下。”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 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 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座,不让。” 秦汉时期人们的尚左、尚右观念发生 了明显变化,主要趋势是尚左观念显 著衰落,尚右观念普遍流行,成为人 们反映上下尊卑关系、强调事物重要 性时常用的观念。 秦时以右为上为尊,富贵者居于闾里 之右,贫贱者居于闾里之左。就职官 的地位而言,秦汉时期均以高职为右 职,秦汉设左、右丞相,皆以右丞相 为上。 至汉以后,改从尚左,朝班官序本 皆尚左,惟宴饮之事沿乡饮酒礼, 以右为尊。其后相习为常,遂一概 尚右。 至六朝官序已尚左,而宴席犹尚右 。 唐、宋、元尊右。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白居易琵琶行小序中“元和十 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载“过洞庭,上湘 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其中“左 迁”指的是贬官降职。 古时把升官称为“右移”,把贬官称 作“左迁”、“左黜”等。 明改制尚左。 明史太祖本纪:“丙午,令百 官礼仪尚左。改李善长左相国,徐达 右相国。” 朱元璋做吴王时,百官礼仪以右为上 ,各级官僚机构还沿用元制。到了吴 元年(1367年),改为以左为上,李 善长由右相国改为左相国,居百官之 首。 清袭明制尚左。 清代官员,一般以满人提任左职,汉 人出任右职,满人大学士为一品官, 汉人大学士则为二品官。吏部左、右 侍郎满人为左,居二品,汉人为右, 居三品。这种习惯经明清一直延续到 现在。 九、馈赠的差异 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相互馈赠礼物,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 礼物馈赠的传统因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 异,从礼品选择、包装、价值厚薄到馈 赠时间、馈赠方式都有诸多讲究,是否 得当取决于是否了解并符合对方有关礼 品赠送的文化风俗习惯。 (一)馈赠的历史渊源 在礼的内涵中,除了有表示尊敬的态度 、言语、动作、仪式外,还有一个重要 的含义,就是礼物。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和演变,馈赠成为 人们联络和沟通感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 在西方国家,人们也经常会馈赠一些礼 品以表示友好和联络感情,西方学者称 之为“润滑策略”。 (二)礼物的选择 馈赠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友谊 ,但馈赠礼品是一门敏感性 较强的艺术,若处理不当, 效果适得其反。 1、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 西方人较少送礼物 中国人都认为来而不往是失礼的,因此 ,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他人,并 且,收到礼品要回礼时,回礼讲究价值 对等,甚至在礼品的内在价值、外在包 装上更下功夫,以显示自己的慷慨和对 他人的恭敬。 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 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2、中国人选礼物重形式 西方人更倾向于实用 中国人送礼形式重于内容,名牌商品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