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张姓起清河_第1页
天下张姓起清河_第2页
天下张姓起清河_第3页
天下张姓起清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下张姓起清河天下张姓起清河( (图图) ) 2007 年 01 月 15 日 01:40 燕赵都市报 张氏祖先发明了弓矢 位于邢台清河的挥公墓 本报记者张会武 通讯员许金亭 郭炳华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张姓源远兮,清河流长;始祖挥公兮,英武非常;清河之滨兮,滋润成长; 主祀弧星兮,卫国安邦;用于战事兮,拓土开疆;挥公功德兮,万古流芳 这是新加坡张氏总会会长、亚美集团董事长张允伏带领寻根问祖团于 2006 年 9 月 17 日上午,在清河县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前,宣读的祭文。这一天,每 两年一届的世界张氏恳亲大会在邢台清河县举办。 隆重的恳亲大会追念着张氏先祖在清河如何受封得姓,追念着张姓子孙历 史上的不朽建树,以及如何播迁世界各地。 寻根谒祖寻根谒祖 “海内外来清河寻祖始于 1996 年,而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则是始于 1997 年 9 月后,当时马来西亚沙巴洲组成张氏宗亲寻根团来此寻根。”2007 年 1 月 14 日下午,清河县原政协副主席张一海说。 张一海的另一个身份是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他所说的“积极行动” 即指 1997 年以后的接连几年内,清河张氏研究会和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相继成 立,以及成立后的“走出去”2005 年 4 月 27 日至 29 日,清河县张氏宗 亲联谊会、张氏研究会联合组团赴河南濮阳参加第二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与 来自世界各地的张氏族人共同缅怀祖功,再续一脉深情。 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张氏恳亲大会是全球张氏族人的节日,这一盛事在清河 举办,标志着清河作为张姓的发源地已得到世界张氏同族的一致认可,也标志 着清河张氏文化的发展已步入了崭新的阶段。 清河之源清河之源 张姓祖居在清河,在华夏大地流传了已近五千年。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部 落与蚩尤部落八战不胜。轩辕的第五子挥夜观天象,发现流星飞渡弧矢星,顿 生灵感,制造了弓矢献轩辕,并辅佐轩辕发起对蚩尤的第九次决战,逼迫蚩尤 逃遁入海而诛之,并使其他部落纷纷归顺,拥轩辕为领袖,史称黄帝。黄帝后 来又对挥公大加封赏,并赐姓为张,世居清阳,即今天的清河县。历代古籍对 张氏起源清河有明确记载。明嘉靖年间会修的张氏统宗世谱记载:“挥, 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清阳,后改清河郡。” 沿用至今的清河县何以得此地名?“清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战国时介于 齐赵两国之间。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清河源起河南北部,流经今 日河北威县以下开始称清河。”隋代以后,古老的清河因黄河无数次改道而被 湮没,虽河流不复存在,但因这条河流而得名的清河县却沿用至今。所以张氏 谱书提得姓地点时,多是讲清河郡,谱书的版心,也往往标有“清河堂”字样, 以示不忘先祖之地。 历史文化的核心是历史人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黄帝 25 位子嗣中得姓氏 者 14 人,但惟独张氏历史渊源构成了迥异于其他姓氏的人文品位。张氏家族的 名人灿若星汉:张挥发明传世瑰宝的弓矢;挥之十一世孙张单,在任“火正” 之职时,发明了“造灶”,使人类生活有了用“灶”烹饪食物的飞跃,张单也 成了至今人们供奉的“灶君公”。禹帝时起用张挥之十二世孙张天杰为“水正” 之官,接续大禹之父鲧治水时堵水不治的教训,采取开渠通河引水入海,成全 了夏禹治水之全功 张氏族人自黄帝至禹帝 540 年间,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均 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建树,在上古占有相当的位置。继而自商到周,张氏连 续 28 世,文有宰相,武有将军;自秦统一之后,历朝辅治天下的忠臣勇将以及 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更是繁若星辰:像帮助刘邦完成了灭秦兴汉大业的 张良,研制出“候风地动仪”的张衡,“医圣”张仲景,绘出传世之作清明 上河图的张择端等等。挥公的世孙们,创造的人类的文明,成了推动历史社 会进步不可小视的力量 张氏播迁张氏播迁 张氏又是从何时走出清河之水播迁海内外的呢? 张姓是一个极富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家族。先秦时期他们就从清河开始向诸 侯各国迁徙;秦汉时代的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动了张姓先民迁徙的 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更需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具体 说来,张姓的迁徙有 3 次大的浪潮。 第一次始于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建立新朝之时。此次迁徙,台湾屏东县清 河百忍族谱记载: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渐南下,一 祖过扬子江,分住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赣州 等处;一祖迁入湖州(在今浙江);一祖入演州(在今越南)。 第二次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公元 4 世纪初叶,永嘉暴乱之后,西晋政权 灭亡。张氏先民活动的中心,处于战乱之中,为求生存,他们再一次背井离乡 南迁至建业(今南京),之后又迁襄樊。 第三次迁徙潮起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此次迁徙,使张氏族人向巴蜀、两 淮、岭南流移。至此挥公子孙已遍布全国。此后,张氏子孙或因战乱,或因生 活所迫,进一步外迁,历经数千年,布满了东南亚和包括五大洲的各个国家。 近五千年的播迁繁衍,使张姓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重要成员,唐代列 为“国柱”之姓。迄 20 世纪 80 年代,张姓人口逾亿,其中国外张姓达 2000 万 之多 文化之卫文化之卫 为挖掘历史资源,弘扬张氏文化,1998 年 8 月 18 日,清河张氏研究会正 式成立;经深入发掘研究,他们先后编撰了张氏历史文化研究、张氏世 系及其分迁等著作。为进一步扩大清河张氏文化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清 河张氏研究会面向四海招贤纳才,邀请诸多海内外知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及海内 外张氏宗亲代表为研究会顾问,并编辑出版清河张氏研究期刊。 与此同时,针对国内外寻根祭祖的张氏族人络绎不绝的现实,当地政府开 始运筹建设已被毁灭了的、代表张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据考证,至汉代清河 张氏祠堂尚存。然世代沧桑,汉文化层早已湮埋今清河之地表 10 米之下。根据 “立庙清河之南”的大致方位,清河县决定在城西 15 华里处的清河森林公园内 复建祠堂。 2002 年 6 月,清河张氏研究会专门研究祠堂修复工作,随后,该会向全球 张姓宗亲组织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