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湛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于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 湛江一中湛江一中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教师:ZLY 一、一、本大题本大题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嗤笑(ch) 微蹙(c) 瞥见(b) 桀骜不驯(ji) B. 逡巡(qn) 呜咽 (y) 懵懂(mng) 人才济济(j) C. 兴奋(xng) 扉页(fi) 追溯(s) 置若罔闻(wng) D. 呓语(y) 骁勇(xio) 觊觎(j) 呱呱坠地(gu)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他星期天也顾不上休息,整天东奔西跑,简直是席不 暇暖。 B.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C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 时,总是如数家珍。 D她那些美妙的想法,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幅照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 B.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艺术衔接外,所有故事都取 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 C.委托其他个人或机构筹款的行为是否正当,法律上难以判断,应该是没问题的。 D.把“增长”改为“发展”,丰富的只是一个词汇,改变的则是发展的内涵,表明我们坚持以人为 本、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二、本大题二、本大题 7 7 小题,共小题,共 353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字之,所至皆理, 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 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 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 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今乃 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 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 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 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 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政教:政令规章等。享:通“烹”,煮。属:刚才。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 的人。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属与贼期 期:一定的时间期限 B贼乃敛兵止 敛:收起 C冒白刃伏萌身上 冒:顶着,冒着 D 狱无系囚 系:关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仲为贼所杀 秋以为期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 亦自缢于庭树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平倾其创血以饮之 以尔来车,以我贿迁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 分)(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 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 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 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 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 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 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中带点波浪线部分断句。(4 分) 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3 分) 译文: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3 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 分) 中秋夜无月中秋夜无月 樊增祥 亘古清光彻九州,今夜烟雾锁琼楼。 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 注释此诗写于 1905 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后。“琼楼”:指月亮。 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 分) 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这首诗一、二两句的艺术手法。(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呦呦鹿鸣,_。我有嘉宾,_。(曹操短歌行) (2)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 (3) _,_?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三、论述文阅读(三、论述文阅读(16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 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如苞,如松如茂。”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 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 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韩翊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 宿”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 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 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 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 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 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 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 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 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无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 国竹文化的精髓。 12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分) 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他画好竹子的枝节叶片后,再用淡墨水勾画渲染。 13不具有“古拙、朴质”或“雅致、逼真”艺术特色的画家有(分) 萧悦 苏轼 倪云林 金冬心 14为什么“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2 分) 15简要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6 分) 四、人物传记阅读(四、人物传记阅读(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中国奥运第一人中国奥运第一人 1932 年 7 月 8 日上午。上海黄浦江畔。 刘长春,这个正要踏上第十届奥运会征程的中国唯一的选手,踏着微微颤动的渡桥,登上威尔逊总统号。 他回眸岸上,送行的人们挥动着红红绿绿的小旗,如潮水般向码头边流涌。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汇集成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江上船只都减速行驶,几艘货轮和客轮拉响了汽笛,向即将远行的健儿致敬。刘长春不 由涌出两行热泪,心情十分激动、亢奋,可又是沉重、悲壮的。是的,偌大的中国,四万万同胞,第一次出征 世界奥运会,仅仅派出他一个选手!自己的两肩,能挑得起这千钧重的国人期待吗 刘长春出生在大连一个寻常人家。沦陷于日寇铁蹄下的大连,小学里日本孩子欺侮中国孩子,中国孩子 不能还嘴、还手。刘长春不干。每当中国孩子挨打挨骂时,他总是冲上前打抱不平,他力大如犊,常常打赢日 本孩子。日本教师知道了,狠狠地打刘长春耳光,还把他提起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刘长春自己爬起来,不 肯低头,苦闷的心情无以排解,就到操场上拚命地跑呀、跑呀。有些日本孩子想追上踢他,却怎么也赶不上 他 刘长春 14 岁时,100 米成绩已达到 11 秒 8,400 米成绩 59 秒。1927 年,他的百米成绩提高到 11 秒。年 底,他被东北大学录取为体育系学生。一次,与俄侨进行 4400 米接力对抗赛,刘长春接第 4 棒时已经落后 几米,可他急如闪电,竟然先于对手十多米到达终点,令俄国裁判目瞪口呆。1929 年的一次中、日、德田径运 动会上,他以 10 秒 6 的百米成绩名列世界前 10 名。这是当时世界上中国人百米成绩的最好名次。 7 月 29 日下午 4 时,在太平洋上颠簸了二十五个昼夜的威尔逊号,在数百华人的欢呼声中抵达洛杉矾 港。刘长春乘上轿车,在美国警察的四辆摩托车引导和护送下,直朝唐人街开去。闻讯赶来的华侨华人排成 近 1 公里的长龙,为刘长春欢呼,鞭炮声、锣鼓声、汽笛声、喇叭声冲天而起,场面十分壮观。许多热情的美 国人聚集在奥运村,发现刘长春便欣喜地高喊: “China!”请他签名,围住他问长问短,刘长春常久久难以脱 身。当然,也有蔑视与嘲弄他的美国人,一家美国报纸登出了他的照片,照片说明是: “看看,这个小中国人 明天如何跑法” 8 月 1 日,第十届奥运会男子百米预赛正式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整的刘长春直接参加比赛,被分 在第二小组第四跑道。发令枪声一响,各国好手奋力冲刺,刘长春用尽全身力气冲向终点的。工丝带,20 米, 10 米,5 米刘长春仍然跑在第四名。美国观众热情地欢呼着,给刘长春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身体触及丝带的 一瞬间,他奋力超过了前面一名法国选手。裁判报告他的成绩为 11 秒 35。可惜的是,按照规定只有前 8 名 才有资格参加决赛,而第 8 名的成绩为 11 秒()2。 刘长春千里迢迢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近月,到达洛杉矾第二天就得参加比赛,身体疲乏,无法正常发 挥水平,竞与奥运决赛失之交臂,国人为之扼腕。 (节选自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有册改) 16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插叙刘长春小时候的事情,突出了刘长春哪些特点?(4 分) 17文章第五自然段末尾,作者为什么还选用了一家美国报纸蔑视与嘲弄刘长春的材料?(5 分) 18刘长春只身远涉重洋参加奥运会,送行和迎接的场面热烈壮观,海内外华人及华侨的热情和期盼超乎 寻常。对此你有何见解?(6 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2(12 分分) ) 19.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6 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沧/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20假如你是某大学校园电视频道工作人员,想要在第一时间,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向同学 们通报下面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因技术条件所限,字幕只能使用汉字,且不超过 20 字), 那么,字幕内容应怎样拟?(6 分) 为了丰富群众春节期间的生活,充分利用淡季旅游资源,人民公园推出吸引游客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 括春节期间(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在校大学生持学生证购票游人民公园,票价在原来的基础上优惠 60%。 六、作文。(六、作文。(6060 分)分) 2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童年有童年的欢乐,少年有少年的梦想,高中阶段,已经步入青年门槛的你,可能有挥之不去的烦恼 。 请以“高中生活的烦恼高中生活的烦恼”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记叙文。立意自定,要言之有物,不得抄袭, 不得套做。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A 瞥 pi;C 兴 xng;D 呱 g) 2.B(人情世故) 3.C(如数家珍:象数家中所藏的宝物一样。比喻对所列举的事物或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不合语境) 4.B(A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情形”;C 表意不明,“应该是没问题的”指向不清;D 搭配不当,“丰富 的只是一个词汇,改变的则是发展的内涵”应该为“改变的只是一个词汇,丰富的则是发展的内涵) 5 A(期:约定) 6 A(前“为”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后“为”是动词,做。B 组两个“于” 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 两句“乃”均为副词,但前句可译为“才”后句则译为“竟”。 D 前一个“以”为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以”是介词,用) 7 D(此题要求筛选出与“刘平重诚信和尽忠义”两个方面有关的信息。解答 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的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 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A 组上句主要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与“重诚信”有一定 的距离;下句是表明刘平奉孝道,讲信义,不能表明“尽忠义”。B 组上句亦是表明刘平 重兄弟情义而不顾念己子,与“重诚信”持不上钩;下句通过“饿贼”的所感和所为,表 明刘平重诚信,与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也持不上钩。C 组上句是“饿贼” 称赞刘平的话,不是“重诚信”的具体表现;下句写刘平身陷困境时愿意用自己代替府君, 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D 组上句既有刘平重诚信的表白,又有“还诣 贼”的践约行动,符合题干“重诚信”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下句写孙萌死后,刘平为其 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综上 所述,D 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 D) 8 C(“后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将对象搞错。原文是说刺史、太守到全椒县 巡视时,看到那里政治清明而无所问,便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开了,并非刘平离职而去。) 9(1)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4 分两处 1 分) (2)凭着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个孩子活过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 代。(3 分,译出大意给 1 分,“力”、“类”各 1 分。翻译时要抓住关键词“力”和“类”, “力”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根据现有的力量”、“类”是“后代”的意思。另 外,句中“可以”不可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可以”,它是两个词“可”是“可 以”、“能”的意思;“以”是介词,是“因为”的意思,“以”后省略宾语“之”) 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就同情他放走了他。(3 分,译出大意得 1 分,“哀”、“遣”两 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王莽时担任郡吏,政绩显著。那以后,每当下属的县里 有强盗进犯,就让刘平去守卫,他所到的地方都能平定,因此全郡的人都称赞他的能力。 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人杀害。后来贼人又突然到来,刘平搀扶 侍候着母亲,奔走逃难。刘仲的遗腹女儿才一岁,刘平抱着刘仲的女儿而放弃了自己的儿子。刘平的母亲 想回去抱刘平的孩子,刘平不同意,说:“凭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 样而没有后代。”于是离开而不再顾惜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一块躲藏在野地中。刘平早晨出去寻找食物, 遇到了饥饿的贼人,贼人将要烹杀他。刘平叩头说:“今天早晨替老母亲找点野菜充饥,老母亲还在野地 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于是流泪哭泣。贼人见他极 为真诚,同情他就放走了他。刘平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后,就告诉母亲说:“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 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于是就回去找到贼人。贼人都大惊,对他说:“经常听说忠勇正直之人, 今天才见到,你走吧,我们不忍心吃掉你。”于是,刘平得以保全性命。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反,打败了郡守孙萌。刘平当时又在担任郡吏,顶着刀剑趴在孙萌 身上(为他遮挡),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大声哭泣着请求说:“我愿意用自 身代督郡守。”贼兵于是收起兵器停止作恶,说:“这个人是义士,不要杀害他。”就散去了。孙萌伤势 太重一时断了气,过了一会儿苏醒过来,渴了找水喝。刘平就倾尽自己的伤口的血让他喝。过了几天,孙 萌终于死了,刘平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为孙萌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 后来刘平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济阴郡丞的官职,太守刘育非常看重他。正赶上刘平遭父丧而弃官, 守丧完毕,被授予全椒县长官的职务。政绩有恩惠,百姓对他心怀感激。刺史、太守下来巡视,见监狱里 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刺史、太守不知道问什么好,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去了。后 来刘平因为有病被免官。 显宗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他们到朝廷后都被授予议郎的官职, 并多次被皇帝召见。刘平两次升迁,升为侍中。他在位八年,因年老多病而上书告老还乡,死在家里。 10.(6 分) 三、四两句意为人们不要因中秋夜天阴无月看不到祖国山河而发愁,如果圆月当空,看到了山河破 碎、民不聊生反而会更加悲愁。(或答:这两句一反常人中秋赏月大都希望圆月当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 上别出心裁。)(1 分)通过诗人想月出又怕月出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他因山河破碎而不堪入目的悲 愤之情。(2 分) 一、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中秋圆月自古至今都是照彻大地,而今晚却被云雾遮蔽了;运用借代, “琼楼”代指月亮;运用烘托手法,“烟雾”“锁”等字眼烘托出一种令人压抑愁闷的气氛。(4 分,写 出上述中的任何一种手法,都可得 2 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1.(1)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2(“枝间叶上,罔非积雪”,即“满身处处有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即“枝干叶若隐若现”。见“纯以为之,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绝不类 竹”并非“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而是说开始画时不像竹子。“虚实结合”是无中生 有。“明代的瘦笔破笔燥笔断笔”是画画的技法,并非“不好的笔”)分。选对一 项得分 13(“萧悦工画竹,有雅趣”是说“雅致”,“举头不似画,低耳疑有声”是说 “逼真”。“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分,选对 1 项得 2 分 14因为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 象征。2 分。“具有豪气和度量”1 分,“成为一种象征”1 分。 15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分。答案包括“宋元明”“蜂起”“风格独 特”“技法高超”四点,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