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_第1页
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_第2页
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_第3页
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_第4页
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泉屯镇对标昌黎十里铺乡 发展葡萄产业的思考 涿鹿县温泉屯镇党委书记 张满胜 我镇在“创先争优、对标定位”工作中,选择同处河北省北 部,均为传统葡萄产业乡镇的昌黎十里铺乡作为赶超“标杆” 乡镇,针对我镇葡萄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十里铺乡发展 葡萄种植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认真分析比对,探究我镇葡 萄产业发展路子。 一、两地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一)温泉屯镇 我镇是与法国“波尔多”同一纬度的“龙眼葡萄之乡”,位 于官厅水库上游桑干河南岸,西距涿鹿县城 20 公里,东距 北京 150 公里。全镇总面积 76.6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行政村, 14009 口人,葡萄种植面积 5 万多亩,年产量 5 万吨,有着 500 多年的葡萄栽植历史,这里土质沙壤,昼夜温差大,无霜 期 139 天,具有栽植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镇出产的 龙眼葡萄粒大、皮薄、含糖量高达 26 度,曾是清朝皇室贡品 供。1957 年,郭沫若到我镇参观考察,品尝龙眼葡萄后赞誉 其为“北国明珠”。1997 年,我镇的龙眼葡萄正式注册为 “北国明珠”商标,并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绿色食品基地” 。目前,全镇储存能力在 30 万斤以上的保鲜库已达到 145 座; 塑料包装厂 4 家,拥有注塑机 9 台,日生产能力达到 13000 个;泡沫保温箱包装厂 1 家;葡萄遮阳袋生产厂 1 家;全镇葡 萄经纪人达 100 多人,建立葡萄专业合作组织 13 个。 1953 年,著名作家丁玲在我镇温泉屯村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农 民文化站。1995 年,镇政府新建了丁玲纪念馆,并在 2004 年 投资 30 万元对丁玲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和重建。位于里虎沟 村的“桥山”,是史记五帝本纪里所载“黄帝崩、葬桥 山”中的桥山,2005 年,台湾群益集团总裁张益瑞先生捐资 90 万元建起了黄帝殿。 (二)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是与法国“波尔多”相媲美的最佳葡萄产地,位于 碣石西麓,属半山区,西距县城 5 公里,205 国道、昌卢公路 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 33.6 平方公里,辖 12 个行 政村,13496 口人,葡萄种植面积 1.1 万亩,年产量 1.8 万吨, 葡萄种植历史达 400 多年。1998 年以来,丘比特、万达、海峪、 吉利、红堡、昌盛六合 6 家知名葡萄酒企业先后落户,年酿 酒能力达 1 万吨,干红产业群已形成规模。全乡鲜食葡萄以 玫瑰香为最,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碣石”商标,并被省评 为“省级果王”。近年来,相继开发种植了红提、新华一号、 美人指、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 30 多个新品种。2001 年以 来,十里铺乡党委、政府相继投入开发资金 400 多万元,狠 抓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保鲜库 67 座、家庭酒堡 8 家,年增产 值近 200 万元,加上温室大棚种植,已是“葡萄香飘四季”。 2005 年,葡萄沟景区被国家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 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仅此一项农民增收近 70 万元。 二、十里铺乡发展葡萄产业典型经验的思考 虽然我镇和十里铺乡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葡萄品质优良, 一个被郭沫若誉为“北国明珠”,一个是“省级果王”,都 具备发展葡萄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但是当我们还在为 葡萄如何高产,能否卖个好价钱而忧心忡忡时,十里铺人却 已经把葡萄变成了“产业黄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条。总的来说,无论是发展模式,还是经济效益,十里铺乡都 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 (一)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2004 年,十里铺乡开始大力推广大棚葡萄种植,实现了葡萄 反季节上市,目前,十里铺已建成高效错季葡萄大棚 1100 多 个。“大棚葡萄比露天葡萄提前两个多月上市,价格增加了 四五倍,除去四五千元的成本,每亩净赚一万多元”,在葡 萄大棚里,十里铺乡的贾秀娟给我们算起了经济账。在昌黎 民康苗木公司的葡萄大棚里,葡萄秧下种植着豆角、黄瓜、 西红柿、油菜等蔬菜。据基地经理潘芳介绍,大棚葡萄每年 生长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 3-6 月,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秧 下的闲置土地种植生长期较短的大棚蔬菜,其收益可以反哺 葡萄种植成本,使棚内葡萄销售收入成为纯收入。 和大棚种植模式相比,我镇葡萄产业存在 2 个短板。一是种 植模式单一。目前,我镇葡萄仍然全部采用露地种植,导致 葡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大 打折扣;二是秧下土地闲置。只注重葡萄种植的管理和生产, 每年 9 月过后,大量土地被闲置起来,降低了土地生产效率, 反而使成本相对增加。 (二)发展培育家庭酒堡,延伸产业链条 2002 年,农民耿学刚在十里铺乡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家庭酒 堡” 耿氏酒堡。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酒堡自酿的干红 葡萄酒,还可以亲自采摘、亲手酿酒。现在,该乡以耿氏酒堡 为龙头,已发展家庭酒堡 11 家,年可加工优质葡萄酒 750 吨, 农民增收近千万元。同时,引进丘比特、长城庄园、昌盛六合、 吉利、海峡长城、中粮长城、天津王朝、贵州茅台等多家知名 酿酒企业相继落户十里铺,年酿酒能力超过 2 万吨,产业链 条得以不断延伸。 反观我镇的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占到了全镇葡萄总 面积的 90%,大部分农户依然停留在葡萄初级生产上,没有 一家家庭酒堡,原酒生产企业也仅有明珠公司一家,每年只 能收购我镇葡萄产量的 10%,根本无法与葡萄酒高端消费接 轨,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几乎为零。产业链条的缺失导致我们 无法摆脱低端制造的尴尬,丧失了葡萄产业绝大部分的附加 产值。 (三)发展葡萄观光,做强旅游产业 2006 年 9 月 7 日,十里铺乡“葡萄沟”揭牌,成为秦皇岛市 又一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据了解,十里铺乡推出的 葡萄及葡萄酒旅游项目,现在均已与山东、广州、上海等地 旅行社签订合同,年可增加游客 20 万人。走进葡萄沟,“十 里葡萄长廊”曲折蜿蜒于峡谷之中,“绿色大漠”让人心旷 神怡。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又可走进酒 堡,感受韵味十足的葡萄酒文化,享受国内独一无二的葡萄 籽精华油 SPA 水疗等等。 和十里铺相比,我镇不仅有着丰厚的葡萄资源优势,而且有 着独特的人文历史优势,“丁玲纪念馆”、“桥山黄帝殿”、 “葡萄王”、“万亩葡萄生产基地”,然而由于道路、服务 等基础设施薄弱,加上规划、宣传力度不够,至今还没有形 成一条旅游专线,发展旅游产业更是任重道远。 三、 获得的启示及今后发展举措 十里铺乡在大棚栽植+蔬菜反哺、家庭酒堡、葡萄旅游观光方 面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学 习借鉴。对标十里铺乡,结合我镇实际,今后在发展葡萄产 业上着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一是鼓励发展大 棚葡萄种植。通过组织农户参观学习,建设示范基地,提供 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实现葡萄错季销售和蔬菜反哺。二是改良、丰富葡萄品种。 利用温泉屯、龙王堂、吉家营、红彤营 4 个村的河滩地,发展 酒用葡萄“赤霞珠”2000 亩。同时,加大龙眼葡萄改接红地 球葡萄规模,适当发展以森田尼、克伦森等品种为主的鲜食 葡萄。三是加快葡萄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葡萄品质,增加 果品糖度,尤其要推广栽培新技术,普及现代管理理念,逐 步完善生产、采摘、加工各个环节的生产标准,打造葡萄强 势品牌。 (二)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加强与企业间的合 作。保持并不断增强与中粮长城酿酒集团等大公司、大集团 的合作关系,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实现就地转化能 力达到 60%以上。当前主要抓好以金土公司 1500 亩土地开 发、新品种栽植、葡萄酒庄园、水果储鲜加工厂为一体的项 目建设;在现有明珠发酵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新建一座年加 工能力为 6000 吨的葡萄酒加工厂。二是建设鲜食葡萄物流 中心。以现有 145 座机制冷库为基础,不断扩大鲜食葡萄贮 藏规模,紧紧依托张涿、京化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打造辐射 京、津、冀、晋、蒙以及东北的鲜食葡萄仓储物流交易中心, 做大做强鲜食葡萄产业。三是继续发展专业经纪和合作组织。 利用葡萄专业合作社的中间纽带作用,形成“龙头企业专 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产前市场信息、 产中技术推广和农资供应、产后农产品销售的有机统一。 (三)整合人文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通过道路交通、餐饮服务、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相关配套 设施的建设,借助毗领北京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农家乐、 农家游、葡萄采摘等旅游观光项目,不断优化我镇旅游环境。 二是整合历史人文资源。以三祖文化为依托,重点打造“丁 玲纪念馆”、“桥山黄帝殿”、“葡萄王”、“万亩葡萄观 光园”等景点,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的衔接,不断提升 我镇知名度,使之成为环北京地区以葡萄产业为龙头,集旅 游、观光、休闲、祭祖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区。 昌黎葡萄产业基地:天堂坠落的绿色翡翠昌黎葡萄产业基地:天堂坠落的绿色翡翠 长城在线 6 月 30 日消息(赵永刚 谭静)漫步葡萄沟,十里葡萄长廊曲折蜿蜒于峡 谷之中,头顶上挂满了似珍珠如玛瑙般晶莹剔透的葡萄;观赏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呈现出 的是一派“绿色大漠”景观;进入亚洲第一大地下酒窖,壮观雄浑的场景让人体验地下天 堂的美妙。今天,“第五届网上河北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久负盛名的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昌 黎县,了解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情况,领略了别具特色的“葡萄海岸线”风光。 昌黎盛产葡萄,中国第一 瓶干红葡萄酒就诞生在这里。 它地域环境独特,与法国红酒 之都波尔多同处北纬 40 度葡萄 酒黄金生产带附近,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非常 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 全县 70%的行政村,8000 农户栽植酿酒葡萄,农民每年 从中获利约计 5000 万元。现有 酿酒葡萄基地 5 万亩,其中赤 霞珠面积 3.6 万亩,有葡萄酿酒企业 37 家,其中成品酒企业 24 家,葡萄总加工能力 140000 吨,灌装能力 140000 吨,从业人数千余人。 目前,昌黎已经形成了葡萄酒栽培、葡萄酒酿造、酒瓶厂、橡木桶厂、瓶塞生产及包 装、彩印、葡萄酒学校、葡萄酒研发中心等系列产业化格局,先后涌现出了“长城”、 “越千年”、“地王”、“丘比特”、“茅台”、“朗格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并拥有 真正的庄园酒和国内首创的家庭酒堡。据了解,2006 年,该县共销售葡萄酒 7.2 万吨,其 中成品酒 6 万吨,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华夏和茅台两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3.5 亿元,利 税 3.2 亿元。昌黎干红葡萄酒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已达 30%,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二)自觉发展阶段(1997 年2000 年)。适应消费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群策群力, 扩张规模。在 90 年代后期,干红葡萄酒凭着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葡萄酒中脱颖而出, 逐步打破了干白葡萄酒一统天下的格局,并且在国内异乎寻常地火了起来。也是在这个时 候,国外葡萄汁、干红葡萄酒瞄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大量涌入,特别是从 1996 年下半年 开始,“干红酒热”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国内许多同类企业争上干红酒生 产线,许多其他企业纷纷转产干红。县委、县政府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昌黎来讲是 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昌黎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基础优势。 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拥有相对悠久的酿酒葡萄栽培历史和葡萄酒酿造历史,拥 有传统的技术优势和一定规模的技术队伍,我们有能力参与竞争并赢得竞争。县委、县政 府果断决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导作用,举全县之力建设“干红城”,大 力实现规模扩张。 一是定规划。经过充分论证,县委、县政府将葡萄酒产业这一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正式纳入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带兴昌、六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其列为六大立县 产业之首。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干红葡 萄酒城的决议。遵循“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基地和企业双向扩张,举全县之力建设干红 城”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制订了昌黎“中国干红城”建设的总体规划。 二是建基地。市场经济条件下,葡萄酒产业的竞争首先是酿酒葡萄的竞争。没有上等 的酿酒葡萄,即使有再好的设备和工艺,也不能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谁拥有大面积的酿 酒葡萄基地,谁就会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昌黎葡萄酒产业的最大优势在酿酒葡萄基地。 县委、县政府同时感觉到,大力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既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推 动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此,1998 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林业总公司,具 体负责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同时将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作为立县项目来抓。连续两年组织实 施了两个 2 万亩酿酒葡萄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 1.2 亿元,其中农民自己投资近亿元。 着眼于密切企业与基地的关系,我们坚持运用市场经济观点指导基地建设,总结推广了 5 种模式。一是企业补贴建基地(金龙公司模式)。企业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企业按 300 元/亩补贴农户自建基地。二是反租倒包建基地(野力模式)。企业租赁农民承包地使用权 自建基地,然后再反包给农户,在公司统一的技术指导下,由农民在承包的基地内管理, 根据用工量和葡萄产量付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基地变成企业“第一车间” 。三是政府扶持农户建基地。政府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及技术服务等措施,扶持农户发展酿 酒葡萄基地。四是企业自建基地,实施庄园式经营(朗格斯模式)。由企业招聘工人,实 行农场式统一经营管理。五是乡镇组建酿酒葡萄基地公司,村建分公司,由乡镇总公司与 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大蒲河镇股份制公司模式)。 三是育龙头。基地是基础,企业是龙头,建设“干红城”必须要有强大的龙头做支撑。 因此,在大力发展酿酒葡萄基地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扶持鼓励葡萄酿酒企业建设,坚持 集体、个人、外资一起上,改建、扩建、新建一起搞,用最短时间实现企业的“多(数量 多)、外(外向型)、大(规模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共新建葡萄酿酒企业 20 家,总投资近 10 亿元。 四是强机制。着眼于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从健全机构入 手,先后成立了林业总公司、干红城建设办公室、葡萄酒业管理局、酿酒葡萄种植协会、 葡萄酿酒企业协会。通过政府调控和行业自律,不断加强对酿酒葡萄基地和葡萄酿酒企业 的协调和管理,努力实现双赢共促。 五是搞服务。县委、县政府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大力扶持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茁壮 成长。为了加快基地建设,县委、县政府积极向国家农业部申请苗木进口,投资 700 万元, 从法国波尔多地区一次引进优质无毒赤霞珠种条 100 万根,同时,自采、自育、自繁 1600 万株,由县林业总公司统一调配到各乡镇,再由乡镇分发到农户手中,控制了苗木流失, 保证了基地建设需要。另外,县委、县政府明确承诺,规模种植的农户,可以赊购苗木, 收益后返还。对种植酿酒葡萄的群体和个人,优先调配土地。凡是栽种进口苗木的,县政 府负责回收枝条,保证农民当年基本收回投资。同时,实施“经济通道”建设,轻费减负, 确保企业在短期内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对于新建企业,在办理土地使用、项目 审批、技术认证手续时,由政府协调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跑部进厅,提供一条龙服务。为提 高管理水平,自 1998 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送科技、十万农民 进课堂”活动。一方面,组织大规模、多批次的科技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广大种植户 从育苗、定植到后期管理实行全程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以乡镇文化教育中心为阵地,不 定期举办酿酒葡萄培训班,吸引农民进课堂学习管理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培训农民 达 15 万人次,培训农民土专家近万人。同时,根据酿酒葡萄不同生长季节的管理要求,林 业总公司定期向农民发放“明白纸”,随时通过电视台、电台和昌黎周报宣传管理技术。 科协还开办了“科技 110”,随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难题。此外,经多方联系,西北农业 大学葡萄酒学院的 20 余名大学毕业生陆续到昌黎工作,为我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力量。为了免除种植户产品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因时制略,建立了“统 一采摘时间,统一收购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的“三统”机制。开辟了“绿色通道”,有 力地保证了酿酒葡萄质量和农民的既得利益。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 到二十世纪末,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和原始资本积累,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三)自律发展阶段(2001 年 )。在新世纪初,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市场为导向, 规范运营,打造品牌。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到 90 年代末期,干红酒市场日趋成熟。县委、 县政府在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辨证分析后认为,市场成熟的背后面临的将是更加 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将由初期的规模竞争转向实力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谁拥有 独特的品牌优势,谁方能在大浪淘沙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随着加入 WTO 的临近和 洋酒的潜在冲击,21 世纪葡萄酒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品牌大战。为此,县委、县政府居安 思危,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适时转向了培育品牌。 一是注重质量,培育基地品牌。葡萄酒三分靠“酿”,七分靠“种”,这是业内人士 的一致观点。为了生产出高品质、高档次的葡萄酒,我们首先狠抓了基地创品牌这一关键 环节。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酒葡萄研究中心,并通过酿酒葡萄协会实行酒葡萄行业 “双控”管理,即控制产量,提高品质;控制用药,减少农药残留。同时,对种苗实行经 营、出售许可证制度,对葡萄园实行标准化和档案管理,划分不同的葡萄品种和等级。进 一步建立健全价格机制,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经有关部门连续多年测试,在正常年 份,昌黎的赤霞珠葡萄含糖量在 2123之间,最高能达到 25,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地 区,向世人充分证明了昌黎生产的酿酒葡萄是国内品质最好的。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质, 加上大规模的种植,使昌黎的酿酒葡萄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了品牌优势,不仅吸引了众多的 外地客商到昌黎收购葡萄,而且作为“梧桐树”,吸引了众多的金凤凰来投资。 二是面向市场,培育葡萄酒品牌和地域品牌。在国内众多葡萄酒厂家纷纷上马、激烈 竞争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县内各生产企业利用当地的优质的酿酒葡萄酿制具有 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这一经营策略的实施,不仅使昌黎的葡萄酒厂家经受住了 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而且闯出了知名度。与此同时,我们还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 传统思维,协调各生产厂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争创知名品牌。举全县之力举办 一年一度的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巩固并扩大昌黎葡萄酒产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 影响。此外,依托优势,在国家质检总局、省市质检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 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申报昌黎葡萄酒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主动树立地域品牌,变地域 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葡萄酒产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7 月河北昌黎葡萄酒产业情况(一)月河北昌黎葡萄酒产业情况(一) 一、产业基础 昌黎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 11845至 11920,北纬 3922至 3948,东临渤海,北依 燕山,西南挟滦河。县域东西最长 50 公里,南北最宽 47.5 公里,总面积 1212.4 平方公里(折合 181.86 万亩)。耕地总面积 90 万亩。全县辖 16 个乡(镇)及一个城郊区,总人口 54 万。 昌黎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有山地丘陵、山麓平原、滨海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地 区,面积 63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2%,海拔 50350 米,最高峰为碣石山仙台顶,高度为 695.1 米。山麓平原分布在京山铁路两侧及滦河以北的广阔区域,面积为 883.5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 积的 72.9%,海拔高度 550 米。滨海平原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面积 265.9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 积的 21.9%,海拔高度 05 米。 昌黎境内的土壤呈多样性。北部山区的低山、丘陵地带为褐土,粗沙含量大,夹有石砾,疏松,没有 明显层次,含钾多。山前平原及铁路沿线为褐土,土层深厚,轻壤质,通透性好。中南部沙地为潮土,土 质瘠薄。东部滨海区轻壤质,中性或轻度盐碱。 昌黎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秋季延续时间长,无 霜期长,水热系数小。年总日照时数 2809.3 小时,为可照时数的 63%。大于 0间日照 2137.3 小时, 大于等于 10间日照 1605.8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 126.7 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 0间总辐射量 104.1 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 10间总辐射量 82.5 千卡/平方厘米,79 月辐射量 11.9 千卡/平方 厘米以上。年平均气温 11,无霜期 186 天,大于等于 0积温 4231,大于等于 10积温 3814。 近年气温为升高趋势,近 15 年每年约平均上升 0.3以上。绝对最低温度-22.7(1987 年 1 月)。 年平均降水 638.33 毫米,近年降水为下降趋势,近 15 年每年约平均下降 4 毫米以上。49 月份,平 均温度(TMj)21;降水量(P)567 毫米;蒸发量(ETP)1183.6 毫米;水分平衡(P-ETP) 616.6 毫米;10有效积温 1909.8。79 月份(酿酒葡萄采收前 3 个月)水热系数平均值 1.5。 昌黎地处中纬度地区,境内大气污染源少,透明度高,紫外线辐射强。 昌黎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貌特征、良好的土壤及气象生态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全县 70%的行政村,8000 农户栽植酿酒葡萄,主栽品种为赤霞珠。另外,品丽珠、梅麓辄、龙眼、霞多丽等 也有少量栽植。农民每年从中获利约计 5000 万元。 目前,全县已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从事酿酒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技术人员有 171 名,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 51 名。在葡萄酒酿造方面,我县有国家级评酒委员 11 名,中高级职称 技术人员 40 余名。2001 年,昌黎与亚洲唯一的葡萄酒学院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建立了密 切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此外,昌黎境内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 技师范学院等科研教学机构。强大的技术依托,为种好葡萄、酿好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现状 全县现有酿酒葡萄基地 5 万亩,其中赤霞珠面积 3.6 万亩。2005 年,实现销售收入 8800 万元。有 葡萄酿酒企业 31 家,其中成品酒企业 21 家,葡萄总加工能力 100000 吨,灌装能力 110000 吨,从 业人数千余人。先后涌现出了“长城”、“越千年”、“地王”、“丘比特”、“茅台”、“朗格斯”等国内外知名品 牌。2005 年,全县共销售葡萄酒 65000 吨,其中成品酒 50000 吨,较去年增长 18%,原酒销售 15000 万吨,较去年略有减少,总计实现销售收入 12 亿元,利税 2.7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7%。今 年 16 月份,企业产销形势良好,全县共销售葡萄酒 3.4 万吨,其中成品酒 2.7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12%;原酒销售 0.7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20%;总计实现销售收入 6.2 亿元,利税 1.6 亿元,比去 年同期增长 14%。 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五年来,新增投资 5 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 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目前达到 25%。 昌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广泛认可。2000 年,昌黎县分别被农业部特产 之乡宣传及推荐组委会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 干红葡萄酒城”。2002 年 8 月,“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3 年 9 月 1 日,国家质 检总局发布的原产地域产品?昌黎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