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44182.pdf_第1页
毕业论文-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44182.pdf_第2页
毕业论文-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44182.pdf_第3页
毕业论文-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44182.pdf_第4页
毕业论文-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44182.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u d c 密级 学校代码 劣j 凄程歹大穿 学位论文 1 0 4 9 7 题目叁土盛:堕盂盔丝垄:丝遮盐盟窒二耋生厶壁昼圭垫遮盐塑窒 英文 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r e s e a r c hb a s e do n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题n - - t o u c hs c r e e nd e s i g ns t u d yi nm o b i l ep h o n ef o rt h ee l d e rp e o p l e 研究生姓名至塑 姓名董登职称塾蕉学位塑 指导教师 单位名称蹙圣垄墨盘堂邮编垒! q q ! !单位名称蹙圣垄墨盘堂邮编垒! q q ! ! 副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学位 单位名称 申请学位级别 邮编 学科专业名称选盐茎盔堂 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至! ! 至! 垒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盛婆墨王盘堂学位授予e l 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堂 20 12 6 2 评阅八 垫鱼 睦运鱼 2 0 1 2 年5 月 武汉理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感性时代的背景下,用户的感性需求被特别的关注。用户的感性需求需 要设计师的理性设计来实现。然而,目前关于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的理解模糊, 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另外,触屏手机将不断地普及,然 而目前市场上的触屏手机的设计仍旧没有满足老年人的感性需求。本篇论文将 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相关理论,依据理论研究的基础,深入研究老年人感 性需求的触屏手机的理性设计。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部分,具体研 究如下: 理论研究部分研究感性需求是什么,感性需求特点有什么。重点提出了感 性需求两方面体现一感性意象和( 感性) 需求损失,从感性意象和需求损失两个 方面全面研究用户的感性需求;研究理性设计是什么,重点提出理性设计两方 面体现一理性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理性的设计;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之间的辩 证关系,分析了科技因素、利益因素、伦理因素、生态因素是如何造成感性需 求与理性设计对立;分析了感性需求引领理性设计,理性设计实现感性需求的 统一关系。 实例研究部分基于前面理论研究部分的研究基础,继续分析触屏手机中的 老年人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分析老年人对触屏手机的感知觉、认知、情感的 感性需求,分析目前主流触屏手机的设计是如何造成老年人感性需求损失。总 结出满足老年人感性需求触屏手机理性设计易用原则、安全原则、愉悦原则。 接着对触屏手机的主界面进行理性设计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目标, 理性的选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使用形态分析法、语义差分法、多元回 归分析法等进行理性设计研究,获得宜用性、美观的、安全的、趣味的感性意 象,并分析出老年人感性意象与触屏手机设计元素的关系。依据研究成果为老 年人设计了一款触屏手机的界面。 本篇论文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理论,并通过老年人触屏手机设计研究 实例展示如何基于感性需求进行理性设计研究。 关键词:感性需求,理性设计,老年人,触屏手机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n o w a d a y s ,t h e r ei si n c r e a s i n gn e c e s s a r yt op a yr a t i o n a l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u s e r s 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i nd e s i g n h o w e v e r , c u r r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a n dt h e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i sf u z z y i ti sl a c ko fk n o w l e d g e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a n dt h e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t o u c h - s c r e e nm o b i l ep h o n e s a r em o r ea n dm o r ep o p u l a r i z e d ,b u tt h ed e s i g ns t i l ld o e sn o tm e e tt h ee m o t i o n a l n e e d so ft h ee l d e rp e o p l e t h i sp a p e rw i l la n a l y z et h et h e o r yo n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a n d 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 b a s e do nt h e s e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 ,t h i sp a p e rw i l lm a k ea ni n - d e p t h s t u d yo nt h e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o ft o u c hs c r e e nm o b i l ep h o n ef o rm e e t i n gt h ee l d e r p e o p l e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t h ep a p e rh a v et w op a r t s ,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e a s e s t u d ya r ea sf o l l o w s : t h ep a r to f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f o c u s e s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 h i g h l i g h t e dt h ee m o t i o n a li m a g e r ya n d ( e m o t i o n a l ) n e e d sl o s s e s f r o mt h e s et w o a s p e c t ss t u d yt h e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o ft h eu s e r , a sw e l la st h ed i a l e c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a n d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 i ta l s oa n a l y z et h a tt h et e c h n o l o g y f a c t o r s ,e t h i c a lf a c t o r s ,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c a u s et h e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b e t w e e ne m o t i o n a l n e e d sa n d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 b a s e do np r e v i o u s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 ,e a s er e s e a r c ha n a l y z e st h e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o f t h ee l d e rp e o p l ea n d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o ft o u c hs c r e e nm o b i l ep h o n e i ta n a l y z e st h e s e n s a t i o n a l ,c o g n i t i v en e e d so ft h ee l d e rp e o p l eo nt h et o u c hs c r e e nm o b i l ep h o n e a c c o r d i n gt o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v i e wa g e dp e o p l e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 i r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f e e l i n go nu s i n gm o b i l ed e v i c e sa n dd o e s s c i e n t i f i c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 i rd e m a n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o p e r a t i n ga n di n t e r a c t i n gb a r r i e r i ts u m s u pu s e a b l ep r i n c i p l e s ,u s e f u lp r i n c i p l e sa n dd e s i r a b l ep r i n c i p l eo nt o u c h - s c r e e n m o b i l ep h o n e s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f o rm e e t i n gt h ee l d e r l y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u s i n g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h es e m a n t i cd i f f e r e n t i a lm e t h o da n dm u l t i p l e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e l d e re m o t i o n a li m a g e r ya n d t o u c h - s c r e e nm o b i l ep h o n ed e s i g ne l e m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e m o t i o n a ln e e d s ,r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 ,t h ea g e d ,t o u c hm o b i l ep h o n e 武汉理上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目录 a b s t r a c t 第1 章绪论 i 1 1 1 课题研究背景1 1 1 1 感性时代背景1 1 1 2 触屏手机状况2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一3 1 3 研究方法3 1 4 论文结构4 1 5 论文创新点4 第2 章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 5 2 1 感性需求5 2 1 1 感性。5 2 1 2 感性需求。6 2 1 3 感性需求的特点8 2 1 4 感性需求的体现。9 2 2 理性设计1 1 2 2 1 理 生1 1 2 2 2 理性设计1 2 2 2 3 理性设计的体现1 2 2 2 4 理性设计的特点1 3 第3 章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的辩证关系 3 1 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的对立因素1 5 3 1 1 科技因素1 5 3 1 2 利益因素1 6 3 1 3 伦理因素一1 7 3 1 4 生态因素1 8 3 2 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的统一关系1 9 3 2 1 感性需求引领理性设计1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2 理性设计实现感性需求2 0 第4 章触屏手机中的老年人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 4 1 触屏手机概述2 2 4 2 老年人对触屏手机的感性需求2 3 4 2 1 老年人对触屏手机感知觉需求。2 4 4 2 - 2 老年人对触屏手机认知需求2 5 4 2 3 老年人对触屏手机情感需求2 6 4 3 基于老年人的感性需求触屏手机设计分析2 7 4 3 1 为什么没有设计2 7 4 3 2 为什么设计不适合2 7 4 4 基于老年人感性需求的触屏手机理性设计原则2 9 4 4 1 易用原则2 9 4 4 2 安全原则3 0 4 4 3 愉悦原则3 1 4 5 基于老年人感性需求的触屏手机理性设计研究方法。3 l 第5 章触屏手机主界面的设计研究实例 3 3 5 1 前期调研与分析3 3 5 2 主界面设计研究3 4 5 2 1 研究过程3 5 5 2 2 统计分析3 9 5 3 主界面设计4 2 第6 章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 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4 6 4 7 4 9 5 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课题研究背景 1 1 1 感性时代背景 第1 章绪论 人类经历了满足战后复兴、量的缺乏的“量的时代“ ;接着是以便利、美 的、新颖等生活品质为目标的“质的时代“ ;当今,社会物质水平极度充裕,人 类进入了重视精神层面需求的“感性时代”。( 如图1 - 1 ) 约瑟夫派恩二世在 1 9 9 9 年出版的体验经济讲到:“人们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就是 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体验经济 是以产生美好感觉与情感体验为直接目的。”1 菲利普科特勒异曲同工定义了 当前的时代,“人类消费行为从量的消费阶段、质的消费阶段进入了感性的消费 阶段。”总之,不管如何定义当前的时代,他们共同强调了我们当前的时代与过 去不同,是注重感性、情感、感性体验、感性价值、情感消费等感性的时代。 表现对人超过功能价值 图1 - 1 时代的特征与进程 感性时代的到来是历史的必然。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 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所说的“美、暖、丽、乐”都是感性的 1 b 约瑟夫派恩( 美) 体验经济【j 】北京;机械工业i l ;版社,2 0 0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需求。如今,物质水平空前的繁盛,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加 上市场的全球化,可供人们选择的产品范围增大,必然开始追去感性的满足。 在感性时代下,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不再仅仅只满 足于产品的功能,产品带给人的心理上满足度也被高度的关注。在很多情况下, 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成为购买商品最主要的动机。以手机为例,如今消费者对手 机功能的需求基本满足,消费者选购手机更多的是关注手机带给他的感性的满 足。i p h o n e 的风靡主要是因为它极简风格、优秀的使用体验,以及品牌的价值 带给消费者感性的满足。 人的需求发生变化,以消费者感性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核心。作为企业的设计师任务就是找准消费者的感性需求 为其设计产品。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复杂和模糊,需要进行科学的、严谨的理性 设计研究建立起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和产品的设计元素之间联系,才能保证设计 出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产品。 1 1 2 触屏手机状况 触控技术在手机上运用,使手机产生一次巨大的飞跃,带给人类全新的使 用体验。相比传统键盘手机,触屏手机功能更加强大、更为智能,操作更为直 接、人性化,界面更加美观、愉悦。近些年触屏手机市场销量不断地攀升,据 统计触摸屏手机全球销量从2 0 0 9 年的1 8 4 3 亿部增长至1 j 2 0 1 2 年的4 亿部,预计 2 0 1 3 年,触摸屏手机将占到整个手机市场的5 8 。2 触屏手机作为未来主流手机已 成定局,取代按键手机将是一个趋势。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市场上的触屏手机仍然套有“高端”的帽子。手 机适合的群体是“精英群体“ 而不是普通大众。厂商主要研发投入仍在如何提 高产品的触摸屏技术上。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触屏手机必将普及,将会从面 向精英群体转移到面向普通消费群体。正如韩国的p r u d e n t i a l 投资证券分析 师k i m w o o n - h o 所说:“触摸屏无疑是潮流所向。其最大的好处是操作便捷, 但目前仅局限于高端手机。若要进一步成为主流,必须保证高性价比。3 下一阶 段的触屏手机研发重点将转向普通消费群体。老年人作为普通消费群体一部分, 也将是下一阶段产品研发的主要对象。 2h t t p :l l w w w c c i d c o m c o m h t m l x i n g y e b a o g a o m i a n f e i b a o g a o 2 0 1 0 0 3 0 8 9 9 2 8 0 h t m l 3 全触屏手机开启普及化潮流中国贸易报第m 0 4 版2 0 0 8 ( 1 2 )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感性时代到来,能够满足感性需求的产品,消费者才更愿意购买。设计师 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点,开始重视用户感性需求的研究。然而仅凭设计师的直 觉是无法找准用户的感性需求,需要科学的、严谨的理性的设计研究。近些年 关于“感性需求“ 和“理性设计“ 被不断被提及,然而对“感性需求”和“理 性设计”的理解仍然很模糊。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论文,发现关于“感性需求” 和“理性设计”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篇学术论文去专门研究它 们之间关系。本篇论文将分析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如何通过理性设计实现用户的感性需求,为研究用户的感性需求提供参考。 社会压力增大、空巢独居,老年人与子女交流受到严重影响,情感交流障碍 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手机作为联络工具可以缓解老年人情感交流的障碍, 并且在危险时可以及时求救,功能集成可以减少外出携带,老年人对手机具有 庞大的需求。然而在日常生活上很难找到老年人使用触屏手机情景。本人对武 汉老年大学和武汉中山公园的老年人调查发现,老年人一般不使用手机,或使 用淘汰的1 日手机。调查原因发现,手机设计的不友好是造成老年人手机使用率 低很重要的原因,触屏手机设计仍然没有满足老年人的感性需求。感性时代下 老年群体不管在物质上的需求还是精神上的需求都有别于过去,他们也特别重 视感性的满足,老年人对友好的触屏手机需求迫切。礼记曲礼上: “百年 日期颐。老年人感性需求的触屏手机研究应该被足够的重视。 本篇论文将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理论,从触屏手机角度研究进一步深入 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为基于感性需求的理性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3 研究方法 一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关于感性工 学、认知心理学、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与论文相关的书籍以及老年人手机相 关信息。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论文研究基于老年人感性需求对触屏手机理性设 计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触屏手机界面。定量研究包括 二手资料收集、观察法、访谈法,聚焦小组讨论法。定量分析研究有形态分析 法、语义差异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 3 武汉理工大学硕+ 学位论文 三分析综合法。分析老年人对触屏手机的感知觉、认知、情感的感性需求。 综合分析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触屏手机设计为何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感性需求。 1 4 论文结构 本篇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研究感性需求和 理性设计,分析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的辩证关系。实例研究部分研究触屏手机 中的老年人的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基于老年人感性需求对触屏手机界面进行 理性设计研究。 第一章,概述了课题背景、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了本 篇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分析了感性需求和感性需求的特点,提出从感性意象和( 感性) 需求损失去全面的研究用户的感性需求;定义了理性设计,提出了从理性的设 计研究过程和理性的设计去研究与创造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 第三章,分析了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科技因素、利益 因素、伦理因素、生态因素是如何造成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对立;分析了感性 设计如何引领理性设计,理性设计如何实现感性需求。 第四章,根据老年人的感性需求,对目前市场上的触屏手机设计进行分析, 归纳出触屏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理性设计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结合前期调查研究,对手机的主界面进行理性设计研究,建立起 老年人感性意象与触屏手机元素的关系。综合四、五章的研究结果设计了一款 适合老年人感性需求的触屏手机界面。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1 5 论文创新点 本篇论文研究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并分析了感性需求和理性设计之间的 辩证关系。根据感性需求的特点,提出从感性意象和需求损失两个角度全面的 研究用户感性需求。提出理性设计应从理性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理性的设计去研 究与创造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 基于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理论研究基础,深入研究了基于老年人感性需求 的触屏手机的理性设计。以具体研究实例展示了如何进行理性设计研究。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感性需求 2 1 1 感性 第2 章感性需求与理性设计 为了理解“感性需求,先弄清楚感性的定义和感性的意义是有必要的。日 常生活中我们所用“感性“ 一词是近代从日本引入的。因中日两国文化相似, 对“感性”理解基本相同,理解“感性”可以从中日两国文献资料中寻求答案。 本人搜集关于感性的解释,整理如下: 日本的“感性最早出自明治时代的西周所著百学连环,西周根据 s e n s i b i l i t y 所创。解释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 4 大辞泉注释为:1 “在心中深深感受事物的活动。接受来自外界刺激 的能力。2 “与理性、悟性区别,接受从外界触发的事物,给予悟性认识的材 料。“ 新名解国语辞典注释为:1 “对应外界刺激感觉的某种印象,以及人 的直接感受的心的活动。2 “基于人的身体感觉的自然的欲求,比起理性低级, 应该被意志力抑制的事物。“ 广辞苑第三版注释为:1 “对应外界刺激生成感觉、知觉的感觉器官 的感受性。2 “应该被理性所抑制的感觉欲望。一 长盯三生将感性定义为:“感性“ 是人对物所持有的感觉或意向,是对物的 心理上期待的感受,可以解释为“感知“ 、“感觉”、“印象“ 等人们对产品情绪 体现。5 李月恩的感性工程学一书把感性定义成:“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 “事物现象“ 所呈现出来的反应人的感觉的、知觉的和表象的实践产物。6 基于上面关于感性的定义和注释,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感性,分别是哲学 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哲学角度上,将感性定义为与理性相对的事物,在古代哲 学里,感性被看做低级的。直到近代感性被重新客观的认识。 4 李立新感性工学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j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 0 0 5 :2 3 5 周美玉感性设计【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 0 1 1 :1 9 6 李月恩感性工程学【m 】北京:海洋出版色,2 0 0 9 :2 4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心理学角度定义,感性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表象,而是一个过程反应。感 性是人对事物一种心理上的期待和感受,是外界刺激传导到感觉器官后产生的 感觉、知觉、认识、情感、感动、表现等一连串的过程。感性包括三个阶段:感 知觉阶段一从外界接受信息( 刺激) ;认知阶段一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并做出反应; 情感反应一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7 比如,欣赏大师的 名画。首先视觉感受器要能够接收到这幅作品的视觉信息,并形成知觉。这是 感性第一阶段一感知觉阶段。接着迅速与大脑进行关联反应对该幅作品进行迅速 的认识和评价,这是感性的第二阶段一认知阶段。如果作品的形式与所期望模式 得到了匹配就会产生愉快和美感,这是感性的第三阶段一情感反应。感性是以感 性前两个阶段为基础。人的感性在前两个阶段不同,对同一事物就会产生不同 的感性。比如,同样一副名画,让视力正常人、视力不好的人和盲人去欣赏就 会产生不同的感性。视力模糊的人可能会得到一个糟糕的感受,盲人根本不会 对名画产生任何的感性。因此,全面的感性应包括感知觉、认识、情感三方面。 感性具有如下特征: 感性是本能的,大部分感性过程是无自觉、无意识中形成在大脑机能中。 感性是主观的,它不同于理性是经过反思行为后形成的,是不可以用逻辑 加以说明。 感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本质需要和能力。费尔 巴哈认为:“生就是活着,感觉着,表露着的感觉,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 8 感性是人认识事物开始,康德的在感性论说过:“思维运动的第一个 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 2 1 2 感性需求 感性是人类本能的,自然的属性。当缺乏某种感性时,便产生某种生理的 或心理的紧张感,从而产生一种愿望,既希望获得所缺乏的东西以消除这种紧 张状态,这便产生了感性需求。感性需求是以感性为基础,以感性满足为目的 精神上的需求。 人们由于个体特征、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等不同,人们的感性需求存在着 差异,所以无法对感性需求进行定义和概括,只能理解。本部分将从感性、马 斯洛需求层次、本能一行为一反思去分析感性需求,使读者能够理解感性需求。 7 原田昭 只 感性t 学研究策略l j l 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文集,1 9 9 5 ( 1 5 ) 8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l 】北京:商务出版社,1 9 8 4 :2 1 3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从“感性”理解感性需求。 前面分析,感性是一个过程。因此感性需求也在感知觉、认知、情感三个 阶段体现。感性需求在感知觉过程体现为,期望能够正常的、没有阻碍的感觉 到事物。视力有障碍的人期望能够清楚的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力有障碍的人希 望能够听到优美的旋律等等。感性需求在认知过程体现为,期望能够轻松的理 解和认识事物。老年人需要简单、易用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科技产品。感性需 求在情感过程体现为,期望获得所期望需求。期望获得愉悦的、美好的感性体 验,期望自身价值的实现等等。 ( 2 )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解感性需求。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感性需求的体现:最底层是生 理需求,就是维持人生存“吃、穿、住“ 等基本物质需求。感想需求在生理需 求层体现为,能够“吃饱、穿暖、住好等感性需求。第二层是安全的需求, 是生理上和物质上的安全保证的需要。感性需求在安全需求层体现为安全感、 稳定感等需求。上面的群体归属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基本可以归 为感性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更高层次的满足,这也使得感性需求也存在层次递进的特点。事实可以证明, 我们可以看到战乱国家人们感性需求与发达稳定国家人们的感性需求不同。前 者更多体现在第一、二层的感性需求,后者更多的体现在后三层的感性需求。 图2 - 1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感性需求 ( 3 ) 从本能一行为一反思理解感性需求 诺曼在情感化设计把设计目标分为本能层面、行为层面、情感层面,这些 层面都存在着感性的需求。本能层面的感性需求,是接受到事物外形信息即刻 反映出的感性需求,比如有的人看到小狗,有一种想前去摸一摸冲动,而有的 人会产生恐惧、危险,想要逃脱和躲避。行为层面的感性需求,是追求事物带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整体感受,包括可用的、实用的、可靠的等,比如手机,用户感性需求体现 在希望界面友好、操作舒适方面。反思层面的感性需求,是与更深度的情感、 意识、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交织在一起。追求的自身价值体现和自身 身份象征等。比如挑战危险实现自我的感性需求,欣赏高雅的歌舞剧,购买高 档品牌产品来提升自身修养、品味的感性需求。 2 1 3 感性需求特点 感性需求具有模糊性、动态性、差异性、层次递进性、快感倾向性特征。 模糊性用户产生的感性需求是无法自己通过一个明确和具体的量去定义。 感性需求的模糊性表现抽象反应周围的事物。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 样的经历,跟w i n t e r 点杯温水得到却是一杯比想要的偏热或偏凉水。我们不能 怪罪服务员没按照要求服务,无法通过“温”来判断具体的温度。假如有一位 特别认真服务员询问我们想要的多少度的温水,恐怕我们也无法回答。我们只 会用热,大,甜,香等一些抽象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性需求,至于有多热,多大, 多甜,多香等连自己也无法明确的定量。 动态性感性需求是一个动态。感性需求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 a ) 感性需 求从缺乏到满足,随着需求满足而改变。长时间生活在城市的人会向往着农村 田园般的生活,而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的人则会向往大城市热闹的生活。( 如图 2 - 2 ) ( b ) 感性需求在从众和趋异的矛盾中不断的切换。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 穿着打扮与众不同,但却又喜欢去人多的商店挑选衣服。( c ) 感性需求容易被 诱导发生改变。时尚潮流、大众媒体、道德要求、亲朋劝说都是感性需求变化 的诱因。如果一件想要购买商品被几个朋友差评的话,就会改变购买的想法。 ( d ) 用户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会随着阅历的丰富而改变自己的感性需求。 缺乏需要动机新的需要产生需要满足目标行动目标导向新的缺乏 。 一。”j 参 图2 - 2 感性需求动态图 差异性感性需求受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个人理想等影响人的 感性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由于时间,环境的不 同也会产生差异。中国人对红、黄会产生幸福和美好情感。而西方人却对白色 产生幸福和美好。同一温度可乐,在平静的状态下喝会感觉凉,而在剧烈运动 8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喝会不感觉凉。 层次递进性前面提到,感性需求有层次递进性。人们对产品的感性需求从 最初的追求实用性,到希望造型美观,到追求时尚感、愉悦的感性体验,自己 价值的体现。感性需求不断向着更高层次变化。并且不断向更高需求发展永无 止境, 快感倾向性快感倾向性的“快感“ 指的是快乐、愉悦、安全,舒适等一切 正面情感需求的追求。每个人都渴望每天都拥有正面情感。诺曼也说过,人是 追求快乐的动物,人每天都在追求着生理的快乐、社交的快乐、精神快乐、思 想快乐9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其中本我是原 始的驱动力,是基本的生理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2 1 4 感性需求的体现 感性需求中的“需求可以拆分为:“需”与“求。“需是需要,“求 是追求。“需“ 在缺乏、损失、没有满足才需。“求”对某事物有期待才求。“需 求”先“需再“求“ ,“求“ 是最终目标,“需”是前提条件。因此要了解用户 感性需求,要研究用户感性期待的是什么,也要研究用户感性需求损失什么。 ( 1 ) 感性意象 感性意象是人对物所持有的感觉,是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受和高度凝聚的 深层次的人的情感活动。m 感性意象从字面来看,是“感性“ + “意象”的组合。 王夫之:“如所存而显之。“ 这里所说的就是意象。意象的形成如下表所示。 意象是一种与意识有关心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靠感 性系统来传递。意象中的“意是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和想法,“象”是“意”的 表达。其表现可能是内心的一个符号,可能是一个图像,也有可能是一个没有 载体的形式。意象与感性都是受到外界刺激后心里所产生的感觉反应,意象的 传递是一个从内到外的传递过程,不同于感知从外到内的传递过程。意象与感 性不同的是,意象是内心较为具象的形象需求,而感性则是较为抽象的心理情 感。 9 诺曼情感化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7 :8 6 坩殷方超基于c b d 技术的坐便器感性意象研究【j 】硕j :论文2 0 1 0 :1 5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1 意象形成 整理 归纳 梳理 期望 为了找到用户感性需求,优化生产效能,减少浪费。开发者和设计师必须 了解消费者的感性意象,排除研究中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设计者对感性意象解 读过程正好与消费者从内到外的意象过程相反,感性意象研究过程是从“象” 到“意“ 的过程。通过分析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评估,得到与产品造型、功能 以及所传达的价值、文化等与感性意象的对应关系,根据各感官所反映的信息 进行综合性评价。感性意象是一种物我双向交流的结果。当消费者的感性意象 与设计师提供给消费者产品所能传达的感性意象匹配,消费者会产生“通感“ 的效果。这样的产品才是消费者感性需求的产品。 ( 2 ) 需求损失 感性意象表达的是用户所期望的感性需求,但实际上由于某些用户自身存 在某些感官、认知上的缺陷和不足或者设计师对用户的考虑不够,用户的感性 期望无法满足,而影响了用户最终的感性需求。我在这里把感性需求无法满足 称作为感性需求损失,简称“需求受损。“ 比如,老年人需要科技产品带给的便 利和愉悦,但很多科技产品因为操作的复杂超过老年人认知能力,经历了频繁 使用挫败后不得不放弃使用,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感性需求受到损失。 为什么要研究需求损失这一块? 这是因为需求损失直接影响了感性期望是 否能够实现。并且需求损失是不稳定的,是可以通过合理性的设计消除的。比 如视力不好的人会因为看不清楚精彩的电视画面而放弃观看,这时能够为他提 供- - n “合适的眼镜”,他就能清楚的欣赏了电视画面,可以实现他快乐的欣赏 电视画面的感性需求。“合适的眼镜“ 就是合理的设计。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 感性需求,就要了解用户( 感性) 需求损失,设计合适产品弥补用户( 感性) 需 求损失。 需求损失是用户感知力,认知水平不足造成的。a l a nc o o p e r 提出:“用户 在使用产品很容易产生“认知摩擦”。这些造成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失望,不 满意,不高兴,在信息时代下产生认知摩擦用户数量是前所未见的。“ 基于对 1 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l a nc o o p e r 的研究理解。认知摩擦是造成用户感性需求损失重要的因素。而 感知觉阶段是感性需求的第一阶段,感知力水平也会影响到感性认知好坏和最 后的情感反应。当产品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感知能力,也会产生“感知 摩擦,造成用户感性需求损失。因此,要研究用户需求损失应该从“认知摩擦” 和“感知摩擦”去研究。 只有产品设计满足用户感性意象,消除可能带来的感性损失,才能真正实 现用户的感性需求。 2 2 理性设计 2 2 1 理性 人的理性相对于感性,是人们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判断和抽象概括, 从而形成对事物本质、内涵、规律性的认识。理性与感性相互依存互相支撑。 没有纯粹的感性也没有纯粹的理性。理性中存在感性,感性受理性的限制影 响,使之不会走向极端。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离开了理性人 类将走向原始与野蛮。同样感性中存在理性,非常严谨理性的科学研究,存 在着科学家的感性。受感性的影响理性不会走向极端,使理性成为具有感性 的理性。理性与感性没有绝对的界限,对一件事物的评价很难判断是理性的还 是感性的。原田昭认为,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理性评价和感性 评价的矛盾中。受年龄和个人阅历的影响,人与人感性和理性的比重会有所不 同,比如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会更加的理性。 产品需要理性,产品的理性是指设计的产品具有科学性、技能型、合理性, 具体牵涉到产品的功能、结构、可靠性、可制造性、安全性等方面。1 1 产品的理 性是产品设计基本要求,缺乏理性具有很强感性的产品更像是艺术作品。比如 飞利浦斯塔克的榨汁机,它拥有非常感性的造型但榨汁效果一般,很多人对 它褒贬不一,很多人购买它不是为了产品功能,而是当作为艺术品收藏。 设计师的设计需要理性,设计师虽然需要凭借感性去创意,但却不同于艺 术家和文学家,完全依靠个人情感进行创作。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用户,设计师 就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的去设计。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 需要了解用户感性需求,需要理性的思考如何去设计和从事设计研究。 周美玉感性设计【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 0 1 1 :3 4 - 3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2 理性设计 随着时代的不同,理性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关 于理性设计根据思考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三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上个世 纪现代主义的理性设计。设计特点为“功能主义”、“少就是多“ ;一种理解是理 性的设计研究过程。运用科学研究工具,使用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设计分析 的理性设计。比如感性工学的研究过程,整个过程会使用一些科学测量工具和 分析工具,依靠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去获取用户的感性需求数据,整个 研究过程是理性的。最后一种是理性的设计。设计方案不仅要考虑是否用户需 求,还要理性思考用户需求与商业、环境等之间的利益关系。 现代主义的理性设计强调理性主义、忽视人们的感性需求。如今重视感性 的时代,仍然把理性设计理解成现代主义的理性设计是狭隘的。理性设计应该 从理性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理性的设计去理解。本篇论文主要从这两块去探讨与 感性需求的关系。 2 2 3 理性设计的体现 理性设计体现在理性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理性的设计。 理性的设计研究过程是指:设计研究程序是理性的,从计划和确定项目到 产品设计与开发到反馈、评定、纠正整个研究程序都是理性的、严谨的。每个 阶段从事的内容是理性的。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要进行开发前可行性分析,核 算开发成本,进行具体的设计策划和设计分工,进行系统的调研、预测、试验 和资料收集,风险分析,设计输入评审等等;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要进行全面 的用户调查,用户具体需求测量与分析,技术设计分析,造型设计分析,编写 产品标准,编写制作工艺,设计方案筛选,产品设计评审,设计检验等等;反 馈、评定和纠正阶段的要进行用户使用体验,用户测试评价、测试评价分析, 设计改良等等。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理性的制定研究的步骤,理性的完成每 个阶段设计研究任务。 理性的设计研究会借用理性的、科学的研究工具,这些研究工具能够理性 分析用户的需求,减少主观对数据影响。科学的研究仪器,例如眼动仪、脑波 仪、视线跟踪仪、表情捕捉仪等。以脑波仪为例,研究者提供给被测者研究信 息,被测者通过想象,把大脑的意象信号转化成可视的电波,研究者就可以根 据电波判断到被测者的感性。 1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理性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合理的运用用户研究、 感性工学、可用性与易用性设计研究、体验设计研究、移情设计研究等一些方 法。得到大量的研究数据,为设计方案开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如图2 3 ) _ 户需求感性工学 不确定的感性工学厂 一 情感因素 一,:且:上眦钳:b 龟涮 一r 啊u 1 芗矧 ,n 、 一 图2 - 3 感性工学的研究过程 理性的设计体现在,在前期理性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 理性的设计。设计方案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材料工艺、形态造型、色 彩,力求产品的科学性、机能性、合理性;设计方案要经过比较、权衡、推理、 验证,使产品设计要素切实满足用户五感、认知、行为习惯的需求,使用户能 够安全、舒适使用。另外还要考虑企业盈利、风险和品牌价值塑造等,以及生 态、伦理、经济等。设计师通过科学、逻辑的思考,理性设计出既满足用户需 求又符合企业利益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当用户需求与企业利益、生态 等发生冲突,设计师要根据研究目的和伦理道德权衡设计方案,理性的设计用 户感性需求的产品。 2 2 4 理性设计的特点 科学性设计研究是人类学、科学和社会学研究、戏剧和设计本身的交叉。 堙科学是设计研究重要组成。理性设计研究过程是以科学数据做支撑,使用科学 的研究工具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比如感性工学,借助生理学、心理学、障 碍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辅助,采用科学研究工具测量用户潜在感性需求,把用 户的内心深处真正需求转化成精准的数据,使设计有据可依。 严谨性理性设计不是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造。理性设计是具有一套理性研 究的研究步骤,保证研究顺利进展,确保成果的准确性。采用理性分析方法, 借用数学、数据统计,把感性意象转化成设计参考量,指导设计的方案。设计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