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3 卷 第 1 期 2 0 0 1 年 1月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 or ros i on s ci e nce a nd pron t e chnology v0 i 1 3 no 1 j a i 1 2 0 0 1 在模拟煤燃烧环境中 1 2 c r 钢的循环硫化 一氧化 牛 蔹 (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 点实验 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文萃路 6 2号 1 1 0 0 1 6 ) 摘要1 2 c r 铁 索体钢暴露在化学组 成交变的循 环硫 化 一氧 化气 氛中发 生比单一硫化或氧化更为严重的腐蚀 , 形成 复杂 的多层状腐蚀膜 第一循 环硫化过程中 f e s的高速 生长导 致材料的快速 消耗, 但经多循 环后的 动力学 则取决 于所形成硫化物、 氧化物的性质, 特别是 2 种氧化剂( s o ) 及铁在腐蚀膜中的传质特性 关键 词1 2 c r 钢硫化氧化循 环 中图分 类号t g1 7 2 8 2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1 0 0 2 6 4 9 5 ( 2 0 0 1 ) o r 一 0 0 0 5 0 4 cycli c s ulfl dat1 0n- 0xi dat1 0n 0f 1 2 cr s teel i n s l mulated c0al c0mbus t1 0n ni u ya n ( s t a t e ke yl a b c o r r o s i o n a n dp v o te c d o n , i n s t i t u t e me t a lr e s e a r c h t h e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s h e n y a n g1 1 0 0 0 6 ) a bs t ra ct: th e c o r r o s i o n o f a c o mme r c i a l s t e e l 1 2 c r h as b e e n s t u d i e d i n s i mu l a t e d a t mo s p h e r e s wi t h c o mp o s i t i o n s c h a n g i n g c y c l i c a l l y wi t h t i me f r o m r e d u c i n g t o o x i d i z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the s cabs a r e c o m p o s e d o f mu | t i l a y e r e d mi x t u r e s o f s u t f i d e a n d o x i d e s o f i r o n a f t e r n c y c les 。wh i k t h e f a s t g r o wt h o f f e s d u r i n g t he f i r s t c y c le p r o d u c e s a h i g h e s t s t e e l c o n s u mp t i o n th e o v e r a l l s c a l i n g k i n e t i c s i s c o n t rol l e d b y t h e n a t u r e a n d t h e t h i c k n ess o f e a c h s cal e l a y e r a n d b y t he a c tiv i t y o f i r o n i n s c a l es, a f f e c t e d a l s o b y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f eac h o x i d a n t t h rou g h t h e s c a l e o f t h e o t h e r o xi d a n t( 0 o r s ) ke y w ords : 1 2 c r f e r r i t i c s t e e l ,s u l fi d a t i o n,o x i d a t i o n ,c y c l i c 许多燃烧矿物燃料的电厂锅炉现多采用两段燃 烧法 第一燃烧段时, 控制其空气 燃料比低于化学计 量以降低 n o x排放,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_ 1 i 2 j 这 样的燃烧恰有利于含硫化合物如 s的生成, 而 s 在中等的高温下对大多数材料而言是极强的腐蚀 剂_ 3 j 燃烧反应的第二段则是过剩氧燃烧段 故锅炉 的某些部件, 尤其是水冷壁的火侧将遭遇随时间无规 律地交变的氧化 一硫化气氛 本文报道对 电力工业常 用的 1 2 c r 钢在化学组成周期变化的气氛中6 0 0 循 环硫化 一氧化腐蚀的研究结果 1实验过程 实验用 钢 为 典型 的 电厂 用 1 2 c r钢, 成 分 为 1 0 3 6 c r , 0 6 6 ni , 0 8 3 mo , 0 2 4 7 v, 0 叭 1 nb , 0 2 c, 0 2 7 s i , 0 5 2 mn 由钢件 切得 1 0 mm x 2 0 mm x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赍助项 目( n 0 5 9 7 2 5 1 0 1 ) 收到初稿 : 1 9 9 9 0 5 1 7 ; 收到修改穑: 2 0 0 0 0 2 2 0 作者倚卉 : 牛焱 女, 1 9 6 1 年生 研究员, 博导 m m的试样, 研磨至 6 0 0 #砂纸 乙醇和丙酮清洗后 备用 腐蚀 实验采用 一台水平管式炉 首 先用机械泵 将炉管抽空, 充入 氮气, 将试样加热至 6 0 0 后导入 反应气体, 流量为 3 l h 对 多循 环实验 , 在前一循 环终结时, 用氨气冲洗炉管约 1 h 后导入另一种腐 蚀性气体 试样一直保持在炉中以避免由于冷却和 再加热产生大的热应力而致其腐蚀膜剥落 还原和 氧化性气氛分别为 h 2 一h 2 s 混合气和氧气 前者含 1 v o 1 s , 在 6 0 0 时的硫分压 为 2 4 x 1 0 - 1 0 a r m 动力学测量为间歇式, 即 n循环 的试样应达 n次循 环结束后称重 腐蚀后试样先经 x一射线衍射( xr d) 分析 , 再 镶入树脂中制成断面磨片, 经金相 ( o m) 和扫描 电 镜( s e m e d x) 分析其组织和相结构 2结果 图1 为第 1 至第 4各循环的腐蚀总增重和各循 维普资讯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环增重与前一 循环者的差值, 即每一循环的净增值 第 1循环( 硫化) 后 的增重约为第 4循 环 9 6 h后总 增重值之半, 其动力学行为近似遵循直线规律 , 与其 在 h2 一h 2 s中纯硫化结果 一致l 5 继第 2循环( 氧 化) 后的第 3 循环( 硫化) 的速率则远 比第 1循环者 低, 表明在第 2循环生成的氧化膜具有一定 的抗硫 化能力 第 2和第 4两个氧化循 环的净增重值极为 相近, 但所有氧化循环的增重均远低于第 1硫化循 环者 此外, 第 2循环( 氧化) 的增重远高于同一材料 未经预硫化而在空气 中单纯氧化 2 4 h之值 第 1 循环形成的硫化膜( 图 2 a ) 为双层结构 , 外 层为粗大柱状晶 f e s , 它一般由若 干规则的亚 层组 成, 各亚层被一些平行于合金表面的孔洞所隔 内层 为 f e 、 q 以及其它组元硫化物 的混合物, 与成分相 近 的f e c r 合金 一样_ 5 j , 该层含有f e s , 硫 化铬 差 翼 24 4 8 72 t ime,h f i g 1 ma s s c h a n g e o f 1 2 c r s t e e l v e i l i s , t i me b y c y c l i c a l l y t 目t i ng i n c ha ng i ng a t mo s phe r e s 1 3卷 和 f e c r 硫 化尖 晶石相 等等 第 2氧化循环 ( 图 2 b ) 所生成腐蚀膜的内层与前一硫化循环者相同, 而 氧化层生长在原外硫化膜 f e s之上并与之 良好接 触 据 x r d分析, 该外层氧化物为 f e d 0 4 和 f e z o 3 在第 3硫化循 环形成 的膜 ( 图 2 c ) 断面组织常 随试样局部有所变化 通常, 新的硫化层在前一循环 形成的氧化层上生长, 而第 1循环的硫化层则为最 内层 还可见有一些额外 的氧化层嵌入腐蚀膜 其厚 度较第 2氧化循环者薄且通常沿第 1硫化层 f e s内 平行表面的裂纹生长 第 4氧化循环后的腐蚀膜一般不再含有前一循 环生成的硫化层, 后者本应处于第 2和第 4两个氧 化循环形成的氧化层之间, 这表 明硫化物在随后氧 化性气氛 中变得不稳定 最后形成的腐蚀膜的层闯 结构恰与第 2循 环者 相 似, 只是 在这类 腐蚀膜 的 f e s层内还含有薄 的氧化层, 并且最外氧化层的外 侧颇为多孔 3讨论 动力学结果可归纳如下: 第 3硫化循环的速率 远低于第 1 循环者; 第 4氧化循环的速率与第 2氧 化循环者相 当; 第 2氧化循环的速率远高于其纯氧 化者 此外, 置于第 2循环的纯氧中, f e s并未被置 换i 而嚣于第 3循环 的 h 2 一h 2 s中, 氧化铁也没有 被置换 ; 但是, 于第 3循环形成的 f e s在随后的第 4 氧化循环时消失 可见, 在化学成分循环的气氛中形 成的腐 蚀膜颇不寻常, 主要生成硫化物与氧化物交 f i g 2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 o f 1 2 c r s t e e l c di c a y c o r r o d e d a f t e r a )o n e c y c l e ; b ) m d c v c l e s ; a n d c )t h r e e c y c e s n 协 8 0 eu e 、 c c 。 维普资讯 1 期 牛 焱 : 在模拟煤燃烧环境 中 1 2 c r 钢的循 环硫化 一氧化 io 9( p o 2 , a r m) f 嚷 3 i s o t h e r ma l p h a s e d ia g r a m o f t h e t e r n a r y f e o s s y s t e am a t 6 0 0 替的多层腐蚀膜 。 但在同一层内还常 发生两者的混 台 无疑, 这些动力学特征与膜结构是相互关联的 按 6 0 0 三元 f e os系恒温相 图( 图 3 ) 置 于该温度氧气中, f e s肯定变得不稳定, 故若把第 1 循环生成的硫化膜置于 第 2循环的氧化气氛中, 它 将分解而转变为氧化物 但是。 由于新的氧化膜会在 其表面迅速生成而阻隔氧与硫化膜 的接触, 这一转 变则受到抑制 所以在这样 的介稳条件下 f e s得 以 在氧化膜下保存 同理, 这 也适用于当氧化膜置于 h2 一h2 s气氛 的情况, 可见 化学循环腐蚀所生成的 腐蚀膜通常都是硫化物与氧化物交替的多层组织 为进一步分析, 设基体金属 为纯 f e 各腐蚀膜 均致密, 硫化层与氧化层间不发生反应, 两者亦不互 溶l 8 j 对每一循环而言, 由台金 膜界面至膜 气相 界面, f e 的活度 a ( f e ) 呈 负梯度使金属不断向外传 输以维持与气体反应之需 但在此两界面间。 2种氧 化剂 的分压变化并不那么简单 事实上, 与 h s 的硫压 处于平 衡的 e e s中 f e的 活度 a ( f e ) 等于 0 0 1 5 4 , 而与 1 a t m氧气处于平衡 的 f e s中它下降 至 a ( f e ) =1 71 0 , 后者 已落入 f e 3 0 4的稳定 区 这两个 a ( f e ) 值分别代 表硫化和氧化循环时与 气体平衡的膜界面 f e的活度值 此外, 与 a ( r e , 1 ) 平衡的氧压为 7 21 0 2 3 a t m它处于 f b0 4的稳定 区 而与 a ( f e , 2 ) 平衡的硫压高于 6 0 0 液态硫的蒸 汽压, 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在总平衡条件下, 当 第 2循环时在膜 气体界面处 f e的活度等于 a ( f e 2 ) , 而在硫化物 氧化物界面处它应等同于它在 2种 化台物的值 若在该处硫 压维持等于第 1循环时的 值, 该局部 的 a ( f e ) 必定相 应于 f e s一 平衡 值, 亦 即可用 f e sf e 3 0 4 平 衡线上一个 点来代表 ( 图 3中a点) 实际上第 2循 环可能并非前述平衡 态 当钢置于第 1 氧化循环的终结阶段, 外层膜表面 7 f e 的活度必定 由a ( f e , 1 ) 降至 a ( f e , 2 ) 而氧化物 f e s界面处氧化物中 f e 的活度必定高于 a ( f e 2 ) 但 低于a ( f e , 1 ) , 以维持外氧化膜 中适当的 f e 活度梯 度 如此, 氧化动力学将同时依赖于硫化层和氧化层 两者之厚度 以及它们的传质特性, 后者将受制于其 界面条件 当 f e s和氧化铁之 问不发生反应 时 通过 外氧 化层和 内硫化层的物流量应该相等 但在第 2循环 中内硫化层的厚度保持不变 , 因其腐蚀速率常数 k ( f e s ) 将随 p ( s 2 ) 在硫化物 氧化物界面的变化而变 化 同样 , 通常包含各种氧化物的外氧化层生长的抛 物线速率常 数也将随在氧化层 内界面处 p( 0 2 ) 的 演化而变化 此外, f e 的物流还受制 于氧化膜厚度, 后者则随时间增长 基于同样的原因, 尽管在第 2 循 环的开始段氧化层很薄, k x ( x ) 也应很小才会限 制铁物流甚低 若膜 气相处于平衡, 硫化物 氧化物 界面处氧化物中 f e 的活度 a ( f e , o x , i n t ) 必然十分 接近 a ( f e , 2 ) 而远小于 a ( f e , 1 ) , 这意味着该局部未 达平衡 同时, 在该处之硫化物 中 f e的活度等 于 a ( f e , 1 ) , 它将驱使恒定铁物流通过硫化层, 因而整个 腐蚀动力学呈线性l 8 尽管 x( f e o x ) 呈线性增 长, 为保持氧化膜恒定生长, k x ( f e o x ) 则要随时间线性 地增加 即涉及 a ( f e , o n , i n t ) 的同步降低 由于将 a ( f e , o n , i n t ) 随 时间渐接 近( f e , 1 ) 故 k x ( f e o x ) 将 不再可能随时问线性增加 由此 , 腐蚀速率将随氧化 膜的增厚而开始下降 同时通过 f e s的铁物流也必 然减少, 表 明因 a ( f e o x i n t ) 的增长而使 k ( f e s ) 降低 这样, 在两者界面处 f e s中和氧化物中 f e的 活度终将相 等 达到平衡后、 在硫化物 氧化物界面 处的 f e 活度仍继续随时问增加 以进一步 降低总腐 蚀速率 这表 明相应的氧压和硫压将同时降低 当局 部的氧压 降至 f e of e 3 平衡 压下, 位于 f e 3 0 4 下的 f e o就开始消失 当该界面处氧压足够接近 f e f e o平衡值时, h ( f e ox ) 实际上为恒定, 而总腐 蚀速率则为抛物线 因为 f e o和 f e 0 4 两者都是 p 一 型氧化物 , 对其 内界面 的氧压并不十分敏感【 9 故可期待在通常情况下, 腐蚀速率将呈现 由线性 向 抛物线的渐变 1 2 c r 钢在第 2循环的氧化速率远高于它本身 在同温度直接氧化者【 1 其原因似在于后者生成氧 化膜 含 氧化 铬 或 氧 化 铬与 f ec t尖 晶石 ( f e , c r ) 0 4的混合物而具有更强保护性之故 相 反。 在 硫化后的氧化过程则仅生成氧化铁膜, 而台金元素 如 c r 则被限定在起始硫化层的最 内区 同时由于通 过非保护性硫化膜扩散向外的铁流颇大而利于氧化 维普资讯 8 腐 蚀科学 与防护技 术 膜生长 第 3硫化循 环时情况类似, 但更 复杂 在该 循环开始, 前一循环氧化膜表面 上的 f e活度 由 a ( f e , 1 ) 增加到 a ( f e , 2 ) , 又因 8 ( f e , 1 ) 处于 f ezo 的 稳定区内, 故外氧化层 f e 2 0 3 应转变为 f e z 。 4 第 2 循环生成的氧化膜, 在第 3循环时应成为两硫化层 间的夹心层, 所面临氧压很低 , 故该层厚度大体维持 不变 总之, 金属物流向外传输应受制于其通过该层 的扩散, 但该扩散率很小, 控制本循环的硫化速率远 小于第 1 循环之值 因此, 通过最内层硫化物 的铁物 流较第 2循环者低, 即 在最 内硫化层 氧化层界面处 的硫压也降低, 致使该层的 x ( f e s ) 降低 , 第 4氧化 循环的速率接近第 2循环者, 但高于第 3硫化循 环 者 该循环 之初, 膜表 面 的 f e活度 应当 降低至 a ( f e , 2 ) 若腐蚀膜为硫化物与氧化物两相混合 时, 其 腐蚀速度应受制于粒子通过第 3循环氧化膜的最缓 慢扩散过程 但是, 第 3 硫化循环所形成的硫化膜在 第 4循环趋于消失, 所 以膜的结构变得与第 2循 者 相似, 即单一的外氧化层直接生成在内硫化层上 并 且, 跨过前者 f e 活度梯度降低很大 故通过氧化层 的铁物流可能再度增加, 尽管 由于氧 化膜增厚 的结 果仍小于第 2循环者 腐蚀膜最外侧大量孔洞似提 示, 第 2硫化层的消失可能缘于硫从该局域的流失 即它可能逸 出到气相或向内迁移并在膜的内部生成 新的硫化物 总之, 这类腐蚀膜的一个特征是 。 在硫化层中生 成氧化物而反之 也在氧化层中生成硫化物, 特别是 在第 2循环时有一氧化 层生长在原硫化层 中 正如 前述, 在某一循环时其条件有利于该循环的氧化剂 穿透进入前一氧化剂的化合物, 而在此化合物中后 氧化剂的活度可 能近于零 此过程则 由于氧在 f e s 中颇低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而 被阻滞 但是, 若前循 环生成的膜上有裂纹或发纹, 后氧化剂仍可能以气相 传输并穿透, 同时在该局部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这样 的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第 1 循环后的任何循环, 因此就 会出现所观察到的氧化物与硫化物复杂的混合 4结论 1 2 c r 钢 在化学组成处于硫化与氧化问循 环交 1 3 卷 变的气氛中6 0 0 腐蚀后生成硫化物与氧化物多层 交替的腐蚀膜 每一循环都导致生成与之相应的新 化合物层, 且位于前循环生成的化合物层之上, 后者 通常能在亚稳热力学条件下幸存 但是, 每种氧化剂 之所 以穿透前腐蚀膜, 主要 由于后者的非连续特性, 故在膜的不同局部也发 生 2种化合物无规则地混 合 与同种钢本身单纯 的氧化相 比较 , 继硫化循环 后的第 2氧化循环的速度明显加速 这种恶化作用 源于金属表面的硫化层在随后 的氧化循环中仍能保 持稳定, 而 f e 通过它的扩散率远高于通过相 同钢的 直接氧化层 因为, 后者往往具有较好保护性 将复 合硫化 一氧化膜继续暴露 在 2种气体 中, 其增重 将 降低 整个腐蚀动力学受制于各产物层的传质特性 和厚度、 它们的生成顺序以及在各腐蚀膜中 f e 活度 的梯度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c h o us f d a r d dp l , b h z e wie za j hig ht e mp c o r t c i nen e r g y s y s , ro t hn am f e d th e m e t s o e o f m e, wa r r e n d a h 1 9 8 5 3 2 7 旺 d a n i d p l , go t t s h l n g j d。 mi u e r a s c 一e r o s i o n w e a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一政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 2022公司销售业务员工作计划模板
- 司法救助申请书模板合集七篇
- 2024年度上门家政服务与家庭管理合同3篇
- 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
- 学习部年终工作总结6篇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单元测试(含答案)
- 六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课件
- 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 中医养生学课件
- 三D打印公开课
- 六年级百分数乘法计算专题练习题100道(家长老师必备-直接打印使用)
- 五力分析微軟office
- 急诊科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
- 跌倒坠床原因分析课件
- 哈萨克斯坦国别分析报告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U1L2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cern
- 《手术室管理规范》课件
- 2024年转基因耐贮藏番茄项目创业计划书
- TNP-4110技术说明(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