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PPT课件_第1页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PPT课件_第2页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PPT课件_第3页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PPT课件_第4页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 杆菌 第二十二章 G+形成芽孢的细菌 李氏杆菌和猪丹毒丝杆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 前者的代表种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产生 溶血素,可用增菌法鉴出。 后者是常见的猪病的重要病原性细菌,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 ,明胶穿刺培养成试管刷状。 炭疽杆菌是炭疽的病原,该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该菌在 形态上有双重性,以其荚膜和毒素致病,该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十分重要。 致病性梭菌很多,它们在形态、培养特点、所致疾病方面各有 特点,但多以毒力强大的外毒素致病,其中以气肿疽梭菌、腐 败梭菌、诺维氏梭菌较为重要。 t 章节题目:章节题目: t 第第 21章章 革蓝氏阳性无芽孢杆菌革蓝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t 第第 22章章 革蓝氏阳性产芽孢杆菌革蓝氏阳性产芽孢杆菌 t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t 掌握坏死杆菌、李氏杆菌、猪丹毒丝杆菌和炭掌握坏死杆菌、李氏杆菌、猪丹毒丝杆菌和炭 疽杆菌的重要特性;重要病原性梭菌的异同点疽杆菌的重要特性;重要病原性梭菌的异同点 t 了解肾杆菌的主要特性了解肾杆菌的主要特性 t 本节重点:本节重点: 坏死杆菌、李氏杆菌、猪丹毒丝杆坏死杆菌、李氏杆菌、猪丹毒丝杆 菌和炭疽杆菌的重要特性菌和炭疽杆菌的重要特性 t 本节难点:本节难点: 无无 第十二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 有 3个属: 1.李氏杆菌属 2.丹毒丝菌属 3.肾杆菌属 第一节 李氏杆菌属 本属细菌为 G+杆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 无芽胞 无荚膜 2025 下能运动 37 不运动 有 7个种: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伊氏李氏杆菌 韦氏李氏杆菌 塞氏李氏杆菌 格氏李氏杆菌:不致病 莫氏李氏杆菌:不致病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一、所致疾病: 细胞内寄生菌,牛羊易感,小牛、羔 羊表现为败血症或肝脏坏死 ,成年 牛间表现为神经症状的 “ 转圈病 ” , 母畜可致流产。 孕妇可致流产,儿童出现神经症状, 兽医易患皮肤型李氏杆菌病。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二、形态及染色特点: G+规则的短杆菌,呈 “ 发渣 ” 状, 两端钝圆,有时排列成 V型, 20- 25 下培养产生 4根周身鞭毛, 37 下一根鞭毛,无芽孢,无荚膜。 三、培养及生化特性 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但加入血液或血清生 长更佳, 4 下可缓慢增殖(特点)。 1血清琼脂:圆形,光滑透明,淡蓝色小 菌落。 2血平板: 型狭窄溶血环。棒状杆菌和 丹毒杆菌为 溶血。 三、培养及生化特性 3肉汤:均匀浑浊,时间久可形成粘 稠 沉淀,无菌环,无菌膜。 4明胶穿刺:沿穿刺线生长,呈倒立 树 木状,不液化明胶。 5生化特点:发酵糖产酸不产气,其 他具体看书。 四、微生物学诊断 1分离培养及鉴定 取患畜血液,脑组织研磨液, 加入 50ml胰蛋白胨肉汤中 3724h 划线含有 5%绵羊血 的胰蛋白胨琼脂 是否有 溶血 及淡蓝色小菌落。 四、微生物学诊断 1分离培养及鉴定 挑取特征性菌落作纯培养后,用纯培养物作 以下试验: 染色: G+短杆菌。溶血性检查: 溶血, 20 25 运动。 生化试验:略 动物致病试验:肉汤培养物鸽子胸肌注射 1ml ,豚鼠皮下 1ml, 2-5d内鸽子死亡,豚鼠死亡。 2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 病羊,牛,猪血清凝集价达 12501500 。 马: 11000 12500 流产牛: 1800 11600 五、免疫防治 1灭活强毒菌株免疫小鼠产生数月坚强免疫力。 2免疫能通过淋巴细胞被动转移,但不能通过血清 被动转移。 第二节 丹毒丝菌属 只有 1个种,即:猪丹毒丝菌(猪丹毒 杆菌) 一、所致疾病 1引起 3 12月龄猪丹毒, 3 4周岁 羔羊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鸡,火鸡衰 弱和下痢、鸭的败血症并侵害输卵管 。 第二节 丹毒丝菌属 一、所致疾病 2实验动物以小鼠和鸽子最易感, 家兔和豚鼠抵抗力强。 3人感染后发生皮肤病变称 “ 类丹 毒 ” ,病状与人的丹毒病相似,人 的丹毒病由化脓性链球菌属致。 猪丹毒病理 一、发病机理 二、病理变化 ( 如图 ) (一)、急性败血型 (二)、亚急性疹块型 (三)、慢性型 1、猪丹毒心内膜炎 2、慢性猪丹毒关节炎 3、皮肤坏死 二、形态及染色特征 n G+直或稍弯曲的细杆菌 ,单在或 V 形排列 n 在慢性病猪的心内膜中呈长丝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三、培养特性 微需 O2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 不生长。 1血平板:湿润,光滑透明,灰 白色露珠样的圆形小菌落, 溶血 (李氏杆菌狭窄的 溶血)。 三、培养特性 2 血清肉汤:轻度混浊,有少量 白色粘稠沉淀,无菌环,无菌膜。 3明胶穿刺:沿穿刺线横向四周 生长,如试管刷状,不液化明胶。 4麦康凯平板:不生长。 四、微生物诊断 1取材:高热期病猪静脉采血,死后取心 脏,肝、脾,肾,骨髓,淋巴结,涂片染 色镜检, G+细杆菌,可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 血平板:露珠状小菌落, 溶血 麦康凯:不生长 3动物致病性试验 病料制成盐水乳剂,小鼠皮下 0.2ml, 鸽子胸肌 1ml, 豚鼠皮 下 1ml。结果: 小鼠,鸽子, 2-5d, 死亡,尸 体剖检可分离大量丹毒菌。豚 鼠不反应。 4血清学诊断:凝集反应。 ( 1)玻片法:取标准抗原 2滴, 1个加病猪 血清,另一个加生理盐水, 2min内凝集为 + 。 ( 2)试管法:将血清作 150 和 1100 释稀 2管,每管 1ml, 加标准抗原 12滴。 37 放 2 -4 h, 如 150 凝集,为阳性。 免疫荧光试验,环状沉淀试验。 五、免疫治疗 1本菌有良好免疫原性,应用 猪丹毒活菌苗 GC42。 2 灭活疫苗:三联苗(猪瘟, 猪丹毒,猪肺疫)。 3抗猪丹毒血清预防及治疗。 4青霉素治疗。 第三节 肾杆菌属 鲑肾杆菌: 致鲑鱼、鳟鱼的细菌性肾病, 外观无明显变化, 剖检可见肾脏的乳白色颗粒肉 芽肿病灶。 本次小 节 n 李氏杆菌和猪丹毒丝杆菌所引 起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 n 前者的代表种为产单核细胞李 氏杆菌 ,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产 生溶血素,可用增菌法鉴出 n 后者是常见的猪病的重要病原 性细菌,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 泛,明胶穿刺培养成试管刷状 第十三章 G+形成芽孢的细菌 产芽孢的细菌包括 6个属: 芽孢杆菌属:引起动物疾病 梭菌属:引起动物疾病 芽孢乳杆菌属 脱硫肠状菌属 芽孢八叠球菌属 颤螺菌属 第一节 芽孢杆菌属 本属种类繁多有 34个正式种和 24个不 正式种,对人畜致病的主要是: 炭疽芽孢杆菌:致炭疽 蜡状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 一、炭疽芽孢杆菌 (一)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炭疽病 1、牛、绵羊,鹿等最易感:急性败血症。 2、猪、马、骆驼、山羊次之:猪表现为慢性咽部局限感染 。 3、狗、猫食肉兽有相当抵抗力:表现为肠炭疽。 4、禽类不感染。 5、人由于接触病畜尸体或污染畜产品:引起肠炭疽,肺炭 疽,皮肤炭疽。 6、死亡家畜通常表现为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 油状,天然孔出血。 炭疽病理 一、发病机理 二、病理变化 (一)、败血型炭疽( 如图 ) (二)、痈型炭疽 1、咽炭疽 ( 1)、急性咽炭疽 ( 2)、慢性咽炭疽 2、皮肤炭疽痈 3、肠炭疽痈 4、肺炭疽痈 (二)形态及染色特征 G+大杆菌,无鞭毛,不运动,芽胞位于菌体中央, 直径不大于菌体,可形成荚膜。 在动物组织或血液中,单在或 25 个菌连接成短链 ,菌体矢直,菌端平截而呈 “ 竹节状 ” ,围绕以丰厚 的荚膜,荚膜抗腐败能力强,菌体因腐败而消失后, 荚膜仍可残留称为 “ 菌影 ” 。 组织中的菌体只有遇到游离氧时,才形成芽孢。 所以怀疑为炭疽病时,严禁剖检,避免与 O2接触,耳 尖采血涂片。 在培养基中,形成长链,在普通培养基上不形成荚 膜,并于培养 18 24h开始形成芽孢。 体内炭 疽杆菌 体外炭 疽杆菌 (三)培养特性 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1普通培养基上:强毒株形成灰白色不透明,大 而扁平,表面干燥,边缘呈卷发状的粗糙菌落( R ); 弱毒株形成小而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的 S型菌落。 2血平板:不溶血(类炭疽呈 溶血) 3普通肉汤:上部清朗,底部有絮状沉淀,无菌 环和菌膜,轻摇试管,沉淀物徐徐上升,缠绕成 团而不散开。 培养特 点 (三)培养特性 4明胶穿刺: 沿穿刺线缓慢液化,形成倒立的松树状。 5 青霉素串珠试验 : 在含有 0.5单位 /ml的青霉素培养基中培养 时,由于细胞壁中粘肽合成受到抑制,因 而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称为 “ 串珠 反应 ” ,这是该菌特有的反应。 (四)生化特性 糖发酵: G+ 蔗 + 麦 + 菊 + 蕈糖 + 果糖 + 甘油 + 伯胶糖 木甘露醇淀粉 + 硝酸盐还原 + 吲哚 H2S H2O2+ (五)抵抗力 1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 60 30 60min杀死 75 5 15min杀死。一般消毒剂短时间内可将其杀死,未剖 检的尸体,细菌随腐败而迅速死亡。 2芽胞抵抗力特强:干燥状态下存活 10年,土壤中 20 30年 。 (六)抗原性: 有 4种主要抗原成分 1荚膜多肽抗原:与毒力有关,是 一种半抗原,此抗原的抗体无保护 作用,但有特异性较强,可用该抗 体进行荚膜肿胀试验及荧光抗体法 进行鉴定细菌。 (六)抗原性: 有 4种主要抗原成分 2菌体多糖抗原:当毒力无关,但性质稳定,耐 高温高压,抗原性不被破坏。可用来制备炭疽热沉 淀反应用抗原,即 Ascoli氏反应。此法特异性不高 ,与其它芽孢菌能发生交叉反应。 3保护性蛋白抗原( PA): 是毒素组成成分,具 有免疫原性,能使机体产生抗体保护被感染。 4.芽孢抗原 (七)毒素和毒力 1荚膜:抗吞噬和消除抗体作用,利于细菌扩散。 2炭疽毒素:包括水肿毒素和致死性毒素 2种,由 3 个亚单位组成: 水肿因子( EF)( 脂蛋白) 致死因子( LF)( 蛋白质) 保护性抗原( PA)( 蛋白质) 三者单独均无毒性作用,只有 PA-EF或 PA-LF结合才有 致病作用。 作用机理:毒素作用于微血管内皮 C, 使之通透性增 强,损害肾脏,干扰糖代谢,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导致动物死亡。 (八)微生物学诊断 严禁剖检,自耳根部采血,必要时切开肋间取脾脏 ,皮肤炭疽取渗出液。 1细菌学检查 取材、涂片、染色、镜检:发现有荚膜的竹节状 大杆菌(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 a. 普通平板。 b. 血平板。 c. 选择性培养基:如戊烷脒琼脂、 溶菌酶正铁 血红素琼脂、 Knisely培养基, 37 16 20h挑 选可疑菌落与其它大杆菌作鉴别诊断。 生化试验 致病性试验:被检病料制成 15 悬液,小白 鼠 0.1ml皮下注射,兔、豚鼠 0.2-0.3ml,动物 死于败血症,剖检取脏器涂片镜检可见 G+有荚 膜大杆菌,确诊。 2血清学试验:用已知抗体,检测炭疽抗原。 Ascoli氏沉淀反应: 1902年创立,用加热抽提炭 疽杆菌多糖抗原与已知抗体进行沉淀反应,适用 于各种病料、皮张、腐败尸体。缺点是特异性不 高,敏感性差。 间接血凝试验:抗血清吸附于炭粉或乳胶上,进 行玻片凝集试验。 青霉素串珠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检查是否有 PA产生。 (九)防治 1 号炭疽芽胞苗:巴斯德将强毒株 42.5 培 养 10-12天,使其丧失形成芽孢的能力,然后 35 培育 4-7天,使其恢复形成芽孢的能力,用这种细 菌制成疫苗叫 号炭疽芽胞苗。 2无毒炭疽芽孢苗:南非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 一株弱毒变种,失去形成荚膜能力,比 号炭疽芽 孢易余毒力强。此疫苗对山羊有强烈反应 ,可引起 严重反应,甚至死亡。 3抗炭疽血清 以下图片为鼠疫相关 鼠疫的坏死及出血 二、蜡样芽孢杆菌 广泛存在在于自然界,如土壤、水、空气、饲料、食品,一定条 件下,对人致病:引起人胃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眼球炎、新 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和脐带炎。自然情况下,引起牛的乳腺炎,驴 的皮下水肿,犬,猫腹泻。 蜡样芽孢杆菌 第二节 梭菌属 一、属的特性 厌氧芽孢杆菌,芽孢呈卵圆形或圆形,直径大于菌 体,使菌体膨大呈梭形,故得名。大多数有鞭毛( 魏氏梭菌除外),无荚膜(魏氏梭菌除外), G+。 二、分类及所致疾病 本属有 80个种,多为非致病菌,常见致病菌约为 11 种。 三、疾病类型及诊断原则 疾病类型有 5大类。 1气肿疽与恶性水肿:急性败血症且有气性水肿 症状。 气肿疽:气肿疽梭菌引起,经消化道感染。 恶性水肿:病原复杂,动物(腐败梭菌)、人 ( A型产气荚膜梭菌)。 诊断原则:病原菌的检查。 2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黑疫 、细菌性血红素尿:均为毒血症。 ( 1)羊猝狙: C型魏梭菌引起。 ( 2)肠毒血症: B型魏氏梭菌引起。 这两个病,细菌不一定侵入体内, 而在肠道中产生毒素,故微生物诊断 主要靠肠内容毒素检查(查毒素) 2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黑疫、 细菌性血红素尿:均为毒血症。 ( 3)羊快疫: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 进入血液造成败血症,主要检查病原。 ( 4)黑疫: B型诺维氏梭菌 ( 5)细菌性血红素尿:溶血梭菌此二菌 存在于肝脏,当肝受损时,乘机繁殖, 产生毒素致病,主要查病原,次要查毒 素。 3羔羊痢疾,犊牛痢疾,人禽的坏死性肠炎 由魏氏梭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致,细菌不一定侵 入体内,主要查毒素。 4人畜的肉毒中毒、人魏氏梭菌食物中毒:均由 病原菌在食物或饲料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被食入 而中毒。 肉毒症: 主要检查肉毒毒素,其次细菌学检查。 魏氏梭菌食物中毒: 可疑食物分离细菌,并测定其 毒素产生能力。 5破伤风: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 毒素引起,症状极为特征 “ 木马状 ” ,不需微生物 诊断。 四、梭菌属分离鉴定应注意事项 1专性厌氧,必须采用厌氧培养物。焦性没 食子酸法、共栖法,肝块肉汤、铁钉牛乳。 2培养基必须是新鲜配制,厌氧条件下保存 。 3梭菌在培养基表面蔓延生长,不易得到单 个菌落,为了得到单个菌落,可将琼脂量加到 46%(一般 2%),或划线接种后在表面再加注 一层琼脂培养基,以限制其蔓延生长。 四、梭菌属分离鉴定应注意事项 4污染严重时, 80 20min杀死杂菌, 25 下培养。 5腐败梭菌,魏氏梭菌容易在死后侵入 动物体,而诺维梭菌、溶血梭菌存在正 常动物体内,故从动物体分离出这些梭 菌,并不能肯定它们就是病原,应进行 毒力测定。 五、产气荚膜梭菌 旧名:魏氏梭菌,自然界分布广,可见 于污水,土壤,饲料,食物及人畜肠道 中,一定条件下,引起多种严重疾病。 (一)形态染色特征 G+粗大正直杆菌,单在或成双排列,无 鞭毛,一般条件下培养芽孢很少产生, 有荚膜。 产气荚膜梭菌 (二)培养特性 厌氧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 1葡萄糖血平板:圆形,光滑,隆起,淡灰 白色中等大小菌落,有的可形成圆盘形边缘呈 锯齿状,表面有辐射状条纹的 “ 勋章 ” 样大菌 落,产生 “ 双重溶血环 ” 内环 溶血,外环为 溶血。 2肝块肉汤: 5-6h, 均匀浑浊,产生大量气 体。 (三)生化特性 1牛乳暴烈发酵:魏氏梭菌接种牛乳培养 基 8-10h后,发酵牛乳中的乳糖使牛乳酸凝 ,同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凝块变多孔的海绵状 ,严重时,被冲成数段,甚至喷出管外。 2明胶液化,糖发酵 H2S+ 吲哚 HNO3 (四)型别及病原性 据毒素将该菌分为 5个型: A, B, C, D, E 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人畜气性坏疽,食 物中毒,牛、羔羊、仔猪、兔、肠毒血症 。 B:羔羊痢疾,其它动物肠毒血症。 C:绵羊猝狙,还有肠毒血症及坏死性肠 炎。 D:羔羊,绵羊,牛肠毒血症。 E:犊牛,羔羊肠毒血症,但很少发生 (五)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意义不大,因为魏氏梭菌是人畜肠道中常见菌 ,或者死后被侵入,从病料中检出该菌并不能说明它就是 病原。必须进行肠内容物毒素检查。 1方法: 回肠内容物 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作 1-3倍稀释 离心取上 清,滤过除菌 滤液静脉注射家兔( 1-3ml), 小鼠( 0.1- 0.3ml) 数分钟至 10小时内死亡,证明有毒素存在。 2为了进一步证明是否为魏氏梭菌毒素及毒素型,必须进 行毒素中和试验。 方法:上述滤液 3份。 I+C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 +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 37 作用 40min 静脉注射小鼠或兔子 +生理盐水 观察 12h, 记录结果如下: D型抗毒素血清可保护 C型抗毒素血清也可保护 A 型毒素 C型抗毒素血清不能保护 D 型毒素 D型抗毒素血清不保护 C型抗毒素血清可保护 B 型或 C型毒素 C型也不保护 可能是 E型或不是魏氏梭菌毒 素,再用 E型血清试验确定 E型能保护 E 型毒素 。 E型不能保护 不是魏氏梭菌毒 素 。 不能区分 B型或 C型毒素时,滤液中加入 0.250.5%胰酶, 37 作用 30-60min, 离心沉淀取上清再与 C型抗血清进行中和保 护试验。 C型抗毒素血清不能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