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_第1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_第2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_第3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_第4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厉庄高中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必 修 试 题 命题人: 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 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既可单一指标,又可综合指标 2、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热量带 干湿区 我国三大自然区 文化区 A B C D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广布;植被稀少,动物 耐寒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该区的高寒农牧 业和人口、城市及农业区多分布在河谷地带。据此回答 45 题。 4、以上材料主要说明区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A开放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空间性 5、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丰富 B河谷地带光照条件更为优越 C靠近河谷地带,水资源丰富 D河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会经历初期、成长、转型和再生等不同的发展 阶段。据此回答 68 题。 6、关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 C.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D.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非常复杂 7、有关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D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全面的不协调,产生严重对立 8、能够大致反映区域发展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状况的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协调不协调协调 C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D协调不协调 读图 1 回答 910 题。 9、形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植被差异 10、关于两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11、美国“钢都”匹兹堡初期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 ) 苏比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 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 匹兹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匹兹堡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A. B. C. D. 12、关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 C.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D.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非常复杂 图 2 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13、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 B C D 14、下列有关三种不同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B观点一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C观点二的结果是人地关系严重对立 D观点三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矛盾会自然消除 15、“竭泽而渔”和“杀鸡取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周期性原则 16、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严重的资源短缺 C.深刻的环境危机 D.沉重的粮食负担 读下图回答 1718 题。 观 点 一 观 点 二 观 点 三 图 2 图 1 地理试卷共 6 页 第 3 页 17、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对于丘陵为主的这个农村,可持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 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 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 16 亿吨,据图, 回答 19-21 题。 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 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20、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 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不包括 A使土壤养分流失,农业减产 B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C使黄河含沙量大幅度下降 D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22、鲁尔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资源 B充沛的水源 C便捷的水陆交通 D广阔的市场 23、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 规模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 产业 A B C D 读下面两图,回答 2426 题。 图 3 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 图 4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线路示意图 24、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 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 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 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 25、中线工程的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A减少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 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地区气候 D可能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 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沿线附近城市酸雨危害严重 B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 C输水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华北,意义重大 D要解决沿线冻土、断层等问题,施工难度大 八百里洞庭曾是我国最大的 淡水湖,湘江、沅江等从南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 近二百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近年来,冬季和夏季湖泊水面变化巨大,但冬 季洞庭湖是候岛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 2728 题。 27、下列对洞庭湖的开发利用,不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增加土地的后备资源 B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 C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发展水产养殖、观光旅游 28、近年来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大大加强,主要原因是 退耕还湖 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 A B C D 29、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养殖 30、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二、判断题:判断下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的填 A,错误 的填 B。(本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32、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 33、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 34、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35、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 图 5 地理试卷共 6 页 第 5 页 36、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是百利而无一害。( ) 37、三江平原的农业生产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 ) 38、“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以带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 39、修建水库可以大大减轻库区上游的洪涝灾害。( ) 40、东北地区黑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 )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30 分)。 4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图 6),完成下列要求。(6 分) (1)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 递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综合_ 、 _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 (2)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A ,B ,C 。 42、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 1:“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 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 30%以下。 材料 2:“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 代表的含义。(4 分) A_,B_,C_,D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和 。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图 6 43、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 运 C利用水流落差发电 D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 (3)该输水干线的受水地区是_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