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ppt课件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0/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1.gif)
![病因辨证ppt课件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0/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2.gif)
![病因辨证ppt课件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0/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3.gif)
![病因辨证ppt课件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0/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4.gif)
![病因辨证ppt课件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0/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003f11de-bb22-43ea-8bfb-b5f28ad520ee5.gif)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因辨证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第二节 七情内伤辨证 第三节 劳伤辨证 第四节 食积和虫积辨证 第五节 外伤辨证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 外感病因辨证 、 七情内伤辨证 、 劳 伤辨证 各证候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 、 辨证要点及其机理。 2、疫疠 辨证的致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辨证 要点。 3、了解食积 辨证、虫积辨证、外伤辨证的 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 概念 概念:病因辩证,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病因学 的指导下,根据临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 进行分析、归纳,以确定引起疾病当前证候 的原因的辨证方法,也称 “ 审证求因 ” 。 是在四诊资料基础上, 辨别导致疾病的原因 判断疾病性质的思维过程。 内容:外感病因辨证 内伤病因辨证 其它病因辨证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外感病的概念:指感受六淫、疠气等外邪引起的 疾病。 外感病因辨证的 重点: 是识别外感病邪的种类, 为治疗提供依据。 外感病因辨证的 内容 :六淫辨证 疠气辨证 一、六淫辨证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 、 内火 一并介绍,注意区分 (一)风淫证(外风证) 【 概念 】 指风邪侵袭人体肤表、经络,卫外机能 失常,表现出符合 “ 风 ” 性特征的证候 【 常见病证 】 风邪袭表 风邪犯肺 风疹 风邪中络 风痹 风水等 【 临床表现 】 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脉浮缓,苔薄白, 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或痛、咳 嗽。 或为突起皮肤瘙痒、丘疹; 或咳呛,气喘,胸部胀闷; 或为突起肌肤麻木,口眼 斜,颈项强直, 口禁,抽搐,角弓反张,震颤,蠕动; 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 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 【 相兼为病 】 风邪可与寒、热、火、湿、痰、水、毒等邪 兼并为病,而有不同的名称,如: 风寒证 风热证 风火证 风湿证 风痰证 风水证 风毒证等 【 辨证依据 】 可表现为新起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 或突起风团、瘙痒、呛咳、麻木、肢体关节游走 疼痛、面睑浮肿等症。 【 内风与外风鉴别 】 1. 病因 外风证 -感受 外界风邪 而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 广泛 。 内风证 -体内病理变化 所致形成的 以出现 类似风性动摇 为主 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局限 (风 动症状) 。 2. 临床证候 外风 风邪袭表证 风寒客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水相搏证 风邪中络证 风毒窜络证 内风 肝阳化风证 热极生风证 阴虚动风证 血虚生风证 (二) 寒淫证( 实寒证) 【 概念 】 指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甚 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等为 主要表现的 实寒证候 。 伤寒 (伤寒证) 中寒 (中寒证) “ 伤寒证 ” 是指寒邪外袭于肤表,阻遏卫阳, 阳气抗邪于外所表现的 表 实寒证 。 又称 外寒证 、表寒证、寒邪束表证、 太阳表实证、太阳伤寒证等。 “ 中寒证 ” 是指寒邪直接内侵脏腑、气血,遏 制及损伤阳气,阻滞脏腑气机和血 液运行所表现的 里 实寒证 。 又称 内寒证 、里寒证等。 【 临床表现 】 恶寒重 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 涕,脉浮紧。 -寒邪束表 或见咳嗽、气喘、咯稀白痰 -寒邪客肺 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 -寒滞胃肠 或为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等 或畏寒肢冷,欲近衣被,神疲踡卧,便溏 -阳虚内寒 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淡 苔白而润滑,脉沉迟或脉伏。 【 相兼为病 】 寒邪常与风、湿、燥、痰、饮等邪共存, 而表现为: 风寒证 寒湿证 凉燥证 寒痰证 寒饮证等 寒邪侵袭 -寒凝气滞证、寒凝血瘀证 耗伤阳气 -虚寒证,甚至导致亡阳 【 辨证依据 】 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可查,以寒 冷症状为主要表现。 - 外寒证 内寒证 以畏寒喜暖、神疲及排泄物清冷为辨证要点 。 【 鉴别 】 1.实寒与虚寒鉴别 病机 - 阴阳失调(阴盛 阳虚) 临床表现 (寒 虚而有寒) 2.实寒中 “伤寒 ”与 “中寒 ”的鉴别 病位 “伤寒证 ” - 表寒证 “中寒证 ” - 里实寒证 (三)暑淫证(暑证) 【 概念 】 指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以发热口渴、 神疲气短、心烦头晕、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 黄干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暑邪的性质虽与火热同类,但暑邪致病除有 严格的季节性 外,且具有暑性炎热 初病 即 耗津伤 气、暑多夹湿、易内闭心神 等特点,与一般火热 邪气致病有较大差别。 【 临床表现 】 发热恶热,肢体灼热,汗多,烦渴喜冷饮, 神疲,气短,懒言,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 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或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至 昏迷、强直、抽搐等; 或见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 等。 【 常见证候 】 暑伤津气证 暑湿袭表证 暑闭气机证 暑闭心包 神 证 暑热动风证等 各自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特征。 【 辨证依据 】 夏月有感受暑热之邪的病史,发热、口渴、 汗出、疲乏、尿黄等为常见症状。 ( 夏暑当令,气候炎热; 热盛气阴两伤并重 ) 1.特点 - 季节性 2.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汗出 口渴喜饮 气短神疲 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或白 脉虚数 (四)湿淫证 【 概念 】 指感受 外 界湿邪,或体 内 水液运化失常 而形成湿浊,阻遏气机与清阳,以身体困重、 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纳呆、苔滑脉濡等为 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 胸闷脘痞,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口腻不渴, 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肢体关节、肌肉酸 痛重着,便溏,小便浑浊,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 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 垢,病程长而缠绵,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 脉濡缓或细等。 【 相兼为病 】 寒湿 (证)、 湿热 (证): 寒湿凝滞筋骨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 证、肠道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湿热下注证等。 湿邪还可与风、暑、痰、毒等邪气合并 为病,而为风湿证、暑湿证、水湿证、痰湿 证、湿毒证,以及湿遏卫表证、湿痰犯头证 等,各自可有不同的证候表现。 【 辨证依据 】 起病较缓而缠绵,以 困重、闷胀、酸楚、腻 浊 等为证候特点。 表湿证 以湿滞肌表、关节的表现为主; 里湿证 以湿阻中焦、运化失职的表现为主。 【 区别 】 外湿:主症:以肢体困重、酸痛为主,或见皮肤 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 病位:偏重于体表。 病机:湿郁肌表,阻滞气机。 内湿:主症:以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 稀等为主。 病位:多偏重于内脏。 病机:湿邪阻滞气机,脾胃运化失调。 (五)燥淫证(外燥证) 【 概念 】 指外界气候干燥,耗伤津液,以皮肤、口鼻、 咽喉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 干燥,口渴多饮,舌苔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 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脉象偏浮。 凉燥 常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 紧等表寒症状; 温燥 常见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 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 辨证依据 】 常见于秋季或处气候干燥的环境,具有 干燥不润的证候特点。 “ 燥胜则干 ” 外燥证 多发于秋季,以皮肤、孔窍干燥或干 咳为辨证要点; 内燥证 无季节性,多见于温病后期,以形 瘦,毛发干枯,口干舌燥为辨证要点。 分类 - 凉燥 感受燥邪称 外燥 温燥 津液内伤称 内燥 临床特点 - 少津、干涸 燥证 ( 六)火热证 【 概念 】 指外感火热邪毒,阳热内盛,以发热、口渴、 胸腹灼热、面红、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或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 发热恶热,烦躁,渴喜冷饮,汗多,大便秘 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 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甚者或见 神昏、谵语,强 直 、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 。 【 相兼为病 】 火热证常与风、湿、暑、燥、毒、瘀、痰 、饮等邪同存,而为: 风热证 风火证 湿热证 暑热证 温燥证 火 热 毒证 瘀热证、痰热证、热饮证等。 【 辨证依据 】 新病突起,病势较剧,以发热、口渴、 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干、脉数有 力等为主要表现。 外火证 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具卫气 营血传变特点,属实火; 内火证 起病缓,病程长,具有脏腑功能失 调特点,有实火亦有虚火。 二、疫疠辨证(略) 小 结 1. 六淫证候病性的鉴别。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外风证、内风证、伤寒证、 中寒证、暑证、湿证、外燥证、 内燥证、火热证? 2. 以上证候在临床上常见哪些表现? 第二节 内伤七情辨证 【 概念 】 辨情志证候,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 体征等,对照情志致病的特点,通过分析,辨 别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中是否有情志证候的存在 。 即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情志内伤的具体病 因和病机。 情志证候:是指由于精神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 久,人体不能调节适应,导致神气失 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表现的证候 。 情志致病特点: 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 ,即情 志为病应有精神情志方面异常的症状,如抑郁、 烦躁、多怒、失眠等,同时可有脏腑气机失常的 症状,如胸闷、腹胀、气短、心悸等。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 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 ,如: 素问 举痛论 说: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 一、喜证 【 概念 】 指由于过度喜乐,导致神气失常,以喜笑不 休、精神涣散等为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 【 临床表现 】 喜笑不休,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肢体疲 软,心神不安,心悸易惊,失眠多梦,脉缓,甚 则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或大笑不止,举止失常, 狂乱妄动等。 【 辨证依据 】 有导致喜悦的情志因素存在,以喜笑不休、 精神涣散等为主要表现。 二、怒证 【 概念 】 指由于暴怒或过于愤怒,导致肝气横逆、阳 气上亢,以烦躁多怒、胸胁胀闷、面赤头痛等为 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 【 临床表现 】 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 赤,眩晕,或腹胀腹痛、泻泄不爽,纳呆,呕恶 泛酸,甚至呕血、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 劲有力。 【 辨证依据 】 有导致愤怒的情志因素存在,以烦躁易怒 、胸胁胀闷、面赤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三、忧思证 【 概念 】 指由于思虑过度,或过分忧愁,导致心、脾 等脏腑气机紊乱,以忧愁不乐、失眠多梦、纳呆 腹胀等为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 【 临床表现 】 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胸闷胁胀,善太息, 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头 晕健忘,心悸,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纳谷不 馨,胸闷嗳气,脘痞腹胀,二便不畅,脉沉弦等 。 【 辨证依据 】 有导致忧思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忧愁 不乐,失眠多梦, 纳呆腹胀 等为主要表现。 四、悲恐证 【 概念 】 指由于悲伤过度,或经受过度惊骇,使气机消 沉,以情绪悲哀或恐惧、胆怯易惊、神疲乏力等为 主要表现的情志证候。 【 临床表现 】 善悲喜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胸闷气短, 面白无华;或胆怯易惊,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常 被恶梦惊醒,甚则二便失禁,昏厥,或为滑精、早 泄,月经不调,滑胎,白浊,遗尿,腰膝酸软,精 神不振,健忘等。 【 辨证依据 】 有导致悲恐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悲哀 或恐惧、胆怯易惊、 甚则二便失禁 等为主要表 现。 【 内伤七情辨证的四大要点 】 1、通过问诊必能了解到患者此次发病与某种情志过 激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或性格孤僻、内向、暴 躁、自尊心极强,或夙有其他心理缺陷等病史; 2、临床表现中定有精神失常或心身疾患的症状、体 征; 3、症状复杂多样,且往往随患者的情绪波动而发生 变化; 4、情绪过激虽可伤及五脏,但临床以伤及心、肝、 脾三脏为多见,并以这三脏的临床表现为主。 第三节 劳伤辨证 【 概念 】 劳伤:是劳逸失度而伤人致病的简称。 劳伤辨证:是指以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所带 来的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为内容进行辨证的 方法,即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劳伤的具体病因病 机。 【 致病特点 】 1、渐积而发,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程 较长; 2、以伤及脏腑气血为主,其次可伤及筋肉、 经络、关节; 3、多表现为虚证和慢性病。 【 临床表现 】 1、劳力过度 脾肺气虚津亏证:汗多口干,气短乏力, 嗜睡体倦,神疲懒言, 食欲不振,小便短黄等。 筋骨损伤证:局部或全身酸软、胀痛、不 适,多发于腰背、四肢关节 等用力部位,常伴有轻度压 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过逸少动 气血虚弱 -虚 头昏心悸,身倦乏力,动则汗出、气 喘,食少纳呆,面白少华,日渐消瘦 易感冒,舌淡瘦薄,脉细无力; 气滞血瘀,痰湿内停 -实 胸闷腹胀,二便不利,四肢胀痛、麻 木、酸软,关节肿胀而活动不便,形 体肥胖或沉重,易发眩晕、心痛、中 风等。 3、劳神过度 暗耗心血,损伤脾气 症见:头晕眼花,视力下降,心悸健忘, 神思恍惚,失眠多梦,食少纳呆, 脘痞嗳气,腹胀矢气,排便困难或 便溏等。 4、房劳过度 肾精亏损、肾气不固 症见:腰膝酸软疼痛,眩晕耳鸣,神疲健 忘,齿摇发脱,尿频夜尿,或尿后 余沥不尽,白浊,性欲下降,或遗 精滑精,阳痿早泄,或月经不调, 滑胎不孕等。 【 辨证要点 】 1、有过劳或过逸的经历; 2、起病缓慢而症状逐渐显现; 3、不同劳伤的病因病机、证候重点不同。 病案分析 1 赵某,男, 5 岁。呕吐酸馍, 脘腹胀气, 厌食,得食愈甚, 吐后反畅,舌苔厚腻,脉 滑有力。 要求 : 运用病因辨证进行辨证、分析。 答案 1. 辨证 : 食积证。 分析 : 呕吐酸馒 食滞内阻,浊气上逆; 脘腹胀满 , 嗳气厌食 食滞中脘 , 气机不利; 得食愈甚,吐后反畅 进食加重食滞,吐后气机暂畅;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食滞内停之候。 2 姚某,女, 8 岁,学生。发热,咽痛 10 天, 全身浮肿 1 天。近 10 天来,病人恶寒,发热, 咳嗽,咽痛,经服用西药复方关新诺明和 APC 已 治愈。昨起目窠浮肿,入暮则足踝亦肿,且小便 短少,微感咽痛,口不渴,纳少,舌质淡红,苔 薄白,脉滑偏数。 要求:运用病因辨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
- 承债式公司股权转让协议
- 站台装修劳务合同
- 房屋出租合同协议书
- 债转股投资合同协议书
- 装修材料采购合同
- 二婚离婚协议书新
- 电商行业网络购物服务协议
- 影视内容版权采购协议
- 手房买卖合同官方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堂笔记丨可下载打印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货车租赁协议样式
- QCT1182-2023汽车空调铝合金板式换热器
- YB∕T 5363-2016 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江苏省2023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
- 中医典籍心得体会大全(23篇)
- 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模板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华为培训教程01网络基础
- 新星诺亚外语学校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