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何菲_第1页
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何菲_第2页
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何菲_第3页
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何菲_第4页
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何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ment 刚刚刚1: 删除本段,本段 可放在在介绍所有国外科技奖励的前 言中,不宜放在这里。 第四节 印度科技奖励的发展及改革 印度地处东南亚,毗邻中国,是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由 于曾经长期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关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因而在科学技 术研究及其奖励制度的某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是由于印度特殊的地 理位置以及在人口、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印度政府及其公民的科 学技术价值观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自 1947年独 立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雄心勃勃,在科技奖励方面也颇有创意,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科技奖励体系。 一、印度科技奖励的历史演变及奖项设置 建议将历史演变和奖项设置分两部分写,第一部分写“历史演变” ,你只写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80 年代以后有哪些演变也要写进去。第二部分写“奖项 设置” ,除列那个表格外,还要分政府科技奖励和民间科技奖励的奖项设置分别 介绍。 (一)印度科技奖励的历史演变(最好划分几个发展阶段,实在划分不了 就不要划分。 ) 印度最早的制度化科技奖是“C.霍雷铜质纪念奖章(C.Hora Memorial Medal)”,设立于 1945年,主要授予在印度渔业开发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 科学家。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20 世纪世界科技奖励处于一个重大发展的转折期,上 半叶由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科技奖励设立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主要以英、 法、德、瑞典为代表,这些国家是近代科技革命的发祥地,科学技术发展推动 了科学技术建制的建立,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从提名推 荐、评审到颁奖过程都具备了很好的基础。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冷战 时期,而科学技术也主要从军事领域转向民用方面,科技奖励的范围也不断扩 大,很多战时无法运行的科技奖励也开始恢复。一些国家也纷纷摆脱殖民地国 家的统治,宣布独立,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以促进产业发展,并竞相建立科技 奖励制度。同时,随着国际性科技学术团体的不断发展,一些国际性科技奖励 接踵出现,尤其是以联合国为代表设立的国际性科技奖项,影响深远,促进科 学技术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推动了以创新为目的的竞争。一些重大科技奖励 活动不仅惠及科技人员和影响科技界,同时也渗透到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 领域,更加得到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科技奖励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土壤和物质 上的支撑。 印度在 1947年宣布独立后,强调科学技术在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中 的重要作用,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科技奖励系统也相应逐渐有了较 快的发展。 1956年,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设立了“拉夫哈密德奇达瓦依农业 2 奖”(英文缩写 RAK),奖金为 1万卢比,授予在印度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技 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1957年,印度科学技术与工业开发委员会(CSIR)设立了“禅狄思瓦鲁普 巴哈迪纳加尔科学技术奖” ,奖励在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动印度工业的发展 的印度籍 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奖金为 5万卢比。同年,印度国家科学院就以 印度化学家巴特纳加尔的名字设立了“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 。该奖每 3年颁 发一次,每次至少 5个奖项,每项奖金为 2万卢比,奖励在数学、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等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但获奖者必须是 45 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 1958年,印度公布了科学政策决议 ,强调了科学在实现现代化中的关 键作用,并在决议中规定了科研与发展的六大目标,提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 鼓励和执行各种培训科技人员的计划,使其规模能够满足我国在科学、教育、 工农业和国防等方面的需要。 ”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印度的未来靠科技发 展,且科技发展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甘地在 1966年和 1980年先后两度担任印度总理期间,积极推行以绿色革 命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政策,加强科技教育。1968 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国家教 育政策 ,从 17个方面规定了印度教育今后发展的政策,尤为强调通过发展教 育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发展。 1983年,甘地政府在公布的技术政策声明中,把鼓励个人在探索和传 播知识方面的创造精神作为科技发展的目标之一,明确科学家的工作是国家力 量的组成部分,并尽力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术气氛,包括提供充足 的科研经费,配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创造便利的学术交流条件,以及进一步 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从而使科学家在印度社会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1987年 2月,印度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普奖” ,由国家科技交流委 员会在每年 2月 28日(国家科技日)颁发。该奖主要奖励下列 3个方面:一是 奖励在科普方面或在提高人们的科技兴趣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在国内外有一 定影响的个人和机构;二是奖励媒体发表的与本国科技方面有关的报道;三是 奖励在推广科普和提高儿童科学兴趣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机 构和个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 些奖励对激励科技人员走向社会,让科技走近公众,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 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开始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把发展高科 技提上议事日程。确定了遥感、激光、生物技术、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为主攻方 向,并专门设立了一些特殊奖项,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配合国家科技发展重点 从事研究工作。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印度的科技水平目前己名列发 展中国家的前茅,在世界上也处于较为靠前的位置。印度工程师的数量居世界 Comment 刚刚刚2: 表 1要自己画, 不能用图片格式。 3 第三位;工科学生的质量居世界第十一位;发表的科学论著居世界第八位。印 度目前是世界第十大科技人才资源大国。八五计划(1992-1997)中,政府对科技 的投人为 938.8亿卢布,九五发展计划(1997-2002)中,在八五计划的基础上增 加 12%的拨款。 (二)印度科技奖励的奖项设置 印度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声望的科技奖励见表 1。 表 1 印度主要的科学技术奖 Comment 刚刚刚3: 第二小节应写 “印度科技奖励的管理制度及其模式” ,不是“特征分析” 。 Comment 刚刚刚4: 本段移到奖项设 置里面去,对所有奖项介绍完后再加 上这段。 4 二、印度科技奖励特征分析 由表 1可见,印度科技奖励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印度较有影响的科技奖 励大约有 50项左右。印度政府部门设立的奖项,基本上由各科技管理部门自己 进行管理。从科技奖励的名称看,少数以机构命名,更多以著名人士(有些是赞 助者)命名。在这些科技奖励中,其声望是不同的。比如“巴哈迪纳加尔科学技 术奖”在印度青年科技人员中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影响。2005 年首次颁发的“印 度科学奖”因其奖励强度大(250 万卢比,折合 50万元人民币),荣誉性强(第 93届印度科学大会上颁奖)而引人注目。除上表中列出的科技奖励外,印度还 有一些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奖项,只授予奖章和奖牌,没有奖金。比如,地球科 学学科有“维代尔奖章”(The D.N. Wadia Medal);工程技术方面有“马哈兰 农比斯奖章”(The P.C. Mahalannobis Medal);农业和应用科学有朱比利纪念 奖章(The5.Jubilee Cotnmemoration Medal)等。在印度国家科学院,还有研究 奖励基金,主要提供给在科学院系统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的 40岁以下的年轻科学 家,使他们在从事专业研究时得到经济保障。此外,科学院内还设立了专题报 告奖和纪念奖等。 (剩下的内容可以保留,就放在“管理制度及其模式”这节里面。 ) 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前,印度的科技奖励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基本上继 承了西方的传统。基础研究在印度被认为是一个较高形式的研究,在多数情况 下往往被优先考虑授奖。在评审基础研究奖时,印度和美国一样,主要依据发 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而定。近年来,印度的科技奖励向应用技术和发明成果较 多的科研机构和教育部门倾斜,对纯学术研究的奖励比例略有下降,但授予基 础研究的奖项还是略多于应用研究的奖项。另外根据奖金类型和研究领域的各 种科学获得者分布情况,印度在本世纪 80年代初和 90年代曾对主要几大科技奖 的情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约 50%的奖被大学和研究所的科学家获得。在名 声大、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工作的科技人员得奖的机会要远大于在名声小的研究 机构。 因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获奖者人数排名首先为新德里,依次是孟 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卢迪亚纳和瓦拉纳西。从研究机构看,印度医学研 究所(ICMR) 、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BARC) 、塔塔基础研究所(TIFR) 、印度农 业研究所(ICAR) 、印度科学院(INSA)、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均是得 奖大户。如最大科研团体印度科学与工业委员会(CSIR),隶属于印度联邦政府 科学技术部。CSIR 是印度全国最大的研发机构,共建有 40个国家级研究所实 验室和 80个研究所,有很强的工业技术开发能力。目前,CSIR 已成为印度科 技发展的主力军,每年都有大批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问世,涵盖 Comment 刚刚刚5: 本节我已作了全 面的修改,请核对,没有新内容增加 的话暂时就这样。 5 化工、医药、新材料、电子、清洁水、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石油 化工等各个领域。2002 年发表论文 1700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为 1.696,获印 度国内专利 410项,获国外专利 580项。又如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隶 属于联邦政府农业部的研究和教育部。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ICAR 已在全国 建立起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的农业研究及教育培训网络。ICAR 的工作包括科学 研究、教育与培训和技术推广三大方面的内容。在农业科研方面,目前设有 45 个国家级农业研究院(所) 、30 个国家级农业研究中心、10 个科研项目指导委 员会。在机构设置上、除综合研究院(所)外,还建有一大批专业性很强的研 究所。在教育和培训方面,ICAR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 29所农业大学,在 11个领 域提供学位教育。农业推广也是 ICAR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促进农业技术 的推广,ICAR 在全国 8个区域开展了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畜牧养殖、土壤水 分管理、先进农机具的使用等方面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每年培训农民 80万。 在 1957-1978年期间,学术研究机构的获奖者占大部分(约 48%),其次是 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约 45%),工业方面占的比例最小(约 4%)。然而在 1985- 1990年期间,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获奖比率略有上升,占 45%以上,而学术研 究机构获奖比率下降(42%),工业研究部门获奖者的比率有所提高。从性别来看, 获奖男性远高于女性,约为 92:8。女性获奖者的比率低的原因,一是女性从事 科研、教学的职业人数本身基数小,二是由于有许多社会文化传统等历史原因 的约束,限制了女科学家从事有成就的科学研究职业。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 印度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女科学家获奖的所占比例有了显著的提高。 目前,印度拥有科技人才约 350万人,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科技人才的质 量也是较高的,先后有 5位印度公民荣获诺贝尔奖,其中有 2位为科学奖得主: 罗纳德罗斯因发现蚊子传播疟疾而获得医学奖(1902 年);钱德拉塞卡拉拉曼因 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而获得物理学奖(1930 年)。另外还有 17位印 度科学家入选英国皇家学会,有 3位美籍印裔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和美国总 统科学奖。据统计,目前共有 3000位印裔科学家在世界不同科技专业领域的处 于前沿地位,如韦普罗公司总裁阿普雷姆吉(有“印度的比尔盖茨”之誉) 和曾担任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主席的科利(有“印度的软件之父”之誉)。 毫无疑问获得科技奖励的奖项将对科研工作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概 括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在研究机构内部,获奖者一般都将得到晋 升的机会,或是流动到更有声望的研究机构,甚至是国外进修、聘任、参加国 际会议等等;另一层面是在社会方面,获奖者的工作角色和研究工作的环境方 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参与研究管理活动的时间将比获奖前明显增加,更 多了一种责任。 三、印度科技奖励的功能分析 6 20世纪,世界科技奖励研究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处在不断 地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概括来说,20 世纪科技奖励有如下特点: 1、鼓励与调整了科技奖励的组织建制。英、法,德三国的科技奖励体制, 已于 19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了组织建制。到了 20世纪,为适应科技与经济的结 合,先后又进行过调整。二战后,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独立,开始根据自身 的科技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及时设立或调整奖项,关注国内国外的科技热点问题 以及设置一些国际性奖项来推动本国的科技发展,从而促进全球的科技进步。 2、改革与完善了科技奖励的形式和手段从 20世纪 2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 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在趋于完善的同时,都先后把科技成果的奖励纳入对知识产 权的组织管理,使科技奖励制度在组织管理上与知识产权制度、专利制度、乃 至工资制度相互衔接。尤其通过科技奖励的肯定作用和学术成就的标尺,建立 了科学院院士制度,被选为院士的科学家一般代表该国某学科的最高水平,有 很高的荣誉和知名度。院士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常规性的精神奖励制度。此外, 还有授予对该国科学技术发展作过突出贡献的外籍科学家荣誉院士称号的奖励 形式。从奖励的方式来看,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奖励形式大致分为物质奖励、精 神奖励以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三种类型。 3、科技奖励理 19世纪以前,科技奖励理论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直到 20 世纪初,M.韦伯从科学的需求出发,将科学与艺术、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 比较,最后论及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科学的价值等问题。但他们的研究重点是 “社会中的科学”,分析了从事科学活动的具体社会角色的形式以及支配这些 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模式,并提出了“社会圈子”这个念!.到 20世纪中叶,美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R.K. Merton)开始从科技发展本身和社会的机制对科技奖励 制度起源进行了有益探讨,先后于 1942年和 1957年发表了题为“科学和民主 的札记”和“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的两篇重要,他认为科技奖励起源于优先权 之争,是一种功能强化制度,由此引出科学奖励系统这个概念。默顿从科学社 会学出发,把科技奖励的理论研究带入了新的阶段。此后,20 世纪 60年代, 美国哈格斯特洛姆邝伯打 en.0Hagstrom)在科论研究逐渐从起步走向深入学 共同体一书中,首次提出科学奖励系统的所谓“交换理论”。20 世纪 70年 代美国的拉图尔(B. La-tour,)和伍尔加(S. woolgar)提出了“信用循环理论” ;1976年,美国的哈里特朱克曼将 60年代采访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情况进 行分析后出版了科技界的精英一书,书中对美国科学界进行了社会分层, 并认真分析了科学界的第四十一席现象,等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反映了 20世 纪科技奖励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总之,近代科技奖励,它既是古代 科技奖励的延续,又是现代科技奖励的先驱。从历史的延续发展中,我们可以 看出,科技奖励作为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一种动力系统,它的萌生与发展是科 学技术自身发展所引起的,而这一切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社 Comment 刚刚刚6: 删除本段内容。 7 会与经济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生产力作用明显时,科技奖励便 大踏步前进。可以说,科技奖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忠实伴侣。科技发展到哪, 发展到哪一步,科技奖励就伴随到哪,是促进科技发展的“贤内助”。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技术奖励既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又是重要的 动力。 总之,从科技奖励历史的延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奖励作为科学 技术自身发展的一种动力系统,它的萌生与发展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所引起的, 而这一切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社会与经济需要科学技术、科 学技术对促进社会生产力作用明显时,科技奖励便大踏步前进。可以说,科技 奖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忠实伴侣。科技发展到哪,发展到哪一步,科技奖励就 伴随到哪,是促进科技发展的“贤内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技 术奖励既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又是重要的动力。 印度科技奖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促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估工作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强立 法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科技内在推动力的科技奖励来说更 是如此。一是体现在以国家或政府名义设立面向不同科技领域的科技奖励,几 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设有政府科技奖励;二是关注和科技奖励的评审。为保 证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公正性,各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注重评委的选择、建 立科技奖励的评审和管理机构;三是政府首脑和皇室成员出席颁奖仪式,亲自 向获奖人颁发奖章和奖金。提升了科技奖励权威和声望,引起全社会对科技的 重视,为建立科技奖励法,规范各种科技奖励。 2、有利于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奖励系统 在国外,大部分国家政府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不加任何限制,为科 技协会、学会、基金会等学术性组织和机构的设奖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使 社会设奖出现了多学科、多层次、奖励对象分明的格局。发达国家科研机构享 有较大的自主权,科研机构特别是大型科研机构,不论是国立、公立科研机构 (包括以政府资助为主的科研机构),还是民间科研机构,在科技奖励系统中均 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多科研机构都设有多种奖励,既有面向全国科技界、 甚至国外科研人员的,也有只面向本机构科研人员的。印度的奖项设立的机构 仍是以国家各科研机构设立为主,层次也是以垂直型为主要的形式。随着社会 的发展,应该充分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设奖,促进科技奖励的多元化,满足激 励不同层次科技人员的需求,吸引更广大的科技人员留在本国在建设国家的事 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3、有利于科技奖励的形式多样化,注重精神和物质的相结合 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可以说是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与物质 8 奖励并重三种奖励方式并存。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是目前最多的一种形式, 也是最具有激励作用的一种模式。从奖励的强度看,各国的情况不同。发达国 家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相对低些。从奖金强度来看,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科 技奖励奖金较高,平均在 1万美元/人左右,我国奖金平均在 1-2千美元/人左 右。印度目前的奖项的金额普遍较低,应该有适当的提高,毕竟科研人员在精 神上追求社会价值和科学共同体对其成就承认的同时,将科研作为职业和谋生 手段的他们,也有一定的物质追求,除了满足有尊严的生存需要外,还要满足 用于知识更新、学术交流、信息获取、人际交往等多种与科研间接或直接有关 的需求。 4、有利于激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着眼于推进未来的研究工作 尤其对于印度这样的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国家,青年的科技人才至关重要, 如何在国内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科研环境,满足科研人才的各方面的需要,尽量 避免大量高学历人才外流等问题对于印度等发展国家已日益成为一个急需解决 的难题。而且从深层次来讲,人才是发展科技的先决条件,青年科技人才更是 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器,在设奖的方面应当对于青年人才有所侧重 和偏斜,激发青年人才的科研动力,推进未来的研究工作。 5、有利于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员的宣传 印度高度重视对获奖成果,特别是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获奖成果的宣传。 正如瑞典诺贝尔奖获奖的大多数科技成果具有极强创新性和鲜明的时代感,由 此而可能带来某一学科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加强对 于获奖的项目和获奖人员的宣传 有利于让世界公认那些科学人才,理解获奖成 果中科学技术知识及其重大意义,同时强化奖项本身在公众中的声望。这对激 励科学家的创新热情,激起民众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支持,都具有及其重要的 意义。 6、有利于处理好科技奖励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我们采用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发布的20012002 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关于国家创新能力数据进行分析。该报告主要从体制 与政策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既体现已有的技术创新水平,又反映一 个国家或地区为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所进行的投资和所实 施的政策所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