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文本_第1页
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文本_第2页
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文本_第3页
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文本_第4页
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北安林场位于延寿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27 度 54 分-128 度 9 分,北纬 45 度 8 分-45 度 36 分。东与胜利林场相接, 西与尚志市为邻,南靠尚延公路,北与宾县接壤。 山系属长白山脉完达山系张广财岭西坡,地势北高南低, 平均坡度为 1020 度,最大 36 度,平均海拔 300 米,境内以双 鸭山为最高,海拔 958.3 米。 水系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水资源有:松花江一级支流蚂蚁 河及其二级支流西柳树河、小型水库 2 座。 本地区气候受海洋和大陆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干燥,无霜 期短,年平均气温在 2.6 度,最热 40 度左右,平均降雨量 600 毫 米,集中在 78 月份,植物生长期 120 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 为 2561 小时,年积温 2400 度。 森林植被是以阔叶混交林及人工营造的落叶松、樟子松纯 林、红松针阔混交林为主,森林覆被率 36.2%。主要树种有柞、 桦、杨、椴、榆、色、水、胡、黄等 20 多个品种。同时下木分布有 胡榛子等 100 多种,草本植物 1000 多种;荒山、荒地植被主要 是小叶樟及其杂草草场和柞、榛、胡枝子杂草草场。 我区土壤以森林暗棕壤为主。 (见表 1)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本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包括 1 乡 1 镇。有 21 个行政村、65 2 个自然屯。 本区交通便利,一条由延寿县城通往宾县的公路经场而过, 通往乡村道路也比较多, 通讯发达,光 缆网络纵横全区大部分 地区。 第三节 经营面积 我场总经营面积为 20671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 20644 公顷, 非林业用地 27 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13385 公顷,疏 林地面积 373 公顷,灌木林地 27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698 公 顷,苗圃 2 公顷;林业用地中无林地 5159 公顷,其中宜林两荒 51 公顷,其它无立木林地 5108 公顷。非林业用地 27 公顷的地 类为农田。 (见表 2) 第四节 森林分类区划情况 本次对“十五 ”经营方案 进行调整,仍是按照我 场森林分类 经营区划界定实施方案所区划的范围进行界定,根据森林分类 区划界定的技术标准国家重点公益林标准依据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中规定执行,松花江一级支流 蚂蜒河干流总长 491 公里,流域面积 10727 平方公里,把我场 施业区内位于松花江一级支流蚂蜒河北岸第一重山脊以内的林 地划分为重点公益林。 把相对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有利于规模经营和集约经 营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和一般用材林;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树种 比较单一的天然软阔用材林;适合营造商品林的林地;市场需求 3 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林,区划界定为商品林。 把既能起到保持生态平衡,通过抚育又能获取一定木材, 但抚育获取木材又不破坏生态平衡,除重点公益林和商品林之 外的所有林业用地划分为一般公益林。 结合二类调查数据,根据区划界定的标准,将将松花江一 级支流蚂蜒河北岸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种为水源涵养 林,分别分布在我场的石城经营区、百合经营区、散生林经营区, 其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伐后难以更新和高山陡坡、岩石裸 露地带的天然林、人工林以及宜林地,主要分布在石城、百合、散 生林经营区,区划为重点生态公益林;把立地条件好,相对集中 连片,有利于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承担商品林生产任务,在短 期内获得高效益的人工林、天然林以及适宜营造商品林的宜林 地划为商品林,主要分布在河西、花砬、北顺经营区,划分为商 品林;在划定重点公益和商品林之后,把剩余的坡度较大,土层 较薄,森林采伐后难以更新或森林环境难以恢复的柞矮林、灌 木林等水源涵养林,以及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其它林副产 品的水土保持林等,划为一般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黄牛场、北安、 长胜经营区。 根据上述区划界定标准,事权划分及林种布局和经营措施, 以及我场现实森林资源状况 、自然、地理条件和分类标准、将 我场 20644 公顷的林业用地划分为两种类型 ,即生态公益林, 4 面积为 16911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81.9% (其中重点生态 公益林 10991 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53.2 %,一般生态公益 林 5920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28.7%);商品林 3733 公顷,占 林业用地面积的 18.1% 。 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又分为 7786 公顷的重点防护林(二级林 种为水土保持林)和 3205 公顷的重点特种用途林(二级林种为 自然保护区)。 一般生态公益林 5920 公顷,全部是一般防护林,二级林种 为水土保持林。 商品林 3733 公顷,区划用材林 3700 公顷(其中速生丰产 林 259 公顷,一般用材林 3441 公顷)及经济林 31 公顷和苗圃 地 2 公顷。 (见表 3、4、5、6) 二二二 森林资源状况 在我场 13385 公顷的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 10884 公顷,人 工林面积 2501 公顷;林木蓄积为 908930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 积为 770674 立方米,人工林蓄积为 138256 立方米。 在天然林中,防护林面积为 5496 公顷,蓄积为 358964 立 方米;特用林面积为 2758 公顷,蓄积为 216117 立方米;用材林 面积 2630 公顷,蓄积为 195593 立方米。 在人工林里,防护林面积为 1611 公顷,蓄积为 105739 立 方米;特用林面积为 304 公顷,蓄积为 9799 立方米;用材林面 积 586 公顷,蓄积为 22718 立方米。 5 年生长量 32845 立方米,年生长率 3.61%,森林覆被率为 64.8% 。 我场有林地面积 13385 公顷,其中,重点生态林 5853 公顷, 林分类型有人工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杨树、云杉、硬阔、软阔、 珍阔混、柞树等;一般生态林 4316 公顷,林分类型有人工红松、 落叶松、椴树、阔混、云杉、樟子松、硬阔、软阔、针阔混、柞树、 杨树等;商品林 3216 公顷,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 硬阔、软阔、珍阔混、柞树、针阔混。 我场属天然林区,林木生长茂盛,林下资源丰富。森林中有 山里红、榛子、山葡萄、核桃、松籽,年产量达 1 吨以上。山野菜 有蕨菜、薇菜、广东菜、刺嫩芽等山野菜,年产量达 7 吨以上, 还有丰富的蘑菇等食用菌资源,年产量达 7 吨。已查明的中药 材有 4 种,主要有刺五加、五味子、黄芪、党参等,年蕴藏量 4 吨以上。 (见表 7、8、9 表) 第六节 林场基本情况 我场总经营面积 20671 公顷,总户数 120 户,总人口 500 人,其中职工总数为 201 人,管理人员 7 人,离退休人员 36 人, 职工中文凭中专以上的 40 人,工程技术人员 11 人,房屋面积 6504 平方米,林区公路、林道 27 公理,通讯线路 60 公里,交通 车辆 4 台,防火设备 4 台,年造林能力 70 公顷,年生产木材 3100 立方米,总收入 231 万元,总支出 135 万元,利润 96 万元, 全场人均收入 0.46 万元,固定资产现值 85 万元。 (见表 11) 6 第七节 经营沿革 北安林场始建于 1960 年,建场时施业区面积 15236 公顷, 一九七五年,石城林场划归我场。自 1976 年起,经营面积扩大 为 26043 公顷,1980 年,根据省委1978 86 号文件精神,将部 分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划归社队,散生林区 1993 年春由林场 公司划归地方局,1998 年又划回我场,至此,我场经营面积为 17734 公顷,2004 年林地清查,又将 2937 公顷原来权属争议的 国有林地自农民手中收回,至此,我场经营总面积为 20671 公 顷,自 1960 年建场以来,我场针对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了封山 育林、退耕还林的措施,严厉打击乱砍盗伐,大力开展护林防火、 植树造林运动,使我场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第八节 林场类型 我场总林业用地面积 20671 公顷,林地主要分布在延寿县 西北部的蚂蚁河北岸,水资源丰富,同时境内山高坡陡,按照分 类标准,界定生态公益林 16911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81.9%,因此,林场类型确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第二章 前五年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情况 第一节 前五年规划概况 前五年育苗生产规划总面积合计 49 亩,新播 11 亩,换床 合计 38 亩产落叶松成苗 75.3 万株,产云杉 29.25 万株,产杨树 50.5 万株。 生态林人工造林规划面积合计为 431 公顷,其中人工造林 7 102 公顷,补植面积 329 公顷。 商品林人工造林规划面积合计为 398 公顷,其中人工落叶 松 343 公顷,杨树 55 公顷。 生态林人工更新规划面积合计为 514 公顷,其中人工更新 145 公顷,天然更新面积 369 公顷。 商品林更新规划面积合计为 220 公顷,其中人工更新 36 公 顷,天然更新面积 184 公顷。 前五年幼中令林抚育总面积为 533 公顷(其中幼令林 394 公顷,中令林 139 公顷)其中重点生态林 39 公顷(其中幼令林 21 公顷,中令林 18 公顷),一般生态林 254 公顷(其中幼令林 156 公顷,中令林 98 公顷),商品林 240 公顷(其中幼令林 217 公顷,中令林 23 公顷) 封山育林规划总面积 1279 公顷,其中重点生态林 30 公顷, 一般生态林 1249 公顷 规划森林抚育采伐面积合计 941 公顷,砍伐蓄积 21847 立 方米,其中主伐 279 公顷,砍伐蓄积 10974 立方米;经营伐 112 公顷,蓄积 7315 立方米;抚育 533 公顷,蓄积 3218 立方米;改 造 17 公顷 340 立方米。 规划材种出材量共计 15553 立方米,综合出材率 71.19%, 其中原木 3709 立方米,小径材 8203 立方米,次加工 422 立方 米,薪炭材 3134 立方米。 木材加工利用规划合计消耗原料 9200 立方米,其中锯材 8 类 8000 立方米,产量 7000 立方米板方材,木旋类消耗 1200 立 方米,产量 310000 件。 多种经营规划方面,五年合计农田种植 4224 公顷,果树种 植 450 公顷,种植木耳 1400 千克,蘑菇 1700 千克,养殖牛 705 头、羊 1100 只、猪 680 头、养鱼 41000 千克、林蛙 150 万只,采 集业方面,采集山野菜 18 吨、中草药 7 吨、蘑菇 10 吨。 森林旅游规划方面主要有: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园大 门、简易公路、卫星地面接收站、供电及卫生设施、游步道、弥 勒佛、滴水观音、木质凉亭及石桌石凳、通讯电话等,需投资 00 万元。 二、建成简易滑雪场一处,年接待游客 5000 人次,投资 150 万元。 三、建成露天游泳场及垂钓场各处,需投资 30.5 万元。 四、建成野营渡假别墅幢,总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该项 需投资 48 万元。 五、建成花园别墅座,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需投资 30 万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规划道路修护 58.5 公里,新建合计 14 公里;共维修办公室 1512 平方米;维修厂房 200 平方米;新建 民宅 400 平方米,维修 250 平方米;管护房、工段房舍新建 6 处 360 平方米、维修 2 处 1000 平方米,购买设备带锯 1 台、旋床 4 套。 9 生产经营建设投资概算方面共计 609.4 万元,其中育苗 30.9 万元;人工更新造林 97.9 万元;幼中令林抚育 16 万元;封山 育林 8.3 万元;采伐投资 92.8 万元;在管护方面,管护工资 305 万元、防护 17.5 万元、病防 8 万元、资源监测 6 万元、公安、20 万元、其它 7 万元。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方面:总投资 141 万元,其中道路养护 58.5 万元、道路新建 14 万元;办公室投资 12 万元;厂房投资 0.5 万元;民宅投资 26.7 万元管护、工段房舍投资 20.5 万元、设备 1.8 万元;水 2.5 万元、电 24 万元、通讯 5 万、社区 43 万元。 林场收入、利润预算方面,五年合计总收入 1412.5 万元,销 售收入 1194.5 万元,承包户上缴净收入 218 万元,总支出 885.4 万元,总利润 527.1 万元。 第二节 前五年执行概况 前五年的生产作业,由于国家、省政策、要求的变化,所以 在执行过程中对规划有所调整,同时加大了森林抚育造林的力 度,人工造林、抚育任务量的加大,致使兑现率不高。 第三节 各项林业生产完成情况 育苗生产完成合计新播 11 亩、换床 38 亩,产成苗 155.0 5 万株(其中落叶松 75.3 万株、杨树 50.5 万株、云杉 29.25 万株)。 生态林人工造林完成面积合计为 2049 公顷,其中人工造 林 2005 公顷,补植面积 44 公顷。 10 商品林人工造林规划面积合计为 307 公顷,其他无立木林 地造林 278 公顷,疏林地造林 29 公顷。 生态林人工更新规划面积合计为 344 公顷,其中人工更新 125 公顷,天然更新面积 219 公顷。 商品林更新规划面积合计为 248 公顷,其中人工更新 26 公 顷,天然更新面积 222 公顷。 前五年幼中令林抚育总面积为 197 公顷(其中幼令林 122 公顷,中令林 75 公顷)其中一般生态林 133 公顷(其中幼令林 58 公顷,中令林 75 公顷),商品林 64 公顷(全为幼令林)。 封山育林规划总面积 289 公顷,其中重点生态林 235 公顷, 一般生态林 54 公顷 规划森林抚育采伐面积合计 891 公顷,砍伐蓄积 20128 立 方米,其中主伐 365 公顷,砍伐蓄积 9199 立方米;经营伐 115 公顷,蓄积 4627 立方米;抚育 386 公顷,蓄积 5936 立方米;改 造 25 公顷 366 立方米。 规划材种出材量共计 16157 立方米,综合出材率 80.27%, 其中原木 12713 立方米,小径材 2963 立方米,次加工 436 立方 米,薪炭材 1588 立方米。 木材加工利用规划合计消耗原料 8500 立方米,其中锯材 类 8500 立方米,产量 5500 立方米板方材。 多种经营规划方面,五年合计农田种植 408700 公顷,果树 种植 803 公顷,种植木耳 18100 千克,蘑菇 1950 千克,养殖牛 11 400 头、羊 2040 只、猪 906 头、林蛙 1940 万只,采集业方面,采 集山野菜 53 吨、中草药 7 吨、蘑菇 18.5 吨。另外采掘业完成沙 石 100000 立方米。 森林旅游规划方面主要有: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园大 门、简易公路、卫星地面接收站、供电及卫生设施、游步道、弥 勒佛、滴水观音、木质凉亭及石桌石凳、通讯电话等。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规划道路修护 58.5 公里,新建合计 14 公里;共维修办公室 1512 平方米;维修厂房 200 平方米;新建 民宅 400 平方米,维修 250 平方米;管护房、工段房舍新建 6 处 360 平方米、维修 2 处 1000 平方米,购买设备带锯 1 台、旋床 4 套。 生产经营建设投资概算方面共计 554 万元,其中育苗 31.3 万元;人工更新造林 40 万元;幼中令林抚育 15.5 万元;封山育 林 11.4 万元;采伐投资 92.3 万元;在管护方面,管护工资 200 万 元。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完成方面:总投资 128.1 万元,其中道路 养护 58.5 万元、道路新建 14 万元;办公室投资 12 万元;厂房投 资 0.5 万元;民宅投资 26.7 万元管护、工段房舍投资 17.2 万元、 设备 1.8 万元;水 2.5 万元、电 24 万元、通讯 5 万、社区 33 万元。 林场收入、利润预算方面,五年合计总收入 1412.5 万元,销 售收入 84.3 万元,承包户上缴净收入 150.1 万元,总支出 628.1 12 万元,总利润 416.3 万元。 第四节 森林经营效果分析 前五年生态林人工造林完成面积是方案规划工作量的 4.75 倍;商品林人工造林完成面积是方案规划工作量的 77.1%;生态 林人工更新完成面积是方案规划工作量的 86.2%;商品林人工 更新完成面积是方案规划工作量的 72.2%;幼中令林抚育完成 面积是方案规划工作量的 37.0%,封山育林完成面积是方案规 划工作量的 22.6%;前五年完成森林抚育采伐,累计生产木材 16157 立方米,消耗立木蓄积 20128 立方米,分别完成原方案规 划工作量的 92.1%和 103.88 %。可见在 实行分类经营后,前五年 工作侧重于生态林的造林,而对于所加大的幼中令林抚育,由 于没综合考虑具体实际情况,而使规划量过大,造成完成不了。 第五节 森林资源变化及分析 一、林地利用状况分析 经 2004 年森林经理清查以及分类区划界定、大量外业调查 表明,全场经营总面积 20671 公顷,林业用地面积 20644 公顷, 林地利用率 90 %以上,林地利用状况良好。在林业用地中,有 林地面积 13385 公顷,无林面积只有 5159 公顷,全场天然林比 重大,占有林地的 81.3%,且森林分布均匀,覆被率达 64.8%以 上,能够较好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二、龄组状况分析 我场幼、中、近、成面积、蓄积比例分别 3:4:2:1 和 1:4:3:2 13 。从龄组构成情况来看,森林多处于幼、中、近龄期,龄组相对 合理。 三、林种状况分析 我场森林资源按 2004 年二类经理清查结果,林种分为用材 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其中,用材林面积 3700 公顷,占 17.9%;防 护林面积 13706 公顷,占 66.3 %。其林种区划利于生 态效益的发挥,满足了现阶段生态建设的需要。为此按照分类 经营的要求,经区划界定,区划用材林面积 3700 公顷,占 17.9%; 区划防护林面积 13706 公顷,占 66.4%;区划特用林面积 3205 公顷,占 15.5 %;经济 林 31 公顷,占 0.2%,使林种结构趋于合理。 四、林分质量状况分析 我场林分质量较差。一是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仅为 68 立方米。 按起源分,天然林每公顷蓄积量为 70 立方米;人工林每公顷蓄 积量为 55 立方米;按森林类型分,重点生态公益林每公顷蓄积 量为 63 立方米,一般生态公益林每公顷蓄积量为 75 立方米, 商品林每公顷蓄积量为 68 立方米。 五、森林资源消长分析 从 1990 年至 2000 年对比分析来看,1990 年,经营性消耗 为 9340 立方米,2000 年经营性消耗 为 7290 立方米,减少了 2050 立方米,其中,1990 年天然林经营性消耗为 8840 立方米, 2000 天然林经营性消耗为 7000 立方米,减少 1840 立方米,减 14 少 20.8 %;1990 年人工林经营性消耗 500 立方米,2000 人工林 经营性消耗为 290 立方米,减少 210 立方米,减少 42%。1990 年非经营性消耗为 3360 立方米,2000 年为 6500 立方米,增加 了 3140 立方米。其中,1990 年乱砍盗伐 1860 立方米,其它 1500 立方米,2000 年乱砍盗伐 3500 立方米,烧材 3000 立方米。 (见表 10)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 在前五年森林经营方案执行过程中,共造林 892 公顷,抚 育采伐面积 891 公顷,采伐蓄积共计 20128 立方米,出材 16157 立方米,通过培育作业,对林分起到了一定调整作用,但在森林 经营方案的执行过程也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国家和省政策、要求的变化,使经营方案在执行 事,小班兑现率不高,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培育和恢复森林资 源。 二是对人工幼林的抚育安排的量较大,施工时,由于能力 有限,做不到及时更好的培育森林资源。 三是忽视了林种、龄组、树种结构的调整,影响了生态效益 的发挥。 四是对林区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够系统解决好相关链 条经济设施的建设,抗拒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对相关规划不能 够顺利实施。这些问题需在后五年经理期内逐步加以解决。 15 第三章 经营方针、目 标、和布局调整 第一节 经营方针调整 根据国家、省政策、要求的变化和前五年森林经营工作,结 合我场的实际情况, 2004 年二类调查 数据显示,这次清查后将 大量有权属争议的无立木林地收归我场,所以着重对那些权属 无争议的无立木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根据实际造林能力进行合 理营造,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对培育林分的面积也根据实际 操作能力进行相应调整,以及石城山公园建设开发资金短缺的 实际情况,确定十一五期间总体经营方针是:以生态建设为重点, 分类经营,在施工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和数量, 同时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多渠道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产业结构, 多方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石城山旅游资源,实现林场资源、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二二二 经营目标调整 依据经营方针和前五年森林经营工作出现的,规划量过大, 超过实际操作能力,在培育森林资源上科学合理的确定数量指 标,由单一的木材生产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使经济、资源和环境 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具体目标为: 一、有林地面积由目前的 13385 公顷增加到 15000 公顷, 增加 12.06%。 16 二、森林蓄积将由现在的 908930 立方米进加到 106 万立方 米,增加 16.6%。 三、森林覆被率由目前的 64.7 %提高到 72.5%。 四、珍贵针阔叶树种比例由目前的 26.2%提高 30%。 五、 。到 2010 年,年总产值将由现在的 200 万元增加到 443 万元,人均收入由 0.4 万元/年,增加到 0.89 万元/年。 六、木材生产、木材加工、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由现在的 8:1:1 调整为 22:1:76 。 第三节 林场发展建设方向 根据我场的资源、经济状况,以及资源、经济结构调整,以 及林场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的调整,确定林场发展方向为: 1、按照生态优先的主导思想,调整采伐量,加大无立木林 地还林进程,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 2、坚持分类经营,在保护好生态林的基础上,加大中幼林 抚育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改变单一的木材生产格局,向木材的深加工以及森林的 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转变。 到本经期末,逐步形成以生态建设为主、多业并举、协同发 展、共创效益的新格局。 17 第四节 森林经营区布局调整 为了便于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合理组织生产,现将本场整 个施业区分为 9 个经营区: 、黄牛场经营区。该区为商品林和一般生态林经营区,面 积为 1358 公顷,其中一般生态林面积 1019 公顷,商品林面积 339 公顷。主要林分为柞树、软阔、硬阔、针阔混及落叶松。本经 理期主要任务是为造林、抚育林分,封护,为林场培育后备资源。 、花砬经营区。该区为商品林林区,面积 1898 公顷。主要 林分为软阔、硬阔,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封护、主伐、抚育林分, 为林场提供木材,同时为林场培育后备资源。 、长胜经营区。该区为一般生态林经营区,面积 1555 公 顷,主要林分为柞树、软阔、落叶松。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通过 造林和保护来促进林木生长,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林分质量,发 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石城经营区。该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面积 3899 公顷。 本经理期主要任务进行保护。 、河西经营区。该区为商品林林区,面积 849 公顷。主要 林分为软阔、柞树及落叶松。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为林场提供 木材,并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为林场培育后备资源。 18 、北安经营区。该区为一般生态林区、商品林区,面积 880 公顷,主要林分为柞树、软阔、落叶松。本经理期主要任务 是通过主伐、经营伐、抚育、造林、封育来提供木材及促进林木 生长,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林分质量,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北顺经营区。该区为商品林和生态林经营区,商品林面 积 617 公顷,一般生态林面积 281 公顷,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 81 公顷,主要林分为软阔、落叶松。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通过主 伐、抚育和保护来提供木材及促进林木生长,恢复森林植被,提 高林分质量,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百合经营区。该区为生态林、商品林经营区,其中重点 生态公益林 30 公顷,一般生态公益林 2187 公顷,商品林 28 公 顷。主要林分为柞树、软阔。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通过主伐、造 林和封育来提供木材及促进林木生长,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林 分质量,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散生林经营区。该区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面积 6981 公顷,本经理期主要任务是进行造林、保护。 (见表 12) 第四章 森林培育调整 第一节 管护经营调整 一、管护模式的确定 1、重点生态林管护模式的确定 19 管护模式确定为工段管护和专业队伍管护,重点特种用途 林紧靠石城工段,且属于深山区,林分相对集中易于进行工段 管护,而散生林区多为个人承包但管护面积均达不到规定要求, 且距村屯较近,村屯分布较多,林地分散,故采取专业队伍(森 保队及林业检查站)进行管护。 2、一般生态林管护模式的确定 由于这些森林原来绝大部分是用材林,经过长期的经营活 动,林相破坏相对较为严重,林木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恢复。对 于这部分森林,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需采取封、造、抚、管并 举的多种措施,由于森林培育工作量大,内容多,因此,在管护 模式上,采取了专业队伍(森保队及林业检查站)进行管护。 3、商品林管护模式的确定 由于商品林多处于花砬工段和浅山区,地势平坦,交通方 便,森林经营活动开展的较为频繁。因此,对林场经营的商品林 采取工段管护和林场专业队伍管护模式。 二、管护责任区的划分及人员的落实 1、重点生态林责任区的划分及人员落实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管护经营实施细则的要求,考虑管护的难易程度, 每人管护面积在 20003000 亩之间,每年人均支付管护工资 20 10500 元。全场 16911 公顷重点生态林,共划分 38 个责任区,落 实 38 名管护经营责任人。按照管护站点建设归并为 5 个管护责 任大区,每个管护责任大区面积约 3380 公顷,管护责任人 5 8 名,实行联合管护。 2、一般公益林责任区的划分及人员落实 我场在一般生态公益林责任区的划分和人员的落实,原则 上是借鉴重点生态公益林责任区划分和人员落实的方法。考虑 一般公益林的面积较大,人员少,且管护工资难以落实的情况, 为此,由林场组成专业队伍(森保队及林业检查站)进行管护。 我场 5920 公顷一般生态林,根据各林业检查站所处位置划分 4 个责任区,共确定管护责任人 4 名。 3、商品林责任区的区划及人员落实 由于我场的商品林集中连片,立地条件较好(在、地位 级以内),便于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并且多位于花砬工段,为 此,全场 3733 公顷商品林统一由林场组成专业队和花砬工段负 责管护经营,划分 3 个管护责任区,共确定管护责任人 3 名。 在具体管护上,考虑区域集中、相连,易于管护的特点,有 的管护责任人既管护重点生态林的林分,也管护一般生态林、 商品林的林分。 三、管护站(点)分布 21 根据重点生态林、一般生态林、商品林管护经营的需要,结 合林政、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到工作,设置了管护站(点),实行 了一站多职,既是管护站,又是营林站、检查站。我场设置管护 站 7 个,分 别位于石城工段、永祥站、北顺站、北滨站、花砬工 段、郭家屯检查站、百合站 ,主要负责 各经营区的营林生产、管 护经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测报等工作。 (见表 13) 第二节 种苗生产规划调整 种苗是更新造林的物质基础,良种壮苗是成活成林的重要 条件,解决好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营林生产的关键。 一、种子规划 我场尚未有可供采种的种子园,所用种子均由林业局种子 站统一调入,所以不作种子生产规划。 (见表 14) 二、育苗规划 我场现有苗圃 2 处,面积 2 公顷,经过前五年实施情况来 看,空地造林大幅度完成,但自 2004 年二类调查后,又收回大 量的无立木林地,而且多为权属仍有争议,尚未彻底解决权属 纷争的又有很多,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大量落叶松苗木。 更新、补植培育红松苗木仍需要一定数量。据此,20062010 年 22 规划育苗播种总面积 100 亩,换床 75 亩,产成苗 292 万株(见 表 15) 第三节 更新造林规划调整 一、人工补植、造林 前五年生态林人工造林共计 2049 公顷,造林任务基本完成 但随着 2004 年二类调查,将权属有争议的林地清查回我场以来, 又出现了大量无立木林地,所以在 20062010 年期间根据自身 造林能力,将其中权属无争议的我场现有需人工补植、造林的 宜林地 1291 公顷,按照全面绿化,造 满造严的要求,本经理期 全面造林。 1、重点生态林人工造林、补植 我场在重点生态林区域内有宜林无立木林地 795 公顷,规 划到 2010 年全部完成造林任务。树种为落叶松,密度为 3300 株/公顷,落实到 13 个林班,26 个小班。 2、一般生态林造林 我场在一般生态林区域内需人工造林的无立木林地地面积 496 公顷,到 2010 年完成造任务,规划造林树种为落叶松。造林 密度为 3300 株/ 公顷,落实到 21 个林班,66 个小班。 (见表 16、17) 3、商品林造林 23 我场 20012005 年造林完成商品林的宜林地 278 公顷,疏 林地补植完成 29 公顷,营造设计树种落叶松、杨树、云杉、水曲 柳和果树。对权属无争议的无立木林地利用 20062010 年的时 间人工造林,共计 391 公顷,营造落叶松密度为 3300 株/ 公顷, 落实到 13 个林班,43 个小班造林机制为国有。 (见表 18、19) 二、更新规划调整 前五年生态林主伐方式主要是择伐、择育作业法。为此,更 新采取的措施为天然更新和林冠下人工补植落叶松、云杉。按 照当年采伐,次年更新的原则,完成我场 2001205 年的更新 面积 344 公顷,其中人工更新 125 公顷,天然更新 219 公顷。 1、重点生态林更新调整 前五年在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进行抚育采伐,更新方式以 天然更新为主,辅以人工更新,全部落实在 2002 年,完成人工 更新面积 25 公顷,,天然更新面积 55 公顷,落实到 1 个林班,3 个小班,进行补植云杉,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根据 2005 年后各年度采伐作业的调整,不在重点生态林内 采伐施工,故不用进行更新。 2、一般生态林更新调整 前五年在采伐方式为经营伐、择伐、择育作业法,更新方式 以天然更新为主,辅以人工更新,更新中禁止全面整地。在前五 年共安排更新面积 264 公顷,其中,天然更新面积 164 公顷,人 工更新面积 100 公顷,落实到 8 个林班,24 个小班,更新树种为 24 落叶松、红松、云杉。 根据十一五采伐限额的调整、20062010 年采伐方式、数 量均发生了变化,所以更新规划方面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后五 年天然更新面积 410 公顷,人工更新面积 108 公顷,更新树种 为落叶松、红松,落实到 11 个林班 19 个小班。 (见表 20、21) 3、商品林更新调整 前五年在商品林主伐时,主要采用渐伐、择育伐,更新主要 采取天然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为辅,天然更新面积 222 公顷,人 工更新面积 26 公顷,更新树种为红松、樟子松。 根据十一五采伐限额的调整、后五年采伐方式、数量均发 生了变化,所以更新规划方面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后五年天然 更新面积 397 公顷,人工更新面积 170 公顷,更新树种为红松、 樟子松,落实到 8 个林班 10 个小班。 (见表 22、23) 第四节 中幼林抚育规划调整 前五年中幼林抚育规划共完成 197 公顷,其中幼令林 122 公顷,中令林 75 公顷;针对部分现有急需中幼令林抚育及林业 政策的调整对重点生态林在现阶段可以进行幼中令林抚育, 本着加快培育速度,重新规划后五年幼中令林抚育面积、蓄积。 1、重点生态林抚育规划调整 20062010 年对石城山自然保护区及相应的重点生态林仅 进行抚育,主要目的是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增强森林生态系统 的防护效能,稳定森林群落。抚育方式主要为透光、生长抚育, 25 抚育蓄积强度 15%以下,共安排 276 公顷(透光抚育 232 公顷, 生长抚育 44 公顷),落实到 14 个林班,29 个小班。 2、一般生态林抚育规划调整 20062010 年对一般生态林的抚育,伐除影响目的树种生 长的非目的树种和生长过密、生长不良以及感染病虫害的病腐 木、濒死木。抚育方式主要为透光抚育、生长抚育,抚育强度 30%以 下。共安排抚育 407 公顷(透光抚育 76 公顷,生长抚育 331 公顷),落 实到 14 个林班,31 个小班。 3、商品林抚育 20062010 年对商品林的抚育主要是伐除目的树种中生长 过密、长势落后、干形弯曲的林木。抚育方式为透光抚育、生长 抚育,抚育强度控制在 2030%。规划幼龄林抚育面积为 85 公 顷,中龄林抚育面积 239 公顷,共抚育 324 公顷,落实到 10 个 林班,21 个小班。 (见表 24) 第五节 封山育林规划调整 前五年封山育林共完成 289 公顷,地类主要为郁闭度 0.5 以下的稀疏林地、灌木林地,对林部空地要及时补播、补造,对 幼苗幼树过密的林分,要及时进行抚育,根据 2004 年二类调查 数据及国家、省的政策,针对上述林分进行封山育林,使林分尽 快得以恢复。 1、重点生态林 对郁闭度 0.5 以下的稀疏林地,面积 1113 公顷,进行全面 26 封山育林,封育期为 7 年。即在封山育林期间禁止一切不利于 林木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 2、一般生态林 对郁闭度 0.5 以下的稀疏林地,实行全封,面积 210 公顷, 封育期为 7 年。即在封山育林期间禁止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繁 育的人为活动。 (见表 25) 第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调整 根据前五年森林采伐情况,以及国家、省政策相应的调整, 同时也由于 2004 年二类调查数据和“十一五” 采伐限额的变化, 使得采伐方式、年度采伐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更好进“十一 五” 期 间的森林 经营 工作,进行了本次森林采伐规划的调整。 第一节 林分经营类型划分 根据前五年森林采伐作业情况,结合 2004 年二类调查数据, 以及“ 十一五 ”采伐限 额,按照分类经营 、分类管理、分类实施的 原则,我们分别重点生态林、一般生态林、商品林,根据经营措 施不同,对森林进行合理的林分经营类型划分,共划分 66 个经 营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重点生态林:以保护、抚育为主,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 最大的发挥其生态功能。共包括 2 个林种 21 个林分经营类型, 面积 5853 公顷。 1、红松保护型:该类型仅有 1 个林班,1 个小班。面积 4 公 顷,蓄积 636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部, 27 平均坡度 10 度,暗棕壤,公顷蓄积 159 立方米,公顷株数 1400 株,平均年龄 15 年,平均胸径 18 厘米,平均树高 9 米。该类型 处于幼令林,且林木长势良好,应予以保护,并向红松坚果林方 面培育发展利用。 2、落叶松抚育型:该类型共有 24 个林班,44 个小班。面积 339 公顷,蓄积 19251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部,坡度缓, 土壤肥沃,公顷蓄积 56 立方米,公顷株数 480 株,平均年龄 30 年,平均胸径 16 厘米,平均树高 10 米,郁闭度 0.6 。该类型 处于中龄林,密度较大,林木分化严重,卫生状况差,应积极进 行抚育。 3、落叶松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15 个林班,21 个小班。面积 226 公顷,蓄积 16613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 中、下部,平均坡度 12 度,暗棕壤,公 顷蓄积 74 立方米,公顷 株数 1000 株,平均年龄 8 年,平均胸径 4 厘米,平均树高 6 米。 该类型处于幼、中令林及近熟林,且树种分布均匀,应予以保护。 4、落叶松封育型:该类型共有 34 个林班,69 个小班。面积 1605 公顷,蓄积 31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 下部,平均坡度 8 度,暗棕壤,公顷株数 1000 株,平均年龄 4 年,平均胸径 2 厘米,平均树高 2 米。该类型处于幼令林,且树 种分布均匀,应予以封育。 5、软阔叶林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39 个林班,126 个小班。 28 面积 3036 公顷,蓄积 206486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下部, 平均坡度 13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杨树、椴树,公顷蓄积 68 立方米,公顷株数 400 株,平均年龄 40 年,平均胸径 14 厘米, 平均树高 12 米,郁闭度 0.6。该类型处于近熟林,且树种分布均 匀,应予以保护。 6、软阔叶林封育型:该类型共有 9 个林班,17 个小班。面 积 254 公顷,蓄积 9885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下部,平均 坡度 12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柞树、椴树,公顷蓄积 38 立方 米,公顷株数 400 株,平均年龄 30 年,平均胸径 12 厘米,平均 树高 10 米,郁闭度 0.3。该类型处于中、近熟林,林分树种分布 不均匀,但更新幼树、母根较多,应予以封育。 7、硬阔叶林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8 个林班,9 个小班。面积 195 公顷,蓄积 14605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上腹,坡度 30 度以下,土壤为暗棕壤。优势树种为水、胡、黄、榆、色、枫等, 公顷蓄积量 75 立方米,公 顷株数 600 株,平均年龄 55 年,平 均胸径 18 厘米,平均高 14 米,郁闭度 0.6 。该类型处于近熟林, 且树种分布均匀,应予以保护。 8、硬阔叶林封育型:该类型共有 2 个林班,2 个小班。面积 28 公顷,蓄积 242 立方米,分布在山的中下腹,坡度 8 度,土壤 为暗棕壤。优势树种为胡、柞、榆等,公顷蓄积量 8 立方米,公 顷株数 2000 株,平均年龄 15 年,平均胸径 6 厘米,平均高 5 米,郁闭度 0.3。该类型处于幼令林,林分树种分布不均匀,但 29 更新幼树、母根较多,应予以封育。 9、樟子松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6 个林班,9 个小班。面积 42 公顷,蓄积 6606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 下部,平均坡度 12 度,暗棕壤,公顷蓄积 155 立方米,公顷株 数 1000 株,平均年龄 32 年,平均胸径 20 厘米,平均树高 13 米。 该类型处于中令林、近熟林,且树种分布均匀,应予以保护。 10、樟子松抚育型:该类型共有 4 个林班,4 个小班。面积 18 公顷,蓄积 2619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 下部,平均坡度 12 度,暗棕壤,公顷蓄积 155 立方米,公顷株 数 2000 株,平均年龄 26 年,平均胸径 20 厘米,平均树高 12 米。 该类型处于中令林,且林木长势良好,应予以抚育。 11、杨树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1 个林班,1 个小班。面积 17 公顷,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部,平均坡度 10 度, 暗棕壤,公顷株数 1800 株,平均年龄 45 年,平均胸径 16 厘米, 平均树高 14 米。该类型处于过林,且林木长势良好,应予以保 护。 12、杨树封育型:该类型共有 1 个林班,1 个小班。面积 134 公顷,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上部,平均坡度 8 度, 暗棕壤,公顷株数 1100 株,平均年龄 5 年,平均胸径 2 厘米, 平均树高 2 米。该类型处于幼令林,且林木长势良好,应予以封 育。 13、杨树抚育型:该类型共有 4 个林班,4 个小班。面积 26 30 公顷,蓄积 475 立方米,为人工营造林分,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下 部,平均坡度 10 度,暗棕壤,公顷株数 1100 株,平均年龄 10 年,平均胸径 7 厘米,平均树高 6 米。该类型处于幼令林,且林 木长势良好,应予以抚育。 14、珍贵硬阔叶林保护型:该林型共有 9 个林班,11 个小班。 面积 221 公顷,蓄积 10615 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山的中下部,主 要树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公顷蓄积 50 立方米,公顷株 数 1000 株,平均胸径 12 厘米,平均树高 10 米,平均年龄 30 年,郁闭度 0.6。该类型处于中、幼龄林,且树种分布均匀,应予 以保护。 15、柞树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29 个林班,52 个小班。面积 1313 公顷,蓄积 65006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上部,平均 坡度 20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柞树 、枫桦、山杨、椴树,公顷 蓄积 50 立方米,公顷株数 2000 株,平均年龄 40 年,平均胸径 16 厘米,平均树高 14 米,郁闭度 0.6。该类型处于中令林、近 熟林,且树种分布均匀,应予以保护。 16、柞树封育型:该类型共有 2 个林班,3 个小班。面积 65 公顷,蓄积 1995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上部,平均坡度 18 度, 暗棕壤,主要树种为柞树、枫桦、山杨、椴树,公顷蓄积 30 立方 米,公顷株数 1800 株,平均年龄 20 年,平均胸径 6 厘米,平均 树高 4 米,郁闭度 0.1。该类型处于幼令林,且树种分布均匀,幼 树、母根数量教多,应予以封育。 31 17、针阔混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4 个林班,4 个小班。面积 33 公顷,蓄积 1052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上部,平均坡度 10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柞树、枫桦, 公顷蓄积 50 立方米,公顷株数 1000 株,平均年龄 20 年,平均 胸径 10 厘米,平均树高 7 米,郁闭度 0.6。该类型处于中、幼令 林,且树种分布均匀,长势良好,应予以保护。 18、针阔混抚育型:该类型共有 2 个林班,2 个小班。面积 31 公顷,蓄积 1664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上部,平均坡度 10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柞树、山杨,公顷蓄 积 55 立方米,公顷株数 2000 株,平均年 龄 20 年,平均胸径 10 厘米,平均树高 8 米,郁闭度 0.6。该类 型处于中、幼令林,且 树种分布均匀,长势良好,需要抚育。 19、针混保护型:该类型共有 3 个林班,4 个小班。面积 31 公顷,蓄积 10225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山的上部,平均坡度 10 度,暗棕壤,主要树种为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公顷蓄积 200 立方米,公顷株数 1500 株,平均年龄 20 年,平均胸径 18 厘米, 平均树高 10 米,郁闭度 0.6。该类型处 于中、幼令林,且树种分 布均匀,长势良好,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