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_第1页
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_第2页
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_第3页
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_第4页
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的介入与表达 编码 研究类型:B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3 【摘要】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通过音符、旋律、和声等声音元素诉诸于人们的听觉 感官;绘画则是空间艺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元素诉诸于人们的视 觉感官。音乐与绘画,视听相通、音画互感,有着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关系。 在儿童美术活动中,介入音乐,不仅能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更能触 类旁通让音乐启迪美术,增强情感体验、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提升素养、拓 宽表现空间。 【关键词】 儿童美术 音乐介入 表达 一、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介入的意义 1.“新课标”有要求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教学总目标为“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 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 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 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 2.音乐能影响儿童的情绪 有人曾选用 290 种名曲,先后对两万人进行过测试,发现都引能起听者的 情绪变化。情绪变化大小与被试人的欣赏能力的高低成正比。 儿童是听得懂音乐的,他们会被他们喜欢的音乐感染,或激动、或平静。 所以,选择舒缓、优美的乐曲,会让儿童心境平和,进入一种安宁、陶醉的状 态,这样为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3.音乐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欣赏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更能够丰富儿童的 现象力。因为,音乐能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幻想和联想, 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创作灵感,并从中去发现、探索,把音乐感受转化为视觉形 象。 4.音乐能提升儿童综合艺术素养 儿童的美术活动,离不开其他艺术门类的熏陶与滋养。只有综合艺术素养 高的儿童,才能真正地从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以独特的方式 创造出有别于他人美术作品来。 音乐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的思维活动。音乐是智慧的源泉,是开启灵感的一 把钥匙。不少科学家、艺术家都把音乐作为提高修养,启迪灵感和创造力的重 要手段。常听音乐的孩子,能深切感受、理解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美、崇高 的情感,伴随着节拍和旋律的变化,他们的思想也逐渐飞向远方,和优美的乐 声互相交融,成为一体。 通过音乐的熏陶,有的孩子甚至能描绘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 这对提升儿童的综合艺术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音乐对主题创作能起积极的辅助作用 音乐与绘画是相通的,儿童美术活动中的“音画互现”能有效提升学习效 率,促进表达。如:钢琴曲牧童短笛 ,展现了如谈谈的水墨画般的田野里, 一可爱的牧童骑在一头大水牛的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那时而跳跃、时而抒 情的优美音乐,即使没有画面,但也能让人感受到那如画般美丽的田野、牧童 快乐的心情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那优美流畅的旋律所描绘的如诗如画般的童年 意境让人陶醉、让人神往。这就是音乐在儿童美术创作过程中显现出的魅力! 二、儿童美术活动中音乐介入与表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达芬奇是一个博学者,他除了是画家, 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 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子时 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 七弦琴和吹奏长笛。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 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是位同时通晓绘画与音 乐的艺术家,他认为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它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 与绘画都有节奏;音乐与绘画同样有比例关系;音乐与绘画的美感完全建立在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 大师的研究和发现,让我们倍受启迪。在教学中我们可以: 1、 用节奏表现不同的画面内涵 音乐的节奏是指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 行。这种“强” 、 “弱”规律的出现在绘画中是指由构图结 构中的物象长短、强弱等变化交替、组合呈现的韵律感和 情绪上的运动感。 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 ,让人感受到了“快板”的 速度和犹如中国戏剧中锣鼓点“急急风”般“渐强”的力 度。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让人感觉了庄严而缓慢的 “慢板”带给人的沉重与压抑。 .运用点、线、面构成节奏感。 通过引导儿童运用线条的刚、柔、曲、直; 线条松紧、虚实的排列和造形的重复与变化构成 画面中的节奏,使画面生动有起伏,有韵律感。 宗欣同学的快乐的鱼鹰 ,点、线、面的组 合规律运用恰当、造形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 .运用色彩对比构成节奏感。 运用色彩规律,将色彩的对比元素巧妙 运用,构成既对比又和谐的视觉效果。 吴安妮小朋友的红狐狸蓝狐狸,用红 色系和蓝色系搭配组合,让红、蓝两色交融、 对抗,形成了跳动、闪烁的画面效果,很好 地表现了狐狸的灵动与快乐。 2、用 “音程”关系理解对比 音程是音乐中表示两个或几个音之间的 距离关系,以度为单位。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称为:“协和音程” ,如: 135 246 等;听起来不悦耳,不融合的音程称为: “不 协和音程” ,如:17 1 降 2 等。 就绘画元素而言。以“线”为例:两条形态类似的线,看起来协调、融合; 两条不同且形态反差比较大的线,不协调、不融合。以“色彩”为例:在色环 上,相邻两个色块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超过了 100 度的两个色彩之间就形 成了强烈的比对关系,炫目、对抗。 3、用欣赏和歌唱理解色调 音乐对儿童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欣赏和转调试 唱,建立“调”的概念,并以此扩展到对“色调”的理解。炫丽的晚霞、蔚蓝 的大海、秋天的金黄、春天的清新。四季的更迭,自然的变化,都给我们展现 了色调的神奇。 邵榴芳小朋友的我是绿色小天使 ,运用“绿 色调” ,表现了人们对绿色地球家园的向往。色调统 一,对比鲜明,很好地表现了“绿色”主题。 4、用绘画呈现音乐画面 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在感受和想象的基础上,用绘 画表达音乐“画面” 。 罗马利亚小提琴曲春天用快速、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向人们呈现了快 乐、跳跃、到处充满生机的音乐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蜜蜂在飞舞、小鸟在歌 唱、鲜花在盛开,一群孩子跳跃着在春天的原野里奔跑、嬉戏,把春回大 地,万物复苏和人们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至尽。 李悦小朋友的春姑娘来了 ,用大量的笔触 “繁皴密点”般表现了“春姑娘”到来时,春暖花 开、生机盎然的图景。以独特的理解、丰富的想象, 对乐曲春天用美术的语言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5、用绘画表现音乐感觉 倾心感受音乐,从旋律、节奏等方面欣赏乐曲的美,通过绘 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 梁祝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 协奏曲,从诞生起一直为人喜爱,经久不衰。其旋律哀婉动人、 摄人心魄。正如神奇的音乐树的作者高天逸小朋友说:小提 琴拉出的声音象一棵树,枝枝蔓蔓任意伸展又回旋不绝,一直长 到人的心里去。 良宵是刘天华先生除夕之夜与学生和友人在家中欢度佳节时的即兴之 作。曲调以柔和、宽阔长弓为基本功法,行云流水般 表现了悠扬如歌、轻松快乐的喜悦之情。万里小朋友 的行云流水 ,运用水墨技巧,把乐曲的流动与变 化,表现得非常充分。画面中“鱼”的形象,又增加 了欢快的情绪。 在 2011 网络春晚极似“乱哼哼”的一首被广大 网友们冠上“神曲”之名的忐忑 。 一没有所谓好听的旋律,二没有优美的 歌词,却有着非常高的演唱技巧,表达了一种情绪,有现代艺术的特征。和有 抽象主义绘画鼻祖之的俄裔法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韦颖钰 同学的忐忑 ,用顿挫的黑线,表现了歌曲忐忑中连续 的后“十六分”节奏型的不断呈现于堆砌;用螺旋般聚集的 线条表现了尖利震撼的女高音;用各种不同的色块表现了乐 曲中不同乐句的情绪和特质。点的运用又把歌曲的跳跃性表 现得非常充分。 6、用音乐理论启发特长儿童 学画兼学琴、兼学声乐的学生不在少数。这部分儿童的音乐素养、对音乐 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要远远高于只学绘画的儿童,是绘画班中的“特长生” 。运用 音乐知识对他们进行启发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复调与线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 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的音乐创作技法。相对 于绘画, “复调”非常象两条“线” ,一条表现着主题,另一条作用于陪衬。它 们时而融合,时而分离;彼此协调、共同作用。聆听巴赫的音乐会获得灵感。 和声与画面 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和声有浓, 淡,厚,薄的色彩作用。相对于绘画, “和声”就象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对比关系 的色块,彼此既对比有和谐,组合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春天的交响这幅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 金奖的作品,描绘了春天里一个“音乐娃娃”翩翩起舞、纵情欢愉的情景。乐 器、音符等音乐元素显现着作者讴歌春天的明确主题;小鸟、蝌蚪、柳树、快 乐的小精灵们表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主题”与“副主题” 、 “和声”与 “旋律” ,相互交融、相互再现,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低音与深色调 说到音乐,就要说到“配器” 。 什么是“配器”?“配器”就是给一段 主旋律配上多声部伴奏的总谱。也就是说,把各种乐器进行分组、分工,协同 合作,演奏出和谐而丰富的音乐来。低音在“配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复杂的和弦转位和分解中,低音始终处于“根音”位置,不管高音部的乐曲 如何变化,都被低音牢牢地统一着。绘画也是如此,艳丽的色彩,往往让画面 显得支离破碎,如果选择较深的颜色,比如“黑色” ,就能取得如音乐中低音的 根基作用,使画面统一而又和谐。 苗寨三月三是一个学钢琴和学画同等时 间男孩子的作品,他用小提琴华彩乐章般细腻的 手笔表现了盛装苗女赶集的喜悦场景。画面中丰 富橙黄和蓝紫色让画面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