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_第1页
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_第2页
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_第3页
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_第4页
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铺:打造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 2007-08 激活古镇潜能,擦亮古镇名片,重振工业雄风 【新闻背景】 安铺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 年) ,至今已有五 百多年历史。初建时称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改名为安 铺,隶属石城县。自民国 23 年(1934 年)开始成立镇公社以来, 曾历经多次变革,但镇级建制一直未变,1997 年 5 月原河堤镇撤消, 划并安铺镇管辖,安铺镇辖区进一步扩大。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清 朝嘉庆期间,安铺镇就是一个繁华的集贸中心。曾与中山小榄镇、 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2004 年 11 月 1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 在廉江市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调研时说:“廉江条件很好,一定要 千方百计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 日前,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湛江定位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廉江市 紧抓机遇,决定擦亮安铺古镇名片,重振安铺工业雄风,努力将安 铺打造成为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 新华网广州 8 月 22 日电(戚照)廉江市安铺镇曾经与中山小榄镇、 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齐名,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 安铺港,这个曾经在中国地图上“榜上有名” 的港口,见证安铺镇 走过繁荣,走过沧桑。廉江人永远不会忘记,安铺工业也曾有过一 段辉煌历史。上世纪 80 年代,一批在湛江市乃至全省颇有名气的国 有企业、集体企业曾为廉江经济添色不少。然而,进入 90 年代,这 个老商业区的工业发展优势渐趋弱化:投资环境欠优化、对外资吸 引力不强,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相当一段时间,缺乏工业有力支 撑的古镇安铺各项经济指标增幅缓慢。 据湛江日报报道,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中,不进则退!廉江 市委书记陈吴、市长何鑫等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这块热土的发展十分 关注。 日前,湛江在省十次党代会中被定位为粤西城镇群中心,为安铺 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深思熟虑,廉江市委书记陈吴 果断地提出:“擦亮古镇名片,重振工业雄风,整合资源优势,将安 铺打造成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 ”这一思路在该市领导中迅速达 成共识,同时得到了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市长陈耀光的充分肯定。 对此,安铺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也满怀激情,希望在这一战略性定位 中有所作为。 古埠焕新春!北部湾畔安铺大地,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潮。 优势篇 “五张王牌 ”尽展百年古镇风采 打造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 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乡镇企业百 强镇的安铺是否具备条件? 对此,安铺镇委书记李世东信心十足。用他的话说,当前安铺镇 的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 所谓“天时 ”指湛江市作为粤西城镇群中心的定位带来的发展新机 遇,国家重点镇建设政策的倾斜,还有该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安铺 发展的期望;“地利” 包括安铺镇的地理、交通优势,工业基础;“人 和”突出了团结和谐、想干事、敢干事的安铺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以 及安铺的历史人文优势,等等。 提到发展优势,李世东说:安铺的发展至少具有“人口相对集聚、 工业体系完善、商务贸易繁荣、人文环境良好、国家政策倾斜”五大 优势,特别是渝湛高速公路修通后,打通了安铺与各大城市连接的 交通“动脉”,使安铺的发展如虎添翼。 安铺镇位于该市西南部,地处九洲江入海口。交通方便,距离廉 江市区 34 公里,距离湛江机场 50 公里,渝湛高速公路在安铺有出 入口,国道 325 线距镇区仅 5 公里。 城镇人口集聚。1997 年 5 月安铺、河堤两镇合并为安铺镇, 镇区面积 10.5 平方公里,辖 18 个村委会、14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 口 121146 人,其中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各 6 万多人。毗邻横山、营 仔镇和遂溪县洋青、界炮镇,西濒北部湾,周边辐射人口达 60 万人。 据调查,自古安铺镇就是一个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市场体系完 善,商业发达,商贸繁荣,高州、博罗、钦州等地的客商纷纷到来 做生意,甚至定居。 工业体系完善。安铺镇是湛江市工业重镇,工业体系较为 完善,门类繁多,结构合理,且有龙头企业多家。湛江家具出口创 汇大户廉江市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达 2 亿元的民森纺织 制衣有限公司就在该镇境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安铺工业曾辉煌一时。1997 年,安铺镇被广 东省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 年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1999 年湛江市发展乡镇企业标兵镇;2004 年获湛江市发展工业先进镇称 号。 目前,该镇坚持“工业强镇 ”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以 承接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 持非公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木制家具、针织、服装、机械、化肥、 建材、造纸、塑料、食品加工、工艺编织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 310 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 家,超千万元企 业 10 家,亿元企业 1 家。 商务贸易繁荣。安铺镇素有“古商埠” 之称,历史上商贾云 集,商业发达,商贸繁华,古文化积淀深,曾经是内陆与东南亚的 黄金通道。目前,镇区有集贸、工业品、菜市等市场 6 个,工商户 1500 户,城监收费管理的个体户 3000 多家,日均销售总额 50 万元, 农贸市场日均交易额 36 万元。全镇有交通运输车辆 160 辆,年运输 总收入 1000 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45 亿元。镇通廉江、 遂溪、湛江客车每 15 分钟一趟,还有长途客运班车直达广州、深圳、 东莞、珠海、广西北海等地。 人文环境优越。作为“四大古镇” 之一的安铺文化底蕴深厚, 至今还保留有中山公园、文笔塔、关帝庙等文化古迹;民间民俗文 化源远流长,安铺八音、安铺白戏等远近闻名;闹元宵、游花街、 端午节赛龙舟等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安铺饮食业根深叶茂,饮食文 化几成粤系菜谱中一支灿烂的奇葩;舞厅、歌厅等娱乐基础设施完 善,服务业兴旺发达;体育文化设施健全,全国跳水冠军林小妮就 出自安铺。安铺中学是全省唯一一所设立高考考场的乡镇中学;安 铺镇的卫生、体育和民兵工作被誉为“三面红旗” ,曾先后获“省体育 之乡”、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等殊荣。 国家重点镇政策的倾斜优势。安铺镇 2001 年被定为广东省 中心镇;2002 年被列为广东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2004 年 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据了解,为支持国家重点镇建设,国家制订了 10 项优惠政策,如中心镇范围内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城市建 设税全额返还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心镇的建设十分有利。 争创篇 “五大举措 ”激活古镇发展潜能 伴着“工业强镇 ”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家家企业的相继落户,古商 埠安铺在工业潮中不断迸发生机和活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 个个车间生产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让人真切听到了安铺 重振工业雄风的急促脚步通过引进新投资主体,安铺承接珠 三角转移产业,加快改革步伐,使二轻、集体企业摆脱困境。 从一组最新数据,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安铺工业蓬勃发展的态 势:2006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4.26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47875 万元,同比增 长 56.64%;实现出口总额 36387 万元,同比增长 167.9%,该镇 被市评为“2006 年度外贸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并获“招商引资三等 奖”。 2006 年,该镇生产总值(GDP)8.91 亿元,财税收入 2041 万元。 财税收入在全市 21 个镇(街道办)中排列第二,在全市 18 个镇 (不含街道办)中高居第一。 “以抓班子队伍建设、抓软环境建设为根本,以发展商贸业、服务 业为基础,以推进经营城市、擦亮古镇品牌为切入口,以市场为导 向,以壮大经济总量和做大镇财政蛋糕为核心,以盘活国有、集体 企业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工业为载体,以科技、体制创 新为动力,是我们打造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的总体思路。 ”安铺 镇委书记李世东说。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该镇先从班子 队伍抓起。乘该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之风,该镇设立干部承诺制度, 深入开展“理想、责任、信念” 教育,加强班子之间交流沟通,改变 过去个别班子“缺乏信心,小富则安 ”的状况,点燃干部干事激情。 “时不我待,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安铺不能再错过了。 ”这是笔者采 访时,安铺干部议论最多的话题,体现了安铺干部个个充满“想干事、 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和信心。 抓社会维稳、抓软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安铺” ,营造亲商、重商、 爱商、扶商环境,健全招商长效机制。该镇经济发展办成立了项目 代办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大力开展招商、追商行动。 千方百计壮大经济总量、做大镇财政蛋糕是首要任务。要扩大工 业经济总量,对安铺来说,发展工业是关键,而发展工业的窍门在 招商引资。湛江市市长陈耀光在该市调研时说:“服务好原有企业、 发展壮大原有的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资。 ” 一方面,该镇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如帮助解决一品木业用地纠纷问题和一品木业 在原安铺陶瓷厂的新址建设问题。一品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超说: “新址竣工投产后,每年可增加产值 3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 3000 多 个。 ”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帮助民森制衣厂解决招工瓶颈问题,使企 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同时,该镇通过积极承接珠三角转移 产业,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和股份制形式推进企业改制,使二轻、 集体企业摆脱困境。该镇还在民森制衣厂的西南部,建设镇工业园 区,全面实施“工业强镇 ”战略,使曾辉煌一时的工业老镇又呈现了 勃勃生机。 安铺自古商业繁华,邻镇群众习惯到安铺消费,是周边镇的消费 中心,市场潜能极大。去年,该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3 亿元, 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 2.48 亿元。依托这一中心镇的区位优势,该镇 努力改造提升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 品位,完善现代服务业建设,把休闲与消费结合为一体,以此壮大 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商贸业,积极培育、整合、健全各类商品 集贸市场。目前,该镇新划地兴建的市场占地面积共 3300 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达 8000 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于 8 月底基本竣工,建筑面积达 6000 多平方米的超市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对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安铺汽车站实施搬迁,将原车站改建为市场。 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以现代先进传媒宣传安铺,并 结合龙舟赛、闹元宵等民间习俗,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以此推介 安铺,推动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发展。 安铺是一个古韵犹存的古镇。廉江市委书记陈吴要求该镇树立经 营城市理念,加强市政建设,擦亮古镇品牌, “争当廉江镇级经济排 头兵、争当廉江城镇建设示范镇”。 目前,该镇修编工作已全部完毕,为古镇改造描绘出一幅宏伟的 蓝图。 乘借“城乡清洁工程” 的东风,该镇动真格,出实招,一举拆除河 边街的乱搭乱建房屋,将原安铺糖厂侧至文笔塔长约 2 公里的河边 街,建设成为“观潮长廊 ”,逐步实施植树种草、修筑护坡、建造具 有滨海特色的雕塑等工程,构建江口古镇特色风光,为市民提供一 个风景秀丽、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大力改造圩镇主街道,修通廉安线公路。逐步对旧城区街道进行 改造,建设步行街,擦亮骑楼文化,着力削除圩镇发展瓶颈。激活 房地产开发潜能,改变群众观念,在原来购买土地建私房的基础上, 逐渐向购买商品房转变。 依托古商埠的深厚底蕴,该镇以壮大经济总量、发展商贸业、擦 亮古镇品牌、抓软环境建设、抓班子队伍“五大举措” 为重点,整治 城乡镇容镇貌,激活古埠潜能,大力发展工业,将镇级财政盘子做 大,安铺古镇品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