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词中的“凭栏”意象 “凭栏总是销魂处”(晏殊蹋莎行),“独自莫凭栏” (李煜浪淘沙),“ 怒发冲冠, 凭栏处”(岳飞满江红) 凭栏,似乎是所有词人最爱做的动作,而且似乎永远联系 着惆怅,失落,不满等消极情绪。词是一种感伤的文学,而危楼上的栏杆无疑成了这种感 伤最频繁汇集的地方,涉及栏杆和凭栏的词作不胜枚举,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同一作者 的不同作品,“凭栏”意象如此广泛存在,这应该不是一种偶然。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棘手事、烦心事,可能会去阳台上、窗边上望望风景,放松一 下心情。当一个人思绪很乱时,很难再继续手上的事,这时或思考,或愁苦,总之外人看 来就是在发呆,而靠在阳台栏杆上观景,这是一种发呆的理想形式!和风吹拂,风景如画, 这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广阔的大自然的环抱下,心胸豁然开朗,宠辱皆 忘。词人大多感情细腻,很自然的会碰到万种愁绪,登楼,凭栏,也就很可能是他们慰藉 自我,暂避烦闷的方式。此乃以今人的想法来推测古人的行为。 从历史的渊源也可以来解释词人的凭栏。它与民族心理有关。登高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由来 已久,诗经中有对登高的最早描写,登高的目的,不仅仅是远望而领略山光风物,“唯 一不永怀”,“ 唯一不永伤” ,是因为思念,为了解脱因思念而导致的烦恼和忧伤。可见,登 高最早就与抒情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屈原的九章哀郢中也说:“ 登大坟而远望兮, 聊以舒吾忧心”。到了汉魏六朝,有王璨的 登楼赋:“登兹楼以远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可见,唐宋以前,受登高传统的影响,凭栏现象就已产生,其目的不外“舒心”“ 销忧”,这些 都为唐宋词人的大量凭栏做了铺垫,唐宋的凭栏是对登高传统的延续和推波助澜。 登高凭栏,还与栏杆的特性有关。“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李煜虞美人)。 栏杆把空间一切为二,但不像墙,窗门,栏杆分割的一大一小,却相互融通而不封闭,且 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有些作者侧重写栏杆内空间的小,有些则侧重外部空间的广阔, 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风格,但共同的意思都是向往大自然的广阔空间。而在时间方面,栏 杆则是联系今昔的纽带,“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晏几道虞美人),“吹箫人 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共倚”(李清照 孤雁儿),世事沧桑变换,但栏杆这一与人类亲密 接触的建筑,却很容易让旧地重游的人睹物思人,勾起物是人非的感伤。 换一种思考模式,与其说是词人喜欢登高凭栏,不如说是栏杆本身让词人词兴大发。据考, 唐宋时代,我国的园林建筑达到成熟和全盛,大量修建的亭台楼阁,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寄 情流连的场所,同时词这一抒情形式的广泛流行,使得文人凭栏远眺,在人工杰作和大自 然的山水风光中,尽情抒发自我,一篇篇的凭栏词就这么产生了。 首先是时间之久,“烟波满目凭栏久 ”(柳永曲玉管), “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 城”(秦观满庭芳),词人一凭栏就很容易呆久,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凭栏远眺,词 人的情绪便借着视力加想象力越飞越远,其抒发的感情越强越深,凭栏的时间也就会越久, 因为凭栏时间的延续,既是情绪的积聚,也是感情的宣泄。另外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做词 需反复斟酌,所以凭栏的时间不会短。 其次,凭栏者的形象往往都是非常孤独的。“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李演贺新 郎),“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年华 ”(王沂孙高阳台 ),这些词分别是一幅幅孤寂冷 清的形象和画面,通过形象的外在的孤独,诗人深深的感到内心的寂寞。这种内心的孤独 在词中还表现为词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呼唤,“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 吟)。知音难求,凭栏的心情无人了解,故词人往往选择沉默,“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相见欢),“无言谁会凭栏意 ”(柳永蝶恋花),沉默是孤独的知音,也是对孤独 心理的充分解说。由此看来,词人对自身孤独的深刻意识,就是对凭栏情绪最充分的自然 流露。 再次,凭栏时的环境和气氛是静。词人喜欢“脉脉朱阑静倚” (柳永诉衷情近),“倚阑 无语,独立长天暮”(黄公度 青玉案),“ 静”,“ 无语” 并非为了写作者思绪的停止,而 恰相反,此时无声胜有声,“倚楼无语欲销魂” (寇准踏莎行 ),“销魂”一语道出了“ 无 语”的真正原因。“凭栏半日独无言”,李后主倚栏伫立,寂静沉默中,让人感到的是强烈震 撼的黯然销魂。 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亭台楼阁,这些建筑都有制作精美的栏杆。从建筑学上看,栏杆的作用 主要是装饰美化和护围以保证安全,但是,词人笔下的栏干与人的情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因而更多的却是具有文学上的审美价值。 当词人凭栏然后进入抒情状态时,显然难以顾及栏杆的建筑美,而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又 都是凭栏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凭栏是词人把握自然景观的角度。从词的结构看,往 往分上下阙,一阙写景,一阙抒情,要写景,就要选择角度,要抒情,也要有个出发点。 凭栏能给出写景的角度,而抒情则是基于凭栏所见而激发起的,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凭栏而 不是其他物体,在上文中已提过,有传统的影响和栏杆这个物本身的因素决定。 用凭栏作为写景的视角,以及控制视角的变化,有很多的例子。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望江南);“倚危亭,恨如芳草 ”(秦观八六子 )。这里所说的“倚楼”“倚 亭”,实际上就是凭栏,这些词凭栏都醒目的出现在词的开头,但也有不少词作把它安置在 词末,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口。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词写妇人哀怨,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末句推出 主人公并点明其视角,从而让人知道以上想山想水,又思又恨的,都是她在明月下,倚栏 时的心事。以凭栏为视点,如果把它放在词的开头,则镜头是由近向远推移,这样,视线 的移动和感情的流动都很顺畅。如果把它安置在词尾,镜头的推移方向正好相反,这样, 一开始的远景,接着的抒情,就成为一种悬念,直到最后才消除悬念,使整个词更曲折有 致。 论写景,凭栏成为视角;论抒情,凭栏作为方式。不同类型与不同程度的情感,借助于词 人凭栏时的动作表达得淋漓尽致,如“醉拍栏杆情味切” (李煜 玉楼春),“阑干倚尽犹 慵去,几度黄昏雨”(晏几道 御街行),凭栏本身就是抒情,故从情感的抒发角度来看, 凭栏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抒情方式,这是它文学审美价值的另一面。一旦词人具备了这种 方式,往往甚至无法控制感情的涌动,“倚阑滴尽胭脂泪”(刘辰翁踏莎行),“多少泪 珠无限恨,倚栏干”(李煜 山花子),“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 ”(韦庄浣 溪沙)。晏殊踏莎行说的更明白:“凭栏总是销魂处” ,栏杆是“销魂”的处所,凭栏简 直就是愁与恨的代名词了,所以就有“独自莫凭栏” (李煜 浪淘沙)、“莫把栏杆频倚” (万俟永昭君怨)之说。 小结 “凭栏”意象在唐宋词作中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钢结构加工安装合同
- 哮喘病人麻醉
- 2025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实践
- 塑料及硅胶制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市场竞争力评估》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课件 - 深入解析股权投资之道
- 《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课件
- 2025羊毛买卖合同模板
- 医疗基金协议书范本
- 郊区农场转让协议书
- 滨海城市灾害防控-深度研究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解读
- 无人机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 《永辉超市营运能力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
- 《流行音乐发展史》课件
- 2025-2030全球储罐除锈机器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露天矿排土场初步设计
- 海底捞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常见助燃剂及其残留物检验技术导则
- UL499标准中文版-2017电加热装置UL中文版标准
- 中医院手术麻醉科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