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1页
医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2页
医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3页
医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4页
医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减少: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应用磺胺药、 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革兰阴 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病毒感染(风疹、 肝炎) 、寄生虫感染(疟疾)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末梢血(4.0 10.0)10 9/L 成人静脉血(3.5 10.0)10 9/L 新生儿(15.0-20.0)10 9/L 增多: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 饮酒、餐后,以及新生儿和婴儿。各种细菌感染、慢性白血病、 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 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 增多: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 中毒(如尿毒症) 、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 ; 中性粒细胞 0.500.70(50%70%)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 细胞,在白细胞中总数的比例最 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 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 肝、麻疹、流感) 、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 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抗肿瘤药、 苯二氮类镇静药、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 增多:过敏性疾病;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 0.010.05(1%5%) 减少: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 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嗜碱性粒细胞 00.01 ( 0%1%) 减少: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 绝对增多:传染病;血液病。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减少: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 数(DC) 单核细胞 0.030.08(3% 8%) 增多: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 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 (RBC ) 男性(4.05.5)10 12/L 女性(3.55.0)10 12/L 增多:(1)相对性增多 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尿过多、 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 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2)绝对性增多 见于:生理性增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 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 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 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 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 12/L 减少: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而引起铁、叶酸、 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 C 不足均可致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线等多种理化因素所 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 能。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 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继发性贫血 如各种炎症、结 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 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增多: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血红蛋白 (Hb)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 的重要指标。 减少:出血;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 性贫血,是由慢性反复出血所引起,如胃溃疡病、胃肠肿瘤、妇女 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严重,见 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 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等。 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 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 起的血液稀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 某些感染、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坏血病) ;用药,甲砜霉素有骨 髓抑制作用 血小板计数 (PLT) 男性、新生儿(100300 ) 109/L 女性(101-320)10 9/L 增多: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 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其他疾病。 增快:生理性增快,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 3 个月以上;炎症, 风湿病、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组织坏死及损伤,如心肌梗 死等;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 血常规 红细胞沉降率 (ESR) Westergren 法, 男 015mm/h 女 020mm/h 减慢:主要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 时,如相对性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 增高: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 等。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使尿液 pH 值增高。 尿酸碱度 (pH) 降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 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 C、氯化铵等,使尿液 pH 值降低。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尿比重(SG) 降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等 尿蛋白(PRO) 生理性蛋白尿:由于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 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管 性蛋白尿,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微球蛋白) ,常见于活动性肾孟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 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 见于慢 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溢出性蛋白尿,肾脏正常,而血 液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 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 、多肽类抗 生素(多黏菌素) 、抗肿瘤药(甲氨蝶呤) 、抗真菌药(灰黄霉素)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尿葡萄糖 (GLU) 阳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如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 、 细胞胰腺肿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等;饮食性糖尿病;暂时性糖尿病,剧烈 运动之后。 尿胆红素 (BIL ) 阳性: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等;阻塞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 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 尿血红蛋白阳性: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 阵发性血红蛋 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 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微血管性溶血 性贫血 溶血性尿毒症、广泛性弥漫性溶血、肾皮质坏死等。 应用阿司匹林、磺胺、伯氨喹啉、硝基 呋喃类、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尿隐血(BLD) 尿肌红蛋白阳性:创伤;原发性肌肉疾病;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代谢性疾病,肌糖原累积 病,糖尿酸中毒;酒精、药物(两性霉素、海洛因、巴比妥类)中毒。 尿常规 尿中白细胞(LEU) 增多: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尿沉渣管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透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和宽大管型。 3.肾病综合征 常见有脂肪管型,容易见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有透明管型。 4.急性肾盂肾炎 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 5.慢性肾盂肾炎 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异常尚可见于应用多黏菌素、磺胺嘧啶、顺铂等药物所致。 尿沉渣结晶 1.磷酸盐结晶常见于 pH 碱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 3.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4.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5.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伴随有胱氨酸结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患者的尿液中。 7.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8.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滞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9.服用磺胺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痫酮等药物,可出现结晶尿。 尿酮体(KET) 阳性:1. 非糖尿酮尿,2. 糖尿病酮尿。 增加: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消耗性疾病,伤寒,破伤风 尿肌酐 减少: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贫血、瘫痪;碱中毒、肾衰。 增加:痛风,或组织大量破坏,核蛋白分解过度;核蛋白代谢增强;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尿尿酸 减少:肾功能不全高糖,高脂肪饮食。 尿淀粉酶 增加: 减少: 粪常规 粪外观 主要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有: 1.食物:肉食者粪便呈黑褐色;绿叶菜食者粪便为暗绿色;食用巧克力、咖啡者粪便呈酱色; 食用西红 柿、西瓜者粪便为红色;食用黑芝麻者粪便为无光泽的黑色。 2.药物:口服活性碳、铋制剂、铁制剂者粪便可呈无光泽的灰黑色;服用大黄、番泻叶等中药者大便呈黄 色;服用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可使大便变红或黑色;服用水杨酸钠可使大便成为红至黑色;服用利福平 可使大便变成橘红至红色;服用华法林、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醋硝香豆素(新抗凝)可使大便变 红等。 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常由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 急性胃肠炎; 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症; 大量稀水便也可见于艾 滋病者的肠道孢子虫感染。 2.米泔水样便:由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常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黏液便: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 、大肠炎症(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等。 4.胨状便: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5.脓血便: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 (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等。 6.乳凝便: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等。 7.鲜血便: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8.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于 50ml)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 9.白陶土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10.细条便: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粪隐血 阳性: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等 粪胆原 增加:溶血性黄疸。 减少:阻塞性黄疸。 粪便细胞显微 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 红细胞:痢疾、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常有红细胞散在,形态较完整;阿米巴痢疾时红 细胞则成堆且被破坏。吞噬细胞增多:急性肠炎和痢疾。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真菌:大量或长 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白色念珠菌。 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ALT) 速率法:成人40U/L 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 肪肝、梗阻性黄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瘀血、骨 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用药: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 酸、氨苄西林、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 (常见可致 ALT 活力上升 的药物)肝功能 -谷氨酰转移 酶(-GT) 速率法: 男性50 U/L 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血清 -GT 上升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 530 倍, -GT 对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的敏感性高于碱性磷酸酶, 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的水平也高,且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慢性肝 女性30 U/L 炎、肝硬化 -GT 持续升高,提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趋势;而逐渐下降, 则提示肝内病变向非活动区域移行。原发性肝癌、壶腹癌时,血清 -GT 活 性显著升高。 胰腺疾病;其他疾病: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 -GT 升高。 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 (AST) 速率法:成人40U/L AST 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心肌梗死;肝脏疾病,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 AST 升高,但升高幅 度不如 ALT,AST/ALT 比值1,而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在慢性肝 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 上升的幅度高于 ALT,故 AST/ALT 比值测定有助于肝 病的鉴别诊断;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 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用药:肝毒性药物(同 ALT) 碱性磷酸酶 (ALP ) 速率法: 女性 l 12 岁500U/L; 大于 15 岁 40150U/L 男性 l 12 岁500U/L; 12 l5 岁750U/L; 25 岁 45150U/L 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疽、胆道梗阻、结石、胰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 肝癌、肝外胆管阻塞。 2.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 Paget 病) ,使成骨细胞内有 高度的 ALP 释放入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 不全等,因 ALP 生成亢进,故血清 ALP 或活性升高。 3.用药:羟甲戊二酰酶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导 致 ALP 升高。 总蛋白、白蛋 白 球蛋白 总蛋白(TP)双缩脲法:新生儿 46-70g/L;成人 60-80 g/L 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新生儿 28-44 g/L;成人 35-55 g/L 球蛋白:20-30 g/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1.5-2.5:1 增加: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 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总蛋白 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丢失和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血清水分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肿瘤、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征、胸腹腔积液。 白蛋白 降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合成障碍,主要指肝功能障碍。 增高: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液浓缩。 球蛋白 增高: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和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降低:合成减少,生理性减少,出生后到 3 岁;免疫功能抑制;低 - 球蛋白血症。 A/G 比值 减少:比值小于 1,提示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 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比值下降;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防后较差。 增高: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疾病; 肾功能 血清尿素氮 (BUN) 速率法 成人 3.2-7.1mmol/L 婴儿儿童 1.8-6.5 mmol/L 降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 肾功能 血肌酐(Cr) Tatte 法: 男 62115mol/L 女 5397mol/L 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淀粉酶 (AMY) 速率法: 血清 80-220U/L 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2-12h,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 12-72h 达到高峰, 3-4 日恢复正常。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的联 合测定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磷酸激酶 (CPK) 动态法: 男性 25-200 U/L 女性 25-170 U/L 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服用羟甲戊二 羟基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降低:肝硬化等。 血生化 检查 血尿酸 155-428mol/L 增高:见于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 痛风、高尿酸血症、急慢性肾炎、肾结核等;核蛋白代谢增强;氯仿、 四氯化碳、非甾体抗炎药等。 血糖与 血脂 代谢检 查 血糖(GLU) 邻甲苯胺法:空腹血糖 成人 3.9-6.1mmmol/L( 70- 110mg/dl) 儿童 3.3-5.5mmmol/L( 60- 100mg/dl) 餐后 2h 增高:胰岛素功能低下;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如 甲亢、肢端肥大症等;颅内压增高、重症脑炎、妊娠呕吐等; 一些影响代谢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降低: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减退; 长期营养不良、肝癌、饥饿等;应用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激 素 7.8mmmol/L(140mg/dl ) 糖化血红蛋白 增高见于糖尿病、高血糖;降低见于贫血。 血清总胆固醇 (TC ) (两点终点法) 3.1-5.7 mmmol/L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 0.60-0.75 升高: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等;服用避孕药、甲状腺激 素、皮质激素等。 降低:甲亢、严重肝衰竭、感染和营养不良等;贫血; 三酰甘油 (TG) 一点终点法 0.56-1.70 mmmol/L 增高:见于长期饥饿或食用高脂肪食品;大量饮酒可出现假性升高;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胰腺炎、肝胆疾病等。 降低:甲亢等。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ch 两点终点法 2.1-3.1 mmmol/L 增高:主要是胆固醇增高可伴有 TG 增高,临床表现为a 型和b 型高脂蛋 白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ch 直接遮蔽法 1.2-1.65 mmmol/L 降低:见于吸烟、肥胖、严重营养不良、静脉内高营养治疗及应激反应后。 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