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_第1页
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_第2页
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_第3页
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_第4页
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烤烟 GB26351992 对烟叶各部位等级的品质有明确的要求和 规定,但在 实际的生产、分级、收 购以及工商交接过程中,处于交接部 位的烟叶等级经常出现模糊不清、判断失误、相互混级的现象。主要 表现在腰叶偏下部位等级 C3F、C4F、C3L、C4L 分别与下二棚烟叶等 级 X1F、X2F、X1L、X2L 的部位特征较为接近,等 级质量也较为接近, 容易出现交错混级现象;腰叶偏上部位等级 C2F、C2L 与上二棚烟叶 等级 B1F、B1L 部位较为 接近,亦容易出现相邻部位烟叶等级相混现 象。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烟叶的收购质量,造成烟叶等级纯度不够,混 级、混部现 象严重,易造成烟叶收购中烟农与检验人员的矛盾,也不 利于工商交接,影响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在实际分级中正确 判定这些烟叶等级,对提高烟叶等级纯度、烟叶等级合格率有着重要 意义。 1 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相混的原因分析 1.1 烟农分级技术掌握不准 烟农分级技术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烟叶部位 的界限认识不清楚、不明显,正确把握部位特征有难度,出现将邻近 烟叶等级相混淆的现象1。 1.2 对种烟收益期望值过高,有意靠在价格高的等级内 部分烟农对种烟收入的期望值过高,思想觉悟不高,过多考虑经 济效益,分级过程中将价格偏低的等级混入价格偏高的等级里面,人 为造成收购等级判定的难度,达到混级出售、增加收益的目的。 1.3 分级检验人员执行标准不到位 分级检验人员的分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标准的理解程度有偏 差,对标准的正确执行存在误区,致烟叶收购过程中对某些邻近等级 界定不清,特别是对邻近部位等级质量较为接近的烟叶等级的判定, 常出现混级、混部问题2。 1.4 思想和市场不确定因素造成混淆的现象 有的年份由于烟叶种植面积和市场波动因素以及某些主观意志的 影响,在收购过程中不认真执行标准,部分等级检验人员思想松懈麻 痹,把关不严,致使部位相混、等 级相混,出 现相邻交接部位人为混淆 的现象。 2 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正确判定 2.1 腰叶偏下部位与下二棚部位烟叶等级的正确判定 2.1.1 C3F(或 C3L)与 X1F(或 X1L)的判定。C3F(或 C3L)一般生 长在中部偏下位置,烟叶成熟,呈现有不明显的成熟斑和颗粒状,颜 色橘黄,尚均匀,不够饱满, 视觉色彩反映一般,叶面尚有油性反映, 手摸叶片厚薄尚适中,叶面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叶面疏松, 有皱缩感,长度 35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25%1。C3L 颜色较淡,多 为正黄色或淡黄色,手摸叶片稍薄,其余与 C3F 一致。 识别时应注意 该等级部位接近下部,不要同下部等级混淆,特别是 X1F(或 X1L)。 X1F(或 X1L)生长在下部,接近腰叶部位,叶片成熟,呈现有颗粒 状,颜色橘黄、均匀、尚饱满,视觉色彩反映较强,叶面尚有油性反映; 叶尖部质量较好,叶基部稍差,主脉尖部稍弯曲,手感叶片稍薄(基部 薄,尖部厚),叶面皱缩、松弛,有油 润感,有 韧性, 弹性较好,长度 40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15%。X1L 与 X1F 相比,颜色较淡,多为淡黄色 或正黄色,其余和 X1F 一致。 C3F 与 X1F 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档次相同,而身份、色度、 长度、残伤允许度 4 个因素的要求均有一定的差异。C3L 与 X1L 的 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档次相同,而色度、长度、残 伤允许度 3 个因素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分级实践中,除正确识别烟 叶部位外,正确把握这些烟叶等级的品质规定对区分 C3F 与 X1F、C3L 与 X1L 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判定中部 3 级与下部 1 级的关键点在叶面特征和饱和程度上。一 般叶面平坦,结构松弛,手摸松软感,色 泽饱和度和饱满度强的属下 部叶;叶面皱缩,手摸绵软有紧实感,饱和度一般,光亮度显明亮感强 的属于中部叶。 2.1.2 C4F(或 C4L)与 X2F(或 X2L)的判定。C4F(或 C4L)一般生 长在中部偏下部位,烟叶成熟,颜色橘黄,尚均匀,不够饱满,视觉色 彩反映一般,油性反映不太显露,手摸叶片稍薄,叶面尚有油润感,韧 性、弹性稍差,叶片疏松,皱缩感不强;长度 35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30%3。C4L 与 C4F 相比,颜色差异较大,一般为正黄色或淡黄色, 其余外部特征与 C4F 相同。 识别时应注意: 该等级叶基部质量稍差, 或稍带平滑部分,同下部烟的显著区别在于主支脉是半遮半露,而不 是细小。 X2F(或 X2L)生长在下二棚部位,叶片成熟,稍有不明显的颗粒 状,颜色橘黄、尚匀、不够饱满,视觉色彩反映一般,叶面油性反映不 太显露,手感叶片稍薄(基部薄,尖部厚),稍有松弛感觉,尚有油润感, 尚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长度 35 cm 以上,残 伤不超过 25%。X2L 与 X2F 相比,颜色稍淡,多 为淡黄色或正黄色,身份薄一些。 识别时应 注意:手感叶片有松弛感、松软感,同“疏松”有明显区别,主支脉趋向 细小。 C4F 与 X2F 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要求一 致,只有残伤允许度的要求有所不同。C4L 与 X2L 的成熟度、叶片结 构、油分、色度、长度要求一致,只有身份、残伤允许度的要求有所不 同。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 级人员除掌握这 2 个等级的部位区 别外,正确把握其身份与残伤允许度要求对区分 C4F 与 X2F、C4L 与 X2L 有着重要意义。 2.2 腰叶偏上部位与上二棚部位烟叶等 级的正确判定 2.2.1 B1L 与 C2L 的判定。 B1L 一般生长在上部接近腰叶位置,叶 片成熟充分,呈现有明显的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正黄、均匀、色泽饱 和,视觉色彩反映强;叶面有油性反映,叶片中等,叶面皱缩感强,疏 松程度略差,叶片油润丰满,有滑腻感, 韧性强,弹性好,长度 45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15%。 C2L 一般生长在中部中间偏上位置,烟叶成熟,呈 现有成熟斑和 颗粒状,颜色正黄,均匀一致,尚 饱和,视觉色彩反映较强,叶面尚有 油性反映,手摸叶片厚薄适中,均匀一致,叶面有油润感,有韧性,弹 性较好,叶面疏松,有皱缩感, 长度 40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15%。 C2L 与 B1L 的成熟度、身份、残 伤允许度要求一致,叶片结构、长 度要求接近,而油分、色度差别较大4。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 级人员除掌握这 2 个等级的部位区别外,正确把握其油分、色度要求 对区分 C2L 与 B1L 有着重要的作用。 2.2.2 B1F 与 C2F 的判定。B1F 一般生长在上二棚偏下部位,接近 腰叶。叶片成熟,呈现有成熟斑和颗粒状, 颜色橘黄、均匀、色泽饱和 饱满,视觉色彩反映浓;叶面有油性反映,叶片稍厚实,叶面皱缩,疏 松程度属疏松至尚疏松,叶片有油润感,韧性强,弹性好,长度 45 cm 以上,残伤不超过 15%。 C2F 一般生长在中部中 间稍偏上位置,烟叶成熟,呈现有成熟斑 和颗粒状,颜色橘黄,均匀一致,尚 饱和,饱满度略差,视觉色彩反映 较强;叶面尚有油性反映,手摸叶片厚薄适中,均匀一致,叶面有油润 感,有韧性,弹性较好,叶面疏松,有皱缩感, 长度 40 cm 以上,残伤 不超过 15%。 B1F 与 C2F 的成熟度要求一致,在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 残伤允许度要求不一致,差别大,主要看点要从身份、色度和叶片结 构上去把握5-6。C2F 身份中等、色度强、叶片结构疏松;B1F 身份稍 厚、色度浓、叶片 结构尚疏松。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级人员除 掌握这 2 个等级的部位区别外,正确把握其身份、色度和叶片结构要 求对区分 B1F 与 C2F 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判定邻近部位相混等级的技术关键 3.1 正确判定烟叶部位 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部位不同,这是正确判定这些等级相混的关 键。因此,要正确把握烟叶的部位。只有做到部位分得准,才能依据烟 叶的品质规定分清这些等级,避免相混现象的发生。区分烟叶部位应 从脉相、叶形、叶面、身份、颜色2 等方面进行。 3.1.1 下二棚叶的判定。观察脉相:叶基部宽平,主脉较细,靠 叶尖部分不显露,靠叶基部分微露,支脉细平,叶脉发白,主支脉比较 弯曲。 观 察叶形:叶形较宽圆,叶片 较大,叶尖 较钝,近叶尖处弯曲。 观察叶面:叶面平坦,叶组织松软、松弛。观察颜色:叶色多为淡 黄或正黄,光亮度趋暗,叶尖部颜色稍深,基部稍浅。手感叶片:叶 片稍薄,叶尖部与叶基部厚薄不匀,尖部稍厚,基部稍薄。油分有至稍 有,手摸叶片软绵, 弹性略差。 3.1.2 中部叶的判定。观察脉相:主脉粗细适中,遮盖至微露, 叶尖处稍弯曲,主支脉夹角较大。叶基部较宽平,呈现浅灰色,在水分 适宜的情况下,手感比较柔软。 观察叶形:叶形宽大,叶尖较钝。 观察叶面:叶面皱缩感强,光亮度趋强,弹性好。观察颜色:一般多 呈现橘黄色,少数为柠檬黄色;部分叶片沿主脉附近颜色稍浅。手 感叶片:厚度均匀一致,稍薄至中等,少数叶色浅淡的叶片为稍薄,在 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手摸有滑腻感,叶片柔软,弹性强。 3.1.3 上二棚叶的判定。观察脉相:主脉较粗且直,较显露,支 脉突起,叶脉呈褐色,主支脉夹角较小。 观察时以叶基部脉相为准,应 注意一部分叶片采收时带蒂,这部分叶片容易识别;另一部分不带蒂, 但叶基粗大,较中部叶基区别明显。 观察叶形:叶形较宽,叶尖部 较锐。 观 察叶面:叶面稍皱折。 观察时应注意叶面往往带有不同程 度的病斑、焦尖焦边,这是区别上部叶与中部叶叶面的特征之一。 观察颜色:叶色较深,多呈现橘黄或红棕色。手感叶片:叶片较厚, 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叶厚薄中等,油分较多,弹性较强,韧性和拉力 强,手摸叶片叶肉充实有紧实感。 3.2 正确理解与执行烤烟国家标准 在判定邻近部位烟叶等级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并执行烤烟四十二 标准的有关品质规定,这是区分这些等级相混的技术依据。烟叶分级 人员在实际分级中,一是要正确理解烤烟的定级原则,确定每个分级 因素均达到某级的要求才能定为某级;二是要注意正确利用烤烟的验 收规则,如中部叶短于 35 cm 者在下部叶组定级,此规定应确切理解 为中部叶短于 35 cm 者,可在下部叶组依其品质因素在相应级别定级, 换言之,仅从长度考虑,当中部叶不足 35 cm 时,下部 1 级及下部 2 级已将其排除在外3。只有正确理解与执行烤烟国家标准才能对邻 近部位烟叶等级进行正确判定。 4 结论与建议 (1)综上所述, C3F(或 C3L)与 X1F(或 X1L)、C4F(C4L)与 X2F(X2L)、B1L 与 C2L、B1F 与 C2F 易出现混级、混部现象,要正确 判定这些邻近部位烟叶等级,就应找准其混级、混部的原因,并掌握 其正确的判定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定这些邻近部位烟 叶的等级,提高等级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现场检验中就能快 速准确地判定烟叶等级。 (2)由于下部与中部、上部与中部烟叶部位相邻,特别是下、中、 上部交接处几片烟叶较难正确判断部位和判定等级。遇到下部与中部 交混难以判定时,主要看叶片干物质的充实程度和身份、颜色的均匀 度。一般中部叶干物质较充实,叶片厚度、 颜色均匀一致,手感柔软, 叶片皱缩,可以再伸展,支脉较直;而下部叶手感比较枯、松,叶基薄 而叶身较厚,叶片平展,不可以再延伸,支脉较弯曲。中、上部烟叶交 混难判定时,主要看叶片厚度和结构,一般中部烟叶表现为厚薄适中 且叶片结构疏松;而上部烟叶表现为稍厚或较厚,且叶片结构稍紧密。 判断主要依据是:凡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至稍薄的烟叶,列入中 部叶组定级;凡叶片结构尚疏松至稍密、身份厚的烟叶,列入上部叶 组定级。叶片结构疏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