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_第1页
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_第2页
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_第3页
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_第4页
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南北春节民俗 欢乐祥和中国年 前言: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买年货,挂春 联,穿新衣,迎来又一个送出祝福、祈盼祥和的日子,你,准 备好了么?祖国幅员辽阔,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度过这 个美好的日子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东西南北的有 趣民俗风物,一起来体验这个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不同的地区地域 相同的年味儿足 在我们祖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虽然每一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不尽相同,但 是总有几种元素是构成中国年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 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 气氛。其中写成对联的又叫春联,但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 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 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春帖等。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 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 批。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春节,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 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 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 “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 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 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 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 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 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和“春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 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对了,还 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 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 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 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 10 个字,把天地 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 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 “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但满人入关久 远,深受汉文化影响,此风俗在民国后渐渐消失。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 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 0610)上,该遗书记录 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 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 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 240 年。“三阳 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 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 写。 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 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 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 风尚。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 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 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 贴春 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 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 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 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 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 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 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 的响声,故称爆竹。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 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 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但现已解除。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 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 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 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 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 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 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 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 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 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 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 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 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 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 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 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年夜饭是农历除夕全家吃的团圆饭,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 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 又称“分岁”。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 北京白莲香藕 外有本地菜的特色,内有宫廷菜的韵味。 宫保腰花 五彩豆芽 炸熘菠菜 江浙鱼羊鲜 擅长水产海味烹饪,又富有江南特色。 蛋烧麦 牛乳鲜鱼唇 佛手三丝 东北老虎菜 东北菜的特色是炖菜,同时兼有京菜鲁菜的长处。 木须肉 得莫利炖鱼 地三鲜 四川红油鸡丝 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口味清鲜醇浓并重。 干煸鳝片 臊子烘蛋 东坡肉 粤蚝油芥兰牛肉 食材多样,菜肴中留有西方烹饪的痕迹。 白灼虾 潮州冻肉 雪里藏珍 西北荷叶里脊 主料突出,主味突出,香味突出,传统烹调方法保留至今。 边白菜 光头肉片 洋芋擦擦 更多 岁月飞逝 那些正在被遗忘的年俗 随着世界的变化,春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在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春节习俗,也因为时代的制约 同我们渐渐拉开了距离。但无可否认,这些今天看来有些不合常理的民俗,都是我们的文化。 祭财神 财神是多阶层普遍信奉的神灵。民间于正月初二(南方人为正月初五)祭财神,鞭炮声昼夜不休。 此时商家最为重视,多供三个财神,即关圣大帝、玄坛赵元帅、增福财神。供品多为羊肉、雄鸡、活鲤鱼、 年糕、馒头等。将火燃于酒杯中供神,据说取“火酒活鱼”之意。送神时,把松柏枝架在芝麻秸上加黄钱 阡张元宝当院焚饶,噼啪作响。 祭火神 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 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地方在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 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人日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 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 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 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 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吃灶糖 灶糖又叫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吃灶糖是我国百姓在每年的小年(农历 12 月 23 日)为 喜庆的春节拉开了序幕的一种习俗之一。预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民间百姓的一种美 好愿望。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 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 举行这一活动。 开门炮 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 ,梆敲三 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 年” 。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礼花品种多,各式各样的鞭炮、 礼花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预祝新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点天灯 古代汉族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元旦夜晚,每家每户在屋楼上用长竿悬挂灯盏,通宵 达旦,称“天灯” 。在四川一带,农历正月初八、初九,人们多在屋子中堂挂一盏平安灯。民间认为,可 以驱除不祥,保佑清静平安。 点天灯是中国古代的汉族节日风俗,曾经盛行于全国许多地区.现在在 石家庄仍很流行。在石家庄西部平山、获鹿、井径、赞皇等山区的村落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点天灯的 “天灯会” 。 每逢腊月三十的下午,天灯会就开始选择地点盗立天灯。地点一般选择在山岗上。选好地点后,便将 一根木杆树起。人夜,会把预先制作好的花灯点亮.然后通过滑轮将其徐徐升向顶端。此时,吃罢晚饭的 村民就不约而同地纷纷带着供品、酒菜来到灯下焚香祭祀。祭祀完毕一家老小或亲朋好友才能聚在一起饮 酒守岁。1 扫尘 扫尘:亦称“除尘” 、 “除残” 、 “掸尘” 、 “打埃尘”等。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北 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 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 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 -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 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 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 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 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 “长寿面 “,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桃符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 、 “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 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旱船 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 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 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 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 ,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 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各地特色春节民俗 不一样的情致 华北地区 北方的春节,除了必不可少的庙会,各地又有多种独特的习俗。 捏油灯 捏油灯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村乡里,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 剪春幡 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 、 “春燕” 、 “春花” 、 “春柳等,缀于 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跑竹马 竹马,马马社、纸马、火竹马、裤马,都是跑竹马的别名。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流行于山西省 内各地。这种活动内容,通过有关资料的证实,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风行于山西农村、城市一 种民间活动形式。 华中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中原地区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 沤柏枝 豫西一带,农历正月初一最早起床的人第一件事是将除夕堆放在院中配有 麦糠或谷草的柏枝点燃,俗称“沤柏枝”。沤柏枝时有的全家大人小孩要从柏 枝火上跨过,称跨旺火。有的还在当院中高挂一灯笼,称作。挂天灯。据说, 挂天灯、沤柏枝、跨旺火可。镇妖除邪,尤其可防止凶神。 冬舂米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安微和县、含山等地。每年冬至后第三个戊 日,恰好是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民间称作“腊米工日”。这天取水舂米,迈 入仓中,故称。因已时腊月,水称作“腊水”,取水舂米,舂的是“隔年粮”。 含有补救农业丰收,年年吃隔年粮的意思。 冬舂米是在黄米的基础上再囤制一次,方法是:囤制成黄米后,其紧靠囤心周 围的米仍然是白色,将这些白色的米取出,用稻草裹扎为囤心,再将黄米堆上, 一段时间后米色呈暗红,即成“冬舂米”。 据说,舂气动则米芽浮起,米粒亦不坚,若是时舂米,则多碎而为粞,折 耗颇多;冬月米坚,折耗少,故及冬舂之,称“冬舂米”。宋元间,冬舂米多 储藏于土瓦龛之制久废,粮囤亦惟米少者用之,多米之家则贮于米仓之中。 放人丁炮 汉族岁时旧俗。流行于安徽歙县地区。农历正月初二,各宗族所有男子, 在本族祠堂内集合,由庭长或代表发给爆竹,一般每人三枚。凡有儿子的男子, 每人加发小爆竹十挂,一挂一百枚,取百子吉祥之意;无子的男子在祠堂祖宗 牌位下烧香求子。民间认为,这天是求子最好的日子。 江浙地区无论搡桨弄舟,还是灯火舞龙,都透着甜甜的江南水 乡气息。 点岁灯 汉族节日旧俗,流行于江南部分地区。除夕或正月初一至初五举行。在此期 间,夜间卧室里通宵燃灯,称“岁灯”。一般在屋柱脚、床下、桌下、灶下点 灯。多用红萝卜切成段作盘,插上小蜡烛,也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是除夕守 岁的一种活动,还要贴春联,放爆竹、唱辞岁歌、饮分岁酒、吃岁饭等。 接青龙 汉族民间岁时旧俗。流行于浙江杭州。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各路龙灯集中 到吴山龙王庙,挂红点睛,称为“龙灯开光”。随后,各路龙灯,飞舞下山, 分别到大街小巷、富商巨贾家去舞龙灯、开利市。分别到大街小巷去舞龙灯, 计采头。各店家富户遇龙灯到来,竞相迎入,称“接青龙”,以示吉利。舞后, 要赏给香烛、点心、酒资。 各店家为了“接青龙”都要争相迎人。舞龙者则高举龙头,在招牌上兜一 圈,然后,绕着厅堂、店铺,盘旋飞舞一番。有的舞龙者,还边舞龙灯,边吟 吉利词,如:“天下太平万年长,青龙飞舞到店堂;一祝店家生意好,财源茂 盛达三江;二祝店上多利市,生意兴隆四海旺;三祝东家身健康,多子多孙财 满堂。”唱得店主高高兴兴,赐予香烛、点心和酒资红包后,才离去。也有的 店家因付给的酒资太少,得罪了舞龙者,舞龙者如将龙灯倒退而出,俗称: “倒拔龙”,意为诅咒店家一年生意不利。 接灶丸 吴中多于除夕迎接灶神,称“接灶”、“迎灶”。据说灶神腊月二十四夜 上天,至是始下降。亦有迟至上元夜接灶的。“家和米粉为丸以接灶”,称 “接灶丸”,亦有煎油墩、烤糊涂接灶的。俗谚云:“接得早,灶君年幻小; 接得迟,灶君年纪老。”。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春节传统有一种大江东去的豪迈。 陇县社火 “ 社火 ” 是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 “ 社火 ” 的渊源是在祭 祀土神谷神的活动中,逐渐加进了其它杂戏杂耍的 “ 百戏 ” 广场娱乐活动。 起初,人们把社火称之为社虎,作为民间趋吉避凶的社祀方式之一,以后逐渐 演变成了迎春贺年的娱乐活动。 陇县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与明清、盛行于民 国,发展在改革开放的 80、90 年代。现已发展成有固定脸谱、服饰、道具和表 演时间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娱乐活动。 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 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 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 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 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 安。 点灯山 诏安县的太平镇境内矗立着一座极富传奇色彩的山峰点灯山。海拔 894 米,距县城 25 公里,总面积 9.12 平方公里。点灯山自然景观雄奇灵秀,人文 景观丰厚多彩,民间流传诸多故事佳话,蕴含宝贵的文化内涵。多年来,海内 外游客络绎不绝,逐成观光朝圣、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西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集地,春节习俗也具有很多民族特色。 除夕祭树 除夕祭树,是汉族信仰习俗。流传于四川省岳池县一带。每年除夕之夜, 各家饭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着将每样饭菜取一点出来,切细和匀后, 由家长用盘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树前祭树。据说,这样来年果树能 花繁果丰,带来滚滚财源。祭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苗族偷菜节 苗族偷菜节是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习俗,在每年农历正月 十五日元宵节举行。 汲新水 壮族、布依族节日风俗。 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拂晓,姑娘们身着盛装,争先 到河边,井旁去挑水或汲水。将油得金黄发亮的新水桶按下水井,满满地汲了 两桶,提上井沿的水泥地上。这一担纯净、吉祥的水,像它的主人,盛不下太 多的欢乐,从桶沿溢了出来。以汲到第一桶水为最好。你将用这水煮从娘家带 来的尖山茶,泡一杯杯浓酽的“新娘茶”敬奉公婆与客人,以示你与家人客人 的情谊浓得像这一壶香茶;你将用这水煮一锅鼎香稠的“新娘粥”,那米也是 从娘家带来的,以示你从今以后将与丈夫家人同甘共苦。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