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基础(36 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并蒂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整妆待发 B.清冽 洗耳恭听 独具慧眼 蛛丝马迹 C.急躁 鸭雀无声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D.诀别 得意扬扬 晃然大悟 不求甚解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3 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 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 作家、教育家,1964 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 B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 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 的言谈轶事的书。 C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 作品有诗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等。 D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北京人。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3 分)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称别人的妹妹为“舍妹”。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在下列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拼音。(4 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 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n ning( )。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zh x(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我用儿童的狡猾(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4)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 6.按要求写诗句。 (10 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体现其思乡情愫的诗句是 , 。 (3) 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莺歌燕舞的写景名句是_ ,_ 。 (4)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山光水色对人的净化熏陶作用的句子是 , 。 (5)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如梦令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 。 7.名著导读。(4 分) 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 成的,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 _,_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综合性学习。 (6 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 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 2012 年 10 月 14 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 路:十字路口 1 小时 600 人闯红灯” ,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的“中国式过马路” 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 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 现:约 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 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 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 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 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二、阅读理解。 (一) 春 (26 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 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 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9、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 它最接近?( )(2 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 歌) 10、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11、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这段文字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 作者写树上的花,是从花多、花艳、花甜三个角度来写的。 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多、艳、甜。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闪亮摇摆的野花,也暗 写了阳光和轻风。 A、 B、 C、 D、 12、选文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图画?(2 分) 13、这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 、 的特征。 ( 4 分) 14、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一句中“仿 佛”的作用是什么?( 3 分) 15、写蜜蜂闹和蝴蝶飞与春花图的描写有何关系?(3 分) 16、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3 分) A、 描写质地的: B、 描写色泽的: C、 描写生长旺盛的: 17、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 分) (二)做错了一件事(18 分) 吃过晚饭,我去天桥底下的书店替换妻子。妻边整理架子上的书边叮嘱我:晚上 那小孩要是再来,你就把那几本书送给她,免得她每晚都来烦,几本书都被翻得像狗 啃似的,谁还会买啊。 果不其然,妻走后不到半小时,那小女孩就来了。我虽然来书店的次数并不多, 但对她的模样,她的穿着,她的动作也都早已熟悉了。进了店,她轻车熟路地抽下那 三册安徒生童话插图本,然后不声不响地蹲在屋子的拐角,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我有 些气,也有些奇怪依照我的经验,那是四五岁孩子才会感兴趣的书,她一个八九 岁的孩子怎么翻来覆去地看,从不乏味呢? 大约九点多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来了。她每次都是这个时候来,进门时冲我笑一 下,不好意思地笑。我这回没向她笑了。换成别的店主,恐怕也不会甘愿自己的小店 成免费图书馆的。 小孩将书插进书架之后,跟着她妈妈要走了。我走了过去,决定拿出妻子的 那招。我抽下那几本书,塞进小孩的手中,说,这几本书送给你吧。小孩望着我,露 出惊惶失措的样子。她妈妈赶紧把书拿过来,往我手里塞,我们不要不要。我说,没 关系的,拿着吧,不要钱的。我的口气和神情当然有点儿怪怪的。小孩大概也看出了 门道,指着她妈妈的口袋, “咿咿呀呀”地比划着。 我愣住了!我没想到这孩子原来是个哑巴! 我立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女人指着自己的口袋,对她女儿两手一摊,那意思 显然是说没带钱。小孩望了我一眼,把书往柜台上一放,慌不迭地拉着她妈妈走了。 那晚我一直很难过。妻子听说后也有些难过。而更让我们难过的是,那小孩此后 再也没有来过了。 18、文题中的“一件事”指什么?(3 分) 19、 “小孩大概也看出了门道”一句中的“门道”一词,一般意义是什么? 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 分) 20、 “我愣住了!我没想到这孩子原来是个哑巴!”这句话照应了前文的一 句话,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3 分) 21、文章结尾反复交代“我”因这件事很难过,请分析“我”难过的 原因。 (4 分) 22、人生难免会做出一些心痛后悔的事。请你概括你做过的一件这类事, 并说说从文中得到的教训。 (4 分) (三)(20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2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25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 分)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这就需要 独立思考了。 C宋代朱熹把论语 、 大学 、 孟子和春秋合称为“四书” 。宋 代以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D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态度,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的谈学习方法, 如“学而时习之” 。 27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 (4 分) 28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