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1_第1页
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1_第2页
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1_第3页
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1_第4页
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量脑出血的软通道微创治疗分析 万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秦智伟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是出血性卒中的主要类型, 是指源于脑实质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 的出血性卒中的原因,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 80%。及时采用适合的 方法进行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 院开展软通道微创治疗脑出血已 10 余年,近 3 年来规范使用治疗脑 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共收治的 39 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9 例,其中男 26 例,女 13 例,年龄 41-73 岁,平均年 龄 56 岁;本组 30 例具有高血压病史,其余平素未发现高血压病,考 虑动脉硬化所致;发病至入院时间在 1 小时至 2 天之间不等;意识水 平:按脑出血临床意识分级法,级(清醒或嗜睡)20 例,级(昏睡至 朦胧)21 例,级(浅昏迷)8 例;入院时 GCS 评分:68 分 6 例, 912 分 8 例,1214 分 25 例。患者偏瘫 23 例,失语 16 例,视力视 野改变 3 例。 1.2 出血部位及血肿量 基底节区脑出血 26 例,顶枕叶出血 5 例,丘脑出血 1 例,颞叶 出血 6 例。出血量采用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在 3060 毫升范围内。 1.3 手术时间及方法 发病后手术时间:6 小时以内 10 例,728 小时 29 例。 穿刺靶点选择:均沿血肿长轴入路,经额入路 8 例,经颞入路 20 例,枕部入路 6 例,加脑室引流双靶点 5 例。 手术方法:剃头备皮后,用龙胆紫准确划出 OM 线,然后复 查 CT,其基线与所划线一致;然后根据血肿最大层,换算出穿刺平面、 穿刺深度、穿刺点的头颅数值;用专用尺子在头皮上划出穿刺平面及 穿刺点;根据穿刺点摆好体位,头部放置头圈固定,常规消毒,用外科 贴膜保护;局麻后用 T 型手锥钻透颅骨及硬脑膜,用带有金属导针的 引流管沿计划方向及深度穿入(对于长条血肿稍深一些,先引流远端 血肿,再退一些引流近端血肿)有暗红色血性液流出证实进入血肿腔; 拔出导针,用 5ml 注射器低阻力会抽,多有血凝块吸出, 还可以用生 理盐水冲洗,先吸出三分之一量;固定引流管,连接外引流装置,低位 引流;每日向血肿腔内注射“盐水 3ml尿激 酶 3 万单位”2 次,夹闭 3 小时后放开,可见陈旧血性液流出;复查 CT,证实血肿基本清除后拔 管。 2.结果 血肿清除率在 80%以上;引流时间为 37 天;未发生感染病例; 术后 2 周内功能改善明显:意识障碍患者均在引流后好转,偏瘫改善 26 例,失语 改善 10 例,视力视野无改善;术后 3 个月随访:按日常生 活能力评定表(Barthel 指数),轻度依赖(7595 分)9 例,中度依赖 (5070 分)12 例,重度依赖(2545 分)10 例,完全依赖(020 分) 8 例。 3.讨论 脑出血后,降低颅内压、快速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是降低病 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1。 对于中等量脑出血(30-60ml)采用保守治疗还是微创手术治疗,多 年来内外科一直在讨论。姚洁民等 2从血肿 残留、生存状况和神 经缺 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研究了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保守治疗高 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表明:与内科保守治疗比较,除急性期发生再出血 率较高外,微 创穿刺治疗的生存曲线高于内科组,神经评分和 ALD 评分也优于内科组。李放治等 3报道,外科微 创治疗组急性期血肿残 留率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后续的神缺损和 3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 评分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治疗。笔者体会内科保守治疗对少量脑出血患 者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中等量脑出血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作用 是有限的,不适宜保守治疗。 林树武等 4研究认为,微创引流治疗优于内科治 疗和开颅手术 治疗。笔者体会开颅血肿清除术需全麻和大切口并去骨瓣,对机体和 颅骨脑组织损伤大;虽然是直视下操作,但是仍然存在手术死角,清 除血肿不一定完全彻底;手术一次性清除血肿,造成颅内压大的波动, 易诱发术中出血和术后再出血,颅内积气等;而且手术时间长,创面 大易引起感染;手术入路对脑组织损伤大,局部牵拉易造成血管痉挛, 加重脑水肿;术后还可因颅骨缺损造成脑膨出等。故开颅手术适用于 高颅压有脑疝可能的大量脑出血患者。 另外我们与硬通道治疗的病例进行比较,体会软通道治疗有较 多优点。硬通道的金属管置入时易切割脑组织和神经纤维,损伤大; 带有刻度的软硅胶材料引流管,进管时对脑组织和神经纤维起分离作 用,脑损伤小; 硬通道引流管在 CT 片上有伪影,影响观察血肿量, 而软通道 CT 检查时无伪影;硬通道管穿入后不易调整和改变方向, 软通道可以;硬通道管置入后对复位过程中的脑组织起切割作用, 穿刺道区产生 2 次损伤,而置入的软管可顺应脑组织波动或复位后的 移动,不易 2 次损伤;软通道可做脑室外引流也能测颅压,而硬通 道则不能。 总之,对于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不宜保守治疗,也不适合早期选择 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是一项合适的治疗途径,它 能让患者付出较低的费用、承受最小的创伤,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对 彻底地清除血肿,以此达到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战栓,王红涛,陈素娟,等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 与保守治疗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中国现代疾病杂志, 2009.91:9294. 2. 姚洁民,曾先捷.内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附 178 例报告).广西医学,1999,21(4):622624. 3. 李放治,石明轩,阳勇云,等 .微创外科与内科治疗高血压脑 出血疗效比较.医学临床研究,2005,22(2):203204. 4. 林书武,胡生庆,于淑燕,等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 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