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里公司2010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1-05-24_第1页
成都市锦里公司2010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1-05-24_第2页
成都市锦里公司2010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1-05-24_第3页
成都市锦里公司2010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1-05-2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锦里公司2010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1-05-24 武侯祠博物馆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 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于2001年斥资兴建了锦里民俗休 闲街。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 做大做强三国文化产业和市政府 200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期 历 经三年的修建,于2004年10月 3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一期成功的基础上,二期水岸锦里于2009年 春节正式开肆。 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一期占地 16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街道长350余米, 整个建筑以清末明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二期水岸锦里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街道长500 米,依托武侯祠园林区的生态环 境,着重引入了 “亲水”的休闲理念,不仅为锦里整个街区增添了景致,也使建筑显得韵味十足。 锦里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线索,以市场为导向,是三国文化延伸的一 次产业化市场实践。 一、项目的定位 锦里以地域民俗文化为根基,集中地展示了四川民俗文化的精髓。在功能规划上含盖了现代休 闲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从规划形态上看,它即有旅游观光、体验的特点,同 时 又有传统商业街的形态;从商业经济的功能上看, 业态分布合理、地方文化浓厚,是一条体验川 西民俗文化的旅游休闲街区。 二、业态分布 锦里古街分餐饮住宿区、民间 工艺展示体验区、四川特色工艺品展示区、四川民间小吃区。整条 街内的商业业态都与四川地方的民俗、地域特色产品和三国文化相 联系,如三国宴、张飞牛肉、 川烟、川酒、川茶,土特产、蜀 锦、蜀 锈、竹编、漆器、民 间工 艺糖画、捏泥人、剪 纸表演、皮影表 演等;同时又引入了一些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的酒吧、星巴克咖啡等品牌店,来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需求。 现锦里入驻商家共计约160余家,其中:餐 饮、小吃占 30%,特色酒吧占10%,地方特色产品占25 %,民间工艺占30%,其他服务类占5%。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同时带动了武侯祠周边 商圈的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就 业岗位2000余个。 三、管理模式 锦里经过6年来的市场运作,得到了游客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 评。从管理模式的角度上看,它完 全导入了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采取 强强联手,在保 护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吸纳了具有 市场先进经营理念和运作经验丰富的民营公司为合作伙伴,共同组建股份制公司进行市场化运 作。 武侯祠博物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且大胆引入民营资本和人才,开 创了国有文博单位 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模式。 四、管理特色 在管理上锦里的管理与传统的物业公司有着很大的区别,锦里的管理是建立在与商家共赢的原 则上,除了常规的服务外,它要解决人气、商气, 环境、品牌等,与其说是管理这条街,还不如说 是经营这条街更为准确些。 我们将所以进驻的商家作为一个团队来打造,成立了行 业协 会,并 进行绩效考核,采取与经济挂 钩的方式,使锦里的每位员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锦里的一份子,自己的言行关系到锦里的形 象,关系到锦里的声誉。 为保证锦里业态的丰富多彩,力求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塑造锦里品牌,向广大游客充分展现出川 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管理公司要求各商家严格执行“ 一口价”制度,并鼓励结合自身的产品 特性,增设游客互动参与的经营项 目。 五、日常管理 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是武侯祠锦里古街的品牌管理公司。锦里管理公司 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策划部、 经营部、安保部、后勤部等构成。公司主要的管理人 员 8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在日常的运营管理中,锦里完全不同与 传统的物业公司管理。锦里的管理是建立在与商家共赢 的原则上,除了常规的服务外,它要解决人气、商气, 环境、品牌等诸多问题,与其说是管理这条 街,还不如说是经营这条街更 为准确些。 经营 理念及 经营服务细则的制订 经营服务细则在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以条例的方式 对经营 服务进行制约,使其能 够自始至 终围绕着经营理念,不断强化品牌形象。比如经营人员统一的 规范化的“ 锦里”式服务语言、 “锦 里”式服务形式等等。 对经营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他们表现出一个统一的、个性化的 锦里 式服务形态,从而巩固和完善 锦里的品牌形象。 统一的品牌管理 为了规范、强化锦里品牌的推广,公司力图对所有进驻锦里的商家,在服装、宣传、 购物袋等项 目上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VI)输出,从而传达锦里的基本定位要素以及独特的个性化诉求 ,加速对锦里品牌战略目标的 实现。 在统一品牌管理中,为保证锦 里业态的丰富多彩,力求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塑造 锦里品牌形象。 在向广大游客充分展现出川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基础上,鼓励商家结合自身的产品特性, 增设游客互动参与、体验的经营项 目,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形成独 特的民俗体验氛围。 品牌宣 传推广 锦里作为川西民俗文化的体验式街区,将民俗与商 业有机地 结合, 对四川民间民俗的保护和传 承作出了全新的尝试,同时也 为“ 锦里”注入“四川民俗传播者”这一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 在日常性的街区活动中,民俗文化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引进极具四川民俗特色的业态,如蜀锦织 造、蚕丝坊、吹糖人、蛋壳画等,使不少在市 场中举步维艰的民间艺术重获新生,既使之成 为锦 里的独有的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更弘扬了四川的民间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用夜晚打更、古代士兵门岗、使用传统的黄包车和花轿等交通工具等生活中的各种状 态,还原街 区的历史面貌,增强了游客的体 验感。 并且按照不同民俗节气安排的不同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清明插柳、端午包粽子大赛、七 夕牛郎织女鹊桥会、中秋赏月会等等,同时开展川剧、山歌、民间舞蹈等各种民俗演出活动,以 强化“锦里”“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这一品牌形象。 本年度代表性活动 2010年,锦里古街根据“ 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这一品牌出发,以“拜武侯、 泡锦里”为主题,打造了系列推广活动,包括 4月的旅游推介会、5月的成都首届城市攀岩节、9月 的成都大书市、10月的四川国 际美食旅游节等,极大丰富了锦里的品牌形象。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锦里全年接待游客近580余万人次,接待中央、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20批次、各省市学习观 摩团50余个。 锦里开街以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公司不断地努力, 现已成 为了成都的城市名片,锦里于2004年 被文化部授于“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的巡检中,被确定为四川唯一的 免检单位;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文化产业先进经营单位;2006年被文化部授予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6年被中共成都市宣传部等8个部门联合评为成都市“百城万店无 假货”示范街; 2006年11月年被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及成都市旅游局评为“成都市文明旅游街区”;2007 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中国景区媒体旅游业联合会评选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2008年被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为“2008年度四川省旅游骨干企业”;2007、08、09连 续三年被评为武侯区“纳税大户”;2010年被四川省商务厅评为四川首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 锦里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成 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示范,得到了社会各级的广泛认可。管理 公司曾先后接待了广东大学城博物馆区项目、法 - 中科技教育交流基金会等的咨询和合作意向,它的 现实意 义已大大超出了一条街的本身,是成 都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城市形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七、发展前景及战略规划 、活动创新与增加 2011年我们将适时增加活动密度,同 时注重创新和活动的影响力,以一至二个大活动来带动和 贯穿全年的活动。 、锦里商家员工素质及整体服务意思的提高 锦里6年来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商业旅游环境日趋成熟,但锦里现有工作人员自恃锦 里的旺盛人气,接人待物语言生硬,面无表情,服务意思欠缺。2011年度公司拟将针对此现象聘 请专业培训讲师,对锦里工作人 员进行仪容、 仪表、礼貌服务等专项培训,并执行培训后上岗制 度,同时加大对全体商家优化 绩效考核力度,以期最大限度的改变现状。 、扶持壮大民俗演绎团 锦里走的是独立品牌的战略,通 过对锦里的民俗、民 风演绎 ,让人们对锦里造成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提起四川民俗就可以联想到 锦里这个品牌,形成 锦里作 为四川民俗的代表。加强民俗商家的 互动性、参与性,将其纳入明年的日常考 评之内;发展壮大民俗演 绎团,形成一个拥有完整制度的 演出团体,为加强锦里古街的街区演艺氛围做准备;将民俗演绎团的奖惩与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实 行经济奖励或与租金/租期挂 钩等相关措施,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八、发展中的建议 1)、作为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 示范基地, 锦里希望能受到国家扶持文化 产业项目相关政策的照 顾(诸如:税收),以便利用现行的政策和 热点,做大做 强文化 产业。 2)、锦里具有显著的资金密集运 营的特点,不 仅需要政府具有 针对性的关注和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