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_第1页
2010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_第2页
2010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_第3页
2010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_第4页
2010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报告 2010 年,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我市商 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违法行 为,加强行政指导,积极推动市场发展不断上规模、管理不断上水平,为促进天津经济社 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市场基本情况 截止 2010 年底,我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 472 个,场内经营者 46619 户;市 场年成交总额 1788.6 亿元,市场平均年成交额 3.79 亿元,市场发展健康平稳。 1.按类别划分。在全市各类市场中,消费品市场 418 个,占 88.6%;生产资料和生 产要素市场(以下简称“双生市场“)54 个,占 11.4%。在消费品市场中,消费品综合市 场占主体,为 55.3%(见图一 ),农副产品市场占 33.9%。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工业生产 资料市场占主体,为 42.9%(见图二)。 图一 图二 2.按年成交额划分。在全市各类市场中,城市市场年成交额 1509.62 亿元、农村( 指农业五县)市场年成交额 278.98 亿元,分别占全市市场年成交额的 84.4%和 15.6% 。全市成交额在 1 亿元以上的市场 87 个,其中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共有 42 个(见表一 );成交额 10 亿元以上的市场 36 个,其中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储宝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年成交额最高,达 372 亿元(见表二)。大型市场发挥主体作用,成交额在 1 亿元以上的 市场成交额达 1738.7 亿元,占全市市场成交总额的 97.2%。 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市场分布情况表(表一) 区县 市场数 区县 市场数 滨海新区 9 宁河 5 南开 13 西青 4 河西 9 津南 4 东丽 9 河东 3 北辰 7 河北 3 武清 7 蓟县 2 静海 6 宝坻 1 红桥 5 合计 87 年成交额 10 亿元以上市场名单(表二) 序号 市场名称 序号 市场名称 1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储宝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19 天津市 食品公司冷 冻厂市场 2 天津大邱庄钢材市场有限公司 20 天津市 环渤海汽车 城 3 天津空港北方汽车交易市场 21 天津颐高数码广场 4 新南马路五金城 23 天津世 纪华远钢材 市场 5 天津市金钟河蔬菜贸易中心 2 天津市 3 不锈钢材市 场 6 天津宝钢储菱物资配送中心 24 环渤海 家居购物广 场 7 天津老板娘水产批发市场 25 天津赛博数码广场 8 天津铁闽市场 26 天津危 险化学品交 易市场 9 天津市登发装饰城 27 天津空 港二手车交 易市场 10 天津石化交易中心市场 28 天津市友鹏市场 11 万隆大胡同商业中心 29 天津何 庄子农产品 批发市场 12 天津滨海国际汽车城 30 大胡同 小百货批发 市场 13 天津市环渤海建材中心批发市场 31 百脑汇资讯广场 14 天津市红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 32 天津市 北方不锈钢 市场 15 天津市亿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 33 天津普 嘉乐装饰家 具城 16 天奕商城 34 天津市 静海县范庄 子蔬菜批发 中心 17 天津市宁河县凯达商贸市场 35 天津韩 家墅农产品 批发市场 18 天津市兴耀粮油食品批发市场 3 天津市 6 宝坻区京东 市场建设服 务中心农产 品批发市场 3.按地域划分。在全市各类市场中,城市市场 388 个,农村市场 84 个(见图三)。 在全市各区县中,拥有市场数量排在前 10 位的是滨海新区、河西、南开、西青、河东、 河北、东丽、北辰、武清、宁河;成交额排在前 10 位的是北辰、南开、静海、滨海新区 、河西、东丽、红桥、西青、津南、河北。 图三 4.按市场信用等级划分。在全市各类市场中,A 类市场 145 个,B 类市场 268 个, C 类市场 20 个,D 类市场 39 个(见图四)。在 A 类市场中,城市 A 类市场 108 个,占 城市市场总数的 27.8%;农村 A 类市场 37 个,占农村市场总数的 44.1%。 图四 (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商品交易市场开办单位 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状况、日常经营活动情况和违法行为记录为依据,设定标准,将商品 交易市场划分为不同信用类别,并采取不同方式对其实施监管的管理制度。) 5.按市场主办单位性质划分。在全市各类市场中,主办单位为企业法人单位的有 391 个,占全市市场总数的 86.2%;其他性质主办单位的有 81 个,占全市市场的 13.8%, 其中合伙企业 5 个,个人独资企业 53,社团法人 5 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公司法人性质 的有 311 个,占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 75.5%(见图五)。 图五 二、完善监管制度,强化服务理念 (一)推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1.积极开展市场监管行政指导工作。为进一步落实“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监管维权 是第一责任“的基本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 进农村发展的指导意见、天津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指导规范、关于加强 商品交易市场、合同监督管理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规范文件。各工商分局 按照要求,在红盾护农、培育农村经纪人、开展合同帮农、创新商标富农机制、推进农村 市场信用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积极开展指导服务工作,促进了农村市场发展 。目前,我市农村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 21 家,年成交总额达 274.5 亿元。特别是各 级工商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对年成交额在 1 亿元以上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规范 性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对市场经营服务机构、商品展销会举办者、场内商品经营者、经纪 组织的行政指导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全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 2.扎实推进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根据全市市场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制定下发了 2010 年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并将 2010 年新增市场和有变化的 市场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改,及时更新市场内经营者情况信息,对市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根据市场信用分类的情况,工商部门合理优化监管力量,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市场,采取 了加强指导、强化巡查和监管等手段,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完善各项相关制度,促进市场管 理不断提升档次。 3.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合同监管工作制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 天津市工商系统合同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办法、关于做好拍 卖企业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合同行政调解与仲裁工作站的通知、关于 合同争议行政调解中心的工作规划、加强对合同印制单位管理的相关规定等一系列 合同规范性文件。各工商分局在此基础上,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宗旨,支持企业诚 信经营制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倡导合同 行政调解和仲裁的意义,引导合同当事人增强合同行政调解和仲裁意识。同时,加强了对 经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监督管理,加大了对合同领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了多次全 市范围内的合同执法检查,指导企业完善了合同三级管理制度,使合同监管工作进一步实 现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发挥职能优势,做好服务工作 1.组织开展创建诚信市场与农村文明集市工作。为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提高市场 主体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工商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务 求实效“的整体思路,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创建农村文明集市和诚信市场的创建活动。在创建 活动中,通过对市场资质、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的情况的考核,使市场主办单位进一 步认清了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市场内的设施配置、场容场貌、安全卫生等情况得 到了进一步改善。此次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场的监管工作、提升市场信用建设和管 理水平、营造加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区县政府和市场主办 单位的广泛认可。 2.积极制定和推广合同示范文本。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当事人“的原则, 针对当前一些垄断行业和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市场交易和服务中,采用不公平条款侵害 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先后制定出台了天津市混凝土外加剂买卖合同、 天津市建筑门窗幕墙专业分包合同、天津市家庭服务合同、天津市家庭服务合同 (中介)、天津市皮鞋(皮具、包)类保养服务协议、天津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 、天津市布草(衣物)洗染服务合同等示范文本,加大推行了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工 作力度。在“红盾网“网站建立了“合同文本库“,将目前实行的 70 个示范文本分为“示范文 本“和“ 参考文本“两个栏目对外公布,方便社会查询。 3.深入开展合同护农、帮农、促农工作。一是开展了“四个走进“的宣传活动,即,走 进农户,宣传订单农业;走进龙头企业,规范合同文本;走进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走进 行业协会,发挥职能作用。二是开展了“五个一“合同帮扶活动,即,联系到“一至十个以上 “订单农业的帮扶对象,促成“一批“订单农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培育和发展“一户以上“订 单农业的龙头企业,查处或调解一起合同欺诈案件或合同纠纷,开展一次合同法规的宣传 教育活动。三是实行了“四统一“、确保“五到位“, 即,统一订单合同文本,统一订单合同台 帐,统一订单合同备案,统一建立“守信“农户档案;确保合同法规宣传到位,指导合同订立 到位,监督履行合同到位,出现合同纠纷调解到位,发现合同违法查处到位的管理模式。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帮扶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涉农区县的农户、种植、养殖协会 和涉农企业等进一步规范了合同签约行为,减少了合同纠纷,更加完善了工商部门的合同 帮扶长效机制。目前,全市涉农区县经过培训合格的经纪人约 3.3 万名。 (三)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1.开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一是 1 月上旬至 2 月底,组织了烟花爆竹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烟花爆竹经营户的经营资格、相关证件、进货渠道等方面内 容,并督促指导其建立进销台账。经检查,对 10 户无证经营户进行责令停业,查处销售 来路不明烟花爆竹的黑窝点 1 个,将违法经营的 11 箱烟花炮竹当场予以扣留并移交公安 机关。二是 5 至 6 月份,开展了农产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与物价、商务部门组成联合检 查组,对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批发和零售企业实施了全面检查,共检查批发、集贸市场 367 个次,超市 112 个次,农产品经营企业 253 户次,取缔无照经营 13 户。三是开展 了“限塑“检查工作。检查期间,工商部门广泛开展 “限塑“相关规定宣传工作,共悬挂条幅 86 幅、张贴通告 631 张、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份、设立宣传栏 67 个,形成了强大的 舆论监督力量和良好的社会“限塑“氛围。“限塑“检查中,共检查集贸市场 282 个、超市和 商场 1094、经营户 15177 户次,没收不合格塑料购物袋 7.26 万个。四是开展了保障供 应稳定价格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了对粮食、棉花收购 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巡查频次,加大了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经营的查处力度 。自 11 月 25 日工商部门每日对市场和超市进行巡查开始,截至 12 月上旬,共立案查 处售假销商 5 户,查扣假冒商标食用油 17 桶、假酒 508 瓶,价值 5.1 万元,有效地维护 了市场交易秩序。 2.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整治行动。4 月份,开展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 为主的检查;5 月份,开展以农膜、农机具及配件为主的检查。在专项整治中,对重要农 资商品的经营者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广告宣传等情况进行了逐一调查摸底和拉网式巡查 ,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查处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以及掺杂 使假、以次充好等农资商品行为,查处经营标签标识不规范、虚假标识、侵犯他人注册商 标专用权、假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农资商品行为,查处利用广告、说明书 、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对农资商品做虚假宣传等各种违法行为。整治期间,共下发农资 整治行动专刊 11 期,检查农资经营户 4356 户次,抽样检测化肥 53 批次共 875 吨;查 获 12 个批次 159.45 吨涉嫌劣质化肥,对其中 152 吨依法移送农业主管部门;立案查处 农资违法案件 12 件( 其中:农资质量案件 4 件,广告违法案件 1 件,无照经营及超范围经 营违法案件 7 件) ,案值 7.62 万元;罚没款 14.49 万元。对 77 户存在索证索票、进销货 台帐不规范、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的经营者予以责令整改,取缔无照经营户 16 户。 3.开展合同签订和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本着“巩固合同专项检查成果,推进合同示范 文本使用,确保合同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 订餐服务合同 和 洗染服务合同的签订和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活动。共检查餐饮企业 1120 家,洗染 服务企业 722 家,检查年夜饭合同 24220 份,洗染服务合同 392448 份,涉及金额 44 01.93 万元,其中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金额 161.21 万元、使用格式条款金额 1272.32 万 元、采用其他形式金额 2978.4 万元;查处无照或超照经营户 27 家,处理利用格式条款 侵害消费者案件 5 件,其他违法案件 11 件,责令改正 16 件。通过集中整治,合同示范 文本得到了较好的推行,使用率达 98%以上。 三、落实监管责任,维护食品消费安全 (一)健全管理机制,严格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局、分局分别成立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 一组织、指挥、协调、监督食品安全工作;依据“三定“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 构,专司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市局制定了2010 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计划 、2010 年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监管任务、监管责任 落实到全系统 994 个食品安全监管网格,确保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序开 展。 2.专题培训,指导规范。开展了市局对大型超市驻津总部,分局对辖区超市、商场、 市场主办单位,工商所对辖区食杂店的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结合食品经营中易发生的问题 ,重点讲解食品经营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的法律意识;推行与市场 主办单位负责人、场内经营者选出的行业组长和批发大户的约谈机制,加强自我管理,强 化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建立“乳品质量公示栏“制度,加强社会监督,规范乳制品经营行为 。 3.完善制度,长效监管。依据食品安全法律相关规定,整理归纳出食品安全监管“十 查十看“,制定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巡查记录和“证票合一“台账,明确了食品安全 日常监管的重点内容,增强了日常巡查的可操作性;出台了天津市流通环节散装食品经 营指导规范(试行),从经营场所及设备设施的卫生标准、内部管理、不合格散装食品 退市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规制了散装食品的经营行为;制定了关于在流通 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实施行政指导的意见,通过约谈提示、规劝告诫、公告公示等方式 ,规范经营行为,引导食品经营者自觉落实食品安全自律制度。 4.加强调研,指导实践。采取座谈研讨、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调研 ,主管领导亲自率队深入基层工商所,了解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及时调整了食品安全巡 查频率,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巡查工作的通知,强化了日常巡查的有 效落实;通过工作动态互动平台,刊发外地先进做法和分局先进经验,及时解决监管 难题,有效地指导分局执法实践。 (二)开展专项整治,有效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 2010 年,以食品经营自律、农村食品市场、食用油、食品添加剂、散装食品、乳制 品等为重点,共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15 次,出动检查人员 13.8 万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 者 26.76 万户次,查处食品安全案件 269 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 10 个,查获假冒伪劣 食品 21.88 吨,罚没款 98.94 万元。 1.开展食品经营者落实经营自律制度执法检查。以源头食品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非 源头食品经营者落实“证票合一“台账作为主要整治内容,重点检查经营者食品进、销、存 情况,及时掌握食品流转状况,全面加强了食品经营者进货查验、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查验 记录、食品批发企业销售记录等自律制度的有效落实。目前,全市食品经营企业 100%落 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批发企业 100%落实批发记录制度。 2.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针对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庙会以及农村偏远地区 和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食品等薄弱环节,集中开展系列专项执法检查,规范连锁配送和送货 下乡食品经营行为;针对与外省市接壤的重点地区,开展了以批发商、市场内经营者、食 杂店为抽检对象,以小品牌、中低档次乳制品为重点品种的质量监测行动,集中对乳粉、 含乳饮料、冷冻饮品等三大类 90 个批次的食品进行了抽检。 3.开展打击流通环节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专项整治。以集贸市场为重点场 所、以食用油批发经营者为重点对象、以散装食用油为重点品种,按照“十查十看“的要求 ,重点检查了食用油经营者主体资格、进货来源、经营自律制度、散装食用油标签标注等 情况,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严查违法生产经营“地沟油“ 行为。 4.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行动。摸清底数 ,建立食品添加剂销售单位名录,对重点区域、重点经营者开展集中检查行动,逐户排查 ,不留死角、盲区。依法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主体资格,监督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依法建 立健全进货查验和进货台账、销售台账、下架退市等自律制度,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及相 关部门通报,监督经营者立即下架、退市问题食品、食品添加剂,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并结合食品质量监测,将易于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作为重点质量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增加 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 5.开展“保安全、促规范,夏季散装食品安全红盾执法月“活动。针对市场主办单位、 超市等举办了专题培训活动,发放了天津市流通环节散装食品经营指导规范(试行) 等宣传材料,指导经营者对照规范认真开展自查,切实提高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的自觉性;突出抓好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各类集中消费场所等散装食品经营行为的 监督检查,规范了全市大型连锁超市、商场散装食品标签标注,指导部分经营者设置了临 期食品专柜;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散装食品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主动接受监督,及时整改问题。 6.开展乳制品市场专项整治。市局、分局分别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 23 份文件、通知,市局召开会议 9 次,及时传达贯彻了上级领导机关的文件、会议精神, 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市局、分局、工商所、网格监 管员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保证了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各分局发挥工商所网格 化监管作用,结合辖区实际,连续开展了多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覆盖全部乳制品经营者 ,不漏掉每个区域、每个场所、每个经营者,确保了整治工作的彻底、干净。广泛开展宣 传教育活动,统一印制宣传材料 8.68 万张(份),发放到所有食品经营者、市场主办单 位,进一步增强乳制品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自觉性。指导蒙牛、雅士利等大品 牌乳制品企业驻津办事机构进行自查自纠,并递交了书面承诺,从源头上严把乳制品市场 准入。市局成立督查组对分局进行督查督办,各分局组织工商所开展互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