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农业结构调整概要_第1页
师农业结构调整概要_第2页
师农业结构调整概要_第3页
师农业结构调整概要_第4页
师农业结构调整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结构调整概要 师市农业局 二八年八月九日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2003 年自治区南疆农业工作会议后,师市党委以党发2003 27 号下发了农一师阿拉尔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决定明 确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棉花做强,大米做精, 畜牧林果业做大做强” 。2005 年师市农业 增加值 219899 万元,比 2000 年增加 99043 万元,增长 81.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39.7 亿元)55.4%;职均收入 15033 元,比 2000 年增加 6458 元,增长 75.3%。棉花总面积 144.82 万亩,总产量 21.4777 万 吨,粮食总面积 37.944 万亩,总产量 20.1306 万吨,其中水稻面积 22.24 万亩,产量 12.2238 万吨;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10.19、30.97、13.9、22.19、2.8、9.5。牲畜存栏 71.4 万头只,产肉 1.77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96.58、57.59。林果基 地 29.2904 万亩,水果总产 6.8552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327.8、73.64。到 2005 年底实现种植业、林果业、牧业增加值 占农业增加值的 81.7、5.17、6.1。 2006 年师市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的决定、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围绕棉业、 米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种业等 6 大支柱产业,打造 10 家销 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创建 10 个以上省、国 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重点建设棉花、粮食、鲜果、干果、特色 果蔬园艺、肉类、牛奶和饲草料 8 大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即 师市农业产业化 6118 工程)。2007 年农业增加值 30.2465 万元,第 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56.34 亿元)53.7%。比 2005 年增 加 82566 万元,增长 37.5%;职均收入 19912 元,比 2005 年增加 4879 元,增长 32.5%。棉花总面积 175.77 万亩,总产量 27.9348 万 吨,粮食总面积 29.385 万亩,总产量 16.1556 万吨,其中水稻面积 21.825 万亩,产量 11.7574 万吨;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21.37、30.36、22.56、-19.74、1.87、-3.8。牲畜存 栏 48.56 万头只, 产肉 1.3295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31.99、- 24.89。林果基地 39.2 万亩,水果总产 12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33.8、75。到 2005 年底实现种植业、林果业、牧业增加值占农 业增加值的 79.3、8.6、4.8。 以天山雪米业、塔里木河种业、新农乳业、大漠枣业、溢盛油 脂等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 16 家,2007 年实现销售收 入 119256 万元,完成增加值 15256 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11526 万 元。 二、2008 年上半年农业结构现状 种植业:完成播种面积 218 万亩。其中粮食面积 38.85 万亩, 其中小麦 2.03 万亩;水稻 21.35 万亩,玉米面积 15.48 万亩(其中 青贮 2.35 万亩);棉花 175 万亩;辣椒 4.72 万亩。 林果业:完成植树造林建园 52205 亩;其中造林 10279 亩;建 园 41926 亩;果园补植加密 33473 亩。实现经济林 43.28 万亩,其 中:以塔里木垦区为主的香梨面积 10.07 万亩;以五团、六团垦区 为主的优质苹果面积达 7.01 万亩。以塔里木垦区为主的红枣面积 达 17.06 万亩;以沙井子垦区为主的薄皮核桃面积达 4.94 万亩;以 四团垦区为主的托木尔杏 2.98 万亩,施园艺建设 3000 亩,特色辣 椒种植 4.7 万亩,人工生态林 28.2 万亩,护管公益林 131.37 万亩, 其中天然胡杨林 46 万亩。 3 畜牧业:牲畜存栏总数 49.27 万头(只),肉类总产 0.91 万吨。 16 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存栏 1.8 万头,牛奶总产 2.9 万吨,八团、 十团、十二团、塔水处等单位总规模 6 万头猪场正在兴建。 人均占有资源量:人均占有粮食面积 1.33 亩,粮食 934 公斤; 人均占有棉花面积 6 亩,人均占有林果面积 1.49 亩,人均占有牲 畜数 1.75 头,肉量 48.8 公斤,奶量 171.82 公斤。人均可实现收益 1.5 万元(粮食亩效益 1292.85 元,棉花亩效益 1120.91 元,林果平 均亩效益 4000 元 1/4 挂果面积,挂果效益 1.6 万元/亩,肉每公斤 效益 8.6 元,奶每公斤效益 1.075 元)。 三、2009 年农业生产计划 棉花 160 万亩,粮食 40 万亩,其中水稻 20 万亩;新增林果面 积 5 万亩,老果园改造 3 万亩,使林果基地达 48.5 万亩,水果总 产 30 万吨 ;牲畜存栏 58 万头只,产肉 1.6 万吨,产奶 7 万吨; 四、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农业“三大示范基 地” 的 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 为中心,立足职工增收、农 业增盈、团场增效,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围绕“减棉、增粮、兴 牧、兴林果” 和大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的战略目标,实现农业由传 统粗放型向集约规模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 农产品原料生产向农业工业化转变,率先在兵团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十一五末发展目标 农业增加值达到 32 亿元,年递增 8.6。种植业期末实现棉花 总产 30 万吨皮棉,其中杂交棉 80 万亩;粮食种植面积 40 万亩,其 中水稻 20 万亩,小麦 5 万亩、玉米 15 万亩,年总产 20 万吨;饲草 料种植面积 10 万亩。新增特色果品面积 20 万亩,使特色果品规模 达 50 万亩,力争 55 万亩,其中:以塔里木垦区为主的香梨面积 12 万亩;以五团、六团垦区为主的优质苹果面积达 10 万亩。以塔里木 垦区为主的红枣面积达 20 万亩;以沙井子垦区为主的薄皮核桃面 积达 5 万亩;以四团垦区为主的托木尔杏 3 万亩;新增人工防护林 7 万亩,使人工防护林规模达 30 万亩;从而实现林果业规模达 80 万亩的目标;果品年产量达 40 万吨;新增特色果蔬园艺基地 5 万 亩;生态建设以封育保护荒漠天然林 150 万亩和人工生态经济林 80 万亩相结合,形成 230 万亩绿洲生态保护体系。畜牧业期末实 现牲畜存栏 67 万头(只),其中猪存栏数 15 万头、牛 5 万头(其中 奶牛 3 万头)、羊 45 万只、其它牲畜 2 万头,年增长 12.66。禽类 存栏 50 万只,较 2007 年翻 1 翻;年肉类总产达 2 万吨,年增长 16.79;牛奶年产量达 10 万吨,年增长 50;禽蛋 3500 吨,较 2007 年翻 1 翻。 (三)十二五末发展目标 农业增加值达到 32 亿元,年递增 8.6。种植业期末实现棉花 总产 30 万吨皮棉;粮食种植面积 40 万亩,年总产 20 万吨;饲草料 种植面积 20 万亩。新增特色果品面积 20 万亩,使特色果品规模 达 70 万亩,力争 80 万亩;新增人工防护林 5 万亩,使人工防护林 规模达 35 万亩;从而实现林果业规模达 110 万亩的目标;果品年 产量达 60 万吨;新增特色果蔬园艺基地 5 万亩,达到 10 万亩;生 态建设以封育保护荒漠天然林 150 万亩和人工生态经济林 110 万 亩相结合,形成 260 万亩绿洲生态保护体系。畜牧业期末实现牲畜 存栏数达 120 万头(只),其中猪存栏数 25 万头、牛 20 万头(其中 奶牛 10 万头)、羊 70 万只,年增长 18.39。禽类存栏 100 万只, 较 2007 年翻 3 翻。年肉类总产达 4 万吨,年增长 25。牛奶年产 5 量达 25 万吨,年增长 65.63。禽蛋 5000 吨,年增长 22.5。 五、农业结构调整措施 (一)“减棉增粮 ”,实现 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 粮经 饲” 三元 结构转变 。棉花要继续保持和 发挥优质棉花基地优势, 以提高单产和品质为重点,适当控制面积,坚决退出低产风险棉田 及风沙一线棉田,用于增林果和粮、草轮作。粮食生产保面积、保 总量,确保自给有余。要把制种业作为一种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扩大棉花、玉米、辣椒等作物的制种面积,提高种植业效益。 (二)“退棉 兴果” ,以精品园建 设为抓手,提升林果 业发展质量。 以着力打造亩产值 1.8 万元的核桃、亩产值 1.5 万元的红枣、亩产 值 1 万元的苹果和香梨精品效益园为目标,一是加快优质苗木繁 育基地建设;二是坚持矮密早丰建园标准;杜绝定植实生苗和新植 低产园,三是继续抓好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四是大力推进林果产品 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三)加快畜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化发 展。一是加快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展,迅速提升乳品加工业,促进 乳业发展,二是加快以生猪为主的肉食品基地建设,三是开拓禽类 绿色养殖。 (四)加快良种工程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围绕提高良种覆盖 率和集约化供种水平,提高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能力。 棉花:建设完善一批新品种研发、良繁、质检和种子加工处理 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应用步伐;棉花制种重点建设 以塔河种业良繁场原种生产基地规模 1 万亩,建设 23 万亩杂交 棉制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 60 万亩。 粮食:建设以塔河种业、1、16 团为主的水稻原原种、原种良繁 基地,开发有机稻、特种稻。建设以 4 团为主的小麦、玉米制种和 良繁基地。 林果业:加快师团二级优质经济林中心苗木基地建设,发挥好 在良种引进、选育、驯化、示范、推广的作用,加快良种林木快繁力 度,建设以六团苹果三优苗木繁育基地 200 亩为中心,采取集中育 苗与分散育苗相结合的方式,各单位根据区域布局建设 150 亩的 苗圃基地,确保优势果品基地建设用苗。 畜牧业:建设四团、五团、新农乳业及十团、南口良种奶牛繁 育场,奶牛肉牛改良全师统一使用国家批准推荐优质冻精;八团、 一团、三团肉羊良种繁育场、十三团卡拉库尔种羊场和八团、十二 团、塔水处良种猪场,鼓励民办种畜禽场。 (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提升师市农业。 在棉花基地建设上,重点推广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 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六项精准农业技术,着力突出杂交棉种植、 育苗移载、测土与活体营养诊断的智能决策施肥节水灌溉,自动化 控制等前沿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创建新农优质棉花世界 知名品牌。 水稻产业基地建设上以主攻优质高产为目标,推广旱播、抛秧、 机插秧、叶龄诊断模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 和新型药械应用技术,打造天山雪国内优质大米知名品牌。 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上,全面推广以矮密早丰高产栽培和移 植农业六项精准技术为核心的园艺业十大主体技术,即优质良种 苗木繁育、矮化密植栽培、花果管理、整形修枝、配方施肥、节水灌 溉、有害生物防治、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分级包装等技术。各单位 根据规划和区域布局,按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原则,每个团场每 年建设 8001000 亩示范精品果园,团场领导、职能科室领导率先 7 垂范,每个领导必须挂钩建设一个集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为一 体精品示范责任果园,加快推进林果业矮密早丰高产栽培技术路 线落实,实现优质精品果园建设早结果、早丰产、早见效。 在奶牛基地建设上,推广以标准化饲养管理规范为核心的人 工授精、全日粮混合饲喂、饲草三贮一化、生产性能测定、分段饲 养保健、常见病监测与综合防治、高产种草技术,为新农乳业提供 充足优质的牛奶。 在肉类基地建设上,推广以杂交改良为核心技术的良种技术、 人工授精、肉羊快繁、全价配方饲喂、饲草三贮一化、牛羊育肥、高 产种草技术、舍饲技术、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