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2010年)_第1页
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2010年)_第2页
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2010年)_第3页
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2010年)_第4页
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201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城市“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6 年-2010 年) 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对提高农产品质 量安全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绿色食品发展, 适应苏浙沪等销区市场的需求,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宣政办2004 55 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至今为止,我市已有 105 个品种分别获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占全省认证总数的近 1/6,位居全 省前茅。其中有 39 家企业、56 个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 标志认证,认证面积 29085.2 公顷,产量 30713.5 吨、1100 万只 (禽蛋)、1.8 万头(生猪);23 家企业、42 个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环境监控面积 31287 公顷,认证 产量 69248 吨;获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企业 6 家、7 个产品,认 证面积近 500 公顷;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 34 家,认证面 积突破 3 万公顷,其中茶叶 6113 公顷,水产品 22333 公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力度不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禁限用农药管理不严,替代农药推 2 广滞后,产地环境被污染等原因,一些农产品药残及有害物质 超标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 工业滞后,一些企业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建立起标准化 生产加工制度和现代化质量管理制度的企业少,安全生产、质 量监管和品牌培育难度大。三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对农 残控制、安全农药的使用、用药安全间隔期不能很好地掌握,给 优质农产品基地实施无害化操作增添了难度。受财政限制,我 市的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尚不健全,质量安 全工作基础薄弱。 另外,企业发展规模小,总量和数量低,发展基础薄弱,各 县市区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财政给予奖励措施不等,这些都是 影响绿色食品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一)、有利条件 1、资源潜力巨大。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土地面积 12340km2,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复杂, 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皆有,特别是丘陵地带,土层深厚,有机 质平均在 2.5%以上,植被以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 森林覆盖率在 55%以上,土地垦殖率为 23.5%,大大低于全省 42.4%的水平。 2、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 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气候、地形复杂多样,孕育和繁育了十 3 分丰富的农作物品种,粮、油、棉、麻、丝、茶、糖、烟、果、药、 杂等 11 种类的几百个栽培品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 调整,规模化、集约化种养业迅猛发展,特别是水产品、畜禽产 品、食用竹笋、高山蔬菜、食用菌等品种日趋规模,为发展绿色 食品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3、优越的区位条件。宣城地处上海市经济辐射圈的边缘, 随着合杭、沪杭高速的建成,两地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皖赣铁 路、宣杭铁路、318 国道、104、215 省道、宣广高速公路,把整个 市域与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各级 各类中心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全面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发挥 区位优势,市委早在关于做好 2002 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 整的意见中就指出:突出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基地 建设,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适应苏浙沪等销区市场的需求。同 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意见的通知,2003 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努力把我 市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大市和绿色食品强市。为鼓励发展安全食 品的生产,各县市区出台了多种优惠和奖励办法,积极扶持农 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认证步伐。 (二)、不利因素 1、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加之环保措 施滞后,导致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全市工业废 4 水超标排放总量已达 1578 万吨,境内主要河流不同程度的被污 染。酸雨发生频率高,污染范围大,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因开矿、 采石、修路、建厂等生产活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面积还在增加, 据统计,全市耕地中水土流失面积达 40.66 万公顷,其中中强度 流失面积达 14.25 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48.97%。 2、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传 统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扩张为主,经济快 速增长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普遍突出。多数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如何降低成本,但对如何提高资源与 能源的利用率,如何减少污染,如何创建节约型企业没有深刻 认识,对于如何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考虑不 足。 3、农业面源污染日渐突出。特别是水土流失,化肥与农药 流失,畜禽水产养殖,农业废弃物以及生活污水污染等在我市 耕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 加快, “白色 污染” 也在不但加重,据 调查 我市每公顷耕地地膜使 用量 143.29 千克,使用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18.94%,地膜在 土壤中残留率为 11.84%;大面积连续多年使用农膜,势必造成 土壤恶化。 另外,部分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滞后,资源与生态 环境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建设 滞后,地方配套政策性法规不健全,一些地方执法不够,部分地 5 区之间难以统一协调等,都对绿色食品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不良 影响。 三、 “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奋斗 目标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 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 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一批绿 色食品生产基地,扶持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区域布 局合理,特色突出,各有侧重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不断扩大绿 色食品生产规模和水平。 (二)、发展战略 一是以质量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在绿色食品开发中要 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以质量促发展。 二是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适 销对路,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食品。三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循 环经济体系。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动 植物品种资源和技术条件,统筹规划,选择重点,集中布局,突 出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在环境保护,生产加工,标准化建 设等方面加快研究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品 质和档次。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品开发。依托资源优势, 6 加快各特优产品,精深加工品、出口产品的开发,重点加快畜禽 产品、林茶产品、水产品、粮油及深加工业品,果蔬产品等具有 比较优势产品的开发。努力实现我市“三生” 一体化(生产、生活、 生态), “四品 ”系列化(品种、品 质、品牌、品位)的目 标。 (三)、奋斗目标 到 2010 年,绿色食品原料类产品种植面积达 200 万亩,认 证产品总数突破 180 个,绿色食品实物开发总量达 25 万吨,总 产值突破 15 亿元。 四、 “十一五”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 )、建 立 农 产 品 生 产 、加 工 、供 应 基 地 ,发 展 农 业 产 业 化 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优质粮油、经济林果、畜禽(奶牛)、名 优茶、特种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 集中,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重点产业带, 以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以品牌农业为重点,逐步完善农产品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监督体系和动物疫病 防疫体系,提高绿色食品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重。 发展粮油茶果蔬加工业要以现有食品加工厂为基础,加大 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的力度,推动农产品深度转化,提高农产品 加工率,并培育一大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精米、 油脂、饲料加工、畜禽规模化生产加工,加快茶叶、山核桃、板 栗的生产规模,打造南漪优质水产品品牌,提高产品档次。 (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7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发展工作体系。各县市区要把绿色食品 开发纳入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统筹安排,到 2010 年,全市消灭 绿色食品空白县,要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 生态农业示范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起点抓好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机构的建设,明确职能,充实力量,财 政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落实专人负责本区域绿色食品日常管 理工作。到 2010 年,要全面组建一支获得国家认证资质的、政 治上信得过、工作上有水平、作风上过得硬的绿色食品管理队 伍。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依靠科技振兴 通过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调整优化能 源结构,全面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采 取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建设畜禽粪便沼气池等方面全面控制 农业面临污染。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基地作物禁用农药的农业行 政执法力度,力争堵住源头,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 原料生产基地生态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为构建良性循环 的农业生态环境体系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要针对我市区域特点和优势农产品布局,各级农业部门要 制定茶叶、大米、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作物和品种的绿色食品 栽培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标准。 另外,要初步建立起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检验监 8 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使全市绿色食品发展 逐步走向正规化。 五、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 健康,各级有政府要把绿色食品的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 中,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绿色食品管理等薄弱环节的 领导和财政支持力度。 (二)、完善政策,健全法规 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绿色食品综合开发,强 化行政执法职能,认真解决执法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手段不 强的问题,尽快建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尽职尽责的执法队伍。 (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扶持力度。要抓好绿色食 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依靠龙头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