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研究报告 (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发改委地区处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二一一年三月 2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 (一)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 1 (二)发展基础与面临困难 3 (三)优势与机遇 6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8 三、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9 (一)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9 (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 13 (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 15 (四)衰退和落后产能退出 16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7 四、城市功能的综合提升 21 (一)老工业基地城市布局调整 21 (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22 (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22 五、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 24 (一)社会保障 24 (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24 (三)人才与科技支撑体系 26 (四)棚户区改造 28 (五)其他特殊民生问题 29 六、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 30 (一)节约能源与温室气体减排 30 (二)发展循环经济 30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 31 (四)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 32 七、政策建议 33 附录 35 附表一 35 附表二 38 附表三 39 附表四 40 1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省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合肥、淮北、淮南、蚌埠、芜 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八座地级市。其中,合肥、芜湖、马 鞍山、铜陵、安庆市属于长江流域,淮北、淮南、蚌埠市属于 淮河流域。2009 年末,八市国土面积共 3.97 万平方公里,占 全省 28.5%,全国 0.4%;常住人口 2258 万人,占全省 36.8%,全国 1.7%。 (一)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 1、发展历程。我省老工业基地工业起步较早,1863 年, 曾国藩在安庆建立安庆军械所,生产出全国第一台蒸汽机和 第一艘机动船。1876 年,芜湖成为华东最早的通商口岸,一 批民族工业相继兴起。新中国成立后,我省老工 业基地的工 业,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建国初期接收的官僚企业,二是 经过社会主义工商改造的私人企业,三是从沿海地区内迁的 企业,四是当地恢复扩建的工矿企业。 “一五 ”期间,老工业 基地工业进一步发展,新建、扩建了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淮 南煤矿、安徽造纸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从上海内迁了部 分轻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安 庆等城市。 “二五” 期间 ,国家在八个市重点投 资了 37 个项目,相当于建 2 国以来国家投资安徽项目的一半。1965 年以来,为适应战备 需要,我省老工业基地开工建设了一批具有军工性质的“小 三线”企业 ,新建、扩 建了一批民用企业,包括铜陵市钢铁厂、 安徽省东风塑料厂、蚌埠平板玻璃厂、安庆石化总厂炼油厂 等。改革开放以后,我省老工业基地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逐渐形成了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汽车、家电、机械等特 色产业。 2、历史贡献。我省老工业基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缴大量利税。蚌埠市到 2005 年,累计 上缴省和中央财政达 222.5 亿元;铜陵市到 2009 年,累计上 缴 313.8 亿元;安庆市到 2006 年,累计上缴 300 多亿元,是 国家对该市企业投资的 25 倍。无偿或平价提供大量产品。老 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无偿或低价提供 了大量能源、原材料、机械等产品。铜陵市生产的铜产品占 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仅三年调整时期,就生产铜料 3.9 万 吨、粗铜 3.9 万吨、铁精砂 41.万吨。淮北市从 1958 年到 2004 年累计产煤 6.35 亿吨,累计发电 1302.5 亿千瓦时,为 华东各省市和中南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煤炭资源和电力 资源。输出大量技术人才。我省老工业基地为其它地区输送了 大量业务骨干,仅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 了 3500 多名有色冶金专业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其它地区有 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山东、福建、湖南等省的煤管局以及阜 3 新、鹤岗、北京、阳泉、大同等矿务局的总工程师,曾经由两 淮煤矿调出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八市国 有企业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缓和了当时的就业矛盾。马钢 职工到 1980 年代末达到 10 万人,2004 年,马钢部分主辅产 业剥离后,仍有职工 6.4 万人。铜陵市工业企业 2009 年从业 人员达到 14 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 22 万人。蚌埠 市 1980 年代工业企业职工总数达到 22.7 万人。 (二)发展基础与面临困难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省老工业基地取得了较大的成 绩,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1、经济总量显著增强。2009 年,八市完成国内生产总 值 6297.1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480.0 亿元, 实现工业总产值 8745.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721.3 亿元,分 别占全省的 62.6%、55.5%、65.7%、61.8%,已经成为 我省区域 经济发展 的领头羊和主力军。 2、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八市产业结构由“一、二、三” 逐 步演变为“ 二、三、一” ,产业结构得到优 化,形成了汽车、装 备制造、煤电化、铜材深加工、钢铁、石化等 传统优势产业和 以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为先导的高新技 术产业,工业 产值占到全省工业的 70%以上。 3、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八市紧紧抓住改革、调整、创新、 管理等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国有企业经济 4 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竞争 力进一步增强。2009 年,我省八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共有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 437 个,占全省 60%;完成工业总产值 4276.5 亿元,占全省 80%。 4、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9 年,八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128.2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27.9 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 61.8%、82.0%、71.9%,形成了以合肥为 “龙头”,以皖江流域 和淮河流域为“两翼” ,以老工业基地城市 为 重要节点的对外 开放格局。 5、城市建设不断加快。2009 年,八市市区年末总人口 878.3 万人,占全省的 45.0%;城市建成区面积 925.7 平方公 里,占全省的 63.8%;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100%,城市 燃气普及率达到 90%,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市 道路面积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 4 市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2009 年,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3000 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 2000 元以上。淮北、 淮南、蚌埠、安庆四市城乡居民收入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是由于体制、基础和管理等原因,我省老工业基地面 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1、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我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单一, 5 严重依赖矿产资源。2009 年,淮南、铜陵、马鞍山、淮北、芜 湖的轻重工业比分别是 3.3:96.7、5.1:94.9、9.4:90.6、21.1:78.9 和 29.5:70.5,而全省 是 30.9:69.1,全国是 29.5:70.5,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 2、调整改造资金不足。我省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矿区改造、下岗人员安置、社会保障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等方 面需要大量资金,如铜陵有色为发展接续产业,未来五年就 需投资 350 亿元。由于这些老工业基地上缴利税比重高,留 利较少,自身积累不足,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解决奖金缺口。 3、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铜陵、马鞍山、淮南、淮北等老工 业基地,同时也是资源型城市。经过长期开采,这些城市的 煤炭、铜矿等资源濒临枯竭。我省铁矿石产量仅能满足省内 钢铁生产需求量的 20%左右,70%以上依赖进口;铜矿的自 给率在 10%以下,90%以上依赖进口;淮北煤炭可采储量为 4.8 亿吨,仅可采 13 年。 4、生态环境难以恢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和加 工,导致老工业基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淮南采煤 沉陷区面积已经达到 13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5%。淮 北采煤塌陷土地近 200 平方公里,未治理土地 133 平方公里, 治理任务相当艰巨。铜陵是全国典型的二氧化硫和酸雨“两 控区” 之一,酸雨频率常年在 60%以上。 6 (三)优势与机遇 我省老工业基地具有自然资源、科教资源、交通区位、 工业配套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1、资源禀赋良好。矿产、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长江、淮河的岸线条件良好,经济承载空间较大。人口密集, 人口总数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强,具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土地 成本约相当于长三角的三分之一,劳动力成本约相当于二分 之一,生产成本较低。拥有大批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的中 高级技师和产业工人。 2、交通优势明显。老工业基地城市是我省重要的交通 节点,高速公路、干线铁路、航空线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骨 架的综合交通网日臻完善。京沪高铁完成全线铺轨,合蚌、 合福、宁安等快速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 两用大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八市 的交通条件。 3、科技水平优势突出。八市科教资源占我省的 70%,拥 有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 院、芜湖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我省 40 多个重点实验室,40 多个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 主要分布在八市。 4、发展平台日趋完善。老工业基地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城 改造不断加快,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八市已成为我省城市建 7 设最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我省的 9 个国家级开发区, 全部分布在八市;全省 81 个省级开发区,有 37 个分布在八 市,具有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5、产业加工配套能力强。我省老工业基地拥有世界级水 泥生产基地、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煤炭 及深加工基地、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 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 地。发达的物流和金融服务业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 套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和长三 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有利于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 的优化和调整;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 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 伸,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整体振兴;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 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有利于老工业基 地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合芜蚌自主创 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有 利于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步伐。综合判断,未来五到十 年是我省老工业基地的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 有。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省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帮助我省 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 8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加速振兴为主线,着力加快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 力推进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提升完善城 市功能;着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推动下岗职 工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 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 区域和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 时 期的具体 发展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比 2010 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衰 退产业逐步退出,新兴产业快速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形 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基本完成,交通、 电力、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位明 9 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 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循环经济初具规模,资源利 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淮河、 巢湖重点流域水污染和两淮沉陷区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 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下岗职工基本得到妥善安置,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再就业持 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棚户区改造基本完 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三、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一)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我省老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了冶金、 煤炭、装备制造、汽车、化工、家电、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九 大传统产业,培育了马钢、奇瑞、江淮、安庆石化、海螺水泥、 淮南矿业、淮化集团、淮北矿业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通过 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规模 持续扩大,冶金、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产业产值已超过千 亿元,钢材、精炼铜、汽车、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等的产 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比重。但是我省老工业基地城 市传统产业存在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不优、产业链不 长等诸多问题。在“ 十二五” 时期,应加快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10 升级,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 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鼓励先进和淘汰落后并 举,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变。到 2015 年,实现产值 1.8 万亿元。 冶金。加大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改造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优质钢材、特钢产品,铜、铝精深加 工产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推进马钢等与省内外相关企业实 施联合重组,加快合钢搬迁改造。提高废杂金属再生利用水 平,建立铜陵废铜拆解加工园。推进合肥铝厂节能环保改造, 适时发展铝电联营。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建成全国 重要的精品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煤炭。按照打造大基地、培育大集团的思路,继续推进 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和安全改造,提 高煤炭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 理。建设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规划建设铜陵煤炭储配中心。 鼓励煤炭企业赴省外和境外开发煤炭资源。 汽车。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整车产品质量,重点 发展商用车、乘用车、重型车、专用车、新能源车等整车产品, 加大中高档轿车比重。推进奇瑞、江淮、华菱等自主品牌汽 车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引进世界知名零部件配套商和国内汽 车零部件生产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 体系。加快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建 11 设,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地位。 装备制造。加速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加强核心技术和 系统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 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泵阀、环保节能设备等行业,积极 发展冶金、水泥、煤炭、石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鼓励发展 高性能船舶及新型船用机械制造。 化工。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 加快推进安庆原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改扩建和化工园区建设。 加快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转变,建设两淮新型煤化工基 地。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硫磷化工、日用 化工、橡胶轮胎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家电。加强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建设,提高冰箱、空调、 洗衣机、彩电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积极 发展各类小家电。推进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建成全国重 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食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建知名品牌,建设安 全原料基地,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 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工 业基地。 纺织服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 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业“精细化” 、服装鞋帽箱包 业“品牌化” 、产业用纺织品业“ 特色化” 、家用纺织 品业“配套化”发展。加 12 快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纺织服装基地建设,形成若干 龙头企业及一批主业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 建材。围绕节能环保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上大压小” 发展水泥,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精深 加工及改性材料,突出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装饰装 修材料及卫生陶瓷产品。建成一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集群。 专栏一 传统产业各市发展重点 冶金。马鞍山、合肥钢材深加工产业;铜陵、芜湖等铜及铜材深加工产业;合肥铝深加工 产业。 煤炭。两淮煤炭基地。 汽车。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安庆、蚌埠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合肥、马鞍山、蚌埠工程机械产业;合肥、芜湖等电器设备产业;马鞍山、铜 陵等冶金设备产业;淮南、淮北煤机装备产业;安庆、芜湖、马鞍山等船舶制造产业;合 肥、芜湖水泥设备产业;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蚌埠等环保设备产业。 化工。安庆石化产业;淮南、淮北煤化工产业;合肥、铜陵、马鞍山、蚌埠、芜湖等特色 化工产业。 家电。合肥、芜湖家电产业。 食品。合肥、淮南、淮北、马鞍山、芜湖、安庆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产业;芜 湖、合肥、蚌埠烟草产业。 纺织服装。安庆、芜湖、合肥、淮北纺织服装产业。 建材。安庆、芜湖水泥及新型建材产业;蚌埠玻璃及新型建材产业;淮北水泥、陶瓷及新 型建材产业。 (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 近年来,我省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 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涌现了铜陵精达、 13 芜湖海螺川崎、合肥京东方、蚌埠丰原生化等一批在行业中 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 二五”时期,我省老工业基地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领军企业重大 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促进电子信息、 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 源汽车、公共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 产业产值突破 7000 亿元,形成若干支撑老工业基地未来发 展新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 件和物联网,积极发展与重大整机项目相配套的数字化音视 频、船舶电子、汽车电子、矿用电子、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 产业,打造中国(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合肥语音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 节能环保。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促进资 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建设芜湖、马 鞍山绿色照明产业基地,加快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蚌 埠等节能环保设备基地建设。 新能源。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核电和风 电,加快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建设合肥光伏、 蚌埠光伏及生物质能源基地。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等 14 产业,配套发展医疗器械以及医药包装、医用材料等产业, 做大做强蚌埠、芜湖、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 重大基础装备,工业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 件,提升合肥工程机械、两淮煤机装备、宜芜马船舶、芜湖大 型铸锻件、马铜冶金装备等装备制造基地。 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 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 料等,培育和打造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马鞍山高性能 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小排 量节能汽车,积极开发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加快 发展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打造 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 化。 公共安全。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 息和交通安全等产业,促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建成具有 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15 专栏二 新兴产业各市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合肥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软件等产业;芜湖汽车电子、元器 件、量子信息等产业;蚌埠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马鞍山汽车电子及 元器件、软件等产业;淮南、淮北矿用电子;安庆船舶电子、汽车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等。 节能环保。合肥、铜陵、蚌埠、马鞍山、芜湖节能环保装备;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 LED 产业;淮南淮北煤炭综合利用。 新能源。合肥、淮南、安庆、马鞍山、铜陵、蚌埠光伏太阳能产业;淮北、蚌埠生物质能 源产业。 生物医药。蚌埠生物制造及生物医药产业;合肥、马鞍山生物医药及生物育种产业;芜湖、 淮北生物医药产业;淮南生物医药及医药包装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合肥、芜湖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合肥高端工程机械;淮北、淮南高端煤 机装备;安庆、芜湖、马鞍山特种船舶、马鞍山、铜陵高端冶金装备。 新能源汽车。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材料。铜陵铜基新材料;安庆化工新材料;马鞍山铁基新材料及磁性材料;合肥、淮南 特色新材料。 公共安全产业。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 我省老工业基地共有 9 个国家级开发区,37 个省级开发 区和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这些园区已成为带动老工 业基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 期间,各 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 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完善 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园区特色品牌。加强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条件。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 投入强度,建立园区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强化污染治理和清 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积极探索园区 合作共建。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16 加快园区整合、扩容、升级,力争建成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 区、芜湖经开区等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建成淮南 煤化工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 “十二五” 期 间,各市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见附表 1。 (四)衰退和落后产能退出 “十二五” 期 间,我省老工 业基地将以电 力、煤炭、钢铁、 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 照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 力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加大奖励惩罚力度,对完成淘汰落 后产能任务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在资金、土地、融资等方面 给予倾斜;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对 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 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制定实施 主要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达不到能耗限额标准的落后 产能坚决予以淘汰。切实加强对落后产能企业执行环境保护 标准、产品质量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 检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落后产能企业成本,推 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实行差别电价, 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研究制定职工安置措施,认真落实 安置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促进淘汰落后产能企 业职工再就业。2011年我省老工业基地落后产能淘汰具体计 划见附表2。 17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我省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对调整老工业基 地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具有 重要意义。“ 十二五 ”时期,我省老工业 基地城市应大力发展 金融、物流、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的融 合,强化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商贸流通、房地产、社区服务业等就业吸纳能力强、市场需 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推动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结合我 省老工业基地城市自身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 创意、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 物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 航空、现代港口等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 体系。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 心。积极培育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推进公共物流信息 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加 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将合肥、芜湖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 纽,建设蚌埠、安庆等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其他城市建设 物流基地。 金融业。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地方金 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徽商银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等地 方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 镇银行、社区银行、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 等新兴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期货、信托、金融租 18 赁等金融业态及担保、典当等融资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 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合肥全国金 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 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积极引进和开 发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积极谋划建设地方期货交易所。大力 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 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努力扩大保险业的规模和比重。 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 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 式创新。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 展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 和服务中心。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 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 化。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 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努力 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完善物联网标 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产业链,形成物联网基础数据库、 研发体系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商贸服务业。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新型城 19 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 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 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 社区商业体系,加快培育商业特色街区。鼓励信用消费,积 极推动集中配送,大力发展品牌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网 上购物等特色流通新业态。推进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 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深入实施“万村千 乡” 市 场工程,推 动现 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大力培育 重点流通企业,形成一批龙头流通企业和商业品牌。 旅游业。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等,建设泛巢湖国 家旅游度假区,加快开发天柱山、巢湖等山水文化旅游景观, 积极开发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建 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竞争力强的现 代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 线路设计,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购 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老 工业基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打造 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建成全国重 要的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中小 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 20 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 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交易、 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 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 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政服务,形成广覆 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 服务。 服务外包。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壮 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人才,取得国际认证,开拓 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 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合肥中国服 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会展经济。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自主创新 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汽车博览会、淮南国际煤炭装备及 采矿业博览会为平台,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会展 品牌。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中心及各类大型体育 场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培育有竞争力的会 展企业,提升会展竞争力。以合肥、芜湖等城市为重点,努力 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 文化创意。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城市文化资源潜力,加 21 大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演艺业、出版发行业、工艺美术业、音 像电影业、动漫游戏业等文化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组建若干个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 集团,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 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文化影视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 一体化产业体系。 四、城市功能的综合提升 (一)老工业基地城市布局调整 在调整改造过程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 按照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要求,整合土地资源,推动老工 业区调整改造,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市进园(郊),优化产业布 局;切实加快老城区更新,建设城市新区,拉开城市框架,扩 大中心城市规模,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提高综合承载 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设成为实力强大、环境优美、 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 鼓励县城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扶持一批条件较好 的重点镇加快发展,提高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 提高城镇化水平。各市城市布局调整思路及发展目标详见附 表 3。 (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因缺乏科学规划,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市区内仍存在一 些耗能巨大、污染严重、布局不合理的企业,这些企业已严 22 重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十二五” 期 间,将加快推进市区退 二进三和退市进园(郊)工作,加快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在城 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构筑“外工内商 ”的用地布局形 态,改善城区 环境,促进城区 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变。重点企业搬迁改造详情见 附表4。 (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在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中,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应通过完善老工业城市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 础设 施,全面改善老工业城市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交通。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 展,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老工业基地城市交通能力, 改善交通技术条件,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成以快速 铁路、 高速公路、千吨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 铁路、公路、 航道和农村公路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 依托,便捷安全 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水利。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为重点,兼顾水环境 保护与改善,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撑 体系。大力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 主要支流治理,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 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完善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心城区、县城 和中心镇防洪护岸及防洪工程。推进灌溉排涝工程建设。加 23 强大别山区等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 工程,统筹安排建设沿淮及采煤深陷区水资源利用项目。开 展合肥、蚌埠、淮南等市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设完善老工 业基地城市供水厂和供水管网。加强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 全面加快农村河道和沟渠清淤步伐,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坡耕地综合整治、崩岗治理和山洪沟防治工程。 电力。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煤电机组。 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在城市供热中的运用,替代能耗高、污染 重的分散低效小锅炉。建设以特高压和 500 千伏电网为骨干 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开工淮南皖南浙 北上海和淮南南京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强 220 千伏 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推进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 信息化。着力提升现有基础信息网络性能,积极推进 3G 等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完成 老工业基地城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稳步推进“三网融 合” ,不断提高网 络 覆盖率和接入能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 平。加快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 网络建设,推动政府各部门实施网上协同办公,实现决策信 息资源分层共享。不断提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推进政 务公开和网上办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文化、 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治安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 24 (一)社会保障 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切实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城镇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农民 工、落后产能退出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企业改制后分 离人员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落实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问题,解决“空帐” 运行等 历史遗留问题。 以扩面提标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 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 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和社会保险管理服务 社会化。老工业基地各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 受能力,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建立随工资增长、物 价上升等因素变化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机制。 (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教育。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从 10 年前的不足 30 所所增加到 70 多所,在校学生规模由 7.5 万 人增加到 71.2 万人,教育毛入学率由 5.2上升到 22.3。 教育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 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 期 间,我省老工业基地加 强高校和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建设好一批本、专科特色专业。 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持本科高 校加强专业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在职业教育方面,优化 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规模化、特 25 色化发展,推进安徽职教城建设,建设安徽职教大省,为 我 省 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建设的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医疗卫生。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医疗机构 数量、规模和布局,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使老工业基 地人均拥有医生数、病床数等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在现 有等级医院基础上,争创 7-10 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和 10-14 所 三级专科医院,加快发展老年保健、康复等特色专科医院。 加快推进各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工程建设。 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 村分别建设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和政府支持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文化。建设一批体育中心、会展中心、传媒大厦、博物馆、 文化馆、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优化完善文化产业发展 的硬环境。完成各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 完成各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工 作。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 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设重大文化产业项 目,制定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各类文化产 业园、主题公园、文化艺术品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壮 大文化产业的总量和规模。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近 代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老工业企业,开 展包括厂房、设备、技术、人文档案、历史渊源等在内的“五 26 保护”工作,建 设一批工 业遗产专题博物馆,大力发展工业旅 游。 (三)人才与科技支撑体系 人才发展现状和规划设想。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老工业 基地各市大力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强人才 开发,加快人才培养,为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坚强的人才与科技支撑保障。但是随着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 造和产业快速发展,一些领域的人才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特别是在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更加 紧缺,在农业科技、规划、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仍不能满足 发展需求。“ 十二五 ”期间,我省老工业 基地城市围绕重点领 域和重点行业积极引进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人才团队, 对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 才给予重奖,在住房、职称评定、工资水平、子女教育等方面 给予优惠待遇。采取技术入股、管理能力折股、期权和期股 奖励等手段,鼓励技术人才、管理精英持续创新。建立健全 人才工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依法管理、有效激 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 制。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绩效目标为核心、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快职称和技术 等级制度改革,完善评聘分开、以聘代评的企事业自主聘任 27 的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等级管理体系。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鼓励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人才交流,促进人才在区域、产 业、行业间的合理分布。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和奖励制度,加 大对有突出绩效与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 科研院所及产学结合的进展和设想。目前,我省老工业 基地 7 个城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 业大学等各类大中专院校 200 余所,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 级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流动站、设计院所、工程技术中心 和重点实验室,成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重要的人才和 技术支撑载体。“十二五 ”期间,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抓好人才 服务,支持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建设,按项目给予资助,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积极发 挥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作用,建立健全以创新为目标的交流渗 透和协同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国有企业与国家、省科研院所合 作建立工程( 技术) 中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在进一 步提高现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基础 上,采用合作开发、股份投资、政府资助、省市共建等形式, 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开展生物医药、电子 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建设,采取有效形式, 28 建设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专业孵化 器,完善孵化功能,提高孵化效率。 (四)棚户区改造 “十一五” 以来,我省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棚 户区改造, 改造棚户区达 340 处,改造面积 2970.5 万平方米,取得了良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二五” 期 间,继续按照“科学规 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依法拆迁,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统筹兼顾、配套建设”的改造原则,加 快对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中集中成片、符合规模改造的棚户 区进行改造,以项目招拍挂方式确定有实力、信誉好的房地 产企业实施改造。对属于单位的自管公房和国有工矿棚户区, 符合集资建房规定的,采取集资建房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 方式实施改造。对规划条件不能满足原地安置和按城市规划 要求不宜再作开发用地的棚户区,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先行收 储并与城市综合改造捆绑,按规划要求适时改造。对违章、 占道的棚户区,可纳入老工业基地城市市政公益性项目,结 合路网改造及拆违工作实施改造。到 2015 年,我省老工业基 地棚户区改造面积 1327.8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175 亿元。 (五)其他特殊民生问题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是我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中的 重大民生工程。 “十二五 ”期间,我省老工 业基地淮南、淮北市 需搬迁采煤塌陷区居民约 5 万户共计 16 万人,需新建搬迁 29 安置新村住宅面积约 667 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 70 亿元。 推进采煤沉县区综合治理,将采取推进集中式搬迁、发展式 安置、开发式治理,努力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恢复, 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沉陷区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长远生计有保障,采煤企业生产秩序持续稳定。加快完善和 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各项规划,积极推广生产式、生活 式和生态式综合治理模式,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 实现多元化生态修复。扎实开展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 创新搬迁安置方式,加快搬迁安置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沉陷 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沉陷区综合治理用地保障、资金 保障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加大对沉陷区农民就业、创 业扶持力度。加强沉陷区治理机构建设,建立有效的市矿协 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创新机制、规范治理。 六、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节约能源与温室气体减排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抓好 传统产业节能。提升冶金、火电、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技术 工艺水平,推进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淘汰落 后产能。鼓励企业开展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推进建筑节能, 开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降低建筑使用能 耗。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推进公交车“油改气” 工程, 鼓励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鼓励采用节能家电产品和节能照 30 明产品。到 2015 年,确保老工业基地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 目标任务。加快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开发,重点研发节能降 耗技术、余热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智能电网技术以及建筑 节能、交通运输、农业、环保领域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 生物质能源技术、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核聚变技术以及风 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发。开发二氧化碳捕获及封存 关键技术,建成碳汇计量、检测技术体系。开展植树造林和 森林抚育经营,加大森林培育力度,大幅度提高碳汇能力。 开展“节能 产品惠民工程 ”,积极推广高效照明 产品,节能空 调下乡、节能电机等工作,实施城市路灯 LED 改造工程。建 立一批低碳民居示范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低碳商业区等综 合实践区。 (二)发展循环经济 我省老工业基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组 织领导、政策引导、规划保障、科技支撑体系,在冶金、化工、 轻工、煤炭、电力、建材与建筑等工业重点行业和农业重点 行业探索出了一系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一批循环经 济的典型企业,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试点企业和 试点单位。我省 83 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中,老工业基地城市 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我省老工业基地 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三废” 综合利用效益不断增 强,有 效提升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与环境效益。 “十二五” 期间, 31 我省老工业基地继续把发展循环型经济作为为经济转型的 重要契机,强化以煤、铁、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循环链为主的 若干补链项目建设,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构建特 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围绕特色农业、生 态养殖、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部循环,提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循环经 济农业。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 我省老工业基地资源禀赋较好,拥有全国重要的煤炭基 地、石化基地、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基地,长期以来为我 省乃至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也深深的打上了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桥梁基础喷锚网支护施工合同
- 硬件设备采购模板
- 网吧内部装修设计与审批
- 桥梁维修注浆施工协议
- 电力工程招投标办公室职责细则
- 农村宅基地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
- 上海市乒乓球馆停车场使用指南
- 港口码头给排水管涵施工合同
- 市政设施修缮合同
- 混合现实租赁合同
- GB/T 16601.1-2017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 GB/T 1303.6-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6部分:酚醛树脂硬质层压板
- 2023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 区别借喻和借代(课堂PPT)
- 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与趋势课件
- 第2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导图 】 高考数学复习思维导图(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电力系统中的谐振过电压课件
- S7-200-PLC编程及应用(廖常初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 电机绝对零点校正完整版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近年考试真题汇总(含答案)
-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基本知识和规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