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练 习 题 .一、 田园山水诗 (一)田园诗 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 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 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 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 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 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 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 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 (二)山水诗 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 为大观的诗歌流派。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 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 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 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 行江南春等。 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 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 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 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 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 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 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 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 1. 宿甘露寺 宋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枕中云气”与“床底松声”的描写,作用有二,它们是 2“银山”是比喻的说法,它是指 3全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怀? 3.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 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他的意 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 12.次北固山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急切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写出诗中表现这种 心情的意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简述这句诗的内涵。 20.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名句,试描绘出它所写的景色。 21.暮江 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如果把首句中的“铺”改成“照”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2.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秋天江畔日暮时分的绚丽画卷和初夜宁静安详的柔美景 色外,还有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那是什么?它反映出什么? 22.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 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看全诗,诗人陶醉的“碧山”是怎样的世界?从中看出诗人崇尚的 是什么? 二.赠友别离诗 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 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 得暮雨送李胄;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 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 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感人至深。 23.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 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颈联中的“语”指的是 ,“暮天钟”的意思是 反映了 。 3. 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 、 、 、 。 27 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 “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 。“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 什么样的情感? 2.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28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 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 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 3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写景,它与送客有何联系? 三.思乡怀人诗 亲情、爱情、友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男青年因求学、干名,或戍边、经 商而羁旅他乡是常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思亲怀人的作品。其艺术手法大体和离别诗 相近。 36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37.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 铺垫的。 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 3 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38.月 夜 唐 杜甫 夜今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 雨 寄 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1.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 工之妙。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 四、咏物感怀诗 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 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 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 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 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 42. 题竹石画(其二)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运用了 的手法,名是写竹,却是 形象的化身。 2全诗表现竹的品质主要有: 。 46 春 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雨初霁的晨景,诗人寄情于物,堪称妙绝。试分析三、四两句妙处。 .47. 病 牛 宋李刚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箱通“厢”仓廪。 1.试分析诗中“牛”的形象和诗人借牛抒发的情怀。 50.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 诗歌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54.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笔下的墨梅有何特点?诗人的墨梅自况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55. 咏喇叭 元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 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喇叭,唢呐”比喻什么? 2“曲儿小,腔儿大”暗指什么? 3这首曲子的主旨。 56.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8.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本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反映乡村旱情的?诗歌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3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人笔下的“柳”是比喻什么样的人?诗人“咏柳”实为“斥柳”,表达了何种思想? 五哲理诗 以诗言理,自古有之,不过优秀的哲理诗说理,绝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缘景缘物而起,由 景引发理性思考,其生活哲理自然流出。换言之,哲理诗中的理是和景物紧密结合的,是寓理于 对事物的描写之中,或称之为形象化的说理。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短短四句 20 个字,将景、情、 人、理融为一体,形象化地阐发了“登高方能望远”这一哲理,鼓舞人奋发向上。 64.观书有感 宋朱熹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斗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 细读两首诗,分别体会诗句中蕴含哲理的句子。 66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一、二两句从六个角度对庐山形象作粗略勾勒,却写出了庐山的 、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2.三、四句是 又是 ,诗人把观感与哲理结合起来,形象化地阐明 了 这一道理。 六、边塞军旅诗 这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因唐、宋两代开边、戍边、抗敌复国的战争几乎是接连 不断,所以边塞诗,军旅诗就应运而生了。唐代的边塞诗多叙写边塞将士孤独艰苦的生 活情景,表现驰骋疆场杀敌效国的豪情壮志和乐观精神及他们的思乡之情。前者如王昌 龄从军行、卢纶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者如王之焕凉州 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北宋时代,因与北方少数民族辽和西夏的边界战争 连绵,边塞诗大多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的决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到了南宋,这类诗则主要表现矢志抗敌复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壮志及不被重用的焦虑 等,闪烁着极浓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作家有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如岳飞的小重 山、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陆游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当外敌入侵,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诗人唱出的歌 大多是慷慨激昂、悲壮激越的,这些作品或直抒胸臆,如岳飞满江红,或借景抒情, 借古述志,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68. 小 重 山 宋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中说的“心事”指 。 2“梦”是指 。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 4有人评岳飞词“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而不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简述你 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的理解。 69. 凉 州 词 唐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 1第一句写美酒,葡萄酿制的美酒是西域的特产,又是用玉琢成的夜光杯来盛,如此丰盛, 逼出第二句中 的冲动。“马上催”说的是 ,平和的气氛 一下转入紧张激昂。 2三、四两句是写征人的心理设想,从语气上看,这位军人的胸襟是 ,但表 达的感情却是 、 (用两个双音节词回答)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眦; 长歌之哀,过于痛哭。”联系诗句简述这两句诗的表达技巧。 70. 渔 家 傲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 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边声:指边关的风声。下文的“角”指军队的号声。 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遂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言战事未了,边境未 安。 1上片写景由 三字领起,描写的是怎样一幅图景?试简说之。 2从词意上看,下片中“人不寐”的原因是 。 。 3这首词上片写边塞秋色为下片抒情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但全词抒情格调是 。 71 .从 军 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试评述第三句诗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 73.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阅读申报书
- 重庆 课题申报书范文
-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务分析中需注意的细节试题及答案
- 注会审计使命与责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考试考点试题及答案
- 提升项目管理考试知识运用的重要性讨论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后总结试题及答案
- 职业发展机遇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测数据的综合处理试题及答案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 新员工培训考试【图书专员】
- 防伪包装技术
- 49000DWT江海直达成品油船设计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
- X互联网公司WLAN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全解
- 装配及检验规范(修订版)【新版】
- 合成宝石特征x
- 英文译稿《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