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工程 TLSG-4 标段 DK 188+441.15DK188+662.85 通辽特大桥 60+100+60m 连续梁挂篮预压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九局通新项目经理部第三分部 2017 年 3 月 1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预压目的 .1 三、试验前的检查 .1 四、荷载情况 .1 4.1 荷载分级 .1 4.2 荷载计算 .2 五、加载方案 .2 5.1 观测点的布设 .2 5.2 观测精度要求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2 5.3 加载材料选择及堆码 .4 5.4 加载程序 .5 5.5 加载过程中注意事项 .5 5.6 卸载方式及注意事项 .6 六、安全防护措施 .6 1 通辽特大桥(32+48+32)m 连续梁挂篮预压方案 一、试验前的检查 1、检查挂篮各杆件连接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准确,金属结构有无变 形,各焊缝是否饱满,对否满焊。 2、检查挂篮的立柱、前横梁及拉杆间的锚固是否牢固。 3、前吊杆数量及位置,吊杆是否受电焊点击,吊杆螺栓是否拧紧。 4、再次检查确认上桁架工作后锚和底模平台悬吊锚固安全,确认后 方可开始加载预压。 二、荷载情况 4.1 荷载分级 挂篮模板拼装完毕后,进行荷载试验充分消除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同时测定挂篮模板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荷载试 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重的节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挂篮自 身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作为梁体立模时预抬值的参考数据。采用分 级加载,具体加载重量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加载重量表 加载程序 加载重量 (t) 持载时间 备注 加载(20%) 19 1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加载(60%) 57 2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加载 (100%) 95 12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加载 (120%) 114 24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卸载 (100%) 95 1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卸载(60%) 57 1 小时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卸载(0%) 0 测下沉量及主要受力杆件变形 4.2 荷载计算 (1)根据梁型图可知 2块的总重量约为 87T,我们在堆载试验时按混 凝土梁重的 1.2 倍和施工荷载的 1.4 倍考虑,合计加载 114T. 悬灌施工过程中,将挂篮每节段的弹性变形量分别纳入每节梁段施工 预拱度计算中。 五、加载方案 5.1 观测点的布设 2 在挂篮模板前上横梁上布置 3 个观测点(两端及中间) ,前下横梁布 置 3 个点(两端及中间) ,后锚压梁上在菱形架正后方分别布置 2 个观测 点,在中门架上方的菱形架节点处布置 2 个观测点,在翼缘板前沿布置 2 个点,统计 12 个观测点。 连续梁主墩一侧布置 12 个测点,每个主墩上共计布置 24 个测点。观 测时用同一仪器测量、同一测量人读数。每次观测都要对上述测点的标高 进行测量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以备复核。在各个测点悬挂测绳与吊坠。 测点布置原则: 不妨碍施工及挂篮的行走、固定等; 易于保护; 尽量使测量工作减少,如立一次仪器即可以测试全部测点的高程,最 好设置在挂篮内侧,这样也可以减少转仪器引起的误差。 5.2 观测精度要求 根据连续梁挂篮模板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选择使用精密水准 仪。精密水准仪精确读数至 0.1mm,估读至 0.01mm。水准尺使用 3.0m 钢 尺。 1、记录表格 测量记录表格:格式如下表 3 通辽特大桥( 32+48+32)m 连续梁挂篮预压测量表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初始值 初始值 20% 20% 60% 60% 100% 100% 120% 120% 卸载 100% 卸载 100% 卸载 60% 卸载 60% 卸载 0 卸载 0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初始值 初始值 20% 20% 60% 60% 100% 100% 120% 120% 卸载 100% 卸载 100% 卸载 60% 卸载 60% 卸载 0 卸载 0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点名 观测时间 预压荷载 高程 相对初始沉降值 备注 初始值 初始值 20% 20% 60% 60% 100% 100% 120% 120% 卸载 100% 卸载 100% 卸载 60% 卸载 60% 卸载 0 卸载 0 4 2、观测注意事项及方法 本次沉降观测工作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 差控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次观测所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顺序 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 (2)观测时间及环境:一般不允许在高温、强光和大风等情况下进 行观测。要勤观测、勤记录,及时反馈; (3)测量时,水准尺气泡要稳定居中,扶尺员应快速稳定地竖直标 尺,提高观测效率; (4)水准测量每次测量在一站内完成,观测值的闭合差在 2mm 之内。 沉降观测分四步进行:加载前,对支架基础上的各测点测量高程 H 记 录入表格;然后对第一步加载约为梁重的 20%,测量各测点的高程 H1;第 二步加载约为梁重的 60%,测量各测点的高程 H2;第三步加载约为受力范 围内梁重的 100%,测量各测点的高程 H3。对每次加载结束后立即进行测 量读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第四次加载约为受力范围内梁重的 120%,沉 降稳定后,维持布载 24 小时,再分级卸载,分级卸载前进行测量各测点 高程 H4。卸载过程的操作基本与加载过程相反,当卸载完后测量各测点高 程 h0。 挂篮模板预压观测数据应以每个测点、每级加载后对沉降量进行连续 观测直到沉降稳定,取沉降稳定后即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该级荷载下的 最终沉降观测值。得到的观测值与零荷载时的观测值之差,作为该点在该 级荷载下的实际沉降量。 5.3 加载材料选择及堆码 (1)材料选择 加载材料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一方面方便吊装,另一方面便于计算加 载材料的合计重量。 (2)堆码位置布置 单个混凝土预制块的重量约为 3.26t,单个吨袋重 1.2 吨,每侧翼缘 板布置 7 个吨袋,无底兜防护侧布置详见下图。 5 3.26*=195T第 层 : 砼 块 1.2*=4T第 36层 : 吨 袋6.52+1=8T第 层 : 砼 块 、 吨 袋 挂篮模板顶宽 12.2m,顺桥向 3.8m,底模横桥向 5.56m。 摆放范围为 3.8m(顺桥向)*12.2m(横桥向) ,现场根据施工情况可 适当调整。 堆码过程中预制块应对称摆放,不得随意摆放,摆放过程中技术人员 必须 24h 监控,同时测量沉降变形、支架焊接情况。 5.4 加载程序 采用分四级加载方式:020%60%(持荷 2h)100%(持荷 12h)- 120%持载 24h。 加载过程为 2 侧同步对称加载,使 T 构两侧重量保持平衡。本次加载 为分次对称加载 020%60%100%120%。加载重量按照预压块单 个重量进行累计并填表。加载前在挂篮模板翼缘板前端 、前横梁、前托 梁、菱形桁片共设置 12 个测点并测出各点的标高,在四级加载后分别测 出布置的各点号的标高,并且在加载到各节段对应重量时也分别测出各点 号的标高,进行测量记录,观察挂篮受力变形。 5.5 加载过程中注意事项 (1)对各个压重载荷必须认真称量、计算和记录,由专人负责。 (2)所有压重载荷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 (3)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及静载观测记录,要及 时通知测量组作现场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如果实测 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4)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 6 负责人在现场。 (5)加载前和加载完成都要测试所有标记点的数据。 5.6 卸载方式及注意事项 加载到设计荷载之后,分二次观察,分别为 12 小时、24 小时。观测 模架各测点的挠度、线型,当 24 小时内模架各测点累计沉降变形量与加 载结束时,沉降量不大于 2cm 时,即认为挂篮模板强度、刚度、加工质量 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终止试压,开始卸载。 卸载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120%100%60%0 每卸下一级荷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做详细记录,在数 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数据进行比较。 卸载过程要求左右对称卸载,左右对称吊装,预制块的卸载从一端向 另外一端分层卸载,总之要均匀依次卸载,防止突然释荷的冲击,并妥善 放置重物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六、安全防护措施 1、预压前对所有受力杆件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及相关位置照片,检查完成后,方可进行预压; 2、吊装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吊车司机、挂钩人员、装卸人员等, 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3、吊装前及吊装过程中,必须检查钢丝及吊环的工作状态,当钢丝 出现硬弯、抽丝、断股,吊环有变形、裂纹等情况,必须更换合格的备用 品。 4、严禁酒后作业。 5、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正确佩戴安 全带。 6、不得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7、加载过程中,如发生杆件响动及较大变形等不利因素,立即停止 加载,立刻通知现场负责人,撤离施工人员,待技术人员检查无误后,方 可继续加载。 8、加载过程中专人对前吊带、后锚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师范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墙消防栓施工方案
- 2025签订买卖合同注意事项
- 2025至2031年中国床上用品四件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圆弧木饰面施工方案
- 《体育教学方法与实践》课件
- 住宅防噪音施工方案
- 《气候变化课件》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生碎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测高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幼儿园语言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课件
-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8课网页的数据呈现》课件
- 便秘课件完整版本
- 2024-2029年波分复用器(WD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DB32T3748-2020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
- 《狼和鸭子》PPT课件小学幼儿园儿童故事表演幻灯片背景有音乐
- 中国近代三种建国方案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工会制度牌模板
- 2024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