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_第1页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_第2页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_第3页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_第4页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 竹子 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 骚客咏竹的诗 、文不 计其数,“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 ,“松、竹、梅,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四君子 ”,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 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 竹坞寻幽”、 “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 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 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 环 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 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 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 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 22 属竹类资源 500 多种,竹林面积 5 20 万 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 14,是竹 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 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 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 鲁藏布江下游 -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 纬 1838、 东经 53122区域(其中北纬 23303020、东经 104 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大面积的竹林主 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 20 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 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 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 纬 2330、 东经 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 积的 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 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 积最大。 按气候性和区域性可分为五大竹林区域:一为北方散生竹区域; 二为江南混合区域;三为西南高山竹区域;四为南方丛林竹区域;五为 琼州攀援竹区域。在这些省区,竹林生长在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高原(海拔 800mm)等地域 带,其土质均呈微酸性, PH 值为 4.57.0; 其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土壤适宜。竹子生 长 正需要“也宜阴雨也宜 晴”的气候,所以我国东西南地区最适宜栽培和生长竹类植物。我国 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见下表。 中国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表 省 份 1980 年( 万亩) 2005 年( 万亩) 省 份 1980 年( 万亩) 2005 年( 万亩) 江西 873.0 1402 广西 129 207 福建 850.6 1366 贵州 36 58 湖南 799.5 1332 江苏 27 43 浙江 678 1089 四川 24 39 安徽 229.5 368 台湾 7.5 12 广东 169 267 云南 4.5 7.2 湖北 129 207 河南 4.4 7.1 目前,全国自然竹林面积约 500 多万公顷,每年可砍伐的毛竹达 5 亿 6 亿根,年产各类中径竹材 450 多万吨,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和文 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我国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竹林总面 积的 60%,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四省的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毛竹 林面积的 80%。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现有竹产业主要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 形成 100 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 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据统计,2007 年 竹产业产值达 800 亿人民币。中国竹产业的发展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促进了人们关注竹代木资源开发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了世界 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主要是指以竹子为原材料而生产初级产品 的加工产业,比如建筑用的竹竿架、竹木地板、竹筷、竹制家具用品和 竹笋等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其主要特点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以牺牲原材料来获取经济利益。 现代意义上的竹产业,除了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之外,还包括竹子 的延伸产业。比如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 化旅游产业。竹炭产业又衍生出竹炭口腔护理、竹炭洗涤日化、竹炭 家居、竹炭食品等行业;竹纤维产业又衍生出袜子、毛巾、服装、 创伤 用品等行业;竹醋和竹盐产业又衍生出健康保健、农业肥料等行业;竹 文化旅游产业又延伸至养生、餐饮、动漫、休闲旅游等行业。产品有竹 笋、竹日用品、工艺品、竹胶板、竹地板、竹材家具、竹碳、竹纤维纺织、 竹浆造纸、竹化工产品等十大类 3000 多品种。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附 加值高,市场容量大,不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 极大地提升了资源效能,获得极高经济效益。 毫不夸张的说,竹子浑身是宝。可再生,低碳,环保,绿色,健康, 尤其在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的现代社会,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竹产 业的区域地位,理所应当地成为竹资源丰富地区的地方政府的优先选 项。 传统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竹子大国,竹类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竹子与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竹产业,无论是竹种 资源的数量、竹林面积和蓄积、还是竹林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水平, 皆居世界产竹国之首,故有“ 世界竹子王国” 之美誉。统计资料表 明,我国分布的竹子种类有 500 多种。 近几年来,我国竹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社会越来越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竹子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具有其他林种、树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竹产业目前从 资源培育、产品加工利用到市场的开拓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的产 业政策,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薄弱,竹林整体经营水平不 高,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竹农税费负担重、生产积极 性不高,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现代竹产业发展现状 现代竹产业发展迅猛,主要包括竹炭、竹醋(简称“竹炭产业”) 和竹纤维产业。 一、竹炭、竹醋产业 中国在 2000 多年前已有竹炭产品,但竹炭、竹醋产业则是 20 多 年前才首先在日本兴起,并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型的朝阳产业。竹 炭、竹醋及其深加工产品在工业、农业、 电子、国防、医 疗、保健、生活 起居、生态环境和建筑装修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竹子是一种生 命力旺盛、成材周期短、无性繁殖能力强、 经济 价值高、可持续发展能 力强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竹炭、竹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方面,已达到甚 至超过了日本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国发展竹炭产业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竹炭的应用现状 竹炭是将优质竹材放入密封的干馏炉或土窑中,隔绝空气加高 温,使竹材干馏碳化而成。竹炭有蜂窝状的微孔结构。微孔数量多,使 竹炭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1g 竹炭的比表面积相当于一个正规足 球场那么大。这种微孔结构使竹炭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吸潮、过 滤、 净化、消毒、蓄热、保温的作用。 2竹醋液与其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竹醋液是天然的植物酸性液体,主要成分是醋酸,据日本千叶大学 报导,竹子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竹醋含有 200 多种有用成分,从中可分 离 10 种酚衍生物。 二、竹纤维产业 在现代竹产业中,竹纤维已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宠儿。 竹纤维是一种有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空网状结构,使产品 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其吸湿、入湿、透气等功能居各大纤维 之首,我国竹纤维的代表产品天竹序列纤维产品。天竹纤维在制造过 程中,它的一些抑菌元素很少被破坏,并使这种物质结合在纤维中的 大分子上,从而使得天竹纤维保持了一定的抑菌性。此外,天竹纤维 还含有一定的木质素,对紫外线有屏蔽作用,抗紫外线的功能是棉纤 维的 47 倍,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这些特性,使得竹纤 维不仅可以满足针织品的特性,而且更符合消费者对针织服装健康理 念的追求,目前天竹纤维已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领域,如毛巾、袜子、 内衣、毛衫、T 恤、 时装、运动服等。 竹纤维已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宠儿,既低碳环保,又可缓解我国 棉花紧缺的窘境。目前,国内外新型差别化纤维层出不穷, 但像天竹 纤维一样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并不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体系 的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