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业形势分析会 2011 年 09 月 09 日 前 言 2011 年 6 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了“就业形势分 析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部内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出席了 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同志,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同志出席会 议并讲话。与会专家围绕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以及“招工难”、“就业难”等问 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会议取得了积 极成果。 为集中反映专家观点,我会编辑了就业形势分析会文集,供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中国就业促进会 二一一年七月 目 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同志的讲话1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同志的讲话3 就业形势分析会专家观点摘编9 专家发言 陈 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6 王小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1 张志斌 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处长、高级统计师25 杨燕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8 吕学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30 田小宝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35 莫 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38 马永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研究员42 张丽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48 王 程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社长5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信 长星同志的讲话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就促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请各位专家和我 们一起分析形势,提出意见建议,对我们把握形势,推进工作很有帮助,希望形势分析会 继续搞下去。 目前,部里正在分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形势,我们这个会开得非常及时,对于 拓宽思路,从更多视角分析判断就业形势,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上半年就业工作开局良好,统计显示,除失业人员再就业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 他都是平稳增长,基本上没有大的波动。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指标,包括在地方调研了解 的情况,都是不错的,用工需求旺盛,新增就业岗位增加较快。但下半年形势如何,还有 待观察。 小建会长和各位专家都讲到了,现在就业形势比较复杂,复杂就复杂在看不准上。既 然看不准,我们就要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形势想得严峻一点,这样好有所应对。总的来 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 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上调准备金比例背景下的融资难以及成本上升、用电紧张、汇率变 化、物价上涨等,都会对中小企业有所影响。而中小企业是就业主渠道,中小企业发展困 难,自然影响就业质量。至于具体情况怎样,还是要冷静观察,有所应对。希望专家学者 们在这方面继续提出建议。 关于成果的运用。希望就业司会同有关司局和研究单位,把这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吸收 到我们分析就业形势的材料里面去,进一步完善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建议就促会把专 家们的发言要点整理出来,提供给部领导和有关司局。同时,希望今后这样的会议有一些 互动讨论,有利于加深理解和交流,把会议开得更好。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 张小建同志 的讲话 首先代表中国就业促进会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感谢部领导和各司局的同志一起参加讨 论。我们在座的专家学者,也包括这次没有来的专家学者,都是长期从事就业和经济方面 研究的专家,并且一直与中国的就业工作并肩同行,为我们分析判断形势和制定实施政策 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帮助,在此,向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们请专家一起分析就业形势不是第一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业促进法出台的时候,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候,我们都请专家一起来研究,但像今天这样的形势分析会还是 第一次。每年的 7 月和 12 月,部里都要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国务院也要进行相关的分析, 在行政部门分析之前,我们请专家先做一个前期的基础性分析,为高层进行形势判断提供 参考,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形势、更好地推动就业工作。今后我们要形成制度,每半年举 行一次就业形势分析会,通过就促会搭建一个专家和政府部门沟通的平台。下面结合大家 的发言讲三点体会。 一、会议的主要特点 从各位专家的发言中,我感到本次会议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从宏观经济与就业相关联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就业形势。很多专家不是就就业谈 就业,就人力资源市场谈人力资源市场,而是从宏观经济与就业工作相关联相结合的角度 进行分析,这对我们部门工作同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仅从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 题,而各位专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更加科学地判断就 业形势。 第二,从三个层面分析判断就业形势。一是从企业的层面,专家们特别提到支撑中国 就业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值得高度关注。二是从劳动者群体的层面,对农民工、大学生和 就业困难群体分别进行了现状的分析。三是从政府政策的层面,既包括经济方面的政策, 也包括就业政策,专家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过去我们分析就业形势,往往局限 于劳动者群体,现在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就业形势。 第三,从全球的眼光来观察我国的就业形势。专家们不仅从国内的视角分析就业情况, 而且打开全球的眼界,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就业产生的影响。在度 过了金融危机冲击后,中国的就业确确实实是全球就业的一个亮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国是处在全球就业的衰退之中,这个过程中,就业必然会受 到相应的影响,这是专家们通过国际形势的分析给我们提出的警示。 第四,从数据分析中判断就业走势。专家们在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的过程 中。在理论方法上特别注重数据的研究,并且有实证性分析,再加上个人长期积累的知识 和经验,由此做出对就业形势的观察和判断,对我们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家提出的建议, 对我们科学制定就业政策启发是非常大的。 二、会议的主要观点 综合各位专家的发言,这次会议形成了诸多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 第一,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平稳的,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经济 转型和结构性矛盾的上升对就业带来的影响。一是经济方面反通胀情况下对就业的影响。 二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对就业的影响。三是货币、信贷、汇率政策的大幅度调整,对中小企 业带来的影响。四是对就业起重要作用的进出口情况的变化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还有服务 业的发展,消费指数的变动等,这些对就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要注意观察和分析研究。 第二,从就业本身来讲,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结构性矛盾的上升,使劳动力市场供 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复杂性是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我们对 形势看得很清楚,集中力量针对主要矛盾,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就业局势保持了 基本稳定。现在面临的形势真的很复杂,不是用一套办法,几条应急措施就解决得了的, 必须多管齐下,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就业增长既要看经济发展,也要看社会发展,即要看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要看 国际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刚刚出版的聚集 2010 中国就业的国际部分中提出,就业要看 经济,经济要看需求,需求来自新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新的看点在什么方面 呢?一是银发经济。人口老龄化带来很多新的需求。二是新兴市场,从亚洲、拉美到非洲, 新兴市场的经济呈快速增长,带来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三是多样化技术,使整个经济会 产生一系列的创新。四是资源经济。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全球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还有, 刚才大家谈到的银发经济不光是经济,更多的是社会需求。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发展拉动的 就业增长,又要看到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过去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增长点,没有注 重社会发展的增长点,下一步要在社会发展的增长点上做更多的研究。 第四,中小企业是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有政策,但是落实不到 位的情况严重存在,致使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困境,就业由此受重大影响。 第五,劳动者创业对整个就业格局目前产生初步影响,今后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劳动 者自主创业是中小企业生长发展和促进就业的源泉,通过自主创业改变过去靠企业招工、 靠国家投资,靠政府拿公益性岗位来解决就业的格局,所以我觉得创业和灵活就业可能是 我们下一步就业工作的主旋律,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六,在就业增量不断上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两旺的情况下,对就业的稳定性和就 业者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讲充分就业,不是仅限于开发就业数量,也不是没有 失业,而是促进全方位的更好的稳定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当前,我们面临在稳定就业 和质量就业中,对灵活性就业和流动性就业怎么给予相关的政策,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 究的问题。 第七,专家提到了用工形式、公共就业服务,包括劳务派遣在内的中介服务方面出现 的问题,值得关注,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第八,劳动者收入情况对就业既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人大常委会搞了一个“民生 幸福指数”的课题,想作为考核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指标,其中就业列为一个重点, 我们强烈要求把就业和收入结合起来。因为,考核政府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就业是一 个重点,而居民收入水平是考核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既是对就业面的一个检验,也是 对就业质量的一个检验,所以必须结合起来看,才能考核一个地区民生问题是不是得到很 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三、介绍两个提法 结合会议上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我们近期研究,对两个提法作一介绍。 第一,关于充分就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实行就业优先战略,把实现充分就业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结合专家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充分就业, 即开发就业、素质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把就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并 且有相应制度和政策来给予保障。考核一个地方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就要看开发就业包 括创业是否有所提高;反映劳动者总体就业能力的素质就业是否有所提升;平等就业是否 实现,就业歧视问题是否得到了真正解决;稳定就业是否保持良好,包括灵活就业政策的 落实,劳动者权益保障、生产条件的改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等是不是得到了全面的改 善和提高。 第二,关于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在发展中 高增长与高就业同时实现,避免出现高增长低就业,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经济过热导致的就 业波动。比如当前存在投资过热的现象,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化项目特别多,可能一时 也拉动了就业增长,但随着经济转型,必然面临产业调整,企业关闭,职工失业的问题,要 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能够得到较好的调整配置,避免产生 高失业,同时也要避免转移过程中出现大起大落。也就是说,既要考虑经济增长时劳动力 的充分利用,也要考虑经济下滑时,对劳动力的较好调整和配置。三是要更加注重人力资 源的开发利用,由此产生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双重效果,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和就业的量质齐 增。 再次感谢大家! 就业形势分析会 专家观点摘编 2011 年 6 月 30 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下,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了就业形势 分析会。信长星副部长、张小建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陈宇主持,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刘丹华介绍了上半年就业工作情况,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 员会部分特邀专家做了专题发言,围绕我国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面临的新特点,进行了深 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专家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一、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新特点 (一)从整体看,上半年就业形势比较好,但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预测下半年的经 济走势,总的感觉是经济增长的趋势会下行。一是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 长率均呈现走缓的趋势。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看,下半年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缓已 成定局。如果经济增长率降到 9%以下,对就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二是从宏观政策 看,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现在的货币政策大体回归到了一个 稳健的政策。但是,在维持这样的一个比较稳健或者是相对比较紧的货币政策情况下,对 就业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可低估。三是从物价指数看,上 半年我国物价指数增长较快,扣除物价指数看国民收入的增长还是比较低的,如果国民收 入的增长有限,会使就业受到影响。 (二)从当前形势看,有两个方面对就业会产生影响。一是反通胀。宏观调控政策的 决策依据首先是反通胀。反通胀下的政策无疑是必要的,但是部分政策对就业会产生潜在 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外向型经济和出口产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进而 影响就业。其次是提高存准率,会对就业承载能力最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造成很大的 伤害,作为就业主管部门,应引起重视。二是城市化。首先是城市结构调整对就业空间分 布的影响。目前,大城市人口过度承载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中小城市最大的弱项是就业承 载能力弱。其次是住房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端老百姓在城镇中的落户和就业 问题。低端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住房、社保、就业已成为三个联动性的问题。 (三)目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 相适应。二是第三产业就业偏低。三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从统 计数据看,他们的就业难度是持续上升的。四是女性就业难度很大,在大城市的失业人员 中 60%是女性。另外,还有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 2015 年以后,我国人口结构将有 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劳动人口下降和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增加。 (四)从失业人员的平均失业时间来看,今年上半年维持在一年半左右,说明上半年 没有成规模的新的失业人员出现,同时也提示我们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并没有随着经济危 机的缓解而明显改善。 (五)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期间,主要是从粗放型要素投入,进入精细的人 工投入的转变过程中,这个过程要求我们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也要发生一些变化,从提供 岗位、资金支持、购买岗位等就业政策转向预期职业教育,既时信息共享、规范的劳动力 市场等。 (六)目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用工在增加,但对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用工, 从法律法规、合同管理、收费和服务等方面都缺乏规范,也缺乏监管,造成的用工矛盾日 益突出。 (七)我国就业形势呈现若干新的趋势。一是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流量、流向、流 速发生新的变化,总体感觉流量继续扩大,流向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局部地区出现“招工 难”、“就业难”的情况。二是劳动力需求方面对素质要求提高和劳动力供给方面素质仍 然偏低的矛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剧。三是中小企业面临市场、技术、资金、成本压力增 大的困难,企业更趋向灵活用工,流动就业率居高不下。四是法定劳动标准提高和员工维 权意识的增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力就业可选择性降低了。五是政府在贯彻落实就业 促进法赋予的责任时,出现了代企业招聘,代劳动者求职的现象,以政治行为掩盖了市场 供求规律的作用。 (八)“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造成 “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原因,除劳动者个人,企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教育培 训体制等因素外,共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生产方式转变步履 缓慢,尤其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二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 和大学生群体提供的就业服务不到位。 (九)我国正处于从就业结构失衡如何走向均衡就业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就业特点 是,劳动力不是无业可就,而是就业质量需要普遍提高的问题。就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一是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调试问题。二是就业和社会发展的调试问题。三是就业 与政治发展的调试问题。四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调试问题。 (十)审慎对待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创造业大国的提法。这个提法方向是对的,但是创 造业大国对就业的影响绝对不可低估。制造业产生大量就业岗位,而创造大国,像美国搞 互联网,搞高科技,它的用人量显然是有限的。从长远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就业 最大的影响是有经济增长无就业增长,这是我们必须要避开的陷井。我国人口基数大,如 果不考虑就业问题,盲目谈创业是危险的。 二、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个滞后期,因此,国家的宏观政策需要有一 些超前的考虑,在维持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还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做一些结构 性的调整,特别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稳定就业,就要让中小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发 展。应当采取一些救济性措施,减小中小企业在反通胀政策下所受到的伤害。下半年的货 币政策可考虑在升息的同时下调存准率。 (二)下半年经济增长走低,既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不需要人为改变的过程。为 了防止走低再来搞宽松,再来推动投资,造成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建议在未来相当一段 时期内保持不太高的增长率,有利于结构调整,但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样使我们的政策 更加平衡,避免造成结构失衡,特别对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要有政策上的考虑。 (三)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问题可能和就业的关系最为密切,应采取更加积 极的政策,引导劳动力向中小城市合理流动,鼓励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镇提高就业承载力。 中小城市、二三线城市不应给低端劳动力进入城市设置新的门槛和障碍。在限购政策上, 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格外对中小城市、二三线城市住房和就业的联动关系有所考虑。 (四)要在政策法规上,对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用工方式加以规范。劳务派遣和人事 代理用工应向微利和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绝对不能以收费的方式介入。 (五)在培育新兴产业中,要重视发展老年产业,使老年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为 此,要预先在土地配置、人力资源培养、服务模式等方面做好准备。 (六)用创新理论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一是建立中国特色就业系统动力学理论框架, 从系统运行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就业问题,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 人力资源开发效能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增强市场供求的匹配度。改革传统的技工院校培 养模式,校企结合的专业培训组织或许更有效,更具生命力。三是适宜就业的社会经济土 壤改良理论,对持续改善就业状况有积极意义。要创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现 在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出得多,真正落实的并不理想。四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促进就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把工夫更多用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 (七)重视小额贷款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拉动就业,有利于 改善就业结构。 (八)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出充分的体面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积极推动 企业经济增长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从产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 展。同时,倡导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让员工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推动教育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员工在职培训。四是各级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切实为大学生、农民工等就业群体提供咨询服务。五是正 确引导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等求职群体转变求职观念,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 制定和完善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企业和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并使之落到 实处。 (九)促进就业转型,解决就业结构失衡问题。第一,要打破体制界限、地区和城乡 界限,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一体化。第二,要引导地方政府强化认识。就业应该成 为地方综合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就业,就没有产业,光有城镇不可能有社会经济 发展。第三,要解决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增 长的现状如何匹配是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 专家发言 陈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进入 21 世纪,全球对就业岗位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威胁论”中最有市场的就 是“中国正在抢全世界饭碗”。这个问题是进入 21 世纪的新挑战,这是过去几年我们已经 说过的。从刚才就业司的报告中看出两点。一是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上,到 2011 年我们 仍站在上风,包括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二是过去几年新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今年似有良性 的、让人高兴的缓解势头。今天我们讨论短期形势,我重点说 2011 年短期形势中以及“十 二五”规划中的新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问题、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反通胀。今年短期经济形势最大特点就是反通胀。宏观调控政策的决策 依据首先是反通胀。反通胀下的政策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些部分政策对就业的潜在负面 影响不可低估。 首先,是人民币升值。进入 21 世纪之后,我们多次说到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影响。但 2011 年有些不完全一样的地方。迄今人民币已经较大幅度升值了。从去年 6 月 18 号到今 年 6 月 18 号,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 5%以上,今年 1 月 1 号至今,已经增值 2%以上。我 们不接受发达国家强压人民币升值,更不可能接受他们把自己的失业率向中国转移的企图。 昨天最新消息,温总理到欧洲、英国访问,开口就说我们去年买了你们多少东西,给你们 增加多少就业岗位;我们今年还打算买多少,还准备增加你们多少就业岗位,别老说我们 抢你们的饭碗。但我们得清楚,目前人民币升值在通胀压力下,恐怕比以往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因此我特别强调,我国的汇率 政策已经从过去的“抵抗型政策”转变为“妥协型政策”。我们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 人民币升值问题有所妥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就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有 清楚、明确的思想准备。过去一些年,我们主要是以种种迂回方式来调整、来对抗为人民 币升值的压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妥协性的政策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可能对我们的外向型 经济和出口产业有比较明显影响。在华东、华南这些地方,很多企业家座谈中都说到人民 币升值对外向型经济和就业影响问题。这个影响可能有一个临界点。迄今不是很明显,也 许升值到这个临界点时突然成为危机性态势。究竟人民币升值到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一下引 发失业危机?中小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一下子成规模地倒闭不干了?现在还摸不太准,现在 看起来,过去一年 5%的升值,企业基本承受了,并没有出现我们以为的,像 2009 年初那 样停产一大批中小企业,使得农民工被动返乡。但是我们觉得这个临界点肯定是存在的, 这个危机不会那么轻易就躲过去。过去我们对人民币升值采取抵抗性政策,现在是一定程 度妥协性政策。务必注意到这一点。 其次,在反通胀这个形势下,我们也有一个两难的被动选择,就是货币政策的选择。 人民币不升值,我们就得面对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个上涨就推动了 中国输入型、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一桶石油卖 70 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关系假定是 7:1,我们买一桶石油就是 490 元人民币;如果石油上涨 80 美元一桶,我们把人民币和美 元汇率调整 6:1,那我们买一桶石油只需 480 元人民币,还便宜 10 块钱。但我们不可能 承受过短时间内人民币过快升值。那就得用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我不大赞成统计局所说 的下半年通胀会缓解的估计。恐怕形势没那么乐观。因为现在推动输入型通胀的国际因素 已经不只是美国一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包括日本政府为刺激灾后经济不至于下 滑,也在大量释放信贷规模,增发货币,推动日元贬值,以刺激其出口。除了美日政府的 货币政策外,地缘政治也出现了新危机。我们千万别以为北非、西亚海湾地区的政治危机 可以卡扎菲的命运作为结束,这不可能。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卡扎菲去留问题。世界已经进 入一个新的政治周期。上个世纪 60 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运动的一批领导人,当时 高举民族独立旗帜的民族英雄,他们当总统都当 40 来年了,现在都已年老体衰,统治力下 降。这批民族英雄现在变成了民主的对立面了,这场政治危机已经在向沙特、埃及、也门、 叙利亚等国家蔓延,如果蔓延到沙特、约旦等国家,那石油价格恐怕就不那么不乐观了。 今年年底就有机会看到 180 到 200 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我们现在应对通胀,有一副药不 大敢吃,这就是大幅度升息。很多开发商跟我说,现在采取的是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我说 你如果觉得现在最严厉,你趁早金盆洗手别干了。因为现在的存款利率还是负利率,连常 态的利率水平还没到,更不要说约束性、惩罚性利率了。哪里就到最严厉了?我们为什么 不更多使用升息呢?因为升息会伤害消费,而且会把更多热钱吸引到中国,对人民币升值 造成压力。目前货币政策的选择是尽量少用升息,多用提高存准率。今年上半年一个月提 高一次存准率。这是很不寻常的政策。但是不断提高存准率也有一个很大缺陷,就是会造 成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不公平。为了规避升息可能对消费的伤害,我们持续采用提高 存准率的政策。这好比东西短缺时不涨价,谁有路子谁买,谁势力大谁买。这种形势显然 有利于大企业,特别是大国企。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中小企业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 建议,人社部应该向国务院提出,应当有一些救济性措施,减小中小企业在反通胀政策下 所受到的伤害。 第二个问题,城市化。 首先是城市结构调整对就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十二五”期间,城市化问题和房地产 问题可能和就业关系最为密切。首先,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向的 政策。因为在“十二五”期间,大城市人口过度承载的问题非常突出。中国不是不需要发 展城市和盖房子,但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沿海特大城市已经过度承载了,没有办 法扩张了。城市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超过一定规模以后,城市管理成本是呈几何基数增 加的。“十二五”规划明确说,我们要走“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 化之路。针对这样一个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空间配置密切相关的城市结构调整,我们 也有必要及早的提出引导性的政策。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镇,最大的弱项恰好是就业能力 承载力弱。为什么大家都挤到北京、上海,因为相对就业承载力强,但是基础设施、环境 代价不能容纳,这样就存在一个矛盾。中央政府应当有一定政策,鼓励二三线城市和中小 城镇提高就业承载力。现在就要明确提出这样一个空间就业结构的政策导向。 其次,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那里并不是限购重点,但当地政府也积极希望在那里采 取限购,特别是一些地市级中心城市,欢迎有钱买房子的人来,而不希望低端就业的人来。 低端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住房、社保、就业三个问题变成联动的了。实际上,限 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伤害低端老百姓在城镇中落户和就业问题。就业不是短期能结束 的事,中国住房供不应求是长期现象,在供不应求下,投机性的抑制就是长期现象。大城 市人口过渡涌入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别期望北京很快解除限购,不是不让买房子了, 只是不让买第三套、第五套房子而已。二三线城市不应给低端劳动力在进入城市设置了新 的门槛和障碍。在限购政策上,要请国务院决策部门在制定决策时,格外对二三线城市住 房和就业的联动关系有所考虑。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我对就业形势谈几 个想法。 首先,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较好,劳动力需求的状况保持旺盛,而且很多部门存在劳 动力短缺的情况,这对就业而言是一个有利的形势。但是下半年的情况会怎样?这是一个 值得关注的问题。我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趋势会下行,这恐怕已成为定局,从需求角度 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由三部分组成,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个方面的形势怎 么样,决定未来的经济增长的走势。从这几个方面的迹象看可以说明这一点。 第一,到目前为止,如果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率和消费的名义增长率,都没有 看到走缓的趋势,但是有一个突出的因素是近几个月通胀率在上升,在扣除通胀因素以后, 实际上投资和消费都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走缓趋势了。今年 1-5 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 保持在 25.8%,仍然很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名义增长率都保持在这个水平附近.但由于固 定资产价格指数上涨了,扣除这个因素以后,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显然已经降到 20% 以下,已经是明显走缓。 第二是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增长率 1-5 月份保持在 16%以上,没有明显 减缓,但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是走缓的趋势。从居民收入看也是这样,虽然城乡居民 收入相对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但因为通胀的影响,实际增长率还是呈现放慢的态势。今 年居民收入增长率肯定会回落到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 第三是出口变化。5 月份,出口同比增长率出现大幅度下降,降到 18%19%左右。进 口增长没有明显变化,这样净出口就将出现明显的回落。而带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是净 出口,当净出口走势开始减缓的时候,它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要减小。 我们的经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长期以来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国内消费 增长相对缓慢,导致了结构失衡。因此,投资增长放慢一些不是坏事。出口方面,由于我 们长期保持了很大的贸易顺差,现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我们又调升了人民币币值,出口放 慢一些也是必然的。消费需要扩大,但受一些体制因素制约,一下子上不来。而在三大需 求都放慢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放慢是必然的。 因此我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减缓已成定局。我估计全年经济增长可 能在 9%左右。但是上半年的增长率明显高于 9%,至少第一季度是 9.7%,下半年的增长率 很可能明显低于 9%,也许是 8.5%左右甚至更低。如果是这样的形势,它对就业可能会带来 一系列的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宏观政策因素和信贷结构的影响。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 时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现在的货币政策已经回归到了稳健的状态。5 月份 M1 与去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3.8%。回归稳健是必要的。总的来看,我觉得在通胀的形势下,恐怕 这样一个比较稳健的政策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但是,在维持这样的一个稳健或 是相对比较紧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对就业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这里货币政策我觉得还有考虑的余地。我们的宏观政策在转折时期常常出现矫枉过正, 没有考虑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个滞后期。当收紧货币的时候,没有立即看到 经济增长下滑,但是这个下滑可能会发生在未来半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之后。相反的情况 也存在。宽松的宏观政策没有立即引起通胀,会导致错觉,以为宽松政策还可以继续。但 等到通胀来了,再调整政策,往往就晚了。 例如 1998 年,当时从统计数字来看,高增长、低通胀,形势很好,因此相对较紧的宏 观政策一直维持到 1998 年。这一年的货币供应量 M1 的增长率只有 11.9%,是一个紧缩的 年份。但到后来才忽然发现不行了,经济增长一下子掉下来。说明当时的宏观政策预见性 差了一些。2008 年,金融危机时期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况,一些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来,宏观 政策需要适度放松,但是当时主流的意见认为,要防止通胀反弹,所以要继续保持从紧的 政策。一直到 9 月份。当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中国经济的时候,才开始调整货币政策, 这个时候有点晚了。到 2009 年的时候,又来了一个过度宽松,特别是银行贷款放得过多。 当时怕的是经济增长拉不起来,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在经过一个滞后期之后,它对整个宏 观形势的影响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当时宏观政策上欠缺的地方。 现在的宏观政策恐怕也需要有一些超前的考虑。目前在维持一个总体稳健货币政策的 前提下,恐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一定程度的松动,而且要做一些结构性调整。我觉得,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不排除在升息的同时,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因为我们用存款准备 金率的调整来代替利息的调整,虽然能够解决一些短期的问题,但对中长期来讲问题很大, 利率相对于通胀率倒挂,是个不利的因素。 另一方面,当我们处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期,大量的贷款投放到了地方融资平台、 房地产市场和大型投资项目上。但是在收缩的时候,不可能把钱从这些项目上收回来,这 些项目可能还会继续吸纳资金。因此在收缩的时候,首当其冲受影响可能是中小企业,特 别是小企业。可能受影响更大的是他们的企业流动资金。这么一来,对这些企业的正常生 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利率是很低,但是,贷款拿得到拿不到,很大程度 上要凭你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凭你的谈判地位。这样,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大 型投资项目都不会受到太多影响,而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会非常大,特别在中国目前这种大 银行体制下,尤其是所谓“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会更大。我觉得这是非常需要 重视的问题。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度远远高于大企业,小企业不景气,就会给就业形势带来 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走低,既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不需要人为改变的过 程。如果为了防止走低再来搞宽松政策,再来推动投资,会进一步加剧结构的失衡。我倒 是更倾向于主张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一个不太高的增长率,不要人为地推高投资, 这有利于结构调整。但是要考虑怎样使政策更平衡,避免造成结构失衡。特别要注意宏观 政策对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和对就业的影响,这方面要有结构性的政策考虑。 张志斌(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处长、高级统计师)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从统计局数据看,今年宏观经济总体在上半年仍 然保持着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 第一,从工业生产来看,5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3%,增速比 14 月份回 落 0.1 百分点,15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增速比 14 月份回落 0.2%,从去年 6 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基本上是在 13%14.8%之间,现在在 14%左右,基本在这个区间。固定资产投资,15 月份增长 25.8%,比 14 月份还加快了 一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 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6.9%,增速比 4 月份 有所回落,回落到 0.2%百分点,15 月同比增长 16.6%,增速比 14 月加快了 0.1%。 第三,进出口。进出口维持比较高的增长,15 月份进出口总额 27.4%,连续两个月 下滑。今年 12 月份,进出口总额是 28.3%,13 月份是 29.5%,1 月、4 月、5 月是连续 下滑。但是这是增速的下滑。就绝对额度来说,还是增加的,出口总额 4、5 两月连续创出 历史新高。进口这块也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像 2010 年年初的那种增长可能跟 2009 年基数比较低有关系。 我们局里还有一个制造业采集经理指数指标,从 4 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两个月下滑, 总体上还是维持在 50%以上,5 月份是 52%,4 月份 52.9%,其中这里面有从业人员指数,5 月份 50.9%,也是在 50%以上,说明制造业仍处在增长区间。这是几个经济数据。 从就业数据来看,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2009 年 3 月,我们当时为了应对经济危 机,加快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统计局在全国 31 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搞了一个月度 的劳动力调查,从 2009 年 3 月份开始一直做到现在,这个数据没有间断。从今年以来,这 个数据从今年 1 月份到现在基本保持平稳状态,上下的波动没有超过 0.1%。中国的就业和 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其他国家企业觉得不需要人了就把他辞退了,我们国家体制有很多措 施。从企业来说当一个经济周期变化短期看不清楚时,可能不会马上辞退工人,但没有那 么多活了,就会少加班。所以就业形势的变化,从就业人员工作时间也会有一些反映。从 这个数据看,今年 15 月份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始终处在 44.344.9 小时之间, 波动非常小。大家都说中国的就业不足。其实从城镇的数据来看,这一点也不是非常明显, 在 20 小时以下人员占就业人员 5%左右,但是在农村就比较多了。所以从工作时间来看, 没有明显的减少,包括短时工作者和超时工作者比例基本是比较稳定的。 再看平均失业时间看,今年上半年维持在一年半左右。平均失业时间反映两方面的情 况,长期来看如果失业时间很长,再就业难度会更大,长期失业者再就业的难度是很大的; 短期来看,如果失业时间下降,会提示我们可能新增失业比较多。今年上半年这个数维持 在一年半左右,提示我们今年上半年没有比较成规模的新的失业人员出现,同时也提示我 们就业困难群体,他的就业并没有随着经济危机的缓解而同步趋缓。 从失业人员结构看,失业有主动失业与被动失业。有些人是主动辞职,有些人是被辞 退。对劳动力本身来说主动和被动对他影响是不一样的,被动失业痛苦会更高一些,今年 以来,被单位辞退的被动失业者比重是持续下降的,占整个失业人员的 26%至 27%。在 2009 年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比重超过了 1/3。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结构性的矛盾比较明显,我想说两个问题:一是女性就业的难 度,从调查数据看非常大。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失业率也明显高于男 性。更细的分析我们也没有做,到底什么原因,我们也没有去做调研,现实感受来说女性 找工作确实也比较难。这是结构性的矛盾,女性就业难度很大。二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高校毕业生高端就业有难度,且难度是持续上升的。当经济出现了下滑的时候,一些低端 失业者会大批失业,大学生就业难度会更加大。当经济好转时,低文化程度的,对岗位也 没有什么要求的人很快就就业了。大学生这块他们并没有随着危机缓解而同步出现缓解, 从数据看,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到 24%。这个比例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是 变化的,现在到 5 月份这个数据应该属于比较淡的季节,这时候大学生比例应该是比较低 的季节,但今年的比重要高于去年同期。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期间,主要从粗放型要素投入,进入精细人工投入的转 变过程中,这个过程要求我们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它的内涵要发生一些变化,从提供岗 位、资金支持、购买岗位等一些积极就业政策转向预期职业教育、及时信息共享、规范劳 动力市场。这是我们在精细化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模式后经济政策体现的落脚点。 针对这样的想法,我想对就业形势分析提两个现象:第一,中国亟待规范劳务派遣和 人事代理这两种用工方式。因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更加关注是研发和销售,所以在生产 过程中的用工方式,需要采取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企业需要淡化生产过程,因为现在的 市场是全球竞争,更加强调研发和销售。尤其是重复劳动的生产过程,更需要是降低成本。 所以在这样的需求下,规范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非常关键,需要进一步规范,形成社会养 人,企业用人的发展趋势。 现在,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用工在增加。首先是大型国有企业加大了劳务派遣用工, 他们采取这样的用工方式首先想到的是节约成本,并不是想到怎么去用人。比如中石油, 去年下半年以后,每个加油站只有 13 个是合同制,其余全部是劳务派遣。因为劳务派遣 不规范,员工基本工资虽然没降,但是各种福利和机会大大减少,大家情绪非常不好。我 听完这个消息,觉得我们生活在“定时炸弹”的城市里,这些劳务派遣用人不规范,企业 忽略他们的福利和机会,他们会用他们的工具造反,加油站底下全是炸弹。 我们真正在编制内的人非常有限,他们是管理者和监督者,真正的服务人员,他们需 要很专业的劳务派遣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需要大量劳务派遣用工,外资机构大量用 劳务派遣,中小企业和加工企业也需要这样的用工,事业单位压缩编制加大服务任务,也 需要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目前,中国的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虽然在劳动合同中有所提 到,但从法律法规、合同管理和服务都缺乏规范,也缺乏监管,个体矛盾很容易酿成群体 矛盾。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应该朝微利和公权力方向发展,在就业引导上,人社部应该有 思想准备和综合措施。 第二个现象,引导就业,引导人力资源培养。中国的人口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总量,而 在于结构。2015 年以后,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明显,几乎平均以 800 万速度下降,劳动人 口下降和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增加,这需要我们引导老年服务业和人力资源的综合发展, 改变一些基本的理念。伴随着出生率的继续下降,和老年赡养负担极具提高,养老需要社 会化和产业化,老年的保健、居家护理,老年娱乐,老有所养需要社会化综合养老产业。 我们研究日本和德国,日本和德国居民储蓄率下降,但是不等于他们人均收入下降,他们 的钱哪去了?中老年钱不在银行,他们到了老年信托业和老年服务业,这是应对老龄高峰 很重要的趋势。中国亟待需要发展的,就是把养老的信托业和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综 合的去发展。为此,我们需要预先在土地配置、人力资源培养、服务模式等方面做好准备。 吕学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一直关注中国和日本就业和促进就业的情况。现就我观察到的现象,从四个方面谈 谈。 第一,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比较基准问题。我观察到,全国大部分省份的 “十二五”规划中,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所设计的目标大都为与国民经济增长幅度相一 致。也就是基本上是按照 GDP 的增长幅度。如上海、北京是 7%,也有很多省份提出城乡居 民收入增长速度要达到 9%、10%,甚至 12%、13%等等。但是分析一下,就是各个地区城乡 居民收入都达到了 GDP 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 GDP 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就真的增长了吗? 我认为增长不多。因为 GDP 不像前几年那样,保持两位数增长,基本保持 8%左右的稳健发 展的速度。可是现在居民消费指数 CPI 却是上升非常快,3 月 5.4%,4 月 5.3%,5 月是 5.5%,6 月份可能还要高。二者相抵消,国民收入增长还是很有限甚至是没有增长。再看 PPI(生产者指数),经济学上讲,PPI 是影响 CPI 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增长在 2011 年 的 3、4、5 月份连续三个月都在 6%以上。那么引发的 CPI 的增长就很可能也要保持在 6%以 上。这怎么可能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进而又怎么可能促进就业?我也看到一些材料,有 学者提出要真正保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应的指标应该是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我认 为有一定道理,大家可以讨论。2009 年 M2 是 29.7%,2010 年是 19.5%。有人估计 2011 年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增幅为 16%。所以在宏观经济发生变数的情况下,确保城乡居民 收入增长唯一的对应值,就是 M2.这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基准,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第二,关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2011 年上半年,江浙等 16 个省中小企业出现了经 营困难、融资难等情况。2010 年棉花是一吨一万多块钱,现在涨到三万多元;还有人工成 本上升,各地在这两年频率非常快、幅度非常大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有一些城市达到 一千块钱以上,雇一个人原来一千元就行了,现在要两千,熟练工人升值到四、五千元, 中小企业遇到经营上的困难。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3.7 年。我观察了日本的 情况,日本政府中小企业厅发布的支撑日本经济希望的 300 家中小企业情况资料表明, 这 300 家遍布日本各地各行业的中小企业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班组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公司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含农业科技示范)
- 2025年度公司车辆维修配件供应及质量保证协议3篇
- 2025年度关于智能制造领域方协议解约的合规性指导与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养牛基地建设项目合同2篇
- 2025年度公厕保洁服务与社区绿化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经营权承包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财产权益保障及变更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能设备试用体验服务全新试用协议3篇
- 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
- 诗朗诵搞笑版台词
- 养老服务中心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落地式脚手架监理实施细则
- 上海市金山区2022-2023学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节水灌溉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期末试题】河西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 2022年总经理年会发言稿致辞二
- 警综平台运行管理制度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简约中国风水墨山水工作总结通用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