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_第1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_第2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_第3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_第4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食品安全) 材料 1: 李克强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他指 出,今年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一是严肃依法进行整治。 要完善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让犯罪者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 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二是强化企业责任。企业是食品 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健全诚信体系,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要建立安全信用档案。严格执 行市场退出机制,严重违法者不允许再涉足食品行业。三是落实政府监管职责。要全面加 强食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广覆盖的监管格局,消除死角盲点。健全食 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况和发生之初。对渎职失职行为要严肃责任 追究,绝不允许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改革和完善体制,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国务院食品 安全办和有关部门要组织督查。 材料 2: 刘姨来自梅州,退休后搬到珠海跟儿子一起居住。她说,在这里耕种的居民有来自湖 北、湖南、江西一带的,有来自省内各地的居民,大家都是怕吃到施放农药、施放催长激 素的蔬菜,所以就买来锄头、扁担、水桶开荒种菜,一个四口或五口之家,开一片 50 平方 米的菜地就能解决蔬菜供应。“我种的韭菜要三个礼拜才能长成筷子长,而一些菜农三天两 头喷激素,四五天左右就能收割,这样种出的韭菜敢吃吗?“ 刘姨菜地旁边是钟先生的地,他也是退休后从内地迁到珠海来的老人。他说:“最可怕 的还是头顶鲜花的青瓜。“他从菜地里摘了一条弯曲的青瓜,把瓜端举给记者看:“我们自 家吃的青瓜结果时花就谢了,而市场上卖的头顶鲜花的青瓜都是用避孕药、雌激素涂抹的 瓜,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的后果。“ 与老年人开荒种地不同,在珠海某企业工作的白领陈先生采取的阳台种菜的方式,用 花盆盛上土,在阳台上种植薯叶、西红柿、豆角等蔬果。 毒豆芽、“绝育”青瓜、毒肛豆国内农产品问题层出不穷。珠海市盛宝自然博物 馆馆长李盛炳认为:“现在监管技术也存在问题,就拿避孕药涂抹的青瓜来说,农产品检 测不一定能查到,农产品激素是否超标还处于监管盲区。” 材料 3: 今年 41 岁的谭某东是当地人,仅有初中文化。去年 7 月 26 日,谭某东从南海大沥镇 买进 550 斤猪肉,运进自己所开的肉胶加工场予以“加工“。这些猪肉被一一切片后,丢进 一种由猪血、硼砂、豆粉、糖、盐、水等物混合而成的“染色剂“里浸泡,使它们的颜色渐 次变成牛肉色,总重量增加为 700 斤。接着,谭某东将上述“牛肉“运到自己位于农产品交 易中心的档口假冒牛肉批发销售。办案人员查扣“牛肉“当日,发现有 97 斤“牛肉“成功销出。 经质监部门检测,其中硼砂的含量高达 3800mg/kg。 谭某东向办案人员交代说,从去年 1 月开始,他用猪肉变“牛肉“的方法制作、销售假 牛肉约 16 吨,销售金额约 23.4 万元。 检察官说,谭某东以 6 元/斤的价格买进猪肉,又以 6 元/斤的价格批发“牛肉“,赚的 是猪肉增重后的价钱。估计购货者买进“牛肉“后,以真牛肉 10 多元一斤的时价转卖。 南海检察院检察官查询多种资料后说,硼砂具有增加食物韧性、脆度及改善食物保水 性和保存度的功能,因此添加硼砂的食品蓬松而有弹性,不法人员常常添加到腐竹、肉丸、 凉粉、面条、饺子甚至粽子、元宵中。但硼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连续摄入后会在体内蓄 积,妨碍消化酵素作用,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危害,引起急性中毒等。婴儿、儿童和成人摄 入量分别达到 23 克、5 克、15 克即可致死。我国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硼砂,2009 年,卫 生部还将在肉类和肉制品中违法添加硼砂的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材料 4: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为切实加强“瘦肉精“监督管理,日前已印发“瘦肉精“ 专项整治方案,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生猪、肉牛、肉羊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 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近日曝出的“牛肉膏“事件再次吸引了全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注意力。 据介绍,牛肉膏属于食品添加剂,主要原料是以牛肉或者牛骨经过酶化、酶制,就是 熬煮、熬制,从中得到的一种肉或骨类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再添加谷氨酸钠(就是通常说 的味精)和食用盐配置而成,具有浓郁的牛肉香味,是一种盐味的食品香精。主要作用是 增香提味,使食品具有牛肉味,类似味精的作用。作为一种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如果获得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生产,并且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使用, 是合理合法的,也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但如果使用的是未经许可生产的食用添加剂或者 超量超范围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关部门和餐饮业人士认为,食品添加剂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 利欲熏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 据闫先生说,他开的饭店去年全年只有卫生监督站来查过一次,主要查米、面、油等, 没有查添加剂。“他们可能没有技术手段,带来的仪器只能查一些主要的原材料,也可能他 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饭店。“他说,即使是对米、面、油的检查也很随意,“来了以后就让 我们把原材料拿出来,饭店完全可以检测时拿出来好的,平时用差的。“ 据了解,由于食品添加剂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产品,因此,对于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的 工商部门而言,只要经销者的产品是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厂家生产,并获得添加剂经营许 可证,就无法禁绝其上市流通。 而对于负责添加剂生产使用监管职责的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而言,目前能管住 的只是“正规军“,即在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登记备案的正规生产企业和餐饮企业。安 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专员米华阳介绍,目前对于纳入食药监督管理范围 内的餐饮业,管理部门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办法。“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小作坊、小摊贩,这块 的食品安全监管还是盲点。“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行制定。由于缺乏 统一专门性的监督管理办法,导致目前对小作坊和小食摊的管理归口多元,标准不一,存 在诸多漏洞。 一些餐饮业者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认为,食品加工小作坊等食品生产经营的“小散户“ 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必须尽快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出台统一的专门管 理办法,将其纳入严格的管理体系。 材料 5: 4 月 15 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一批硫磺熏制过的“问题生姜 “,共约 1000 公斤。 据介绍,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 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看上去又黄又亮,显得很鲜嫩,市场上可以卖出好价。化 工原料硫磺对人体健康有害。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河北昌黎县一些葡萄酒厂家,用酒精掺添加剂、香精、色 素等调制后做成假冒葡萄酒,有的甚至根本不含一点葡萄原汁。之后,厂家再贴上各种国 内外葡萄酒标签,冒充名牌葡萄酒销售,其中一部分在北京的城北回龙观交易市场销售。 材料 6: “地沟油“在武汉到底有多严重?一位在武汉从事 16 年地沟油收集和销售的梁新曝出了 武汉“地沟油产业“内幕:500 多名从业者、分 8 个区域运营,每个区的“老板“年赚一百多 万。 他操着一口安徽口音说,没办法,最近风声紧。为什么还做这行?望着窗外的大雨, 他无奈地回答:“我也想过退出这一行,但我能做什么?一没文凭,二没技术。如果离开, 生存都有问题,回农村干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年成不好,还得倒贴“ 梁新:地沟油的职业回收时间分别为上午 6 点至下午 3 点,晚 8 点至深夜 11 点。地沟 油主要来自快餐店、酒店等知名快餐店、肯德基、麦当劳以及食品店。其中酒店和火锅店 是大头。武汉三镇有规模不等的餐饮企业上万家,每天产出餐厨垃圾 800-1000 吨。卖给我 们时,有的酒店完全是当垃圾处理了,但也有酒店会收钱。每吨废油能够提取 0.8 吨食用 油,一天最多就可炼 800 吨。 快餐店、街边中小餐馆、火锅店以及其他油炸摊点是主要销售对象。许多火锅店是连 锁经营,涉及餐饮单位多,因此涉及消费人群特别广。特别是一些川味红油火锅用油量大、 口味重,有的火锅店为节省成本,加重口味,甚至将“老油“反复使用。中小餐馆也是地沟 油的重点客户。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大行其道,都是这些店老板渴望低成本,希望赚更多的 钱,否则也没我们生存的市场。每天上午都会有人出去销售炼制出来的食用油,一般都是 装在塑料桶或铁桶里,每桶容量在 360 斤左右,每桶的市场价为 600 元。你想想,1.7 元 一斤,与粮油店散装油相比,都是几倍的差距,谁不愿意买。再说我们现在炼制出来的食 用油,一般人也看不出来。 地沟油有很多用处,食用油是第一。此外,地沟油还能做肥皂的原料,加工成肥皂用 于人体和衣物清洁时,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地沟油调些香精也能制成花生油,这种最为黑心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油标称纯正花 生油,实际上是掺着廉价地沟油、大豆油、棕榈油的,这种劣质花生油有霉味、氧化味等 刺鼻味。 材料 7: 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 汇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 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据了解, 济源双汇公司已于 17 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 2000 多吨、冷鲜 肉 70 多吨。 面对持续升级的“瘦肉精“丑闻,双汇集团 16 日、17 日接连发表公开声明,除了对消 费者表示歉意外,集团公司还作出决定: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 品管部长予以免职;要求下属所有工厂,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 量;将每年的 3 月 15 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每一天。 在这家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品牌的官方网站上,和上述声明同样醒目的,还有其“诚信 立企、德行天下“的承诺与标榜。昔日头顶光环的明星企业,为何转眼即深陷泥潭而难以自 拔?记者调查发现,在双汇集团态度暧昧的声明背后,隐藏着看似完备实则脆弱的食品安 全监管链条。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 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 2002 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 年 3 月,河南 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 监管。按照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 侦破等。 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 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 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 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外地流入本地 的生猪,只要其提供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耳标齐全,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 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材料 8: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段时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前天(15 日),温州市工商部门在龙湾区状元镇发现一家黑作坊,大量出售“染色馒头“。 这个作坊位于温州市区的状元镇甘岙村甘中路,条件非常简陋。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 外的地上,边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满是泥泞,四处是发霉的墙壁,还摆着睡觉的床。 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工商执法人员没有在现场发现一颗玉米,但作坊出 售的却是所谓的“玉米馒头“。 记者看到,作坊的台面上放了 3 瓶液体物和 2 包固体物。3 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 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2 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 “。现场一名女工表示,这些都是和面时直接加入的。“柠檬黄“、“玉米香精“和成的面是用 来制作玉米馒头的;不加色素的面粉用来制作白馒头,为增加甜度和香度会加一些糖精和 香精。女工说,量是加的多还是加的少,主要是凭手感。 网上传言这家作坊还有大量染色馒头卖给了附近的学校,在作坊里,工商执法人员查 到一本账本,记录了 3 月 22 日到 4 月 14 日该作坊馒头的销售情况,作坊每天的营业额在 3000 元左右。3 月 22 日到 4 月 14 日,24 天就卖出馒头约 19.48 万个。其中有 1.1 万个染 色馒头卖给了附近的某职业技术学院。不过,该学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 食堂不会从黑作坊采购染色馒头,他们食堂的包子馒头等食品都是自己制作的。 材料 9: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 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 有效形成全链条监管;重庆、广东、辽宁、湖南等政法部门全力做好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 为的查处、侦破工作,严惩并公布了“毒豆芽“、“墨汁粉条“、“染色花椒“等一批食品安全 违法犯罪案件;吉林开通 24 小时投诉举报热线,聘请 1300 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深入 社区摸排食品安全隐患线索;四川统一发布各食品监管部门、公安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 话;广西加大投入力度,给监管一线增配了快速检验检测设备,用于快速筛查有可能被添 加的非食用物质;江苏、广东、内蒙古、宁夏等地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 工作,广泛宣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以及有关防范、惩处措施。 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探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措施、新机制,北京市明确对 列入非法添加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黑名单“的企业在京投资实施限制措施, 相关责任人不得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 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 菜单上予以公示。 材料 10: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 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 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 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更多健康有益、丰 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 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 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 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 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 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 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同 时,我们要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 补短,从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一、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15 分)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简要分析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要求:对原因的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 300 字。(20 分) 三、假如你是某政府的工作人员,你将如何解决现存的食品安全问题?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400 字。(25 分) 四、请联系给定资料,围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一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字数在 1000-1200 字。(40 分) 材料点睛 【材料 1】材料 1 作为一个统领材料,通过国家领导人的会议报告探讨了本篇材料的 核心问题,即食品安全问题。材料中不仅体现出其逻辑结构,也可以作为对策性要素以备 答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 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时他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 部署,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 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材料 2】材料通过一些案例、事例反映出现阶段农蔬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通过 部分专家的观点揭示出其频发的原因所在。“市场卖的蔬菜我都不敢买了。“刘姨一边松土 一边说:“又是催长激素,又是农药,又是化肥,还有保鲜剂,这种蔬菜会损害人的健康。 “ 【材料 3】材料通过谭某东将“猪肉“变成“牛肉“的案例反映出农副产品的安全问题, 也揭示出利益驱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 4】以“瘦肉精“和“牛肉膏“事件为切入口,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不仅 包括经营者利欲熏心,也包括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执行手段流于形式。 【材料 5】案例论证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 6】材料通过地沟油的案例,再次证明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可以得 出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个例,其存在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另外,利润的驱使和社会的观念问 题对食品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材料 7】材料仍以案例、事例形式反映食品安全的具体问题,即监管链的存在在制 度层面上对食品安全具有保障作用,但监管执行层面仍有缺失。 【材料 8】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调查数据等形式反映食品安全现状。 【材料 9】材料通过各地的做法提出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具体策略,比如构建严格的 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通举报电话,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等。 【材料 10】最后一段材料点睛升华,从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诚信问 题。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材料中主要反映了我国食品领域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企业和 社会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方面食品监管体制不顺畅,监管力度不够,产品监管处于盲区; 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第二,企业方面,部分经营者食品安 全意识淡薄,且以小作坊、小摊贩分散化生产为主,生产条件差等。最重要的是利欲熏心, 而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等。第三,社会方面,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 二、参考答案: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食品安 全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专门的管理办法,归口多元,标准不一,各部门分工不明确, 难以形成有效地协作机制。第二,政府监管督查力度不够,产品检疫中心对食品的抽查流 于形式,方式简单,监管工作软弱无力,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落到实处;第三,农产品种植 者及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与食品常识,片面追求经 济利益,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第四,监管技术手段简单,测量仪器落后,农产品激素监 测技术处于盲区状态,小作坊等小规模经营制作食品工具落后,人为定量;第五,政府在 对食品安全的资金投入和基金倾向存在漏洞与盲区。 三、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问题已对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着手解决: 增强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对食品安全重点整治,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将食品安 全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及规范。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社会形成链条监管,政法部门全力做好食品安全违规犯罪行为 的查处、侦破工作,严惩安全违法犯罪案件,深入社区摸排食品安全隐患。全面加强食品 安全监管,构建广覆盖的监管格局。坚决取缔非法作坊。 增加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增加财政支出,增配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快 速筛查非食用物质及农产品激素含量。 推动舆论宣传。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通过广播、电台、网络、公交车站等方 式向公众广泛宣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及有关防范、惩处措施。 加大食品安全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意识,增强食品安全观念。 四、参考范文: 食品安全拒绝“道德危机” 农药蔬菜、假牛肉、硫磺姜、假葡萄酒、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 近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不法企业与商农不惜使用各种手段销售非安全食品,诚信与道德的 缺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 吃得安全的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势在必行,而道德建设重构与道德危机解除则将起着 重要的意义。 风起于青萍之末。食品安全事件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