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项目设计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把我县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根据国家和省上 2001 2010 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和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的要求,县政府决定,东大滩乡上圈湾村为全县扶贫开发参与式整村推进村,现结合该村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附表一)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地处天祝县境内毛毛山脚下,属石羊河流域一级支流庄浪河源头,海拔2600 3500m 之间,年均气温 1,年均降雨量 150 400间,年均 蒸发量达 5000高寒干旱山区,境内陡坡地多,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严重,多旱少雨是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全村有 3 个村民小组, 102 户 413 人,其中少数民族 61 户 240 人,占 60%;劳动力 210 人,其中男劳动力 110 人;有长期救济户、五保户 8 户 24 人,有二女户 10 户 44 人。全村有耕地面积 1059 亩(自然亩),其中大于 坡耕地面积 689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65%,无有效灌溉面积,人均占有耕地 ;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油籽和洋芋;境内有林地 8200 亩;有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灌丛草甸 和高寒草甸等类型草场 亩,其中围栏草场 2000 亩,现有大小畜 6420 多头(只),其中大畜 320 头(匹),小畜 6100 多只,该村是以牧业比重占 80%的村。 2004 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880 元,粮食总产量仅为 均占有粮食 150 公斤。其中:人均纯收入在 865 元以上的有 49 户 199 人, 864元至 625 元之间的有 53 户 214 人。现有村小学 2 所,在校学生 89 名,学龄儿童入学率 98%,教育条件落后,村小学有 86%的教室属危房,桌椅板凳破旧,缺少基本的教学仪器;广播、电视和通迅入户率很低。 二、指导 思想 按照国家扶贫政策,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贫困群体的参与意识,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整村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良种畜改良为主线,挖掘潜力,努力提高农牧业效益和全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经过二年的努力,使该村农牧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群众生活明显提高,村级经济全面发展,实现整村稳定脱贫为指导思想。 三、主要建设内容 1、草原围栏建设与综合治理项目(旧寺沟组) 充分利用本村天然草场,新建草原围栏 亩,综合治理草原 亩。 2 2、舍饲养 殖项目(旧寺沟、直沟、上圈湾组) 发展规模养羊 100 户,建成 70 平方米标准棚圈 100 座,户均舍饲养羊 40 只,实施科学养殖,舍饲养畜。 3、良种畜引进改良项目(旧寺沟、直沟、上圈湾组) 引进毛肉兼用奥美良种种羊 100 只,当年改良羊品种 1000 只。 4、药浴池建设项目(旧寺沟) 建成 30 平方米药浴池一处。 5、人畜饮水管道工程项目(旧寺沟、上圈湾组) 修建人畜饮水管道 里,附助物 5 座。 6、在正常扶持农牧户发展的基础上,扶持贫困户 40 户(其中:二女户 10 户),户均补助1000 元实物。 7、科技培训项目(旧 寺沟、直沟、上圈湾)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分层次对全村农牧民进行科技、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培训,培训技术骨干 100 人,建示范户 50 户。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附表二) 东大滩乡上圈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概算总投资 83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46万元,占总投资的 群众自筹(包括投工投料折价) 17 万元,占总投资的 贴息贷款 2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草原围栏建设与综合治理 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12 万元 ,贴息贷款10 万元,群众自筹 元。 2、舍饲养殖 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15 万元 ,贴息贷款 10 万元。 3、良种畜引进项目 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8 万元 ,群众自筹 元。 4、药浴池建设 2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1 万元 ,群众投工投劳折价 1 万元。 5、人畜饮水管道工程 8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5 万元 ,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3 万元。 6、贫困户扶持 4 万元,占总投资的 国家投资 4 万元。 7、科技培训 2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中国家投资 1 万元 ,乡自筹 1 万 元。 五、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标准及要求(附表三) (一)施工动员( 2005 年 3 月) 1、召开乡村组动员会,进行实施项目动员,讨论确定项目建设的进度、标准、要求及负责人等。 2、召开各村民小组群众大会,进行实施项目动员,并对乡村组讨论确定的项目建设进度、标准等内容进行再讨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安排好施工的具体事项。 (二)规划设计( 2005 年 4 月 1 日 4 月 30 日) 3 1、由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聘请水利、公路、畜牧、教育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规划,对人畜饮水、道路、暖棚建设做出设计; 2、召 开群众会,讨论落实建设暖棚户和扶持特困户名单及围栏草场建设分配标准; 3、由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施点的具体情况,落实暖棚建设方位; 4、召开特困户及二女户群众会议,讨论确定扶持方式; 5、根据群众意见和设计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县扶贫办审批。 (三)项目实施( 2005 年 5 月 1 日 2005 年 11 月 25 日) 1、草原围栏建设与综合治理建设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5 月至 6 月丈量草原面积 ,7 至 8 月完成草原围栏建设 , 10 月 10 日请县项目实施规划领导小组验收。 该项目负 责人:马信 2、舍饲养畜暖棚建设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5 月至 2005 年 6 月备料阶段:砖 30 万块,水泥 150 吨,竹板子 3000 根,塑膜 600公斤,木料 160子 528 料 1400 2005 年 7 月至 8 月施工阶段,建设户必须按图纸(长 10 米,宽 7 米,要求棚圈底基深 50 50砂浆筑起,砖墙要光滑平整,勾缝。)要求施工,并做好施工记录。 2005 年 9 月 20 日以前竣工, 2005 年 9 月 25 日由乡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初验, 2005 年 10月 10 日写竣工申请报告,请县项目实施 规划领导小组验收。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3、良种畜引进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6 月引进良种羊 100 只 ,分配到 100 户中进行畜种扩繁。国家投资 800 元 /只,养殖户贴息贷款 550 元 /只。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4、药浴池建设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做好药浴池的堪测设计。 4 2005 年 7 月 1 日至 9 月 31 日开挖、衬砌药浴池。 2005 年 10 月 10 日写出竣工报告,请县项目实施规划领导小组验收。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5、人畜饮水管道工程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5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采用国家投资、群众投劳的办法,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完成旧寺沟、上圈湾组人畜饮水管道 里,建附助物 5 座。 2005 年 10 月 10 日写出竣工申请报告,请县项目实施规划领导小组验收。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6、特困户扶持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8 月购买适龄母羊 300 只,扶持 30 户特困户及二女户,户均 10 只。 2005 年 6 月购仔猪 50 口,扶持贫困户及二女户 10 户,户均 5 口。 村上和扶持的特困户鉴定保畜养殖协议,制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发展畜牧业。 要求 特困户根据发展规划和协议一心一意发展,壮大畜群,彻底摆脱贫困。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7、科技培训进度、标准、要求 2005 年 4 月至 2005 年 12 月,培训农牧民 15 场次,培训人数达 4500 人(次),培训骨干100 人,建立示范户 56 户。主要培训内容:牲畜常见病防治、疫病防治、优质牧草种植等实用技术。 对上圈湾村 102 户,每户发 2 本农牧业科技实用技术手册,督促他们学习农牧业科技知识,至少掌握 1 至 2 门实用技术。 该项目负责人:马信 (四)、工程款结算( 2005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25 日) 1、 11 月 26 日 12 月 5 日,进行工程财务款决算,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 12 月 6 日 12 月 15 日,申请报告; 5 3、 12 月 16 日 12 月 25 日,结算工程款。 六、主要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实施 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乡上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技术咨询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编制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项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以及开展各项技术试验和指导。 突出重点,合理规划,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乡村级规划实施 小组要把搞好项目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在严格搞好前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指导规范建设,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组成技术工作小组,生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一是规模连片化,舍饲养殖统一规划、集中地点、连片建设;二是模式规范化,达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运行。真正做到建设一批,见效一处,带动一方。 依靠科技,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科技是生产力的作用 项目建设关键是依靠 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项目户有 1掌握 3技术,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提高科技的转化能力,使草原病、虫、草、鼠害防治、良种畜引进繁育,舍饲养殖、良种畜杂交改良,饲草料科学配方和加工等都能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当中。 重点扶持,全面推进,确保项目资金的滚动式发展 在全面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同时,把现有的贫困人口和二女户作为特殊人群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全村的整体规 划,有针对性地逐户制定详细的扶持方案,对所开展的基础建设、产业开发及其它项目以实物方式落实到户,使每户有一项稳定的增收产业,有一名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对个别确因天灾人祸出现返贫的户,适当给予经济补助,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一羊还一羊,一户帮一户的方式,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滚动效益,真正实现整村发展,共同致富 七、组织规划的实施管理 组织管理 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实行全方位、科学有效地管理,形成村民广泛参与,村级组织主导,县乡指导服务的规划实施机制的基础上,乡上成立项目 实施领导小组、技术咨询小组、村规划实施小组及制定资金、计划管理制度,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统一打印,并在乡、村两级办公室中张贴,各有关小组各负其责,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6 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在整体规划实施中处于核心地位。项目资金的国家投资部分由县、乡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户专账,统一管理。一是推行财政预拨款报账制度;二是推行物资、工程服务分级采购制度。 参与管理 由县财政局、计划局、水利局、教育局、畜牧局、金融部门等各部门参与,为规划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保障。扶贫办监督、协助 、履行政府职能。工程技术人员介入,弥补领导部门和农民缺陷,推进规划实施更加科学、系统。乡村干部组织、动员,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通过农户、贫困户参与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价和验收,使广大农牧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发展愿望,并为自己发展进行决策,成为扶贫规划的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受益者,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监测评价 1、监测评价的目的 通过监测评价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困难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2、监测评价体 系 在县监测评价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成立乡、村级监测评价机构,健全监测评价体系。村级监测评价机构通过日常统计、定点跟踪、抽样调查、实地检查等监测方法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乡级监测评价机构在通过经常督促,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经常对村级监测人员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对村级监测评价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汇总。 3、监测评价对象、内容和方法 监测评价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为项目进度与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物资采购、组织机构、环境影响及对农牧户的影响等。监测评价的依据是国家和省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及 县规划实施小组提出的技术规程。 后期管理 1、项目验收 项目完成后,村规划实施小组组织村代表、贫困户代表、村社干部邀请县、乡规划实施小组成员,技术部门技术骨干组成项目实施验收小组,按照项目规划目标和项目设计,对项目工程、质量、效益全面考核。考核结束后,编写竣工验收报告,递交县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进行最后检查验收。 7 2、后续管理 项目建成后交付乡领导小组、村委会、村规划实施小组根据各个建设项目性质,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发挥项目后续效益。 八、效益目标 项目实施后,通 过舍饲养殖,将加大牲畜出栏率,进而增加农牧民收入,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可达到 1200 元以上,使该村 102 户 413 人,实现稳定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十分显著。 经济效益 ( 1)草原围栏建设与综合治理项目,新增草原围栏 亩,平均亩增鲜草 90合青干草 亩围栏草场共产青干草 30 万公斤,每公斤青干草按 计,年可实现新增产值 15 万元。 ( 2)舍饲养殖建设项目,发展规模养畜 100 户,户均舍饲养羊 40 只,总计 养羊 4000 只,每只羊增产值 18 元,年可增收 元;暖棚养畜提高了积温,牲畜死亡率由过去的 15%下降到 3%,降底了 13 个百分点,年可减少牲畜死亡 520 只,每只按 280 元计算,年可减少损失 元。 社会效益 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充分挖掘上圈湾村的资源潜力,有效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牧民的科技文化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农牧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使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牧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效益 天然草 地经综合治理后,可使牧草高度提高 优良牧草比例提高 百分点,植被覆盖度提高 百分点,亩产草增加 90 公斤,提高草场载畜能力,从而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通过舍饲养殖,将进一步减轻草场载畜量,改善生态环境。 扶贫效益 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将舍饲养殖项目做为该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以带动全村畜牧业整体发展,同时,达到以点带面、副射带动其它村组共同脱贫的目标。使该村 3 个组 102 户413 人实现稳定解决温饱。 大坪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8 大坪村位于保康县黄堡镇东南部,与南漳县长 坪镇接壤,是保康县“东大门”。全村版土面积 方公里,辖7 个村民小组、 267 户、 1023 人。耕地面积 1156 亩,山林面积 9200 亩,水域面积 300 亩。 2005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50 元。 大坪村实施整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上围绕“抓整村推进、兴致富产业、建文明家园、创和谐新村”的指导思想来进行,重点实施“产业优化、基础变化、环境美化、科教催化、劳力转化、班子强化”六大工程。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工作着力点是“五进村五到户”,即产业进村,基地到户;六改进村,八通到户;科技进 村,培训到户;扶贫进村,致富到户;文明进村,新风到户。在实施工程中,具体建好袋料栽培食用菌、山鸡和生猪养殖、板栗基地建设、农家乐旅游、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等五个经济发展项目,改建村组公路、架设桥梁、修建标准灌渠、小流域治理、改造低产田、土地开发整理等六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扶贫搬迁、一安二建三改、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通讯扩容、自来水到户工程、科技培训、广播电视工程等七个社会发展项目,把大坪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富裕新村。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大坪村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抓好 3000 亩板栗基地、 50 万袋 9 袋料食用菌、循环喂养 10 万只山鸡和 3000 头生猪、培训转移劳动力 300 人等四大产业项目建设,实现村有一家龙头企业,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户有一个致富项目,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户平转移一个劳动力,人平一亩经济林(园),人平一亩当家田,人平年增纯收入 1000 元,把大坪建成全县的板栗大村、食用菌大村、养殖大村。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户户通公路, 70以上的户通水泥路或石板路;户户饮用安全水, 100的户饮用自来水;户户通电话;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基本农田 生产能力;户户“一建三改”通沼气, 70%的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省柴火炉;户户通广播电视, 70%的农户通有线电视。三是加速发展社会事业。全村达到“八无八有”,即无计划外生育,无适龄儿童失学,无治安案件,无邪教迷信,无乱砍滥伐,无上访告状,无邻里纠纷,无儿女不孝;村有活动中心,有宣传队,有文化室,有村规民约,有协会组织,组有运动场,户有图书房,人人有爱心。四是抓好新型村庄建设。建成 5 个相对集中的居民小区,扶贫搬迁 80 户,改造居民小区周边旧房 150 户,达到以下村容整洁标准:村庄建设先规划,新村新房新农家;六改消 除脏乱差,山水林田美如画;生态植被保护好,绿地绿树四季花;垃圾污染清理掉,村容整洁靠大家。五是抓好贫困户增收项目的帮扶。帮助现有的 34 户赤贫户、 115 户低收入户 3 年内彻底脱贫,全村达到户有一栋楼房,光棍娶到新娘,存款放在银行,四季不缺余粮,小孩都上学堂,生病 10 不用愁慌,户户公路通畅,水窑替代水缸,摩托家电冰箱,电话电脑上网。 第一章 大坪村基本情况概述 一、全村基本情况 大坪村位于黄堡镇东南部,距黄堡集镇 21 公里,东与南漳县长坪镇接壤,西、南、北分别与黄堡镇乍峪村、张家沟村、天鹅村毗邻,新改线的 305 省道穿村而过,是保康县“东大门”。全村版土面积 方公里,辖 7 个村民小组、267 户、 1023 人。耕地面积 1156 亩,其中水田面积 480 亩,旱地 676 亩;山林面积 9200 亩,水域面积 300 亩。 二、 2005 年经济收入 据农业统计年报, 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 41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粮食总产量 公斤,油料总产量 7 万公斤,种植业收入 100 万元,养殖业收入 30 万元,打工收入 12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50 元。 三、基础设施概况 根据调查显示,大坪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全村应通 自来水户 267 户,目前已通自来水农户 30 户、 131 人,还有 237 户、 892 人和 355 头大牲畜长期处于吃远水、脏水或稍遇天旱就无水吃的状况,且已通水的户仅仅是安装一个简易的引水管道,无蓄水池,无过滤池,既不卫生,又无保障。二是全村虽然进行了农网改造,但是由于农户居住分散,目前全村仍还有 5 户、 7 人至今未用上电。三是全村 7 个组现有 6 个组通简易公路,总里程 25 公里,其中村级公路 11 11 公里,组级公路 2 公里,到户公路 12 公里,还有 107 户、406 人不通公路。四是通讯基础差,信息闭塞,全村已通程控电话和使用手机的仅有 151 户、 601 人。五是无一个小组通邮,信件、包裹等仅寄送至村委会。六是农户收看电视节目,仅通过自己购买电视信号接收锅的方式满足需求。七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以能力低下,全村 480亩水田无标准化灌溉大渠, 14 千米河堤中被洪水毁坏 2000余米,悬脚 750 米,给沿河两岸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四、农户住房情况 据统计,到 2005 年底,全村农户建有两层及以上楼房的 40 户,砖石木结构平房 27 户,土坯房 200 户,其中危房户 40 户。全村人均住房面积 33 平方米。 五、村民受教育状况 在全村总人口中, 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有 18 人、高中及中专的有 68 人、初中的有 405 人、小学的有 450 人、没有上过学的有 82 人。目前全村有在校学生 95 人,其中小学生 38 人、初中生 46 人、高中及中专生 9 人、大学生 2 人。 六、从业人员行业分类 全村现有各类从业人员 695 人,其中劳动力 573 人。按照从业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在本地的有 457 人、外出务工经商的有 238 人。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 425 人、工业 170 人、建筑业 80 人、交通运输业 10人、批发零售业 10 人。 七、卫生医疗状况 12 大坪村现有村级卫生室 1 个, 医生 2 人,无病床,仅能满足农户轻微疾患医治。村民家庭中有常年患病成员的有 24户、 69 人,村民因病致贫返贫的有 13 户、 36 人。农户家庭卫生状况一般,实行男女分厕的有 178 户、 682 人,没有实行男女分厕的有 89 户、 341 人,其中只有茅草棚厕所的有36 户、 121 人。 2005 年底村两委组织全村群众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参合率达到 100%。 八、村民消费水平 全村农户 2005 年消费总额为 元,其中自产自食食物性消费支出总额为 元,占消费总额的 货币性消费支出 元,占消费总额的 恩格尔系数占 。货币性消费支出中各项支出所占消费总额比重如下表所示: 项目名称 支出金额 所占比重( %) 备 注 购买食物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购买衣被鞋袜 购买家电 购买交通工具 建房 子女上学 就医 用电 电话费 13 交通费 人情往来 其他生产生活 合 计 九、生态环境状况 近年来,大坪村抢抓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到 同时,农户逐渐使用煤气和煤球等燃料替代柴草,使山体植被保护良好,呈现一幅秀美山村景象。 第二章 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形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 大坪村实施整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相当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 (一)山水资源丰富 一是林地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 9200 亩,为有计划地发展袋料香 菇产业提供了资源保证。二是基地资源丰富,已建成板栗基地 1200 亩、有机茶叶基地 200 亩,意杨、杉树、杜仲等基地 1000 余亩,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也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三是水资源丰富,乍 14 峪河、赤马河、燕子沟等河流、溪沟将全村分为四岭三河(溪),极大地方便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二)区位优势明显 向东距襄樊市区仅 75 公里,向西距保康县城仅 38公里,既是保康县的东边门户,又是承接保康县和襄樊市区的桥梁。 305 省道横穿整个村庄,交通优势明显。同时,大坪村还位于旅游热地南漳鱼泉河自然风景区、保康 五道峡自然风景区、野花谷自然风景区和正在兴建的张家沟自然风景区之间,发展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 (三)政策机遇较多 一是大坪村已被列为保康县第四批整村推进村,扶持政策多;二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该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三是市委、市政府把大坪村列为了全市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试点村,赢得极好的机遇;四是大坪村享受老区贫困乡镇政策,其所属的黄堡镇是全省 27个老区贫困乡镇之一,扶贫项目、倾斜政策较多;五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投入。 (四)村级班子得力 大坪村有县委 下派的教育局干部杜德权同志任第一支部书记,村支两委成员共有 5 人,其中女性 1 人,整体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比较合理,班子成员内部团结和睦,战斗力强,是该村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五)群众积极性高涨 15 大坪村实施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试点,给全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高涨,积极支持并投身于各个项目建设中。一是全村群众正月十三日就积极参加了全村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动员大会,公推公选了建设项目;二是部分群众自愿放弃外出务工经商,留在村内参与项目建设;三是部分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携带积攒多年 的资金赶回村内参加项目建设。 (六)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选派市委组织部驻村进行帮扶,马黎部长亲自挂点该村,关心和指导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工作;二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坪村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不仅安排了主要领导挂村进行指导,还从县直单位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该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具体领导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工作;三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驻村指导和协调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工作,同时,还选派政府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加强 组织领导。 二、不利因素 (一)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尽管近年来全村路、水、电、堤、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对比发展的需 16 要,还远远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大坪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产业发展缓慢 据调查, 2005 年大坪村各项生产性产业产值在全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低,农、林、牧业产值分别占总收入的 生产性项目还停留在仅能满足自给自足阶段,没有一个产业形成主导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经商收入。缺乏支柱产业,造成经济发展后 劲不足,步伐缓慢。 (三)人口素质偏低 一是受文化教育程度差。从前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大坪村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民仅占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52%。二是受实用科技培训少。由于近年来大坪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人员大多数是妇女和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人员,村民很少有人参加镇、村组织的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三是受陈规陋习影响大。全村很多人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还停留在“养鸡换盐、喂猪过年、吃饭种田”的传统观念上,不愿意也不敢投资于产业发展。 (四) 贫困人口较多 2005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1750 元,群众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还很多,截止目前,人均纯收入 683 元以下的赤贫户有 34 户、 88 人,人均纯收入 684 944 元的贫困户有 115 户、 17 473 人。这两类贫困人口合计 149 户、 561 人,分别占全村总数的 (五)居住环境较差 大坪村属于“四山夹三谷,三河穿全境”地形,最高海拔 600 米,最低海拔 301 米,山峦叠嶂,沟壑交错,群众居住分散,尤其是高山组农户居住环境恶劣,交通、通讯等均不方便;同时,由于过去长期封闭,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户外卫生习 惯,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 第三章 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大坪村实施整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抓整村推进、兴致富产业、建文明家园、创和谐新村”。重点实施“产业优化、基础变化、环境美化、科教催化、劳力转化、班子强化”六大工程。工作的着力点是“五进村五到户”,即产业进村,基地到户;六改进村,八通到户;科技进村,培训到户;扶贫进村,致富到户;文明进村,新风到户。具体为: 18 (一)生产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全村板栗面积达到 3000 亩、袋料食用菌达到 50 万袋 、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 300 人、畜禽养殖收入达到 300 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 300 万元; 达到“八个一” :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家龙头企业(畜禽养殖),户有一个致富项目,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户平转移一个劳动力,人平有一亩经济林园,有一亩当家田,年人均纯收入增长 1000 元。 把大坪建成全县的板栗大村、食用菌大村和养殖大村。 (二)生活宽裕目标。 3 5 年内实现“十项指标”: 1、户有一栋楼房,三年内新建 60 栋、五年内新建 100栋; 2、光棍娶到新娘,全村 35 岁以下的男青年结婚成家; 3、存款放在银行,全村人均存 款 3000 元、户均存款过万元; 4、四季不缺余粮,全村 149 个贫困户解决温饱整体脱贫致富; 5、户户公路通畅, 2008 年实现家家户户通公路, 70的户通水泥路或石板路; 6、水窑替代水缸, 2007 年全部实现安全饮水; 7、小孩都上学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高中入学率达到 100; 19 8、生病不用愁慌,巩固合作医疗,全面实行大病救助; 9、摩托家电冰箱,摩托车入户率 80,户户有冰箱洗衣机; 10、电话电脑上网,户户有电话, 30的农户有电脑宽带入网。 (三)乡风文明目标。 达到“八无八有” : 无计划外生育,无适 龄儿童失学,无治安案件,无邪教迷信,无乱砍滥伐,无上访告状,无邻里纠纷,无儿女不孝; 村有活动中心,有宣传队,有文化室,有村规民约,有协会组织,组有运动场,户有图书房,人人有爱心。 (四)村容整洁目标。 实现“ 8158”目标: 搬迁建新房80 户,就地改造旧房 150 户,建成 5 个居民小区,达到 8 项村容整洁标准: 1、村庄建设先规划,请专家进行科学、详细的论证规划; 2、新村新房新农家,整体建新村与农户新建或改造旧房同步 ; 3、垃圾污染清理掉,实现垃圾废物的循环综合利用; 4、六改消灭脏乱差,重点解决农户卫生状况落后 的问题; 5、生态植被保护好,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木资源的砍伐; 20 6、青山绿水四季花,全面实施庭园绿化美化工程; 7、五化工程要配套,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8、村容整洁靠大家,建立村庄和农户卫生评比管理制度。 (五)管理民主目标。 实现“八要”标准: 1、村务公开要透明,达到公开、公正、公平; 2、依法办事要认真,政策法律面前做到人人平等; 3、决策群众要参与,全面实行参与式扶贫; 4、一事一议要履行,大家的事情大家定大家办; 5、班子建设要过硬,有能力带领全村人民建设新农村; 6、为民服务要热忱,深入开展 为民服务代理制; 7、财务管理要监督,实行资金报帐制、工程监理制; 8、自力更生要传承,保持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二、主要任务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坪村应积极围绕“五进村五到户”的总体目标,积极抓好以下十大任务落实: (一)重点培植增收致富项目。 主导产业短期狠抓养殖产业,中长期主攻板栗产业,常规发展袋料食用菌。 1、发展袋料栽培, 2006 年达到 10 万袋, 2007 年达到 30 万袋,2008 年达到 50 万袋,年实现纯收入 200 万元; 2、发展养殖 21 业,到 2008 年达到生猪年循环养殖 3000 头,山鸡年循环喂养 10 万 只,实现纯收入 200 万元; 3、改造 3000 亩板栗基地, 5 年后年实现纯收入 200 万元; 4、加大“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实施力度,三年培训农民工 300 名以上, 2008年实现劳务输出 300 人,劳务纯收入 300 万元。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道路硬化,硬化通组公路 5 公里,其中 2 组大坪、 3 组施家湾、 6 组泉水湾各 1公里, 2 组石嘴子 2 公里。通过扶持农户水泥的方式硬化到户水泥路或石板路 10 公里,实现 70的农户通硬化路。 2、修桥,维修 2 组和 6 组两座钢索木桥; 3、饮水,重点建好 1组仇树沟、 2 组水坝沟、 3 组油房沟和 6 组铁道沟 4 个水塔,每个水塔最低容量不少于 100 立方米,实现 70的农户通自来水, 100农户吃上安全水; 4、修渠,硬化水渠 4000 米,其中 1 组窑湾至吴光鄂门前 1500 米, 2 组沙树坟 500 米, 3组油房沟至粮站 300 米, 6 组铁道沟至贺学华门前 300 米, 5组燕子沟 400 米,并开挖 6 组马槽至姚坪水渠 100 米; 5、筑坝 4 个,其中 1 组窑湾、 2 组沙树坟、 3 组裴家老屋、 6 组马槽各建一个水坝; 6、改田 500 亩,土地开发整理 200 亩。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1、加快民主法制村建设步伐,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扩大村民自治 ; 2、完善配套村级卫生室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 4 间、 80 平方米; 22 3、设立教育奖励基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4、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鼓励少生优生; 5、大力实施通讯扩容计划,实现 80的户安装程控电话, 100的户通手机,并有 30的农户购买电脑上宽带网; 6、推崇尊老爱幼之风,完善养老敬老制度。 (四)积极营建生态环境。 大力实施秀美山村建设计划,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 8000 亩,退耕还林 2000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五)努力开发人力资源。 对全村 30 岁以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社会青 年进行转移培训;结合袋料、养殖、板栗等村级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力度,达到户户有 1 个科技明白人。 (六)全力建设秀美村庄。 1、建成一组赤马河、二组大坪、三组施家湾、六组泉水湾、塘上等 5 个环境优美、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居民小区。 2、按照“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放线)的要求,扶持全村农户实施“一安二建三改”,全村实现水、电、路、圈、厕、沼综合配套,功能完善。 (七)建好村民活动中心。 1、建设一处集为民服务、科技培训、文化体育、医疗计生服务等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2、在人户相 对集中的居民小区培植文化体育活动 23 设施,帮助其兴建简易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3、建设结构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村委会。 (八)真帮实扶困难农户。 1、大力实施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对全村 150 户居住土坯房的农户全面实施整修改造工程,彻底消灭危房户,帮助偏远地方的 80 个独居户、贫困户、特困户整体搬迁,力争全部入住居民小区; 2、实行捆绑帮扶、立体帮扶等方式,逐户落实困难户的生产致富项目,使 34 户、 88 人赤贫户解决温饱问题, 115 户、 473 人低收入户过上富裕生活。 (九)竭力发展集体经济。 千方百计拓展新的增收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 1、充分利用村委会房屋、场地等闲置资产,搞好租赁增收; 2、搞好集体土地转化升值,要充分利用 305 省道穿村而过和“东大门”的优势,搞好集体土地招商开发,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值; 3、以集体资源入股,积极发展小水电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 4、建设 1000 亩以意杨为主的速生经济林基地。要通过以上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以保障村级事业建设的发展运行,确保集体负债在 2009 年底以前全部消化,力争 2010 年村年集体纯收入达到 20 万元。 (十)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1、家庭常用电器(电视、洗衣机、冰箱、 空调等)购置齐全且能正常发挥功效; 2、 24 住房结构合理、美观舒适; 3、饮食结构合理,营养丰富; 4、精神生活丰富,家庭团结和睦。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年度实施计划 和部门责任 一、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帮扶单位和实施年度 类别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概算(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效益分析 帮扶 单位 实施年度 政策扶持 社会扶持 贴息贷款 自筹 生 产 发 展 类 1 袋料 食用菌 50 万筒 85 10 50 25 实现收入 240万元 扶贫办 信用社 林业局 06 年 10 万筒; 07 年 30万筒; 08 年50 万筒 2 养殖产业 山鸡 循环喂养 10 万只 30 5 15 10 实现纯收入100 万元 扶贫办 农业局 06年 2万只,07年 7万只,08年 10 万只 生猪 商品猪3000头、母猪300 头 150 10 55 85 实现纯收入200 万元 扶贫办 信用社 06 年肥猪1000 头、母猪 100 头; 07年 2000 头、母猪 200 头;08 年 3000 25 农业局 头、母猪 300头 3 板栗基地 嫁接优质板栗3000 亩 45 15 30 建成 5年后,实现年纯收入300 万元 扶贫办 06 年 1200亩, 07 年1200 亩, 08年 600 亩 4 小水电站 1 处、装机 600千瓦 350 引资120 30 200 开发水资源,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50 万元 扶贫办 信用社 计划局 水务局 06 年做好项目基础工作;07 年动工兴建; 08 年竣工收益 5 培训转移劳力 300 人 30 5 25 年实现劳务纯收入 200 万元 扶贫办 06 培训 50人,转移 250人; 07 年培训 100 人,转移 280 人; 08年培训 150人,转移 300人 基础设施类 6 建过河桥 2 座 10 5 5 解决 2个组、 43户过河难 扶贫办 交通局 06 年底全面完工 7 硬化公路 通组公路 5 公里 65 55 10 实现 100的组和 70的户通硬化路 交通局 06 年底前完成 到户公路 10 公里 80 25 55 扶贫办计划局 07 年、 08 年各 5 公里 8 农田水利 标准灌渠 4000 米 20 15 5 实现 480 亩水田自流灌溉 水务局 06 年修建2000 米, 07年修建 2000米。 小流域治理 建滚水坝 4 处 10 5 5 提高防洪和蓄水能力 水务局 06 年建好 2座; 07 年建好 2 座 改造低产田 500 亩 100 30 70 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计划局 国土200600 亩 26 局 水务局 土地开发整理 改河道3 处、开挖隧道1 处 300 60 240 提高防洪能力,新增当家地200 亩 国土局 07 年改河道2 处; 08 年改河道 1处、开挖隧道 1 处 9 自来水到户工程 100 方蓄水池4 个 ,引水管道4000米 ,过滤池 4 个 35 20 15 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水务局 计划局 06年 100 户、07 年 137 户 社会事业类 10 村民活动中心 改造村民活动中心房屋,硬化场地,配套室内设备、资料 15 10 5 完善为民服务、科技培训、文化体育等功能 扶贫办 06 年 4 月完成 11 村卫生室建设 4 间、 80平方米,添加部分设备和药品 5 2 3 改善村卫生室状况,提高医疗水平 扶贫办 卫生局 06 年 4 月完成 12 三网建设 农电网 配套完善小区农电网改工程 3 2 1 居民新区户户实现农电网改造配套 电力 公司 06 年 20 户、07 年、 08 年各 40 户 电视网 接通居民小区及周围共 200户闭路电视 10 5 5 农户看 上闭路电视 广电局网络公司 07 年启动,08 年完成 宽带网 电话扩容 150户、接通30农户的宽带 20 15 5 实现户户通电话,提高信息流通速度 电信局 2006 2008年每年增 50户。 13 实用技术培训 实用技术培训300 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0 5 5 提高村民素质,增强致富能力 扶贫办 科技局 农业2006 2008年每年培训100 人,资助所有在校贫困高中生、大学生 27 局 人 居 环 境 改 善 类 14 居民小区建设 扶贫搬迁 建 5 个居民小区,搬迁80 户 480 45 435 改善农户居住环境 扶贫办 建设局 06 年建 1个小区,扶贫搬迁 20 户; 07年、 08 年各建 2 个小区、扶贫搬迁 60户 旧房改造 改造居民小区周边旧房 150户 45 15 30 改变居民新区旧房农户面貌,实现村容整洁 扶贫办 06年 100 户、07 年 50 户 15 生态家园 户户实施“一安二建三改” 200 20 180 户户达到节能、整洁、美观、舒适 扶贫办 能源办 06 年 50 户、07年 100 户、08 年 100 户 合 计 2098 379 120 150 1449 二、扶持单位责任分工 扶贫办:负责争取扶贫政策,落实包保项目扶持资金 290万元(含贴息贷款 150 万元),其中袋料栽培 60 万元(含贴息贷款 50 万元)、山鸡养殖 20 万元(含贴息贷款 15 万元)、牲猪养殖 65 万元(含贴息贷款 55 万元)、板栗基地15 万元、小水电站贴息贷款 30 万元、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5 万元、新建过河桥 2 万元、到户路硬化 10 万元、村民活动 28 中心 10 万元、实用技术培训 3 万元、扶贫搬迁 45 万元、旧房改造 15 万元、生态家园建设 10 万元; 发展计划局:负责到户公路、土地开发整理、水电站等项目的申报立项工 作,并落实包保项目资金 35 万元,其中到户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