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洛栾高速嵩县至栾川段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目功能及定位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以下简称“嵩县至栾川高速公路”),是河南省 2010 年计划开工的重点高速公路项目。项目起自“豫西山水画廊”嵩县,接同期规划并正在实施的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止于栾川县庙子乡河南村北侧,接拟建的武西高速尧山至西峡段,路线全长 入庙子枢纽立交长度 500m,路线全长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干线,与区域内洛阳绕城高速、连霍高速、郑少洛高速、二广高速、武 西高速互联成网,并先后与多条省道、县道相交;本项目的修建将为通道内洛阳市旅游业、花卉景观及工矿能源产业、伏牛山地区的地质科考及旅游业、伊川县的工矿业、嵩县的旅游及工矿业、栾川的旅游及矿业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同时有效补充、完善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络、拉动豫西南山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适应项目通道内社会、经济、旅游事业发展的需求。 目起终点,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 路线起点位于嵩县纸房乡,接在建的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段终点;路线向西南前进,跨五道沟和伊河后从胡岭和古山岭中间穿过,经山峡、任岭北至旧县镇北设 旧县服务区(与旧县互通合并设置);在练沟门处设九龙山立交连接省道 线经河西村北,进入五成沟,设狮子坪隧道;在大清沟设重渡沟互通立交实现高速公路与重渡沟旅游区的交通量转换及连接谭卢公路;路线于 600与洛栾快速通道( 交,设栾川互通式立交实现高速公路与洛栾快速通道的交通量转换;在河南村南侧与规划武西高速相连(尧山至西峡段),设庙子枢纽立交。项目路线全长 路线中间控制点有:嵩县纸房乡、旧县镇、九龙山、潭头镇、马路湾、大清沟、庙子乡等。 术标准 省发改委项目 核准批复,嵩县至栾川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 80km/h,路基宽度 离式路基宽度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采用公路 级;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交、机耕天桥采用公路 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 1/300,路基、大中小桥和涵洞为 1/100。 其它技术标准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01求执行。 设规模 初设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线土石方 3 设特大、大中桥 7 座,1座,涵洞 45道;互通式立交 5处,分离式立交 2座,天桥 20座,通道 21道;服务区 1处,停车区 1处。 地使用 推荐方案全线永久占地 含庙子立交占地),平均每公里用地 足公路建设用地指标要求(山岭区 4 车道高速公路建设用地高指标为 顷,顷,低指标为 顷)但土地预审本项目永久占地 初步设计永久占地超土地预审太多达 1941亩,应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二、初步设计对项目核准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项目初步设计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完全执行项目核准批复意见。 目起、终点、走向及主要控制点与项目核准批复一致。 线设计方案对工可报告路线方案进行了优化。 行了核准批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荐方案概算总金额为 元,平均每公路公里 目核准批复估算总金额为 步设计概算超 原因分析: 基工程工可估算 57938万元,初步设计概算 61387万元,增加 3449 万元。主要原因是初步设计采用 框架梁挂网防护,混凝土单价高;边沟设计更详细、并增加了挡土墙设计,单 4 价高。 面工程工可估算 22659万元,初步设计概算 27298万元,增加 4639 万元。主要原因是工可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已计入桥梁,初步设计路面工程含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涵工程工可估算 215671 万元,初步设计概算226198 万元,增加 10527 万元。主要原因是工可桥梁、涵洞指标偏低。 道工程工可估算 79144万元,初步设计概算 85251万元,增加 6107万元。主要原因是隧道长度增加 1015m。 叉工程及沿线设施工可估算 36488万元,初步设计概算 70377万元,增加 33889万元。主要原因是由于本项目地形复杂,互通式立交工程量大,桥梁增加较多。分离式立交增加690m。通道增加 22 道。工可估算停车区、服务区费用按公路公里指标计算,初步设计对服务区、停车区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工程量增加较大。 三、对初步设计的总体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步设计的总体评价 初设阶段设计单位收集了项目的基础资料,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等专业的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推荐的方案基本合理,图纸基 本齐全,符合交通部有关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 的规定。 本项目初步设计按照项目工可报告推荐的路线控制点布线,局部进行了优化,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技术标准符合省发 5 改委对本项目核准批复。初步设计中本项目开展了有关环评、水保、压矿、地质等专项评价工作,测设过程与地方政府、城镇规划、公路、电力等部门进行了联系,收集了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 述问题应进一步落实 充文件第一册缺说明书,应交代补充文件编制的理由,补充的内容及同原设计文件的关系。 充文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与汇报简本和原设计文件的工程数量相差较多,如推荐方案: 工程名称 补充文件 汇报简本 原设计文件 借土石方总量 土石方总量 大桥 360m/1座 360m/1座 900m/2 座 大桥 0座 0 座 9 座 中桥 座 座 座 不知差异的原因,以谁为准。 补充文件的资料,桥梁 初设为 7 座,项目核准工可为 1座,初步设计减少 4座,隧道增加 1015m/9座,说明中应指出变化的原因。 线借土 处取土场,弃方 0 处弃土场,下阶段应加强取、弃土场设计,并从景区的环境要求、山区取弃土场的环保、行洪安全、土地使用和复耕综合考虑。 目通过路线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推荐 K C K 线作为推荐方案,总说明中应给出全线推荐方案的贯通桩号,实际为800 400 400 116 6 时对分离式路基的桩号也应在说明中列表描述就更直观和清楚(隧道表中列出了 L 线隧道长度桩号)。 线 14次跨越伊河,洛阳市水务局 201010号文提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渋 河建筑物的建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批时,须委托有水利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工程项目的防洪影响报告”。初步设计文件说明中也提出“大桥桥位及孔径需进一步征得水利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未见正式批复文件,应按批复要求完善相关设计,保证行洪安全。 据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压覆矿产资源报告,本项目工可报告推荐方案压覆沿线矿产资源探矿权 17处(刘坪跨一金矿),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探矿权、矿产权部门进一步协商,落实国家压覆矿产资源的相关事宜,办理正式许可手续。 项目核准批复时同意全线设服务区 1 处,停车区处。在建的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 700 700 间设有陆浑服务区。根据本项目走廊带地形复杂的情况和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设置的间距要求,在 950 设置嵩县停车区,将服务区设置在旧县与旧县互通合并设置最为经济合理 ,但两者间距才8造成进过服务区的车辆不会再进停车区或者不进停车区直接到服务区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停车区的功能和效益最大化,国内也有不少停车区不起作用的实例,同意设计单位建议取消停车区的方案。应将旧县服务区和互通合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项目推荐线纵面设计纵坡较紧,也有长大坡路段, 7 下阶段应结合路基设计和废方使用,有条件的路段增设紧急避险车道或港湾式紧急停车带,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视安全设计,对穿越嵩县永联民爆公司炸药库路段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路线附近有中迈矿业有限公司尾矿 库及栾川互通区内两个尾矿库,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路段,应进一步研究优化线位,提出避让比较方案;如不能避让应进行专项论证,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线与干线公路、县乡道路交叉的净空(高)应符合地方路网的规划,通道、天桥的设置应以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为前提。 紧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评审、批复工作。 8 四、路线 本评价 线起点 初设推荐路线方案起点( 800)位于嵩县城东、纸坊乡后地村东北,顺接在建的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洛阳至嵩县段终点,符合 工可批复意见,是合理的。 线终点 初设推荐路线方案终点( 位于栾川县庙子乡河南村南侧,在庙子枢纽互通式立交处与规划建设的武西高速公路尧山至西峡段相连 ,符合工可批复意见,基本合理;但应在庙子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位置及方案确定后终点位置方能准确定出。 庙子互通式立交为尧山至栾川段高速公路与嵩县至栾川高速公路的枢纽立交,此立交位置决定两项目的终点位置,而该立交由尧山至栾川项目负责设计,建议两项目公司就该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位置和型式达成书面意见,以确定两条高速公路的终点位置和路线长 度。 线方案 本项目初设按工可报告推荐的路线控制点布线,推荐方案走廊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一致,并在工可推荐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地勘、外业调查,对总体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深度基本满足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路线总体方案基本合理。 字说明和图表内容基本完整,基本满足公路工程 9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 的要求。 明中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库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但没有具体说明不良地质的位置和设计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应补充。 明中对项目沿途距路线较近的王坪小学、栾川县大清沟钼多金属 矿区、金牛岭水库等环境敏感区进行了合理避让,应在路线方案平面图中标出。 线军事区、景区众多,应在路线方案平面图中标出,并说明对其是避让还是穿越。 补充路线对大鲵保护区的影响。 线方案比选 根据工可阶段确定的路线走廊带,综合考虑影响本项目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单位先后提出 7条比较线,总长 中定性比较 等深度比较线( K)长 推荐线长度的 50%), K 与 路线在 000 130 段左侧 80m 为中迈矿业有限公司厂区, 260 左侧有中迈矿业有限公司的尾矿库。 300 350需要穿过河南永联民爆公司嵩县分公司炸药库,针对 K 与 平纵面线形、工程规模及造价进行同深度比较。 与 相比, K 线里程短 220m,桥梁长 道短1148m,造价低 3649 万元,同时避免了炸药库的拆迁和即使拆迁又无处选址的困难,审查同意 时,必须注意 10 K 线在尾矿 库下游且距离较近,虽然设置了 5 50 预应力连续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议路线尽量左移并加大桥梁跨径。 K 与 针对 地少的特点与 旧县镇东南侧向南跨越伊河,设旧县互通式立交与旧县镇沟通,在 与 K 线汇合。经与 地少 梁短404m,隧道长 2494m,造价低 428万元,但 旧县镇、九龙山温泉度假村和谭头镇及谭头镇工业区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大,而 与沿线金银矿干扰较大,审查同意 K 与 K 线在 400 4 次跨越伊河,并穿越栾川县弘博矿业钼多金属矿区,同时在 680处与山羊圈村附近的水电站进水隧洞有干扰。而 绕开了金属矿区和水电站进水隧洞, K 线相比里程短 117m,占地少 ,土石方少 梁短 752m,隧道长 1177m,造价省 8476万元,审查同意 为推荐方案。 线平纵面设计 面线形 全线共设平曲线 57 处,平均每公里 大圆曲线半径 5000m,最小圆曲线半径 500m,缓和曲线最大长度 300m、最小长 150m,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160m,同向曲线间最小直 11 线长度 线最大偏角 116 26 34,最小偏角 540 平曲线长 平曲线占路线全长的 93%。审查认为,平面线形指标的应用及组合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圆曲线最小半径大于规范要求的一般值,平面线形连续、均衡,基本与地形相适应。 线纵断面 初设路线推荐方案全线共 设变坡点 123处,平均坡长 547m,全线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 最大坡长 小坡长 3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8000m,最小凸形半径 12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 曲线占路线全长的 审查认为,纵面线形各项指标的选用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平纵面线形组合基本得当,但纵坡比较紧张,3%以上坡度达 34 处,总长 全线总长的 29%,建议进一步优化纵面设计。 3980 690段长 3710m,高差 均纵坡 其中 462 690 为狮子坪隧道,隧道内有两段 坡(接近规范值最大纵坡值 3%),分别长 900m 和 990m(接近规范值最大坡长 1100m)。该路段接近公路路线细则中连续长陡下坡段的界定标准( 坡度 3%坡长大于 3500m 时应设避险车道 ),建议在该段下坡段的底部设置避险车道。 计单位所做的运行速度验算结果表明,大货车的运行速度介于 55km/h 75km/h 之间,小客车的运行速度介于92km/h 120km/查认 为:同意设计单位不设爬坡车道 12 的结论,但应设限速标志、测速器和摄像装置等限制小客车的超速。 线平面图中多处曲线要素标号与直曲一览表标注不一致,如 改正。 线平面图中平曲线一览表中的 此表中为 474,大多数均存在此问题,应改正。 范要求:同向竖曲线间,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之间,如直线段接近或达到最小坡长时,宜合并设置为单曲线或复曲线。本项目设计 中, , 00m,应调整。 范要求:应在反向竖曲线间设置直坡段,本项目设计中, 、 、 调整。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桥上纵坡不宜大于 4%。71刘坪 3号大桥桥上纵坡 于 4%,应调整。 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的长度之比宜为 1:1:1,本项目平面设计中 议结合地形进行调整。 全设施 线、隔离栅、防眩板、轮廓标、里程碑、百米桩等安全设施,经河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审查后进行了认 13 真修改,设计内容齐全,基本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项目急弯多,又有长陡下坡路段,司机应集中精力观察路况和车流情况,因此尽量少设诸如“禁止乱扔杂物”、“驾驶请勿使用手机”等情景标志。 设避险车道标志。 14 五、路基、路面、防护、排水 本评价 初设路基、路面与防护排水设计文件内容较为全面,方案基本合理,采用了较为成熟的工程方案,设计深度基本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明书编写较为规范,对于路基路面设计原则,地质病害以及路基填挖高度的叙述均较为详细。 体式路基宽度为 用设计车速为 80km/h,双向四车道的标准,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横断面组成以及参数选取基本合理。 题及建议 据洛阳、三门峡多条山区 高速公路所采取的技术标准,同意交投集团初设审查专家意见中采用新泽西砼护栏的中央分隔带宽度改为 1m 的建设,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车速为 80km/h,中央分隔带宽度的低限标准。应注意对于整体式路基的超高段落,靠近中央分隔带处的缝隙式排水管和集水井的细节设计。 基标准横断面应与路基一般设计图相对应,路基一般设计图 显示 20 基一般设计图(八)中,同意当两幅分离式路基边缘间距小于 15水系统统一设置的 设计方案,还应注意统计此段地面平整带来的土方数量以及进行绿化的数量。 15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工程数量表的后面,应增加相应典型设计图,而涵洞、通道地基处理工程数量则应纳入桥涵设计第四篇内容。 挖交界处路基工程数量表中,土工格栅的数量计算有误,请复查。 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中,缺少对于远运利用、借方和废方几栏中关于平均运距的数据以及土石方调运方向。 取土场、弃土场一览表中,总取土量为 29 万 弃方量为 768万 在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补充文件)中,总 借方为 48 万 废方为 436 万 者不符合,请核查。 基防护形式根据土质及填挖不同呈多样性且较为适宜,如:在挖方碎落台和路堑平台处设置花池以及填石路基边坡码砌处的绿化。建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针对较为坚硬稳定的岩石,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而形成自然坡面,减少防护工程数量。 区岩石路堑,多级台阶高度可由 80减少挖方数量。 边坡平台上设花坛,种植攀援性植物,在坡面上固定镀锌铁丝网辅助植物生长。镀锌铁丝网存在风化锈蚀问题,攀援 植物可顺自然岩面攀爬。对于坚硬岩石,可取消铁丝网不做防护;对于风化岩石,可挂网,喷射含粘合物、土壤、种子、肥料的厚层生物基材防护。 说明叙述有小的土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以及相应工程措施,但在路基部分未见到相应工程数量以及设计图, 16 可在施工图阶段详细调查后补充。 初设主线及匝道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4性沥青 6性沥青 8性沥青下封层 2 17泥稳定碎石基层 18泥稳定碎石 /砂砾底基层。 鉴于本项目设计交通量不是很大, 在交通组成中小车及客车所占比例较多,建议对沥青砼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中面层采用普通沥青 费广场、桥面铺装和被交道路初设所采用的路面方案。 意隧道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沥青砼面层中应增加阻燃材料,提高其防火性能,隧道进出口外路面宜做成彩色防滑路面,以提醒车辆减速。 )中,“挖方路面边部构造图(石质)”路面边部与矩形边沟结合处,“填种植土”宜改为填充碎石顶面用砼预制块铺砌,以使大部分路面表面水能顺利流入边沟,而不用经过每 10注 4中叙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为 照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本同意路面边部构造及排水方式,同意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方式。 基排水由排水沟、边沟、平台排水沟、截水沟及急流槽组成排水系统,主要排水方案较好的体现路容美观原则,符合规范要求。 17 高段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一)中, 46缝隙式集水沟应靠近新泽西护栏, 868将集水井做成钢筋砼以减小尺寸) 。预制缝隙式集水沟管节之间安装时容易漏水,应加强接头设计可做成凸凹形并用防水沥青材料接缝。 六、桥梁涵洞 项目初步设计推荐路线经修改后桥梁设置情况为:特大桥 1座长 3600m、大桥 70座长 21642m,中桥 6座长 478m,涵洞 45 道,桥梁(不含互通和服务区)总长 22480m 占路线总长( 本项目工可报告批复大中桥 91 座,初设 77 座,减少14座,应作说明。 型方案选择 本项目桥梁除了跨伊河等河流外,大多为路线设计需要跨越沟谷,地形和地质等条件是桥跨布置和桥型方 案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初步设计中结合墩高进行了预应力砼 T 型梁和组合式箱梁的比较,特大桥进行了连续刚构与悬索桥等方案的比较。桥型方案的选择总体上是适当的,符合桥位处地形、地质及施工特点的要求。 选择预制安装的组合箱梁或 T 型梁桥还应注意预制场地和施工条件,如果桥梁距隧道很近,应研究是否有适当的预制场地,预制梁及架设施工是否严重影响隧道开挖施工等,必要时应改用现浇施工的桥型方案(如连续梁、连续刚构)。建议对下述桥梁 18 根据现场实地情况,进一步研究,如: 180 磨湾大桥( 8 30王院隧道相邻 。 873 对角沟大桥( 8 40大羊蹄沟隧道相邻。 文设计参数 跨河流的桥梁(如伊河栗子坪伊河大桥、上元湾伊河大桥、石门伊河大桥、秋花印伊河大桥,两河口伊河大桥等),其桥孔布置及水文设计参数(水位、流量、冲刷等)应征得河流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在桥型布置图中标注。 沿线水系分布图中应标明河流流向。 震设计 特大桥和大桥应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所提供的地震设计参数,进行抗震安全性设计和验算。 项目桥梁设计中普遍存在地质资料不足,特别是对于高墩,每墩都应有地质钻孔资料 ,施工图中进一步补充,并根据地质资料研究基础形式(扩大基础,桩基础)及桩长。 台位置的安全性检查,本项目所在山区地形复杂,变化频繁,桥台位置安全性很重要,仅靠地形图不可靠,应现场核对桥台位置上、下两侧是否安全。 坡较大的桥梁(如超过 2%),对于预制安装的小箱梁和 支座设置应专门计算标明,预制梁下需要有楔形,以保证支座呈水平工作状态。施工图中予以补充。如: 160的左山岭大桥、 880 的八里滩大桥、 435 的俩沟 1 号大桥、 450的朱凹 2号大桥、 025的前范岭 1 号大桥、 19 189的九丈沟伊河大桥、 620的绿豆沟大桥等等。 续刚构桥。 995的牌家岭 2号大桥为( 75 130 75) m 连续刚构、 29 的五道沟门大桥为( 3 20 75 2 130 75) m 连续刚构、 20 的栗子坪伊河特大桥为( 90 170 90) 议: 述三座桥推荐方案均为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设计需采取防止腹板裂缝的措施,建议增加竖向预应力钢筋。 子坪伊河大桥 2 根,偏多,地质钻探显示桥位处卵 石下为安山岩,可考虑采用扩大墩(挖孔桩)基础,进行比较。 2000m 的曲线上,桥长 360m 所对圆 心角近20 ,弯扭作用不能忽视,应考虑扭转应力,设置主梁抗扭钢筋。 道沟门大桥 3 20) m 空心板,不便于施工。建议改为现浇箱梁。 栗子坪伊河大桥处理。 家岭 2号大桥 基桩问题,按栗子坪伊河大桥处理。 位处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如 R 1200m)如果采用预制安装组合箱梁,内、外梁长不同,应作专门的设计并在图纸中予以标明,如: 620的绿豆沟大桥( R 600m,纵坡 、750 的姬家湾大桥( R 600m)、 423 的河西 1 号大桥( R 1200m)、 776 的河西 2 号大桥( R 1200m)、 45的五成沟大桥右线( R 800m)、 873的对角沟大桥右 20 线( R 600m)、 272的查坡岭大桥左右线(左线 R 600m,右线 R=800m)、 675的两河口伊河大桥( R 1200m)、 925的水湖大桥( R 1200)。 它 题 桥( 880)二桥台处均为英安岩,桩长 15m,请核查。 号大桥( 065)的桥型图无地质钻孔。 号大桥( 450)的桥型图无地质钻孔。 号大桥( 025)的桥型图无地质钻孔。 号大桥( 320)的桥型图无地质钻孔。 议 237的老道沟伊河大桥可减少 1孔。 276的下湾 2号大桥可减少 1孔。 618 的大宋西沟大桥右线,第 7、 8 孔改为填土路基 桥长减少 2 60m。 95的小宋西沟大桥右线,第 4 6可孔改为填土路基。 690 的龙勃 2 号大桥右线,第 5、 6 孔可改为填土路基。 180的磨湾大桥可减少 1孔。 156的小家沟大桥可减少 1孔。 447的大家沟大桥可减少 1孔。 21 67 230 岭后大桥为 6 40m 预应力砼箱梁。大桥桥梁表中误为 表及说明也错。 107 326 平良河 1号大桥:缺左线图 范岭 2号大桥( 320),统计表中 ( 3 50 3 40) m 预应力砼 T 型梁,施工图纸中为( 5 50) ,请核对。为方便施工建议改用单一跨径如( 5 50) m 的 用图。跨径 25 源保护区内的桥梁,应做专门的排水及安全设施设计。如:纸房乡附近的 751纸房大桥、 010吕沟口大桥、 388牌家岭大桥等以及上跨伊河的大桥。 ( 1)本项目涵洞 45 道(不含匝道),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涵32 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3 道。 45 道涵洞中有 39 道兼通行,施工图设计 中对兼通行的涵洞务必做好排水设计,避免涵洞积水。 ( 2) 120拱涵,交角 45,涵长 涵洞位于分离路基段,采用了贯通设计,不尽合理,请核查。 22 七、隧道 计概况 初设推荐线共设置隧道 21 座,折合双车道单洞总长 19255m。其中特长隧道 1座,长 6439m;中隧道 3座,单洞共长 4650m;短隧道 17座,单洞共长 8160m。隧道设计车速 80km/h,隧道标准断面建筑限界净宽 高 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净宽 13m、净高 行横洞建筑 限界净宽 高 行横洞建筑限界净宽 高 满足规范要求。地震基本烈度度。根据项目区地质、地形及路线平、纵断面情况,隧道结构分别采用了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双连拱隧道以及单向单洞隧道。隧道内轮廓采用三心圆,隧道结构除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隧道路面设计荷载公路级,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初步设计要求。 项目隧道的布置及按新奥法原理的预设计基本合理,满足安全、稳定、环保及景观要求,基本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设计 规范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文件内容完整,编制规范,基本符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计中的一些问题 道平面及纵断面 于在初步设计阶段实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通知(交公路发 2010175 号),应 23 增加对特长隧道的安全性评估。狮子坪隧道长度超过 3000m,应按规定做安全性评价。 议综合考虑排水设计。 检查设置,如未设置,建议补充。 ( 1)左线进口距缓和曲线 34m,右线进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蛮峪河大桥、刁崖隧道至老道沟伊河大桥长 分离式路基多为桥隧,应考虑左右线联络车道的设置。 ( 3)左线隧道进口偏压严重,建议进口路线向右移动 30m。 号隧道、 2 号隧道 ( 1)前范岭 1号隧道出口、 2号隧道进、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右线前范岭 1 号隧道、 2号隧道间距较小,可按隧道群考虑。 ( 3)右线前范岭 1 号隧道、 2号隧道间为凹形 竖曲线对行车视距不利。 隧道采用人字坡,对通风不利,建议优化纵断面。 进口距缓和曲线 10m,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24 号隧道 ( 1)进口、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隧道出口与凹形竖曲线起点较近,不符合隧道进出口3 号隧道。进口、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线隧道 580、 885处隧道底埋深 道顶无保护厚度,建议优化纵断面。 ( 1)右线进口距缓和曲线 56m、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s 行程线形一致的规定。 ( 2)狮子坪隧道内连续长大纵坡最小纵坡 且变坡频繁,对于隧道内空气质量和行车安全影响较大,建议对该段路线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号隧道。 ( 1)左、右线进口位于缓和曲线,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龙勃隧道右线 120 230段路堑左侧边坡开挖较高,应检查是否造成左线隧道的偏压。 ( 1)左线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上,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s 行程线形一致的规定。 ( 2)右线隧道出口为凹形竖曲线,对视距不利,建议优化 25 纵面线形。 隧道进口平纵线形,均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1)隧道进口位于缓和曲线,隧道出口距缓和曲线太近,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隧道出口位于凹形竖曲线上对视距不利,且最低点位于隧道内,水无法排出。 ( 1)隧道出口距缓和曲线太近,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s 行程线形一致的规定。 ( 2)隧道进 口竖曲线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1)隧道左线出口距缓和曲线太近,隧道右线出口位于缓和曲线,不符合隧道进出口 3 ( 2)隧道采用人字形纵面设计,对通风不利,建议优化纵断面。或考虑其不利影响重新分析其通风设计。 ( 3)隧道出口 20m 范围填挖高低于 10m,请核实隧道出口位置。 道大桩号段纵坡 隧道洞口为凹形竖曲线对行车不利,特别是下行方向,建议优化纵面线形。 26 ( 1)左线为路堑高边坡,右线为隧道,建议检查左线开 挖对右线隧道的影响。 ( 2) 500处填挖高小于隧道开挖高度,而隧道两端均为下坡,建议优化纵断面。 道最大埋深 50m,隧道洞顶有房屋请核实施工的干扰程度。 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下水位、涌水量应进一步勘查明确。 下水位线,对围岩分级有影响,应补充。地质纵断面图中应补充围岩分级统计表。 补充钻孔。 号隧道平面图 中显示物探线远离隧道,建议补充进行地质勘查。 析其对隧道和洞口道路的影响。 质纵断未反应地质不良情况,应补充勘探调查清楚。 号隧道右线大开挖会对左线隧道造成影响,按高边坡补充地质勘探,并分析其对左线隧道影响。 3410处拱底埋深 12m,应重新选用支护类型。 0m,纵断面图未见风划分界线, 27 中部 。 高边坡补充地质勘探,并分析其对左线隧道影响。 道洞口及洞门 应进一步详细考察洞口处的地质、水文和地形条件,调整洞口位置,并改进洞门设计使之与自然环境更为融合。 坡全风化碎石土层和有松散坡积、洪积层或崩塌、滑坡时应有相应稳定或防护工程措施。 门: ( 1)河西隧道为单向单洞两车道隧道,出口段约 20地形偏压严重,地层为英安岩,建议施工图阶段该段明洞可与棚洞做比较。 ( 2)狮子坪特长隧道左线进口洞口位置宜移至 610附近,避开严重地形偏压,出口位置宜退至 770左右,共缩短隧道长 174m,并改变削竹式洞门型式。 ( 3)龙勃 2号隧道左线进口桩号向前移至 790附近,避开较大的偏压,缩短隧道长 46m。 ( 4)台上隧道右线进口洞口桩号宜前移,削竹式洞门改为端墙式洞门,左右洞出口洞门宜设在一条线上,削竹式洞门外立面可连成整体。 ( 5)王院隧道的右洞出口洞门实为端墙式,隧道表中 有误; 28 大羊蹄沟隧道右洞出口洞门,西沟隧道左洞出口均应改为端墙式洞门。 ( 6)羊圈隧道左右洞出口桩号均应后退,可缩短明洞。 ( 7)高崖头隧道的隧道表中有左线隧道,有误;右线隧道长度也有误,右线出口段延长 20m,以便右侧山沟水流顺利从洞顶通过,出口洞门为端墙式(隧道表中有误)。 道结构及支护的预设计 明洞)结构和支护的预设计基本合理,满足结构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和稳定要求,融入了结构耐久性设计新理念。 ( 1)分离式双洞隧道。 挖预留变形量 改为 12 拱、墙设 、墙、仰拱均为 拱、墙设 、墙、仰拱二衬厚度改为 40 射砼厚度改为 22拱、墙设 、墙、仰拱二衬厚度改为 40 ( 2)小净距隧道。 拱、墙设 拱、墙设 拱、墙设 拱、墙设 h=14 :喷射砼厚度改为 12 29 ( 3)双连拱隧道。 拱、墙、仰拱二衬厚度改为 50 :喷射砼厚度改为 15 ( 4)注明喷射砼采用湿喷法。 ( 5)考虑特殊结构的耐久性及整体损坏后的不可修复性,参考交通运输部、住建部、铁道部有关规范和规定,建议隧道衬砌采用素砼时其等级不低于 筋砼其等级不低于 ( 6)连拱隧道中导洞及侧导洞支护参数表中:系统锚杆为 25中空浆锚杆与设计图中 22砂浆锚杆不一致;钢筋网直径 8与设计图中 拱架型号 16不一致,请予以核查纠正。此外级围岩支护设计图中有二张图,缺级围岩支护 设计图。 工方案及其它 V、 V 级围岩施工方案初支与二衬间距 50议 30足施工空间即可,并 导洞尺寸不明确,应考虑施工空间需求,明确中导、侧导洞大小尺寸。 岭 1 和 2号隧道、五道庙隧道弃渣场位于山顶不利于安全,建议进一步调查选择更合适的位置 号隧道弃渣场位于冲沟边缘同时地势较陡,建议进一步调查选择更合适的位置。 30 号隧道出口有一道路,如改路在隧道顶,应验算荷载影响。 口补充施工场地布置。进出口处的弃渣场会成为本项目一个安全隐患,建议再远离路线。 、 2号隧道的弃渣场会成为本项目一个安全隐患,建议再远离路线。 进一步分析位置和防护方案。 施工期间作为便道,应检查其对隧道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的影响。 面结构 利于行车安全,经久耐用,养护工程量小,沥青砼面层结构应与洞外沥青砼路面上中面层一致,上面层沥青中须加阻燃剂。 拱填充用 面层下设 仰拱时,砼面层下设 22次摊铺以缩短工期。 道防、排水 15砼,横向排水管纵向设置有误,电缆槽纵向每隔 200泄水管通向纵向 31 排水沟。 长隧道和中隧道渗水或涌水量较大时应考虑增设中央排水沟。 水沟布置及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予以补充。 32 八、路线交叉 本评价 互通式立交 5处,分离式立交 2座、天桥 20座,通道 21道。互通立交设置的最大间距为 小为 均间距为 通立交设置的布局合理,满足规范关于互通立交间距的规定。立交的建设规模符合省发改委 关于该项目“工可”批复的精神。 该项目除互通立交外,路线交叉的平均间距为 本能满足山岭重丘地区高速公路两侧交通出行的需求。 通式立交方案 县互通式立交(二期) 该互通位于嵩县县城东部纸房乡东侧,也是本项目起点,与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对接,被交道为县道 四级公 路。 根据预测交通量, 2033 年主要转向交通流为嵩县至洛阳方向。高峰小时为 172互通定位为一般互通,采用“ B”型单喇叭是合理的。 该立交在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项目中已经论证并进行了一期工程的建设,二期工 程仅涉及嵩县至栾川方向右转匝道即 61 800 220 段的主线部分。从立交线形指标看,匝道标准偏高,建议该立交匝道设计车速调整为 40km/h。同时 坡为 偏大,若有可能应按规范要求调整至不大于 4%。 县互通式立交 33 该立交位于旧县镇西北,被交道为省道 级公路,路基宽 面宽 泥砼路面。立交定位为一般互通是合理的。 根据预测交通量, 2033 年最大转向为旧县至嵩县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240旧县至栾川方向只有 60h,若按交通转向需求宜采用“ A”型单喇叭。“初设”推荐和比较方案都是采用“ B”型单喇叭方案,显然与交通需求不符,建议补充一个与转向交通匹配的方案进一步比选。 由于该立交将服务区包含在互通区内,致使互通区范围和规模增大,由于这是二种完全不同的功能,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难度很大,对互通的交通转换和服务区的管理运行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