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_第1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_第2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_第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_第4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 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 2m ;设计时取楼面活荷载、横向及纵向的柱网尺寸为设计参数,其中:根据该工厂的使用要求,2m ,横向柱网尺寸取为: 向柱网尺寸与横向柱网相同。 体结构 自上而下) 1: 0重度不大于 143; 陶粒混凝土找坡(坡度 2%,最薄处 20度不大于 142 1: 0度 203m )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抹灰 15度 173m ) 自上而下) 10度 223m ); 1: 3水泥砂浆找平 2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20 2 6 6 0 06 6 0 06 6 0 0 6 6 0 0 6 6 0 06600660066002401202 4 0 1 2 02401204004 0 0混凝土柱楼盖建筑平面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 梁的跨度为 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h 2200/40=55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70板厚 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82=6600/18 6600/12=367 550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 h=500面宽度取 b=200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50=6600/15 6600/10=440 650面宽度为 b=3003 66006600660066006600混凝土柱400400330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660066006600 3 4 5 612012019800次梁)200梁)30040h = 8 已如前述,轴线、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0 22=2m 80 25=22m 203水泥砂浆找平 20=2m 20 17=2m 小计 2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42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 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是板的 荷载总计算值 q=G Q 4=2m q=G 4=2m 由于 ,所以取 q=2m ,近似取 q=92m 次梁截面为 200500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120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ol=h/2=22000/2=2020所以取 q=2m ,近似取 q=72m 次梁截面为 200500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120弹性计算,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b/2=( 2200 +200/2=213021202200220022002120C B C 321g+q=7kN/m屋面板的计算简图 6 2=2120 2120间跨ol=2200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 1算简图如图所示 由表 11的弯矩系 1k 2k 故 1M =m 2M =m 3M=m m m 环境类别为二级 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c=20厚 80mm,05宽 b=10001a =1.0,2 10N/ 2板配筋 计算的过程于下表。 屋面板的配筋计算 截 面 1 B 2 C 3 弯矩设计值( m) /( 10h) =1- 线 计算配筋( 2 际配筋( 2 6/8160 8160 6/8160 8160 6/8160 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 均小于 sA/46/( 1000 80) =此值大于 10=同时大于 满足最小配筋率。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和在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7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m 次梁自重 25 m 次梁粉刷 2 17 m 小计 g=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m 荷载总设计值 g+q=m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240梁截面为 300650算跨度: 边跨a/2=6600+240/2=64506488取450间跨ol=6600300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由表 11 11 弯矩设计值: 1M =- ( g+q) 20l /11=11=m ( g+q) 20l/14=14=m 2M =( g+q) 20l /16=16=m 剪力设计值: g+q) g+q) g+q)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 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去l /3=6600/3=2200 b+200+2000=2200。故取 2200 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为一级, 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厚度 c=25排纵向钢筋006500040 1a =1.0,22纵向钢筋采用 00N/ 2箍筋采用 ,10N/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下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截 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m) 4 5 06 3 0 06 3 0 06 3 0 06 4 5 012321 q = 2 2 . 9 9 k N / /( 10h)或 /( 10h) = =1- a cf/ fb a cf/配钢筋 ( 2 2 18+1 14弯 20+1 12弯 14+1 12弯 16+1 12弯 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 均小于 sA/ 200 500) =此值大于 00=满足最小配筋率。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 wh=6585wh/b=385/200=4,截面按下式验算: 1 200 465=310 N10 N,截面满足要求。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200 465=310 N310 N 构造配筋,选用 6160 60200 = 采用 6双支箍筋,计算支座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 20%或箍筋间距减小 20%。现调整箍筋间距 s=160=128后取箍筋间距 s=130了方便施工,沿梁长度不变。 验算配筋率下限值: 弯矩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 10=实际配筋率 200 130) = 足要求。 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为了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梁自重(含粉刷) ( 25+ 2 17) 久荷载设计值 G= 取 G=839 可变荷载设计值 Q= 取 Q=81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 370间支承在 400400计算跨度 边跨 6600280 157a/2=1850l=b/2=6280+400/2=6637似取0l=6640跨 0l=6600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因跨度相差不超过 10%,故可利用附表 66 6 4 06 6 0 06 6 4 01 弯矩 M=1k 2k k 、 2k 由附表 6M=83 81 m M=83 81 m M=83 81 m 剪力 V=34k 4k 由附表 6V=83+81=81=83+81=83+弯矩、剪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第 1、 3跨有可变荷载,第 2跨没有可变荷载。 由附表 6或 83 81 m 在第 1 跨内以支座弯矩 0, G=83Q=81第 1个集中荷载和第 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 弯矩值分别为: 31( G+Q)0l+31( 83+81) m(与前面计算的M= 31( G+Q)0l+32 1( 83+81) m 10 在第 2 跨内以支座弯矩 m,m 的连线作为基线,作 G=83Q=0 的简支弯矩图,得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3131 83 m 第 1、 2跨有可变荷载,第 3跨没有可变荷载 第 1跨内:在第 1 跨内以支座弯矩 0, G=83Q=81简支梁弯矩图,得第 1 个集中荷载和第 2 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弯矩值分别为: 31( 83+81) m 31( 83+81) m 在第 2跨内:83 81 M =m,m 的连线为基线,作 G=83Q=81 31( G+Q)0l+2( =31( 83+81) 2( =m 31( G+Q)0l+1( =31( 83+81) 1( =m 第 2跨有可变荷载,第 1、 3跨没有可变荷载 83 81 m 第 2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可变弯矩分别为: 31( G+Q)0l+ 31( 83+81) m(与前面计算的M=m 接近) 第 1、 3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分别为: 311 1 83 m 312 1 83 m 在第 1跨内有可变荷载,在第 2、 3跨内没有可变荷载 由附表 6或 83 81 m 83 81 m 在第 2跨内以支座弯矩 0, G=83=81简支梁弯矩图,得第 1 个集中荷载和第 2 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弯矩值分别为: 31( G+Q)0l+31 1( 83+81) m 31( G+Q)0l+32 1( 83+81) m 11 在第 2 跨内以支座弯矩 m,m 的连线作为基线,作 G=83Q=0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 1个和第 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312( +1 83 2( m 311( +1 83 1( m 弯矩包络图如下( a)所示。 剪力包络图: 第 1跨 V=第 1 个集中荷载后为 第 2个集中荷载后为 第 1 个集中荷载后为 3+81=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 3+81=第 2跨 第 1个集中荷载后为 当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第 2跨时 83+81=164第 1个集中荷载后为 164。 剪 力包络图如下( b)所示 BA(b)(a)( a)弯矩包络图;( b)剪力包络图 12 跨内按 T 形截面计算,因0 61580 =缘计算宽度按3l =b+6 支 座 边 的 弯 矩 设 计 值 =m。纵向受力钢筋除 排外,其余均 1排。跨内截面经判别都属于第一类 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于下表。 截 面 1 B 2 弯矩设计值( m) /( 10h)或 /( 10h) =s=( 1+ yf 配钢筋 ( 2 2 20+3 22弯 768 3 20+3 22弯 081 2 20+1 20弯 20 28 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验算截面尺寸: 8000wh/b=500/300=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1 300 580=310 kN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 8200双肢箍筋, 00 580200 0 3 0m a x, , 1m a x, ,V a x, ,因此支座 验算最小配箍率: 00300 满足要求。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集中力1521h =65050加箍筋布置范围 s=21h +3b=2 150+3 200=900附加箍筋 8200双肢,则在长度 m=900/200+1=6排,次梁两侧各布置 3排。另加吊筋1 18,由式 2yf + 210 2 210 310 kN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 450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筋,每侧纵向构造钢 13 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 且其间距不大于 200每侧配置2 14, 308/( 300 570) = 满足要求 主梁边支座需设置梁垫,计算从略。 2200220022006600 66006600 3300500500300500500500 500 500 500500500 500 500500 500 500 5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 82003006/816081606/81606/81606/816081608160 82006/81608160816081606/81608160分布筋4250500700700700 700500700500700500 8200 8130660066005016050120 120280660018 2 1 2 7 4 2 4 2 7 8 3 4 4 46 5 615002000 20001500 1500 15002 3 4 5 62 3 4 5 616253461 1 232 1 695396 42 1 4341 1 22 1 69421 1 4781 1 4 6 1 3 022 1 8181 1 82 0 0128500802 - 2 3 - 31 - 14 - 4 5 - 5 6 - 6次梁配筋图 14 简化将梁为简支梁来计算,综合其有矩形截面与 有 的配筋面积计算 由已知可得081 2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q=计算可求得m,m 求1 0l+81 0l=81 81 =75+m 1 0l+81 q l=81 81 75+m 计算有关系数 E =05103 1025803002081=081 = = = 计算= 02 0 8 1102 25 =1410 N 2计算 B B= kq k 1 1410 =1310 N 2变形验算 f = k 20485 =485 13 236 =附表 5 由已知可得按 求1 0l+81 0l=81 81 122m 1 0l+81 q l=81 81 98m 计算有关系数 15 E =05103 102615300 803 0 02 2 0 06 5 03 0 2 =310 10 310 故01226 =242 2 =计算= 5 =1310 N 2计算 B B= kq k 1 1221298 122 1310 =1310 N 2变形验算 f = k 20485 =485 13 236 2 =附表 50 第一跨中,768 2也满足要求。 对于受弯构件对支座 (因为截面进 行计算) 已知081 2081 =25/190 2 = = =( 5+1190) =16 已知768 2 3 0 02 2 0 0806 5 03 0 7 6 8 =20/000 2 = =0.1 =( 25+2000) = 第一跨中,也满足要求。 17 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