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_第1页
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_第2页
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_第3页
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_第4页
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我不要小贴花”引发的教育故事 案例描述 升入大班时,班里转来了一位叫畅畅的孩子。 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看上去有点文弱,但我没想到 这貌似文弱的孩子却对我提出了挑战。 组织孩子学习新的早操时,我发现别的孩子都 学得很认真,只有畅畅毫无精神,勉强做几个动作, 也要慢两拍,还不到位。我提醒道:“畅畅,用力 点,把手臂伸直。 ”“畅畅,看老师,跟着老师做。 “眼看提要求无效,于是我说:“畅畅,做得好老 师会奖给你小贴花。 ”本以为这样可以激发他的积 极性,可没想到畅畅懒洋洋、满不在乎地说:“我 才不要小贴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 顿时有几分气恼,心想怎么会有这样不要好的孩子?但 理智告诉我,要冷静下来细细分析情况,思考教育 对策。 离园时,我与畅畅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无奈 地说:“唉,孩子皮,他原先上的幼儿园的老师是 不管他的,任由他去。 ”听了家长的话,突然间, 我心里沉甸甸的。如果孩子的心里烙下了“我不需 要努力,反正我不会成功”的印记,那对于他一生 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于是,我安慰家长:“我会对 孩子负责,我们一起努力,相信畅畅会有进步的。 ” 畅畅的“直言不讳”可以说是“当头一棒” , 让我自省。细细反思“小贴花”策略,确实只是一 种外在的刺激诱惑,而学习本应由内在动机驱动。 我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他的需要,给予最真 实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提出空泛的要求,进行简 单的承诺。 畅畅家长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改变现状非一日 之功。虽然畅畅已是大班孩子,但并未养成良好习 惯,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一下子将要求提得太高, 他不能达到,就不会有努力的兴趣和信心。而教师 的心态也会因为教育无效而焦躁。所以,一定要循 序渐进,采取“分步要求、鼓励引导”的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 (一)为什么要做操 畅畅对做操无所谓、不喜欢,那采取什么方法 才能改变这种态度呢?我苦苦思索着哎,何不 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为什么要做操呢?当我把问题抛 给孩子们时,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操 可以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加强壮。 ”“做操也是学本 领!” “做操很有趣,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孩子们的话语似乎也感染了畅畅,他坐直身 体,举起手说:“长大了可以去参加国庆阅兵呢!” “哈哈哈”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我鼓励道: “畅畅的想法很了不起!我们为他鼓鼓掌!祝他从现 在起认真锻炼,长大后梦想成真!”掌声响起时, 畅畅很得意。我还找来了国庆阅兵的视频让孩子欣 赏,孩子们赞叹不已。这时,我感到畅畅不再那么 排斥做操了。 畅畅不喜欢做操,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做 操的作用、感受到做操的快乐。考虑到直接说教也 许作用不大,于是我引导了一场“孩子间的自我教 育” 。畅畅的表现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这说明他关 注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对此,我没有认为他是 异想天开,而是充分肯定他,真诚祝福他,巧妙地、 不着痕迹地提出他需要努力的方向。教师的肯定、 同伴的掌声,唤起了畅畅向“好”的方向努力的信 心和决心。 (二)能看着老师做操 看教师、跟着做,是学会做操的基本要求。但 是,畅畅的眼神是游离的。对此,我跟他进行了谈 话,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你,所以经常会看你, 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做操时看着老师好吗?”也许 是我真诚的话语打动了畅畅,他同意了,并和我拉 勾。以后做操时,我更加注重和畅畅的非语言交流, 时常给他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眼神。如果他能看着 我,做完操后我就给他热烈的拥抱:“你能看着老 师做操了,是个遵守诺言的男子汉,做操也很有进 步呢。 ”这时畅畅有点羞涩的笑容里透着成功的快 乐。慢慢地,他能经常看着我了,对视时我们会会 心一笑。 “看着老师” ,多么简单的要求,可是自控能 力较弱的孩子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对此,我付出 了真挚的情感,给“提醒”穿上“赞美”的华衣, 收获了一个小小的胜利。 (三)动作逐渐有力到位 畅畅做操的动作相当随便,有点“惨不忍睹” 。 我说:“做操时,只有用力去做,把身体伸展开, 才会更加健康。 ”畅畅点点头,依然故我。我想, 这次可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从来没 有好好地做过 操,一些我们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却不知道怎 么做。于是,我手把手地指导他,帮助他感知手臂 和腿伸直、弯腰、侧身等动作到底是什么样的,要 达到什么幅度。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他:“畅畅, 老师觉得你的动作越来越好看了呢!” “不错,很有 力,像阅兵仪式中的解放军了。 ”畅畅的积极性在 我的鼓励声中高涨起来,动作逐渐像模像样了。 简单的提醒、空洞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只有给 予具体的帮助才会有效果。身体接触不仅让畅畅学 会了动作,还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缩 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做操时畅畅的手指弯曲着,我说:“手指也要 锻炼,要像小树枝一样直直的,弯弯的像鸡爪一样 多难看呀。 ”畅畅“扑哧”一声笑了。后来畅畅个 别练习时情况还好,真正做操时他又会犯老毛病, 收效甚微。怎么办呢?一次做操前我对他说:“老 师相信你今天一定能把动作做得很有力,会把手指 伸得直直的。 ”没想到,他做操时真的达到了我的 “希望” 。这让我非常惊喜,我大声地表扬他,他 也做得更起劲了。 为什么当场提醒无效,事先的鼓励却收到了令 人惊喜的效果呢?我想:孩子逐渐长大,自尊心也 越来越强。如果在做操时提醒,孩子嘴上不说,但 心里可能会觉得没有面子,有挫折感,因此不仅不 能一下子转变状态,还可能变本加厉呢!而事先鼓 励比较能让孩子接受,从而努力做到。 (四)聪明的孩子能自己听音乐做 畅畅做操有了很大进步,可时不时要慢两拍, 因为他还是被动地在跟着做。我鼓励他:“聪明的 孩子能记住动作,自己听音乐做。你的小耳朵很灵,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我放慢速度哼唱旋律,突出 动作转换时的音乐,让畅畅感受什么时候变化动作, 什么音乐做什么动作。一遍、两遍不知练了多 少遍,畅畅逐渐能跟着音乐的节拍做操了。我给了 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真了不起,畅畅,我就知道 你行!” 如今,畅畅的操越做越好,还站到了排头领操 呢!更让人开心的是,他参与其他活动时的习惯也 在慢慢改进,变得专注、积极了。当通过自己的努 力,得到大家的掌声,得到小贴花时,他笑得很灿 烂。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要孩子学会做人,真正意识 到自己与他人是同样的人,同样具有发展的潜能, 同样具有生存的价值,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发展 自尊心、自信心。畅畅慢慢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 己,产生了向更高处进发的动力,这是最大的收获。 反思 如何把热爱、尊重、接纳、理解等常挂在嘴边 的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需要 教师的思考和努力。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教师必 须做到: (1)寻找真正的原因。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 需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以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 (2)付出智慧的爱。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生 命发展的规律,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寻找合适的切 入点,抓住点点滴滴的契机顺势引导,耐心等待孩 子成长。 (3)给予真心的赏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 但赏识不是空泛的、表面的、无理由的夸奖,而是 要永远坚信孩子“行” ,有策略地、真心地鼓励和 引导,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成长和努力的方向, 并努力前行。p 案例描述 升入大班时,班里转来了一位叫畅畅的孩子。 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看上去有点文弱,但我没想到 这貌似文弱的孩子却对我提出了挑战。 组织孩子学习新的早操时,我发现别的孩子都 学得很认真,只有畅畅毫无精神,勉强做几个动作, 也要慢两拍,还不到位。我提醒道:“畅畅,用力 点,把手臂伸直。 ”“畅畅,看老师,跟着老师做。 “眼看提要求无效,于是我说:“畅畅,做得好老 师会奖给你小贴花。 ”本以为这样可以激发他的积 极性,可没想到畅畅懒洋洋、满不在乎地说:“我 才不要小贴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 顿时有几分气恼,心想怎么会有这样不要好的孩子?但 理智告诉我,要冷静下来细细分析情况,思考教育 对策。 离园时,我与畅畅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无奈 地说:“唉,孩子皮,他原先上的幼儿园的老师是 不管他的,任由他去。 ”听了家长的话,突然间, 我心里沉甸甸的。如果孩子的心里烙下了“我不需 要努力,反正我不会成功”的印记,那对于他一生 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于是,我安慰家长:“我会对 孩子负责,我们一起努力,相信畅畅会有进步的。 ” 畅畅的“直言不讳”可以说是“当头一棒” , 让我自省。细细反思“小贴花”策略,确实只是一 种外在的刺激诱惑,而学习本应由内在动机驱动。 我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他的需要,给予最真 实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提出空泛的要求,进行简 单的承诺。 畅畅家长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改变现状非一日 之功。虽然畅畅已是大班孩子,但并未养成良好习 惯,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一下子将要求提得太高, 他不能达到,就不会有努力的兴趣和信心。而教师 的心态也会因为教育无效而焦躁。所以,一定要循 序渐进,采取“分步要求、鼓励引导”的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 (一)为什么要做操 畅畅对做操无所谓、不喜欢,那采取什么方法 才能改变这种态度呢?我苦苦思索着哎,何不 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为什么要做操呢?当我把问题抛 给孩子们时,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操 可以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加强壮。 ”“做操也是学本 领!” “做操很有趣,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孩子们的话语似乎也感染了畅畅,他坐直身 体,举起手说:“长大了可以去参加国庆阅兵呢!” “哈哈哈”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我鼓励道: “畅畅的想法很了不起!我们为他鼓鼓掌!祝他从现 在起认真锻炼,长大后梦想成真!”掌声响起时, 畅畅很得意。我还找来了国庆阅兵的视频让孩子欣 赏,孩子们赞叹不已。这时,我感到畅畅不再那么 排斥做操了。 畅畅不喜欢做操,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做 操的作用、感受到做操的快乐。考虑到直接说教也 许作用不大,于是我引导了一场“孩子间的自我教 育” 。畅畅的表现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这说明他关 注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对此,我没有认为他是 异想天开,而是充分肯定他,真诚祝福他,巧妙地、 不着痕迹地提出他需要努力的方向。教师的肯定、 同伴的掌声,唤起了畅畅向“好”的方向努力的信 心和决心。 (二)能看着老师做操 看教师、跟着做,是学会做操的基本要求。但 是,畅畅的眼神是游离的。对此,我跟他进行了谈 话,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你,所以经常会看你, 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做操时看着老师好吗?”也许 是我真诚的话语打动了畅畅,他同意了,并和我拉 勾。以后做操时,我更加注重和畅畅的非语言交流, 时常给他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眼神。如果他能看着 我,做完操后我就给他热烈的拥抱:“你能看着老 师做操了,是个遵守诺言的男子汉,做操也很有进 步呢。 ”这时畅畅有点羞涩的笑容里透着成功的快 乐。慢慢地,他能经常看着我了,对视时我们会会 心一笑。 “看着老师” ,多么简单的要求,可是自控能 力较弱的孩子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对此,我付出 了真挚的情感,给“提醒”穿上“赞美”的华衣, 收获了一个小小的胜利。 (三)动作逐渐有力到位 畅畅做操的动作相当随便,有点“惨不忍睹” 。 我说:“做操时,只有用力去做,把身体伸展开, 才会更加健康。 ”畅畅点点头,依然故我。我想, 这次可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从来没 有好好地做过 操,一些我们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却不知道怎 么做。于是,我手把手地指导他,帮助他感知手臂 和腿伸直、弯腰、侧身等动作到底是什么样的,要 达到什么幅度。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他:“畅畅, 老师觉得你的动作越来越好看了呢!” “不错,很有 力,像阅兵仪式中的解放军了。 ”畅畅的积极性在 我的鼓励声中高涨起来,动作逐渐像模像样了。 简单的提醒、空洞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只有给 予具体的帮助才会有效果。身体接触不仅让畅畅学 会了动作,还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缩 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做操时畅畅的手指弯曲着,我说:“手指也要 锻炼,要像小树枝一样直直的,弯弯的像鸡爪一样 多难看呀。 ”畅畅“扑哧”一声笑了。后来畅畅个 别练习时情况还好,真正做操时他又会犯老毛病, 收效甚微。怎么办呢?一次做操前我对他说:“老 师相信你今天一定能把动作做得很有力,会把手指 伸得直直的。 ”没想到,他做操时真的达到了我的 “希望” 。这让我非常惊喜,我大声地表扬他,他 也做得更起劲了。 为什么当场提醒无效,事先的鼓励却收到了令 人惊喜的效果呢?我想:孩子逐渐长大,自尊心也 越来越强。如果在做操时提醒,孩子嘴上不说,但 心里可能会觉得没有面子,有挫折感,因此不仅不 能一下子转变状态,还可能变本加厉呢!而事先鼓 励比较能让孩子接受,从而努力做到。 (四)聪明的孩子能自己听音乐做 畅畅做操有了很大进步,可时不时要慢两拍, 因为他还是被动地在跟着做。我鼓励他:“聪明的 孩子能记住动作,自己听音乐做。你的小耳朵很灵,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我放慢速度哼唱旋律,突出 动作转换时的音乐,让畅畅感受什么时候变化动作, 什么音乐做什么动作。一遍、两遍不知练了多 少遍,畅畅逐渐能跟着音乐的节拍做操了。我给了 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真了不起,畅畅,我就知道 你行!” 如今,畅畅的操越做越好,还站到了排头领操 呢!更让人开心的是,他参与其他活动时的习惯也 在慢慢改进,变得专注、积极了。当通过自己的努 力,得到大家的掌声,得到小贴花时,他笑得很灿 烂。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要孩子学会做人,真正意识 到自己与他人是同样的人,同样具有发展的潜能, 同样具有生存的价值,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发展 自尊心、自信心。畅畅慢慢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 己,产生了向更高处进发的动力,这是最大的收获。 反思 如何把热爱、尊重、接纳、理解等常挂在嘴边 的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需要 教师的思考和努力。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教师必 须做到: (1)寻找真正的原因。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 需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以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 (2)付出智慧的爱。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生 命发展的规律,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寻找合适的切 入点,抓住点点滴滴的契机顺势引导,耐心等待孩 子成长。 (3)给予真心的赏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 但赏识不是空泛的、表面的、无理由的夸奖,而是 要永远坚信孩子“行” ,有策略地、真心地鼓励和 引导,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成长和努力的方向, 并努力前行。p 案例描述 升入大班时,班里转来了一位叫畅畅的孩子。 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看上去有点文弱,但我没想到 这貌似文弱的孩子却对我提出了挑战。 组织孩子学习新的早操时,我发现别的孩子都 学得很认真,只有畅畅毫无精神,勉强做几个动作, 也要慢两拍,还不到位。我提醒道:“畅畅,用力 点,把手臂伸直。 ”“畅畅,看老师,跟着老师做。 “眼看提要求无效,于是我说:“畅畅,做得好老 师会奖给你小贴花。 ”本以为这样可以激发他的积 极性,可没想到畅畅懒洋洋、满不在乎地说:“我 才不要小贴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 顿时有几分气恼,心想怎么会有这样不要好的孩子?但 理智告诉我,要冷静下来细细分析情况,思考教育 对策。 离园时,我与畅畅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无奈 地说:“唉,孩子皮,他原先上的幼儿园的老师是 不管他的,任由他去。 ”听了家长的话,突然间, 我心里沉甸甸的。如果孩子的心里烙下了“我不需 要努力,反正我不会成功”的印记,那对于他一生 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于是,我安慰家长:“我会对 孩子负责,我们一起努力,相信畅畅会有进步的。 ” 畅畅的“直言不讳”可以说是“当头一棒” , 让我自省。细细反思“小贴花”策略,确实只是一 种外在的刺激诱惑,而学习本应由内在动机驱动。 我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他的需要,给予最真 实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提出空泛的要求,进行简 单的承诺。 畅畅家长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改变现状非一日 之功。虽然畅畅已是大班孩子,但并未养成良好习 惯,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一下子将要求提得太高, 他不能达到,就不会有努力的兴趣和信心。而教师 的心态也会因为教育无效而焦躁。所以,一定要循 序渐进,采取“分步要求、鼓励引导”的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 (一)为什么要做操 畅畅对做操无所谓、不喜欢,那采取什么方法 才能改变这种态度呢?我苦苦思索着哎,何不 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为什么要做操呢?当我把问题抛 给孩子们时,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操 可以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加强壮。 ”“做操也是学本 领!” “做操很有趣,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孩子们的话语似乎也感染了畅畅,他坐直身 体,举起手说:“长大了可以去参加国庆阅兵呢!” “哈哈哈”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我鼓励道: “畅畅的想法很了不起!我们为他鼓鼓掌!祝他从现 在起认真锻炼,长大后梦想成真!”掌声响起时, 畅畅很得意。我还找来了国庆阅兵的视频让孩子欣 赏,孩子们赞叹不已。这时,我感到畅畅不再那么 排斥做操了。 畅畅不喜欢做操,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做 操的作用、感受到做操的快乐。考虑到直接说教也 许作用不大,于是我引导了一场“孩子间的自我教 育” 。畅畅的表现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这说明他关 注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对此,我没有认为他是 异想天开,而是充分肯定他,真诚祝福他,巧妙地、 不着痕迹地提出他需要努力的方向。教师的肯定、 同伴的掌声,唤起了畅畅向“好”的方向努力的信 心和决心。 (二)能看着老师做操 看教师、跟着做,是学会做操的基本要求。但 是,畅畅的眼神是游离的。对此,我跟他进行了谈 话,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你,所以经常会看你, 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做操时看着老师好吗?”也许 是我真诚的话语打动了畅畅,他同意了,并和我拉 勾。以后做操时,我更加注重和畅畅的非语言交流, 时常给他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眼神。如果他能看着 我,做完操后我就给他热烈的拥抱:“你能看着老 师做操了,是个遵守诺言的男子汉,做操也很有进 步呢。 ”这时畅畅有点羞涩的笑容里透着成功的快 乐。慢慢地,他能经常看着我了,对视时我们会会 心一笑。 “看着老师” ,多么简单的要求,可是自控能 力较弱的孩子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对此,我付出 了真挚的情感,给“提醒”穿上“赞美”的华衣, 收获了一个小小的胜利。 (三)动作逐渐有力到位 畅畅做操的动作相当随便,有点“惨不忍睹” 。 我说:“做操时,只有用力去做,把身体伸展开, 才会更加健康。 ”畅畅点点头,依然故我。我想, 这次可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从来没 有好好地做过 操,一些我们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却不知道怎 么做。于是,我手把手地指导他,帮助他感知手臂 和腿伸直、弯腰、侧身等动作到底是什么样的,要 达到什么幅度。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他:“畅畅, 老师觉得你的动作越来越好看了呢!” “不错,很有 力,像阅兵仪式中的解放军了。 ”畅畅的积极性在 我的鼓励声中高涨起来,动作逐渐像模像样了。 简单的提醒、空洞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只有给 予具体的帮助才会有效果。身体接触不仅让畅畅学 会了动作,还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缩 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做操时畅畅的手指弯曲着,我说:“手指也要 锻炼,要像小树枝一样直直的,弯弯的像鸡爪一样 多难看呀。 ”畅畅“扑哧”一声笑了。后来畅畅个 别练习时情况还好,真正做操时他又会犯老毛病, 收效甚微。怎么办呢?一次做操前我对他说:“老 师相信你今天一定能把动作做得很有力,会把手指 伸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