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第1页
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第2页
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第3页
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第4页
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实践,中国总结正反经验,走出传统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误区,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章阐述当代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本章两个核心问题本章两个核心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报告指出: “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3*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4第一节 走出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误区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实践的必然选择*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5第一节第一节 走出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误区走出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误区一、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缺陷二、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成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6一、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缺陷一、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缺陷 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但是,在 1957年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之后,有二十年时间,这种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其所以如此,除了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原因之外,就经济方面的主要原因来说,就是 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经济体制。 这是一种将社会主义经济与计划经济等同起来,而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经济体制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7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状态:( 1)生产效益不高 。宏观重大比例失调,微观生产效率不高。( 2)流通不畅 。( 3)消费品短缺 。 “票证经济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8*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9*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1 文革结束时,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1979年,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3.8%,农业劳动者占工农业劳动者的 84.9%。而农业所能提供的商品粮还不到粮食总产量的 1/5。中国铁路通车里程只有 5万公里,不到美国的 1/6,比印度还少。 1978年,我国机械工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只相当于联邦德国的 1/5左右。技术水平比西欧、日本落后 20多年,我们生产的多数机械产品只相当世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 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 4.7%,而 1980年下降到 2.5%。 196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 1980年只占日本的 1/4。 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 343元,相当于 100美元,同期美国人均国民收入 10094美元,日本 7672美元,联邦德国 11759美元,是美国、德国的百分之一,日本的七十分之一。 萧国亮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194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77-179页*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3 上述状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实行了全国集中统一的纵向行政性计划管理方式。 主要表现在: 从部门和地区看,条块分割,信息不通; 从生产单位看,政企不分。 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把全社会当作一个 大工厂 来组织安排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4 人们通常把这种国家 “计划调拨 ”、 “大包大揽 ”和 “大锅饭 ”的僵化经济体制称之为 计划经济体制 。 其实,正如以下将要阐述的,计划经济是可以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共存的,而上述体制的明显特点,则是经济运行的行政性统一调拨,排斥商品货币流通,排斥自发的社会分工,排斥对经济主体的竞争激励,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实质是一种对应于 扩大了的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的体制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5 传统计划经济的实质是 扩大了的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的体制。自然经济的特点是:( 1)社会各成员的生产劳动服从家长或首领的分派,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 2)产品在社会内部自给自足,社会生产具有封闭性;( 3)产品一般无须交换流通,社会经济的运行形态具有产品性;( 4)生产职能一般按最终产品的整体生产划分,生产职能分工具有粗放性和稳固性。 传统计划经济的实质是扩大了的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的体制,本书称之为 计划产品经济体制 更确切。 计划经济体制 or计划产品经济体制 ? 我们要抛弃的是计划产品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不能抛弃的。应当把计划产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区别开来。计划经济是服从社会化大生产的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7二、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成因二、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成因 中国经济在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初期走入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误区,有 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 :我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前苏联的示范效应。*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8 主观原因 :( 1)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排斥市场经济( 2)传统的市场经济观排斥社会主义经济( 3)中国重农抑商、讳言财利的传统观念*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9( 1)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排斥市场经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排斥市场经济 不管是早期的 空想社会主义 ,还是马恩所建立的 科学社会主义 ,都反对商品和货币经济关系。*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0材料材料 1: 乌托邦乌托邦 乌托邦 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 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 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 。 这部书是 1515 1516年他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的。 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 “ou”是 “没有 ”的意思 (一说是 “ 好 ”的意思 ), “topos”是 “地方 ”的意思,合在一起是 “乌有之乡 ”,意为 “寓意的虚无缥缈的地方 ”。 。 1898年,严复将它译成 乌托邦 ,这个书名兼有音译与意译之妙。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1 在一个叫乌托邦的海岛上, 54座城市均匀植在广阔的乡村间,每座城市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居住着 6000户居民,适龄人口都参加劳动,每天工作 6小时,产品集中到各区的中心市场, 各取所需,不需要货币和商品交换的方式提供激励。 在乌托邦, 黄金只能用来制造刑具和便器 ,以示对货币的憎恶。*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2材料材料 2:马恩对商品生产的批判:马恩对商品生产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主要分析了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特别是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一直持否定态度。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谈到未来社会的 “自由人联合体 ” 时,设计了一个非商品化、完全有计划调控的经济模式。*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3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中指出: “ 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 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 ;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 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是和资本主义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在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 直接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 ”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中也指出: “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将被消除 ,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 有计划 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4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大工厂,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 逐步形成思维定式,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是对立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5( 2) 传统的市场经济观排斥社会主传统的市场经济观排斥社会主义经济义经济 传统上,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同义语。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 世行 世界发展报告 列宁 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6材料材料 3: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 (MarketEconomyStatus,简称 MES)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按照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程度,一般可区分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7 作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提条件,中国接受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年以内,其市场经济地位都可以不被全世界承认。也就是说,只有到了 2016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才能被自动的承认。 新西兰 2004年第一个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是敢吃螃蟹的人。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全球主要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日本都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8 长期以来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造成了中国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特别是诉诸 WTO仲裁方面的极端不利局面。 如企业被调查反倾销时,不能按市场经济标准对企业实行零关税,而是将关税加倍;出口贸易要借助所谓与中国类似的 “第三国 ”价格作为比较。导致因为产品价格低而不被尊重,让美国轻易对我国企业采取经济制裁。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9 目前看来,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完全取决于美国的标准,但问题是什么叫市场经济地位,国内外存在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