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ppt课件_1_第1页
心电图ppt课件_1_第2页
心电图ppt课件_1_第3页
心电图ppt课件_1_第4页
心电图ppt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点 (J Point):QRS波的终末与 S-T段起始的交点大多在等电位上,随 S-T段的偏移而移位。部分心肌提前复极使 J点上移;心室复极与心房复极并存使 J点下移S-T段( S-T Segment) :QRS波的终点至 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正常 S-T段为一等电位线,有时轻微偏移任意导联 S-T段下移 0.05mvS-T段上移 0.1mv,但 V1、 V2 0.3mv , V3 0.5mv T波 (T Wave): 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与 QR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I、 II、 V4-V6导联向上, avR导联向下 、 avL、 avF、 V1-V3可向上、双向、向下振幅: T波 1/10 R波,胸导可达 1.2-1.5mvQ-T间期 (Q-T Interval):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快慢密切相关。HR 60-100次 /分时, Q-T范围为 0.32-0.44秒。校正 Q-T间期( Q-Tc) =Q-T/ R-R-2最高值为 0.44秒U波 (U Wave) T波后出现的振幅低小的波,产生机理未完全清楚,胸导联易见到。P-QRS-T波PR间期、 QT间期三小儿心电图的特点1心率较成人快, 10岁后,大致保持成人心率水平, 60-100次 /分。2、 P-R间期较成人短, 7岁以后趋于恒定。3、 P波时限较成人略短,儿童 2.5mV或 RV5+SV13.5mV( 女性)RV5+SV14.0mV (男性 )(2) RavL1.2mV或 RaVF2.0mV(3) R11.5mV或 RI+S 2.5mV2.QRS时限延长达 0.10-0.11s3.额面心电轴左偏 ,一般不超过 -3004.ST-T改变 ST-T向量 与 QRS最大向量常呈对向的趋势(二)右心室肥大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心电图表现:1.右室电压增高 V1导联 R/S1 , V5导联 R/S1 ,RV1+SV51.05mV( 显著肥大 1.2mV)aVR导联 R/S或 R/q1 (或 R0.5mV)2. 少数病例可见 V1导联呈 QS( 应除外心肌梗死),qr或 Qr型3.额面心电轴右偏 +900 (显著肥大者可 +1000)4. ST-T改变 右胸前导联 (如 V1) 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1、因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现近似正常的心电图。2、只表现一侧心室肥大的特征,而另一侧心室肥大的图形常被掩盖。3、同时出现双侧心室肥大图形,这类心电图比较少见。(三)双侧心室肥大 (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 ST-T改变n P302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致心肌坏死。心电图的 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 是确定心肌梗死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发病后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掌握 )及机制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掌握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掌握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本节内容:动物实验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发生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